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简历谷 >

职场 >工作总结 >

中学学科组建设工作总结

中学学科组建设工作总结

一苇可航

中学学科组建设工作总结

振兴国家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之本,是学校的生命线。对于一个学校来说,要想立足于教育之林就必须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对于一位教师来说,要想立足于教坛就必须全力以赴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乐从中学一直以来,特别是近几年以来,目光专注于教学质量的提升,致力于打造过硬的师资队伍,这为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特别是为高考成绩获得历史性的突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校先后被评为“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评估优秀学校”、“广东省一级学校”、“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高中”;连续三年被获得“佛山市高考成绩进步奖”、连续八年(05-12)获得“顺德区先进学校”称号;我校数学科组获得“顺德区金牌学科组”称号;“谭瑞娟特级教师工作室”、“戴炳旺教师工作室”先后挂牌成立;吴俊和老师连续被聘为佛山市地理高考备考指导小组成员、顺德区高三文综中心教研组成员、湖南出版集团地理学科教材培训专家并荣获“****年广东省优秀中学地理教师称号”;戴炳旺老师荣获顺德区****年度“我最喜爱的老师”称号;陈俊旭、梁超媚、叶俊容、尹开端等一批老师在全国性、省级的说课或教学设计比赛获得喜人成绩等等。回首走过的道路,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深挖人力资源潜力、打造强势育人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是最为关键的因素,落点就是学科组的建设;学科组建设应回归学科组的专业属性,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建设学习型学科组;建设的原则是以专业发展为主,自下而上共同参与,突出教学与教研,规划制定要弹性,并与学校发展规划保持一致。

一、观念先行,目标推进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行动有着思想的影子。我们在推进学科组建设时,首先考虑教师行为的动力因素。作为动力因素重要方面的思想意识问题,是我们最先考虑的因素。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心理学理论核心告诉我们:人通过“自我实现”,满足多层次的需要系统,达到“高峰体验”,重新找回被技术排斥的人的价值,实现完美人格,认为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多种动机和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其中自我实现的需要是超越性的,追求真、善、美,将最终导向完美人格的塑造,高峰体验代表了人的这种最佳状态。所以,只有解决了教师的思想认识问题,让教师们觉得有成就实现的需要,教师才会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由“要我变”转变为“我要变”。这样,才会实现教师们教学观念的真正转变。

其次考虑观念转变后的目标确定问题。教师工作目标的确定要体现新课标理念,即关注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获得发展,让新的理念引领着教学改革的方向,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体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同时,教师工作目标的制定还要与学校的办学理念相一致。“以人为本,和谐发展”是我校的办学理念,为了实现这一办学理念,学校确立了中长期发展目标。在课堂教学方面,主要确立了“有效教学——高效教学——和谐课堂”工作目标追求。为此,我们对课标、对学校办学理念采取“学校层面全面解读、科组层面专业解读、个人层面消化研读”的方式,最终以求得达成“课标熟、理念清、方向明、行动快”的效果。教师们根据学科特色和自我需求,制定好自己的工作目标,逐步做好自己的中长期职业规划。我们要求新教师要确立“一年入门,两年提高,五到八年成骨干”的专业发展目标。

二、制度管理,有序调控

成熟的制度管理,能使工作有序而高效落实。近几年来,我校在教学上和学科组建设方面逐步完善了制度管理体系。用制度规范人,用制度引导人,用制度教育人,用制度促进人。我们在这方面做了以下努力:

1、绩效管理,激发教师积极性

为调动学科组长、备课组长和学科组老师工作的积极性,我校坚持管理绩效、教学绩效与绩效奖励工资分配相结合的原则。学校对科组长、备课组长的管理岗位学期末进行绩效评定,教师教学成绩按期末统考的情况评定绩效。这些绩效,通过具操作性的量化后确定其分数,最终确定其所获得的绩效奖励工资的份额,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得”的分配原则。

2、层级管理,体现教学有效性

我校的学科组建设管理架构主要是垂直层级管理体系,即“校长——主管教学副校长——教研室/教务处——教研员/学科组长——备课组长——教师”。垂直层级管理体系能确保学校关于教学与学科建设的相关要求顺利到达老师层面。垂直层级管理还体现在教师工作岗位的选聘上,****新学年开始,我校实施工作岗位双向选择制度——自荐与他选,即由下级行政和级长选择班主任,然后由班主任选择科任教师,双方均有自荐与他选的权利。对于暂时因为教学水平和教学成绩较差或其他原因致无人选择的教师,则由学校安排其在一段时间内跟岗学习,待考核合格、符合上岗要求时再由相关班主任选择上岗。这一举措,使班级教学获得最大的凝聚力,利于发挥团队的创造力,打造和谐的教学育人团队,对学科组建设形成巨大的推动作用。

3、评价管理,实施方式多元性

我校以《顺德区中小学学科教研组评价指标体系》为学科组建设的指导性文件,对照标准逐条落实,通过制定一些具体的评价方案来助推学科组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水平提高和发展。如利用《教学常规检查评价表》对教师日常的备课、听课、作业等教学活动进行评价;使用《高效课堂教学评价表》,指导导学案教学模式下的评教等。在评价实施中,我们采取定检与不定检相结合的做法。备课、讲课、考测、辅导、批改、评讲、听课、评课、参加集体备课和学科组教研活动等采取定期检查的办法,实施月检查制度;听推门课、检查备课组和学科组教研活动是否按“四定”(定时、定地、定主题、定主讲)开展等则采用不定期检查的形式进行。对检查所得的结果,进行归因分析后与相应学科或老师采取针对性的干预,使符合学校的要求。为了解教师在课堂教学上的表现,我们采取学生座谈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所有任课教师进行调查,了解教师在教学常规、教学艺术、教学调控等方面情况。对调查结果不好的老师,分析归因后,要求相关老师作出改正。

三、搭建平台,促进交流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学校为促进学科组建设,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始终坚持校本教研为主,采取内引外联的方法,实施校本培训教师专业成长工程,打造学校优秀的教师团队,为学校高效课堂、和谐课堂的营造及学校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人力资源的支持。

“让教师走出去”。学校先后派出骨干教师远赴江苏洋思中学、山东杜郎口中学、山东昌乐二中、山西新绛中学等教改名校取经学习;学校也不断派出骨干教师到北师大、华东师大等外出取经学习。外出学习归来,必组织外出学习的教师给全校老师作汇报,从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艺术、教材处理、问题设计、练习处理、导学案编写等方面谈学习收获和心得体会。我们历经“临帖——入帖——破帖”的过程,最终找到适合我校实际的教学新路——以导学案为抓手的和谐课堂教学法。

“将专家请进来”。近几年来,学校不断请进专家学者来讲学,如梁永丰、余应潮、冯恩洪、丰建胜等来校指点迷津,学习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吸取了专家的教学智慧。老师们将这些理论、智慧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逐步内化为自己的积淀。

“让校内动起来”。我们每学期均在校级和学科层面推出骨干教师示范课作为榜样示范,开展教学研究,带动学科组老师。同时,学校又为年轻教师搭建成长的平台,一是配备结对师傅,二是建立说课、上汇报课和创优课制度,三是开展校内“十大教学新秀”评选活动等。如教学开放日活动,吸引了全区兄弟学校800多位领导和老师前来研讨、交流。

学校在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中促成教师发展和提高;切磋交流、吸取专家智慧,让教师认清了发展的方向。但是,这些还不够,学科组建设、教师专业发展,更多的是需要教师个人的自主努力,自我建构,需要一种“埋头拉车”的干劲。教师的发展是个人知识结构、教学技能技巧和见识学养的发展,个人知识结构是基础,技能技巧是外显内容,而见识学养则是统领教师发展的核心因素。知识结构可通过强化学习取得,技能技巧则需在行为培养中发展,而见识学养则需要在实践中体悟。“培——研——训”这三者结合起来必能促成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在“内引外联,校本为首”中,我校教师在实践中锻炼成长,不少学科在区内小有名气,不少老师在区域内进入名师、专家行列。

四、课题引领,大胆探索

对如何让教师摆脱职业疲倦、走出“审美疲劳”的泥淖,激发工作和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你想让老师的劳动能够给老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因此,在学科建设上,我们近年来以课题来带动学科组的建设,先后完成了区、市、省级的课题,如“线索引探教学法实验”、“运用尝试教学理论,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乡镇普通高中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组织’构建的研究和实验”,现在正在实施“构建乡镇普通高中‘和谐课堂’的理念探索和实践研究”,并着手编著《和谐课堂教学法:理论探索与实践积淀》。学科组老师在实验中学习理论,在实验中积淀经验,在实验中提升水平。另外,从****年新学期开始,每位学科教师要开展微课题研究,用行动研究的方法,切实解决教学过程中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与此同时,我们在每一学年的教学、教研常规中,都要进行说课、创优课、同课异构、先行课、三课两反思、教学开放日和举行教研论文、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教学课例、教学故事评比等活动。“活动搭台,老师唱戏”已成为我校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对学科组建设,我们不搞一刀切、齐步走。在学校层面,大方向统一要求、统一部署;在学科层面,在保持与学校基调一致的基础上,允许张扬学科特点、展现个人风采。如我们在运用“一三五”导学案教学模式时,遵循“五步三课型”,“五步”即“个体独学——对学、群学——组内小展示——全班大展示——整理学案、达标检测”;“三课型”即“自学课、展示课、反馈课”。当然,不同的学科,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步骤可以作适当调整,课型也可以有所变化,如可以把上述三种课型结合在一节课中,我们把之称为“综合课”课型。在学科组建设上,如语文科组“师生共读和师生同写”建设,英语科组“学习共同体”建设,体育科组校本教材建设,政治、地理、历史、生物、化学、数学等导学案编写建设等等。

学科组建设的落点是提高教师的素质和专业水平,这是学校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一直以来,我们借助撰写教学论文、教学案例、教学课例、教学设计、教学故事、实验报告等形式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要求每位老师每学期阅读一本教学理论书,并写出阅读心得体会;建立教师教学博客,发表教学文章,结交志同道合朋友,向专家学者取经学习等等。这些都能有效地促进教师个人素质的提升,为个人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以上是我校在学科组建设方面所做的一些工作和所形成的认识。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我们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成绩代表着过去,未来才是我们的目光所向。今后我们将在教学改革的征途上继续开拓进取,深挖人力资源潜力,打造强势育人队伍,使学科组建设工作再创新局面。

标签: 中学 学科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jianligu.com/zc/zongjie/gze4l.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