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简历谷 >

热点 >名人趣史 >

孔融4岁让梨,55岁死于毒舌

孔融4岁让梨,55岁死于毒舌

作为孔子的第20代世孙,孔融可谓含着金汤匙出生。家学渊远、家族显赫的他,不负众望地成为了“建安七子”之首,才情兼备的世家子弟楷模。当初一个四岁能让梨的典故更是受人赞叹,流传至今。

然而,小时乖巧谦逊的孔融,长大之后却性情大变。他对曹操言辞激烈,出言不逊,位居官中,处事做派却极度自负,不考虑后果。这一切都为他后来的命运埋下了祸根,最终将他直接推向了毁灭之路。

01 年少轻狂: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孔融十岁随父亲来到洛阳,那里住着一位名士,李膺。孔融很想认识他,便去他府上拜访他。

但这李膺有个规矩,上门拜访的,必须是名士方可入内。孔融年纪尚小,算不得什么有头脸的人物。于是这小孩眼珠一转,对着管家说道:“我与你家老爷可是亲戚,还不让我进去?”

管家一听,这若是亲戚可万万得罪不起啊,于是忙去禀告了李膺,把孔融请了进来。

李膺把站在眼前的小孩看了半天,还是觉得眼生。他坐在椅子上,摸着自己长长的胡须,问道:“你倒说说,你是我哪门子亲戚啊?”

孔融恭敬做了一揖:“我们俩的先祖老子和孔子有师生情谊,因此,我们两家是世交啊!”

在场的宾客啧啧称奇,这么小的小孩就会化用典故,可以啊,将来必成有用之才啊。可太中大夫陈韪听了半晌,却摇了摇头:“小的时候这般聪慧,长大了可不一定成才啊!”

孔融听完微微一笑:“那看您现在这般模样,小的时候一定很聪明吧!”

三言两语之间,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竟把话锋对准了陈韪。在场宾客无不称奇。

孔融4岁让梨,55岁死于毒舌

这样拐着弯儿的攀关系,似乎略显阿谀奉承。但放在一个小孩身上,大家只会赞一句生性烂漫罢了。但孔融自小就极有思想,十岁就敢独自拜访名士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孔融骨子里文人的骄傲自负已初现端倪。或许是受魏晋风度的影响,这一份张狂融进了他的骨子,就此不可分离。

02 出言不逊:顶撞上司是唯一的乐趣

孔融入仕后,在曹操手底下做事。对这位名义上的上司。孔融几乎没有崇敬之意,还几次三番将曹操搞得下不来台。

建安九年,曹操攻破邺城后,见袁绍次子袁熙的妻子甄氏长得貌美,便有心将她送给自己的儿子曹丕为妾。

孔融闻讯,给曹操写了一封信:“从前武王伐纣,把妲己送给了周公,如今您效仿武王,也不失为一段佳话。”

曹操觉得奇怪,便询问孔融是何典故,孔融冷冷道:“这可不是什么典故,是我从你做的事情里推断出来的。”

曹操一听,这不是在讽刺我和我儿子么,当下便心生了芥蒂。

本来,属下劝谏上司也很正常,但如果不分事情原委,一味只是和上司对着干,那恐怕不管哪个上司都不太容得下这种人了。

孔融4岁让梨,55岁死于毒舌 第2张

东汉末年,战乱纷起,白骨遍野,百姓苦不堪言。曹操以“酒可亡国“为名颁布了一道禁酒令,认为当下以蓄积粮食解决百姓的温饱为重。

这项决策其实利国利民,没想到,嗜酒如命的孔融一听就不乐意干了,他洋洋洒洒地写了一篇《难曹公表制禁酒书》,说如果没有酒,就没有那些文人豪客、太平盛世。不仅如此,他还经常当众与好友饮酒寻欢,公然挑衅曹操的权威。

孔融的这些行为,都严重侵犯到了曹操的利益。对于上司而言,一个只会不断给你惹麻烦、还当众挑衅你的下属,留着有什么用呢?

很快,孔融的末日就到了。

孔融4岁让梨,55岁死于毒舌 第3张

03 成名于谦逊,死于张狂:不好好说话的下场,就是死路一条

曹操给孔融列的罪状里头,有一条“不敬不孝”。

这似乎与我们的常识背道而驰。“孔融让梨”的根深蒂固,我们很难想象自小就懂得谦让兄弟的孔融,却居然是个不孝顺的人。

但孔融还真说过这样的话:“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

意思就是说,父亲有什么可亲的呢?说到底也不过是情欲的发泄而已。母亲有什么可亲的呢?不过是装你的器皿而已。

这番言论不管是古是今,都是惊世骇俗的。对父母亲缘淡薄至此,也难怪会被人拿来作文章。

孔融4岁让梨,55岁死于毒舌 第4张

然而值得讽刺的是,孔融曾经在外出任做官的时候,有一个人的父亲去世了,正在墓碑一旁哭泣。孔融认为他面色不够憔悴,哭得不够上心,就命人把他杀死了。最初以“不孝”为名杀人的是他,最后以“不孝”为名而死的也是他,真可谓是风水轮流转。

其实孔融与曹操不合已久,一直以来曹操也都忍下来了。毕竟孔融是孔子的后孙,杀掉他,其实曹操自身也要背负很大的舆论压力。但恰恰因为孔融在文人中拥有很高的权威,如果一味放任他的这些言论,将产生更大的害处。两害相权取其轻,曹操便是知道杀掉孔融会招致骂名,这孔融也是非杀不可的了。

标签: 孔融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jianligu.com/redian/qushi/zqvn5.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