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简历谷 >

励志 >话语励志 >

秋之感悟

秋之感悟

当夏天的暑气渐渐退去,树上的叶子开始变黄,人们立即感受到秋天的脚步已经开始走近。

秋之感悟

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对秋的关注一年四季中不在春之下。秋为四季第三。它的到来标志着一年即将结束。俗语云:“年过中秋日过午。”正因为如此,秋的时间定位,秋的物象景观,让人秋与生命,秋与家园,甚至秋与禅都产生了割舍不断的联系。

一、秋之于生命的思考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秋的时间定位很容易引发人们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人的生命显得如此的短暂。对生命的叹惋也就成了一种最常见的咏叹。常人如此,英雄豪杰尤甚,面对无情流逝的生命,他们有才能未展之恨,功业未竟之憾……曹丕曾经写过“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的诗句。草木的摇落让诗人如此的感慨。其实我觉得,他绝对不是牵挂草木的衰败。而是从草木衰败的信息里感觉到了无限的自然对有限人生的压迫。顿生人生迟暮之感,从而悲悼自己的生命与韶光。曹丕这种临秋而悲的情结就是悲叹茫茫宇宙中自我位置的局限性。

生命的短暂是一个既定的事实。它无可更改。然而面对这一自然规律,难道就只能在这痛苦的深渊里沉沦乃至走向灭亡?能否又从中学会超然继而奋发?

细翻古人留给我们的关于秋的篇章,我们不难发现有许多贤者从秋的景象里看出了另一种心情。

苏轼在《赠刘景文》一诗中诗这样写的:“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诗人不否认秋的冷酷肃杀。秋风吹过,荷花凋谢,菊花枯萎。但那是诗人却从秋中捕捉到了一丝亮丽,一抹绿意。那就是“橙黄橘绿”。人生之秋的最后绚丽,使得当时身处逆境的苏轼依然保持着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给秋赋予最强大的生命力的当属刘禹锡了。就在悲秋的情怀始终萦绕在诗人们的心灵空间诗时,刘禹锡却断然否定了这种惯性思维的模式。他吟出了“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秋的灰暗早被诗人的心镜过滤,充塞他眼帘的只有光亮的“晴”和排云的“鹤”。昂扬的意气和勃发的生机,展示的实际是诗人在被贬之后矢志不移的人生态度。

二、秋之于家园的梦

家园是游子心中永远无法企及的梦。在空间遥隔的焦虑中,家园梦承载了游子们另一种的文化心理。而在秋天中,这样的梦又是那样的容易进入到诗人的梦乡。李商隐在那阴雨霏霏的秋天做了这样一个回家的梦:“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羁旅之愁与秋雨交织,因而不绝如缕;不得归之苦与剪西窗烛相接,因而绵绵密密。诗人的梦本是和妻子家人长相厮守。但是绵绵的秋雨隔断了行期。“共剪西窗”的梦也就被肢解的支离破碎。

被后人认为是“千古悲愁一肩挑”的诗歌——杜甫的《登高》,极力铺排了 这种欲说还休的痛。“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秋风中,落木簌簌有声,江流滚滚而来。伫立在高台之上,遥望家乡,身世命运之悲和时局离乱之慨却因“秋风”而阻隔,而且永远无法抚平;长年漂泊、老病孤愁,却因“悲秋”而让后人感慨;漂泊的生命竟然是如此的沉重而悲壮。

家园是秋风秋雨中羁旅之人心中的一盏孤灯,更是他们在秋风秋雨中苦苦追寻却永远达不到的精神栖息地。

三、秋之于禅意

在秋的色彩中有一个最大的特点, 那就是澄明。它不杂一丝尘滓。秋高气爽就是它鲜明的写照。于是有人能在红尘之中,却能领悟到尘世之外的禅悦之趣。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就将这种禅之趣悦发挥得淋漓尽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山居环境的静谧,新雨过后的清新,秋日天气的飒爽,白日向晚的安宁,弥漫这一股清幽明净之气,境界幽静,人心更静。处此山中,身世两忘,万念皆寂。禅悦之趣让诗人的新离功名利禄很远。诗人的淡定让秋显得如此平和。秋天的空山不仅是清幽安闲之境,更是诗人皈依佛法的幽幽禅心。

轮回的季节,写不完的秋,在顺境逆境之中,满意伤感之间,欢乐痛苦之时,周而复始地出现。秋的意义远在它的本身之外,谁能把它说得尽呢?

标签: 感悟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jianligu.com/lz/huayu/v256q.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