当前位置:简历谷 >

实用文 >发言稿 >

在教学反思会议上的发言稿

在教学反思会议上的发言稿

各位领导,同事们:

在教学反思会议上的发言稿

根据小教部教务科2月21日的通知,今天的会议内容并非一句话可以概括,但是我还是试图将今天开的会叫做“教学反思大会”。所以我这个发言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叫做“在教学反思会议上的发言”。

熟悉我的老同事们想必也知道我是个性情散淡而且比较倔傲的人,不善于阿谀逢迎。我认为,我的发言通常在激情中保有一份纯净的客观和从容的冷静(笑1)。我想说的是,小教大专部的党政领导们,能够关注考试质量分析表、并且从成绩分析这个角度看出教学方面存在的一些小小瑕疵并且如此重视(笑2),在目前全国高校这样的教学与学术氛围中实属难得,令人衷心敬佩(笑3)。只有内行的专家才能够这样见微知著,只有具备强烈事业心的领导才能有这样难得的责任感和宝贵的使命感。这是我的真实想法。

关于20XX级的学业成绩问题,作为一线教师,也有自己的一些想法,说出来,希望能够与大家分享。

俗话说,沉默是金。米拉昆德拉也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佛说:不要说不要说,一说便是错。但是,我想,我还是要说(笑4)。即使我已经知道我将要说的话可能使个别同事发生敏感现象,我还是要说(笑5)。但是,我首先宣示,我下面即将说的话,绝对没有故意开罪于谁谁谁的意思,我没有这个必要。我说话的动机纯粹是出于一名老教育工作者的职业责任感的需要,出于公心。舍此,并无其它任何动机。

第一、从20XX年开始,我来大专部站讲台,从550、551、552三个班到现在的600、601、594三个班。快2年了。这2年里,我有一个感觉就是,小教大专部真大。几乎就是一个小型学校的规模。

系部很大,指望系领导亲自过问某一门课的具体教学情况是不切实际的,因为他们要与学校领导甚至与教育厅直接联系,还要协调各系部关系还要管理大专部全局,而且他们自己也有各自的科研任务、甚至还有教学任务,也有各自的家庭孩子,社交应酬等等事务。而且教研室也不小,大前天我们文史系开会,四位系领导都一致夸赞大专部的常规管理比我们文史系做的更严格、更好,这个我赞成。但是比较一下阵势,我觉得大专部一个教研室差不多就跟文史系一个系那么大。昨天文史教研室开会,一个教室差不多坐满了教师。但这个规模类似于教学系部的教研室负责人却只有一个。既要管“文”的教学又要管“史”以及其他学科课程的教学而且还有不同年级。看来是忙得够呛的。显然指望她把所有工作都管到细致处也是不现实的。因为有跨学科跨专业的难度而且个人精力也是有限的。

我这里说的是教学管理的人手不够。生师比是个问题。也就是说在所谓的“软件”方面,我们的师资不够充分。

必须补充说明:值得庆幸的是,我的教研室主任是李晖旭教授,我的这位领导无论是从品德还是业务角度来考察都值得我们高度信任(笑6次),我了解她,她来一师范之前曾经是我的学生陈辉教授的学生(第7次笑),备课组长是谢国利老师,我也了解并且信任她,她也曾经是第一师范的毕业生(第8次笑)。总而言之,我们的这些师资的水平与素质应该是不容置疑的。

第二,我想说说硬件问题。如果没有教室空闲出来,那么,文史教研室想要找个合适的地方开会,也不太容易。加之,我们的老师们住得比较散(住房问题),科研任务,教学任务也不轻松。无论是从空间因素还是时间因素还是精力因素来看,想要集合起来搞次完满一点的教研活动,其难度可想而知。根据我的记忆,除了期初期末,我并没有接到任何通知参加哪怕是至少一次教研活动。这是为什么呢?私下里,个人以为这个不能归咎于任何人。因为这是受制于实际的办学条件的。作为个人,一直以来,我有一个梦想,我梦想有一天在我为之度过了大半生的这个学校有一张专门给我放置书包、教材、教案和学生作业的书桌(第9次笑),在那里,我顺便也可以在相对安宁的环境里找我的学生聊聊天谈谈心沟通沟通。

第三,我至今没有看到过相关的教学大纲、教学参考书(议论1)。也没有参加过相关的教学教研活动。仅仅根据李主任与谢组长或者教务科的几句指示和短信息、领一本教材,按照课表,根据个人经验去备课、讲课、批阅作业、辅导学生,因此,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的确定等等并未与上同头课的其他同事达成共识。但是,学生的期末学业考试从考题、到阅卷评分标准却是统一的,而之前,我们所能知道的只是考试的题型与分数分配。阅卷也是流水阅卷,应该说,这样做的目的,所追求的就是客观公正。但是,阅卷完毕,我也发现,成绩的分布情况有些异常,简单的说,就是并非正态分布,或者说并非常态分布。就语文课程而言,卷面上几乎没有考出90分以上的学生(教研室主任出面解释),也几乎没有不及格的学生。根据我近30年的教学经验,学生的学习基础、禀赋、接受能力、兴趣爱好、学习态度或勤奋程度等因素是足以拉开他们之间的级差跟档次的,但是没有。我想,这里还得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为什么没有出现高分?假设我们的招生生源没有问题,那么,我们的学生中一定有基础很好、禀赋较高、接受能力强、语文学习兴趣浓厚、态度认真、学习勤奋的学生。假如存在这样的学生,而他们却没有在期末考试获得较高分数,那么一定是我们教师的教学不得法。教师的教学存在“误人子弟”的问题。

2、为什么几乎不存在不及格的学生?比对如上所述,学生中也必定存在语文基础较差、语文方面禀赋一般、语文学习接受能力较弱、兴趣爱好不在语文、态度比较散漫、学习不够勤奋、目标不够明确的学生,这样的学生不会多,只是个别的或者极少数的,但是这样的学生似乎也不存在。是真的不存在吗?不见得。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是:在阅卷给分中,存在一些弹性成分(系领导出面解释),例如权重为30%的平时成绩、例如作文。可能正是我们老师们对这些具有弹性空间的项目的有意无意的操作使这些学生消解了他们与优秀学生之间的差距。这样一来,班级的成绩分布就成了一个哈密瓜型而不是纺锤形,两头不尖。假如我们社会的财富分配也是这样,那就太好了。也许政府官员应该向我们教师学习。

3、一般来说,学业考试不等同于水平考试,平均成绩在79分上下是比较合理比较正常的,当然这需要我们从教与学的实际出发,在编制和设计试卷之前明确这一点,控制好考试内容的难易程度。平均分动辄85分以上跟平均分65分以下一样是不正常的。当时我这么指出的时候,我们有的年轻老师却坚决不愿意认可这一点。这,也是一个问题。  

接下来,我想谈谈,怎么解决这些问题。

第一、加强教研活动(彭院长赞同)。具体来说就是加强集体备课。显然,这样的提议,会遭遇个别老师的反感。但是,我认为,具有职业责任感的人应该不反感这样的提议。虽然长沙市保姆的最高月薪确实比我们有些老师高(包吃包住5000多),虽然,四川泥水匠也已经月薪过万(第10次笑,大笑),但是我想啊,既然我们既不愿意去做保姆也不能够去做泥水匠,那么,如果不安心加强教研活动,依我看,我们也就未必能够与3000元月薪相般配——性价比太低了。

第二、加强硬件建设与提高课时津贴(院长表示赞成,称“几千万都花了就不怕再化几十万”)。硬件方面,比方说给各课程的年级组一个确定的可靠的安宁的教研活动地点,使教研活动有条件进行。软件方面,我认为,老师们也应该能够克服一下困难,不能太娇贵。不过,不论日晒风吹、坐在草坪里搞教研活动,斯文扫地不算、有伤大雅不说,至少也有悖于以人为本、尊师重道的时代要求。较好的方法是去茶馆集体备课(第11次笑,大笑),但是课时津贴、工资报酬都不允许我们这样做。所以,说来说去还是学校里安排给我们一个干净并且安静的地方搞搞教研活动比较实在。

第三、向管理要教学效益与教学质量。在这个方面,大专部是做得最好的,例如,即使是教学日志的打印之类的事务也管理得非常到位。于细微处见精神,从这个细节我们可以管窥大专部厉行勤俭节约与艰苦奋斗的精神。但是,凡事都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因此,也许还可以做得更好。还可以最大限度的盘活已有资源、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条件,将某些经常闲置、偶尔使用的空间(例如会议室等地方)利用起来。各学科不同课程不同年级组分配固定时间轮流使用。时间上,晚上也可以。如果老师们克服一下交通上的不便利的话。

第四、认真参加教研活动。人将老未老之际,最喜欢回头看。我还记得20多年前,我的前辈教师们集体备课时的情景,有一次我迟到了——竟然让一个老教师热泪欲零(石海泉老师),为了一个字的音形义中的任何一个细节,王中一吕学修等几个老教师可以吵吵嚷嚷面红耳赤争论大半天不可开交,甚至最后有人黯然神伤有人甩门而去,那种略带学究味的认真敬业的态度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最后,我想说,我之所以啰啰嗦嗦说了这么一大篇,一不为名二不为利三不为权。很快我就到了知天命之年,孩子读了公费全额奖学金研究生、有房有车,并无任何不满而且常怀感恩之心,感觉生活相当幸福,我可以与世无争。我的目的是,唯愿我为之奉献了大半生的第一师范兴旺发达,唯愿国家教育事业人才辈出可持续发展。这是一个至今在一线吃粉笔灰的老教师的心声。如果在无意之间有唐突之处,还请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多多海涵多多指正。谢谢大家!(掌声)

附录:关于教学反思的三点补充意见

各位领导、同事们:

在(上周二)教学反思大会上有几位老师在分析原因的时候积极的做了发言,据此,我再补充三点看法。

1、不能埋怨学生基础差

一则我们对省地各级教育部门及其领导尤其是我们学院的领导以及招生部门对招生工作的高度重视及其所取得的成绩不能任意表示否定或者轻易表示怀疑甚至一笔抹煞。二则,学校作为一个整体,我们不能一方面在招生时觉得这些学生不错,另一方面一旦招了进来又说这些学生基础差,出尔反尔,这是自己掌自己的嘴。第三是,一个老师真实的教育教学水平正好表现在他们能够在何种程度上就地取材、因材施教、化腐朽为神奇(可以参照根雕大师及其作品来思考)。第四,政府和家长把孩子放心地送到我们这里来求学,目的是希望在我们的教育下这些孩子能够获得大家所期待的进步与成长,而不是希望再三是受到埋怨、责备甚至嫌恶。我们就是这样一所学校的老师,老师跟学生两类主体,谁也没有资格嫌恶对方。在美国,有的文科博士最后成为的士司机,显然,他并没有任何资格因为自己是博士就可以嫌弃一个文化基础差的乘客。

2、正确对待隐性课程

校园文化以及各级各类组织及其活动对于学生的成长的作用至少具有三点:一是潜移默化性;二是不可替代性;三、客观存在性。因此我们不能卸责于或者苛责于校园活动。当然,在时间与精力的投入配比方面我们也应该加以必要的指导与规范。我这里可以大胆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可能有个别老师不承认甚至不知道学校课程有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之分。

3、区分学业考试与水平考试

学业考试的目的之一主要是检查教学大纲的落实情况,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以及师生的实际教学情况;学业考试的主要目的不是考核学生的课程水平或者专业水平,更不是为了选拔。所以必须根据大纲以及教学目标和教与学两方面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教学目标、考试内容和难易程度。最显著的参考建议是:假如北大博导来给某职业学院上公共基础课并且进行命题考试,那么,学生们该得多少分?要知道,北大的学生高考分数可能在600分以上,而一般职业学院的学生高考分数都在300分左右。那么学生们该不该既有优秀的也有不及格的呢?学业考试的目的不是为了刁难学生。能不能难倒学生,不能表示一个老师的水平高低,更不应该成为教师们有意无意的习惯和兴趣。我们的学业考试其目的是为了检查教学效果,并且寻求改进方向,同时激励和鼓励教学相长。所以,每一门课程在统一教学目标、教学重点等备课内容的时候、在考试命题的时候,不能闭门造车,相反应当对教学情况至少有一个大致的基本的了解,从实际出发来开展教研活动并确定教学的目标、重点、难点以及考试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否则,学业分数的数字非但不中看而且不中用,也就失去了原本应该具有的价值和意义。校友毛泽东曾经尖锐指出:我们有些老师把难倒学生当成乐事,这种态度跟认识是错误的!

谢谢大家!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jianligu.com/syw/fayan/v24z4.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