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简历谷 >

热点 >其他文案 >

《半截蜡烛》的教案设计6篇 "照亮心灵的火焰:《半截蜡烛》教案设计"

《半截蜡烛》的教案设计6篇 "照亮心灵的火焰:《半截蜡烛》教案设计"

本文旨在为教师提供一份有关《半截蜡烛》的教案设计。《半截蜡烛》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散文,通过对一个普通黄昏花的叙述,深情描绘了生活中的温情细节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本教案通过引导学生阅读、理解、感受和探究,旨在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感恩和对美好事物的欣赏能力。

《半截蜡烛》的教案设计6篇

第1篇

同学们,上节课通过对《卢沟桥烽火》的学习,我们看到了日本侵略者野蛮侵占我国领土,残害我们守军官兵。卢沟桥事变也拉开了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序幕,8年的抗日战从此开始了。与此同时,世界的其他地方也战乱纷纷。1939-1945年,是人类历史上至今为止规模最大(全球60%的国家参战)、伤亡最重(5000万死亡)、破坏最大的全球性战争 这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

介绍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到1945年,以侵略者德国、日本、意大利为代表的法西斯一方,和反法西斯同盟国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果一美、英、苏联、中等反法西斯国家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

1、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半截蜡烛》就是发生在当时的一个真实故事。

重点提示“截”的部首“戈”和“蜡烛”的偏旁分别为“虫”、“火”。启发学生用“烛”组词:烛台、烛芯、烛光、烛焰摇曳??

(2)本篇课文,主要讲了有关“半截蜡烛”的什么内容呢?

(1)检查文中的生字生词是否认识且读准。自由读,只读,齐读

(2)再读课文,想一想,文章主要写了那三个人呢?试着给文章分一下段落。

第一段 1-2 主要介绍了故事的背景,写了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参加了秘密情报的工作,为了情报的安全,伯诺德夫人把装有情报的小金管藏在半截蜡烛内。

第二段 3 德军突然闯入伯诺德夫人家,并点燃了桌上的蜡烛,波诺德夫人急中生智,点燃了煤油灯,吹熄了蜡烛,暂时缓解了危机。

第三段 4-5 德军重新点燃了蜡烛,大儿子杰克想假用蜡烛生火端走半截蜡烛,但被德军喝止。

第四段 6-7 小女儿杰奎琳在万分危急罐头借上楼睡觉,端走了快要熄灭的蜡烛,成功保住了秘密和全家人的性命。

(3)你能否围绕这三个人说一说本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课文记述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参与秘密情报传递工作的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与突然闯进来的德军斗智斗勇,巧妙周旋,并最终保全情报站的事。)

3、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们其实也可以试着用一幅示意图也概括。最初,德军点燃了蜡烛,伯诺德夫人知道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会暴露,所以她就想了办法,把蜡烛吹熄。但是不久,德军又把蜡烛重新点燃。这时,儿子杰克想了个办法,把蜡烛端走,但是德军又把蜡烛夺回。最后,小女儿借上楼睡觉成功端起蜡烛,获得了成功。

如此波折的示意图,也让我们深刻的感受到围绕这半截蜡烛,整个故事是多么的一波三折,扣人心弦。

(一)这是怎样的半截蜡烛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1、这是装着绝密情报的半截蜡烛,非常重要。(因为它关系到国家的利益,关系到伯诺德夫人一家的生命安全)

2、这么绝密情报,当然要用绝妙的方面藏。那么,伯诺德夫人到底想到了怎样绝妙的方法呢?妙在那里?你是怎样体会的?

“显眼”的反义词是?(隐蔽)伯诺德夫人为什么不把这么重要的情报放在隐蔽的地方,而是放在最显眼的“半截蜡烛”?

(伯诺德夫人的机智,她对情报收藏十分负责任,办法巧妙,最危险的地方,也是最安全的地方。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了德军搜查严密,凸显了这项任务的危险。)

3、一个单身母亲,在战乱年代要带大两个幼小的孩子已经很不容易了。但是伯诺德夫人却还要参加了秘密情报的传递工作,并且还让两个孩子也参与其中,是什么让他们做出如此重要的决定的?

板书:爱国 让我们一起拿起书本,读一读文章的第一、二段,感受在爱国信念支撑在从事秘密情报工作的伯诺德一家。

(二)过渡:没想到这么不起眼的半截蜡烛,居然牵涉到这么大的利益,而它却被放在了屋子里最显眼的桌子上,躲过了一次又一次的搜查,可是,就在无意之间,它竟被德军点燃了!

此时此刻,他们的内心一定——(非常焦急、非常紧张

4、他们为什么会这么紧张?因为,师引读: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

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就会自动熄灭的后果就是——,难道仅仅是他们一家生命的结束吗?

1、同学们,这关系到情报站安全、关系到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的性命、关系到整个法国安危的半截蜡烛能不能再燃烧下去了?(不能!)直接吹灭行不行?(不行!)

危急关头,伯诺德一家千方百计地要把这点燃的半截蜡烛熄灭。于是,他们展开了与敌人周旋。他们是怎么与敌人周旋的?又想出了那些绝妙的主意呢?请仔细读课文,边读边圈画出有关伯诺德夫人、大儿子杰克、小女儿杰奎琳的动作、神态、语言、心里活动的描写。

2、他们究竟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呢?我们先来看看伯诺德夫人是怎么做的。谁来读读相关内容?

伯诺德夫人只说了一句话,她是怎样说这句话的呢?结合上下文读一读,想一想。

(1)“平静”:从哪里感觉她很平静?个别读,体会。

(2)她此时的内心也是如此平静吗?读,再次体会。

(3)内心这样的不平静,可她却表现得如此平静,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再读,加深体会。

(4)小结:同学们很会学习,通过两个孩子的神态“脸色苍白”和伯诺德夫人“急忙取灯”、“轻轻吹熄”的动作体会到她的内心紧张、通过她的语言又发现她表现得十分镇定。这就是伯诺德夫人,一系列自然的动作和看似轻松礼貌的语言,却蕴含着她应对德军的机智、从容、沉着、勇敢、镇定。

(5)“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危机真的过去了吗?“似乎”体会到什么?(没有,安全只是暂时的,因为“那位中尉又把冒着青烟的烛芯重新点燃”)

3、蜡烛还在燃烧,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情况越来越危急了,杰克与杰奎琳又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呢?我们试着用刚才的方法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请同学们静下心来默读课文的5、6两小节,把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圈一圈,画一画,读一读,想一想。

(1)师:说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杰克?杰克是不是真的要生火?“慢慢”杰克让自己显得更平静,更自然些,不让敌人看出破绽。(生说)师:同学们,杰克能有这么从容冷静、镇定自若的表现,咱们想想他站起来前,心里可能想了些什么?

(2)你能否通过朗读,读出他的勇敢、镇定。(3)师:你还从哪儿也能看出他的勇敢、镇定?

(4)杰克是不是真的要生火?既然端不走半截蜡烛,为何还要生火?

杰克计划虽然没有成功,却继续从容生火,做事不漏痕迹,心思缜密。

4、教师:在孩子的心中,已经到了斗争的最后时刻,气氛怎么样?(紧张)课文是怎样描写的?

(1)出示句子: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

此刻你有怎样的感受?为什么说它是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这里的“似乎”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2)师:能用一个四字词语形容此时的险情吗?(千钧一发、危在旦夕、万分危急)。(3)故事的最终结局却是“峰回路转”,令人意想不到。同学们,是谁最终保住了秘密,保住了一家人?(齐答)

投影:(突然,杰奎琳??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

(4)她的努力为什么能成功呢?大家先自己读课文想一想,看看能够找到几点理由。自己研究,然后交流。

“娇声地”“可爱的小姑娘”“镇定地把烛台端起来”“道过晚安”(可爱、机智、有礼貌、讨人喜欢)

师总结:多么可爱的小姑娘啊!在这样危急的关头,在妈妈和哥哥的办法都没能成功的紧急时刻,她最小,却以自己的聪明、镇定战胜了德军!老师和你们一样,真的很喜欢这个可爱的小姑娘。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小节。

(5)望着这盏在最好一级楼梯熄灭的蜡烛,他们的心情怎样?(如释重负)他们会怎没想?指说。

(6)多么了不起的一个家庭!在这场战斗中凭着他们的镇定与机智最终,战胜了敌人,真让人敬佩!同学们,他们的这份勇敢与机制,来自哪里?(来自对祖国的爱,来自对敌人的恨,来自对世界和平的向往!)

课文《半截蜡烛》,生动地描绘了一场紧张激烈而又没有硝烟的战斗,人物的心理活动刻画得相当细腻.整堂课的教学设计紧紧抓住描写紧张氛围的文字进行渲染,课件辅助呈现,先由教师引读,让学生感受到这半截蜡烛继续燃烧下去的危险,带领学生走进此情此境;然后通过学生的感悟,结合背景,在头脑中叠现出紧张的一幕;再通过反复朗读,结合上下文,通过品读人物的动作,语言和神态,体会到他们的镇定和机智,再以个别读和齐读的方式加深理解,表达情感,欣赏到人物的人格魅力.一、以读为主,贯穿始终

整堂课以学生诵读原文的练习为主线,用多种方式联系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经验,去领悟课文的内涵.如:上课伊始,让学生速读课文,了解故事的大意,明确了半截蜡烛的重要性,再通过引读抓住描写紧张氛围的文字进行渲染,使心灵受到激荡,深入地理解情况之危急,心于是随之跳动,为下文的学习做好铺垫.其次在读对,读顺,读好的基础上,让学生身临其境的读,使其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如课上将伯诺德夫人与德军周旋的一句话作为“抓手”,切实指导学生读好这句话,读出个人感受,读后有所想,有所为,体会到她的镇定和机智.二、多元解读,引导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学生应畅所欲言,自主互动.在文本,教师,学生相互对话中,让学生充分地说出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悟,所疑,所惑.课堂上让学生自由读文,告诉学生想怎么读就怎么读,还学生自主权.如读伯诺德夫人的话(“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让学生自己考虑应该强调什么字眼.这样的问题意味着学生个体理解的丰富的非预期性与创造性,这正展示了他们各具风格的思维特征与阅读视野.在学生交流各自的理解后,我分别作了这样的引导:“尽管你们的处理方式不同,但有一点其实是相同的,想想是什么”,这种有意之为,旨在通过一种价值的引领使学生真正体会人物的心情变化和人物的个性特征.

《半截蜡烛》的教案设计6篇

第2篇

3、过渡:蜡烛往往给人以温馨浪漫的感觉。可是,有时特定的环境下,蜡烛会让人觉得不安,蜡烛的燃烧甚至让人觉得害怕。那又是怎么回事呢?

1、自由读课文,与故事相比较,总结交流剧本的特点。

3、再读课文,文中的三位主人公分别是?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分别是?

4、把剧本划分成两个场景,分别说说两个场景的内容。

1、情报藏在蜡烛里,你觉得这个方法好不好?总结: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最显眼的地方就是最隐蔽的地方。

2、你从哪里看出情报的重要?品读:不惜一切代价,包括我们的生命。

3、一天夜里,几个德国官兵突然来到伯诺德夫人的家中,他们点起了那只蜡烛。当时的情况真是——(积累词语)

5、学生自由读,填空,画出相关台词,写批注,谈体会。

7、为什么杰奎琳的话起了作用?从这你看出了什么?

1、出示话剧《茶馆》《雷雨》的剧照,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第3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能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说说泊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4、通过朗读课文的训练,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教学难点:

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2、读课题,学生质疑:课文为什么用“半截蜡烛”作为题目?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3、教师质疑:课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件什么事?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读课文。

4、本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件什么事?要求讲清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大致情况。

1、明确要求: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读顺语句,读通全文;边读边用圈画出不理解的生字新词,并通过联系上下问或查字典解决。

第一段(1-2):伯诺德夫人把装有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 第二段(3):一名德国军官点燃了藏有情报的蜡烛,伯诺德夫人取出一盏油灯,吹灭了蜡烛,暂时避免了一场危机。

第三段(4-5):大儿子杰克想结搬柴生火之际拿走装有情报的半截蜡烛,但没有成功。

第四段(6-7):小女儿杰奎林在万分危急关头借口上漏税缴拿走装有情报的蜡烛,避免了一场危机。

第4篇

3、能课文分段,归纳段意。能在理解课文内容基础上,说班次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4、通过朗读课文,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让同学通过阅读,体会人物的机智、勇敢和爱国情怀,并初步了解到剧本这种文学形式,领悟其是怎样通过人物对话来表示人物特点的。

指导同学认真朗读,通过对伯诺德一家人从容镇静的动作、神情、语言、心理描写去体会一家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2、读课题,同学质疑:课文为什么用“半截蜡烛”作为题目?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课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件什么事?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读课文。

4、本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件什么事?要求讲清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大致情况。

1、明确要求: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读顺语句,读通全文;边读边用圈画出不理解的生字新词,并通过联系上下问或查字典解决。

第5篇

1、能在理解课文内容基础上,说出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2、通过朗读课文,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师:中国的汉字最有想像力,看屏幕上的两个字(投影出示:战争)看到这两个字你的脑海里会想像到什么?生交流。

师:这些数字是那么地触目惊心。而侵略者的行径同样激起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极大仇恨。从老人到孩子,他们都参加了反法西斯的斗争。

师:有人说把书从厚读到薄,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语文能力,也就是归纳概括的能力,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那么谁能用简练的语言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吗?

师:下面让我们再来大声读读课文,看看为了保护这半截蜡烛,伯诺德夫人一家是怎样做的?找出相关的句子,划下来。(生读课文,交流。)

伯诺德夫人(急忙取出一盏油灯)太对不起了,先生们,忘了点灯。瞧,这灯亮些,可以把这个昏暗的小蜡烛熄了。

师:母亲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生答)她为什么这么焦急?(生答)

蜡烛点燃了,万一烧到金属管,将意味着( ),意味着( ),意味着( )。

师:是啊,蜡烛摇曳着,发出微弱的光,此时的蜡烛仿佛成了这个屋子中最可怕的东西。尽管母亲内心焦急,但当时的语气又是怎样的?生答。

师:哪位同学带着平静的语气来读读母亲的话?指名读。

师:同学们,在如此危急的情况下,伯诺德夫人没有露出一点蛛丝马迹,你觉得这是个怎样的母亲?

师:蜡烛被吹熄了,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可轻松的心情并没有持续多久,蜡烛又一次被点燃了。面对越来越危急的情况,伯诺德夫人的儿子又有了怎样的表现呢?自由读描写杰克的语句。

杰克(若无其事地走到桌前,端起烛台)天真冷。先生们,我去柴房抱些柴来生个火吧。

师:以天冷为由也想把这半截蜡烛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可是没有成功。你觉得杰克的表现怎样?师板书:

师:在敌人的面前装着不在意的样子有多难呀,可是作为家中唯一的男子汉,杰克在危险到来的时候如此从容、冷静。他的表现让我想起了巴顿将军的一句话:谁都害怕战争,但只有懦夫才会让自己的恐惧战胜责任感。你能带着对他的敬佩之情读读杰克的话吗?生读。师评价。

师:那请同学们再设想一下:杰克去柴房后还会不会再回来?

第6篇

1、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情、心理活动等的阅读感悟,感受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和镇静,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2、通过合作的形式,续编故事,培养孩子自主合作的能力,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半截蜡烛》这篇课文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我们已经知道伯诺德夫人收藏情报时想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指名说)好一个机智、聪明的伯诺德夫人。

2、可既然是蜡烛就有可能被点燃(板书:点燃)但装有绝密情报了就得想方设法不能让它被点燃。有一天晚上,屋里闯进三个德国军官,当德国中尉顺手将蜡烛点燃时,这意味着,伯诺德夫人一家面临着万分严峻的局面,因为:

3、出示句子:“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

5、一家三口的生命安全很重要,更重要的是秘密不能暴露,情报站不能被破坏,因为国家的利益不能遭到丝毫损失。为此,一家三口开始了紧张的护情报工作。

1、(出示)下面请同学们用心听课文3——7自然段的录音,想想伯诺德夫人一家为了保护这装有绝密情报的半截蜡烛,都想了哪些办法?

2、下面请学习小组的同学(出示)再次读一读3——7自然段中有关的词句,小组议一议,你最佩服谁,并谈谈自己佩服的理由。

3、谁来说说你最佩服谁?出示句子:“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孩子,急忙从厨房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说着,轻轻把蜡烛吹熄。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

a)、这句话中的哪些词语让你对伯诺德夫人产生了敬佩之情?(“急忙”、“取”表现出夫人很迅速、很机智;“轻轻”可以看出在危急关头她仍镇定自若;语言、动作仍显得那样平静、自然,不着痕迹)

b)、而且从书中的插图上也可以看出她的表情始终平静自然(出示)

a)当蜡烛重新被点燃后,他没有惊慌,而是很从容地说“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来生个火吧。”说着,伸手端起烛台朝门口走去

b)还有佩服的理由吗?在斗争的最后时刻,他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坐待着。

d)你们能扮演杰克,表演他的做法吗?同桌间一人当杰克一人当中尉,练一练,在练习之前得请个总导演,提醒一下大家这两个人物应该怎样演好。

(杰克从容不迫,非常自然,不能让德军看出破绽;中尉是气势汹汹、恶狠狠的。)(出示)哪些词提醒你这样指导?

f)他们表演得真好,杰克是机智的,在关键时刻平静地想要端走蜡烛,(板书:端走),可敌人是野蛮、凶残的,又一把夺回了蜡烛(板书:夺回),眼见蜡烛越来越短,而凶残如狼的敌人却没有马上就走的意思,这时候气氛多么紧张啊。

g)出示句子: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i)这真是一场没有硝烟有战斗啊!在平静的外表下掩盖着怎样汹涌澎湃的内心活动啊!

5、除了伯诺德夫人和杰克外,老师觉得,我们还真该佩服杰奎琳,为什么呢?

6、出示句子:突然,小女儿杰奎琳娇声地对德国人说道:“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少校瞧了瞧这位可爱的小姑娘,说:“当然可以。我家也有一个你这么大的小女儿。”杰奎琳镇定地把烛台端起来,向几位军官道过晚安,上楼去了。

a)说说杰奎琳为什么要娇声地说话?谁来模仿杰奎琳说这段话。先练一练;指名读

b)读得真好,杰奎琳的机智、勇敢,良好的心理素质,真让人折服。

c)母子三人使尽浑身解数,终于保住了秘密,救了自己,救了情报,救了国家,现在有人能说说这篇课文为什么要以《半截蜡烛》为题吗?

d)(出示)整篇课文都围绕蜡烛展开,课文人物的`心紧系蜡烛,故事一环扣一环,一波三折,惊心动魄。母子三人用他们的机智、勇敢智取得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的胜利,此时此刻,你最想夸谁?能对他说点什么吗?(出示)

e)说得真好,课文到这儿就结束了,可老师觉得故事还没有结束那么,下面的故事会怎样发展呢?

19、同学们愿意当一回小作家,展开你想象的翅膀,把故事继续写下去。

故事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及心理活动的描写细腻传神,

刚才,大家说得精彩纷呈,老师已经把根据这课改编的课本剧发给大家了,课后请学习小组的同学排练排练,下节课我们的任务就是写下续编的故事和表演课本剧。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jianligu.com/redian/qitawenan/15o3e2.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