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简历谷 >

实习报告 >调查实习报告 >

廉洁文化建设调研报告4篇

廉洁文化建设调研报告4篇

对待调研报告,每个人务必要按照任务的需求,制定出可以执行的调研计划,调研报告是调研工作的文字证明,是落实一项计划的书面借鉴,以下是本站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廉洁文化建设调研报告4篇,供大家参考。

廉洁文化建设调研报告4篇

廉洁文化建设调研报告1

围绕检验检疫分支机构如何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我们在湖南检验检疫系统廉政文化示范点——衡阳检验检疫局开展调研,采取座谈交流、现场参观、查阅资料等方式,探讨具有检验检疫特色的廉政文化建设思路、模式与方法。从调研情况看,衡阳检验检疫局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关于廉政文化建设的部署要求,紧密结合本单位实际,创新载体,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廉政文化建设活动,以文化“助廉兴检”,推进反腐倡廉工作,取得积极效果。

一、加强检验检疫廉政文化建设是“助廉兴检”的需要

廉政文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检验检疫文化建设的关键一环。加强检验检疫廉政文化建设,对于贯彻落实“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工作方针,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有着重要意义。检验检疫部门是涉外行政执法部门,具有检验检疫权、注册备案权、签证放行权等行政权力,行政权力延伸到哪里,党风廉政建设就必须延伸到哪里。检验检疫廉政文化建设是关于检验检疫廉政建设的知识、准则、价值观(精神)和物质文化的总和,是检验检疫党风廉政教育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机结合,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一种有效载体和重要抓手。检验检疫廉政文化建设作为新的历史条件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一项重大任务,也是一个亟待研究的新课题,它对于反对腐败、助廉兴检、建设廉洁检验检疫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近年来廉政文化建设现状与特点

近年来,衡阳检验检疫局认真落实国家质检总局和湖南局关于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工作要求,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创新活动载体,以“促廉洁从检、建和谐机关”为主题,坚持“全覆盖、全参与”两个原则,廉政文化建设与中心工作、制度建设和风险分析三个结合,全员学廉、氛围育廉、制度保廉、成果促廉四个重点,扎实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20xx年3月10日,在全省检验检疫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现场会上,衡阳局被授予“湖南检验检疫局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成为湖南检验检疫系统首个挂牌单位。廉政文化建设主要呈现以下4个方面的特点:

(一)党组重视,加强领导,确保廉政工作职责到位。湖南检验检疫系统开展廉政文化示范点创建活动后,衡阳局党组高度重视,积极申报创建活动示范点,以此为契机促进全局廉政文化建设。为确保创建活动有序开展,取得实效,结合实际精心制定了创建活动方案,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对创建活动进行部署,反复宣传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反复讲解活动内容、内涵、要求,使廉政文化建设“入脑入心、入情入理”。成立了由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党组成员、纪检组长和副局长任副组长,各科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领导小组,设立创建办公室,并特邀湖南局领导指导,廉政文化创建工作有计划、有检查、有落实。由于部署周密,发动全面,干部职工全员参与,营造了“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创建氛围,为创建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健全制度,严格管理,确保廉政风险预防到位。衡阳局始终将廉政文化建设与中心工作、制度建设和风险分析紧密结合。一是修订党风和行风建设方面的有关规定,并从执行上下功夫、抓落实。二是建立廉政建设长效机制。重新完善与制订了各方面的规章制度28个、作业指导书9个。对每个岗位、人员的行为进行了规范,开展不定期的检查考核,强化监督制约,加强整改力度。三是快速反应开展风险分析工作。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和湖南局风险分析工作的要求,开展了岗位工作质量、廉政风险、企业和产品的评定及风险分级工作,确立了全局各岗位工作质量风险、廉政风险内容和风险等级,明确了企业和产品的风险等级。共计查找风险点207个,制定风险防范措施491个。四是坚持民主集中制,发挥班子整体功能。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认真落实各项议事制度。凡属重大事项,如工作分工、人事推荐、奖惩、考核考评、重大经费开支等,坚持民主科学决策。实行局务公开,不搞一言堂,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三)构建阵地,形式多样,确保廉政文化氛围到位。阵地是廉政文化的载体,是教育的`平台。衡阳局利用OA办公系统搭建了廉政短信平台,干部职工参与率100%,通过转发和自创廉政短信或警句宣传廉政,起到相互警示、相互提醒、相互诫勉的作用,促进廉洁自律。建立了电脑廉政桌面与屏保、廉政鼠标垫和廉政台历,在办公楼和家属区设立了质量宣传窗、廉政宣传窗、廉政宣传墙、宣传走廊、标语和石景,在主要办公室及大厅装饰书画,党员活动室设立廉政书刊专柜,让质量文化和廉政文化进入机关、进入家庭,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把廉政文化形象化,化为自己每天看得最多的东西”。干部职工普遍认为,无论是上班还是在家中,每天所见到的最多的东西就是这些形象化的廉政文化,看得多了,便由眼入心了。在创新方式、强化廉政监督方面,一是组织发放廉政倡议书。向干部职工家属发放一封“倡导廉洁之风,共建和谐家庭”的倡议书,向企业发放《依法行政、廉洁从检行为告知书》,以促进“亲情助廉、友情促廉、社会倡廉”。二是召开特邀行风监督员工作会议。听取行风监督员对我局行风建设的情况反映和意见、建议;发放调查问卷,自觉接受社会和服务对象对检验检疫行风建设工作的监督。三是签订廉政责任书。坚持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和《工作目标责任书》,增强自我监督意识,严格遵守廉洁自律规定,并把执行规定的情况作为民主生活会和年度考核对照检查的重要内容,公开述职述廉评议。四是建立每人每月工作报告制度。工作报告内容包括本月工作情况、下月工作计划、廉政建设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合理化建议,并通过OA系统公示。制度实施以来,干部职工积极响应,提出了许多合理化建议,为局党组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使全局工作氛围更加和谐、向上。同时,衡阳局始终将廉政文化示范点创建活动与创先争优、文明窗口创建及文明单位创建活动紧密结合,收效明显。在“以质取胜、创先争优”活动中,局党支部和全体党员紧紧围绕“创先争优”的总体要求,立足本职岗位争创一流业绩,在提高履职把关的能力和水平上创先争优,在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质量上创先争优,在服务人民群众中创先争优。每个党员办公桌上设置了党员示范岗牌,叫响“我是党员,我应该模范带头”,践行兑现公开承诺。在“文明窗口”创建活动中,制定了《窗口文明服务规范》,围绕窗口服务能力建设,狠抓办事公开制、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等制度的落实,提高了服务、办事效率,提升了检验检疫窗口服务形象,推进了机关文明建设。

(四)强化教育,提升素质,确保廉政文化建设到位。衡阳局将廉政文化示范点创建活动与学习型机关建设紧密结合,经常性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学习活动。确立“快乐、和谐、发展”为共同愿景,提升学习动力,增强主体意识、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全面素质。一是每月至少一次廉政教育学习,全面完成各项学习计划,廉政学习受教育面达100%。二是“读书思廉”。规定干部职工每年至少读一本廉政理论书籍,写一篇学习心得。三是以“交流所学、提升能力”为主题,开展了“一月一讲座”交流学习活动。领导带头,年轻同志为骨干,职工全员积极参与,形成能者为师、互学互促、比学赶超的浓厚学习氛围。通过交流学习,增长了新知识,开拓了视野,提升了自身能力。四是开展摄影、书法和职工自编自演文艺节目等活动,丰富业余文化生活,使干部职工在艺术创作中享受勤政廉政教育与熏陶。五是建立展室,展示廉政文化、工作成果和所获荣誉,用实在的成果来宣廉促廉,激励向上。

三、廉政文化建设工作值得推广的经验

(一)领导重视是廉政文化建设的根本保证。廉政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领导重视到位,措施有力,充分调动全员参与的积极性,形成强有力的工作合力,廉政文化建设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只有把廉政文化作为机关的主体文化来打造,统筹安排,认真规划,狠抓落实,廉政文化建设才会迸发出生命力、感召力和凝聚力。

(二)制度保障是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廉政文化包括精神、制度、物质文化三个层面,而廉政制度文化主要包括廉政法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等。惩治和预防腐败,教育是基础,制度是保障。衡阳局在完善廉政制度建设方面,突出抓了“全覆盖、全参与”的工作质量、廉政风险分析,制定《风险控制管理办法(试行)》,明确了风险管理相关工作程序与要求。实行风险点分级管理。根据风险等级,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加以防范、控制,这是风险分析的关键及落脚点。针对207个工作风险点制定了风险防范措施491个。实践证明,推行廉政风险和工作质量风险点防范管理,为监控权力运行、实施主动防范、源头治理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三)创新载体是廉政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廉政文化活动是廉政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衡阳局开展的系列廉政文化活动生动地说明,廉政教育如不跳出旧框框,说教味浓厚,教育方式方法机械教条,缺乏人性化、情趣化创意,没有运用干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活动,群众参与的热情就不会高,渗透性就不会强。只有充分运用干部群众乐于参与、易于接受、生动活泼的文化形式来反映廉政这一严肃的政治主题,使干部群众在参与中受到教育,才能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

(四)结合实际是廉政文化建设的有效方式。在廉政文化建设过程中,衡阳局从本单位具体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充分挖掘自身所拥有的资源,利用干部职工包括职工家属的各自特长和优势,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趣味性强的文化建设活动,为干部职工及家属提供展示才干的平台,既提高了群众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增强了廉政文化建设的活力,又实现了群众受教育的目的。

廉洁文化建设调研报告2

廉政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面旗帜,是抵抗腐朽文化和垃圾文化最有效的武器,是凝聚民心的一种社会环境,是人们行为的一种道德规范准绳,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监督舆论,是思想政治理论的重要载体,同时,它更是构筑党风廉政建设的发展和惩防体系的一种无形的力量。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对推动反腐倡廉、构建良好的社会风气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根据调查研究,由于落后的区域文化载体及薄弱的宣传媒体基础,廉政文化建设就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认识问题。大多数干部、群众都赞同“雍正方法”,认为廉政文化熏陶,速度太慢,效果不明显,不如严刑峻法来得实在,只有杀一儆百,从心里上起到震慑作用,从源头上遏制腐败。其实,这是对廉政文化了解不深、理解不透所形成的思想意识问题。自古都知道杀人偿命,抢劫犯法,其惩罚不可谓不重,用刑不可谓不严,但偏偏就有人还是前赴后继,这就是他在思想上就存着错误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是意识问题。目前廉政文化还没有形成长抓不懈的意识,上级安排了就抓,阶段任务完成后,一般都没有继续坚持廉政文化建设的延续性。

三是协调问题。廉政文化建设与法制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相脱钩。三种文化本来可以相辅相承、相互促进的,但由于主体单位的不同,廉政文化建设没有与法律法规、公民道德宣传阵地有效结合,法律法规知识及公民道德也没有利用廉政文化建设载体进行大力宣传,造成有限的人力、物力资源浪费。

四是方法问题。廉政文化在整个文化领域中,还没有占据到主流位置,仅流于写写文章、刷刷标语等形式,活动不多,参与不广泛,宣传不到位,内容不够丰富。

五是广泛性问题。群众参与的广泛度不够,人民群众是文化的主体,文化是一种存在于社会中的普遍信仰和共同遵守的规范惯例,没有人民群众参与的文化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也就不可能让廉政文化走进千家万户,形成社会规范。

针对以上存在现实问题,各级组织应该从强化思想认识入手,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广泛参与意识,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多种方式,注重效果,全力构建廉政文化体系。

1、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培养廉政文化意识。培养廉政文化意识,不仅仅是对广大党员干部的要求,也是对我们每个人的要求。当前,我国的经济结构、生产方式、分配方式日益呈现多样化,不同人群的思想观念、文化观念和思维方式也在发生着不同的深刻变化。这种极端不平衡性亟待通过有效的文化灌输方式来进行弥补和解决,必要时重新进行构建。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西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颓废的文化生活方式与文化价值观念、“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等不良思想逐步蔓延。在这种环境中,干部是否经得住金钱、权力、美色的考验,关键就取决于个人廉政文化意识的强弱。这就需要通过积极的引导,促使广大干部加强文化修养,锻造人格魅力,具备秉公执法的党性原则和严以律己的慎独精神,正确处理好工作与休闲、劳动与享乐、物质与精神的关系,切实增强廉政文化意识,提高拒腐防变的免疫能力,使广大干部从思想深层“不想腐败”。

2、坚持把握导向,注重营造廉政文化氛围。实践证明,许多集体性腐败的产生与该地的文化氛围息息相关。譬如:在一个卫生不洁的公共场所,你可能会把烟蒂随手扔在地上,但如果是在一个地面清洁异常的地方,你可能就不会这样做了。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氛围对一个人的影响相当重要。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受各种不良思潮的影响,人们对是非曲直、利弊得失、尊卑荣辱等价值判断标准也在发生变化,如果任其自由发展,必然导致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在文化追求上的心态迷惘、无所适从。因此,在反腐倡廉工作中,必须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大力倡导多重社会文化心理层面中有积极意义的部分,引导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追求健康向上的文化时尚,在全社会营造一种“以廉为荣、以贪为辱、尊廉崇廉、斥贪恶腐”的文化氛围,使贪污受贿之人犹如“过街老鼠”,从而以强大的文化影响力促使干部“不愿腐败”。

3、坚持拓展内容,注重挖掘廉政文化内涵。廉政文化内容丰富,内涵博大精深,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意义深远,在拓展内容时,要以构建一个涵盖面广、主题突出、思想丰满的完整的廉政文化体系作为总的指导思想和目标。整个体系的每一块内容都要求思维角度新颖,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紧扣新时代的新特征,体现新时期的新风貌。此外,廉政文化作为一种新型文化,在拓展内容时还应该注重提高文化的“含金量”,使之在增强党员干部的廉政意识、正确的从政道德思想和党风建设自觉性上具有较强的思想性、艺术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在表现手法上,要以增强说服力为基本目标,要有可“听”性:听了以后“余音绕梁”,犹如珠入玉盘;要有可“看”性:看了以后能使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要有可“记”性:能产生深入人心的效果,久久挥之不去;要有可“思”性:给人以回味,引发心灵共鸣。

4、坚持与时俱进,注重创新廉政文化机制。创新,是永葆生机的源泉和不竭动力。廉政文化机制也同样需要在形势不断的变化中加以创新和完善。一方面,必须规范廉政文化的运作方式,通过优势互补,实施文化规范和政治规范双管齐下,形成一整套对公共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另一方面,在巩固成果的基础上,要不断探索和创新廉政文化运行机制。如在投入上,可以依靠社会力量通过市场化操作以谋求“双赢”;在活动的举办上,纪委、政法委、宣传部、文体部门等职能部门可能联合举办,发挥各自优势,使廉政文化机制运行起来更顺畅,遏制腐败的效果更明显。

廉洁文化建设调研报告3

我国是一个廉政文化积淀十分深厚的国家,有着丰富的廉政文化资源,廉政文化建设只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充分汲取,对腐朽糟粕文化坚决摒弃。深层挖掘和提炼传统历史文化中有价值的思想资源,借鉴和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廉政文化成果,继承发扬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中形成的优秀廉政传统文化。同时,大力倡导适应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公平公正、效率诚信和民主法制等富有时代特征的新观念、新道德,廉政文化建设将更具广泛性、科学性和适用性。

一、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过程中的主要工作及成绩

从调研结果看,在区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下,我区不断加强组织管理、加大投入力度、夯实基础设施建设、壮大文化队伍、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极大的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先后获得:XX市读书益民工程特别贡献奖、2013年度XX市非遗保护贡献奖、“五五普法”电影加片先进集体等称号,为我区赢得了荣誉。具体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不断完善各级群众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建成了条件和设施较为完备的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和室外景观剧场,图书馆、文化馆达到国家地(市)级一级馆标准,实现了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免费对外开放。二是行政村(社区)图书室、文化室建设取得长足发展。截至目前,已建“益民书屋”311 家,藏书60余万册,其中55家书屋被评为XX市“星级益民书屋”;已建文化室314个,其中行政村文化室284个,社区文化室30个。三是初步建成公共图书服务体系建设,形成了城区以怀柔图书馆为中心,京北职业技术学院分馆为辐射点、镇乡(街道)、村(社区)益民书屋为辐射点的覆盖全区的公共图书服务体系。四是镇乡(街道)及行政村(社区)文化设施建设得到加强,目前我区已建有16个镇乡、街道文化服务中心。五是文化广场建设形成了城区密集分布、覆盖城镇乡村的格局。共建有文化广场230个,其中区级文化广场4个,镇乡级文化广场13个,村(社区)级文化广场213个。六是数字影厅、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和卫星电视升级改造等工程覆盖面广,开辟了农民文化娱乐的新天地。

(二)不断加强群众文化活动队伍建设

一是充分发挥文化志愿者义务辅导站作用,满足广大群众多种文化需求。目前,我区有文化志愿者义务辅导站20个,根据场地和群众需求,每晚在城区各公园广场、部分乡村,带领热爱文艺活动的群众进行健身舞、交谊舞、合唱、秧歌、曲艺等项目的文化活动,每晚直接参与活动的群众达6000余人,极大满足了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二是区文委自筹资金为我区284个行政村和32个社区配备文化志愿管理员,管理文化设施,组织基层群众开展文化活动。三是打造了一批能够登台演出的表演团队,组织开展文化惠民演出。我区共有各类艺术表演团队30余支,其中20余支团队具有较高的演出水平,能够独立演出90分钟以上的节目。除此之外,各行政村、社区也有不同规模的秧歌队、腰鼓队等,这些队伍以自娱自乐的形式,积极活跃在行政村、社区的文化广场上,极大地丰富了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三)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

一是通过图书馆送图书、电影中心送电影、文化馆送演出等形式,开展了一系列送文化下乡活动。三年来流动送书6万余册、放映电影 30000余场、在镇、村文化广场演出2500余场。二是组织夏日文化广场演出。三年来共举办区级夏日文化广场活动60余场,演出节目近900个,直接参与演员达3000余人次,同时依托基层各镇乡街道开展村和社区夏日演出活动600余场,吸引观众近20万人次。三是每年组织开展不同主题的全民读书系列活动,如优秀图书推荐活动、“我身边的榜样”征文、讲述比赛、“市民大课堂”知识讲座等活动。创新性地开展了“十万图书进农家活动”,为全区284个行政村配送总价值达280余万元的图书10万册。四是依托传统文化和传统节日,举办了XX区群众艺术节、满族风情节、“敛巧饭”、中秋游园会等文化活动。五是举办来京创业者才艺风采大赛,为参加北京城市建设的务工人员打造了一个展示自我才华的平台。六是将博物馆作为宣传教育阵地,开展了5.18博物馆日、文化遗产日、团员青年走进博物馆、精品展览进镇乡、社区、学校等系列宣传活动,三年来博物馆共接待参观群众近10万人次,广泛地宣传了怀柔的历史文化。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区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在基础设施建设、文化队伍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群众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一是我区至今尚未建有区级综合文化中心。此项工作于2009年开始计划建设,先后拟定在环卫中心北侧空地、国家经贸委培训中心两地建设,但都因在协调用地问题上未果,一直没有实质性的进展。二是镇乡、街道文化服务中心面积较小。全区16 个镇乡、街道除桥梓镇、雁栖镇、琉璃庙镇、庙城镇建有独立的文化服务中心外,其他镇乡均无独立的镇级文化服务中心。桥梓镇综合文化站虽然独立办公,但由于面积不足,仍属于不达标范围。

(二)群众文化队伍建设仍需加强。一是特殊人才引进渠道不通畅。虽然我区在群众文化方面拥有一定数量的创作人才资源,但是在音乐制作、舞台剧创作、大型活动编导策划等领域的优秀人才相对缺乏,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群众文化事业发展的力量。二是基层文化队伍业务素质偏低,特别是部分农村和山区文化工作者,难以充分利用现有条件搞活本地区群众文化活动。

(三)群众文化活动质量有待提高。一是送文化下乡活动提供的图书与群众实际需求有一定差距,借阅率不高。二是基层群众文化活动氛围不浓,群众受益面不大,部分村(社区)的文化活动中心未得到有效利用。三是缺乏有地域特色的群众文化品牌,限制了群众文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三、几点建议

(一)加速群众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均衡群众文化资源。一是区政府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寻找适当的建设用地,加快区级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建设。二是对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较差的村和社区,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逐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二)扎实群众文化队伍建设,提升服务水平。一是创造条件引进一批专业素质高、创作能力强、能够发挥骨干和引领作用的紧缺人才,充实我区文化队伍。二是对现有的文化队伍有计划地进行业务培训,提升其业务水平。特别要加强文化志愿管理员的培训,充分发挥其活跃地区群众文化的作用。三是建立激励机制。通过考核,对取得突出成绩的工作者,给予奖励;及时调整业务水平差、态度消极、业绩平庸的工作人员,逐步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文化队伍,不断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

(三)提升活动品质,促进群众文化蓬勃发展。一是积极探索送文化下乡活动的长效机制,根据群众实际需求提供优秀文化作品,将文化下乡活动落到实处。二是组织开展群众迫切需要、参与面大、影响面广的`具有普遍性和经常性的文化活动,使广大群众在参与活动中各展其长,各得所乐。三是强化品牌意识,努力挖掘具有怀柔特色的文化资源,打造精品群众文化活动,增强文化的吸引力、凝聚力。

廉洁文化建设调研报告4

主任、各位副主任: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工作安排,教科文卫工委在赵秀萍副主任的带领下,与县委党校科研组合作,于今年5、6月份对我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听取了县文广新闻出版局、县文联、县体育发展中心有关情况汇报,实地走访了力洋镇、桑洲镇、桥头胡街道,与乡镇(街道)干部、村(社区)代表、文艺界代表进行了座谈交流,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

近年来,尤其是“十二五”时期,县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认真贯彻中央及省、市委精神,紧扣文化强县建设中心任务,以满足全县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认真履行职责,扎实开展工作,成功创建全国文化先进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一是政策保障不断加强。成立了县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了文化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先后出台了《关于推动宁海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若干意见》、《XX县关于加强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推动文化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我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是城乡网络不断完善。2009年以来,先后投入2000余万元推进城乡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设,基本实现乡镇(街道)和村(社)综合文化站、图书分馆、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农家书屋和基层文化宫全覆盖的建设目标。计划投入3.58亿元建设的十里红妆博物馆新馆、东方艺术造像博物馆等大型公共文化设施,目前进展顺利。三是惠民活动不断丰富。县文化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全面实现免费开放,“千场戏剧进农村”、“万场电影进农村”、“天天演”等文化惠民活动深入民心。大力挖掘我县文化资源,参与指导乡镇节庆活动,逐步形成了一镇一节、一乡一品的节庆文化品牌。积极举办各类培训、讲堂以及展览等公益性活动,观众超过15万人次。四是精品创作不断出新。积极打造宁海民俗文化品牌、古建文化品牌、名人文化品牌、戏剧文化品牌、旅游文化品牌。越剧大戏《十里红妆·风雨情》荣获市“五个一工程奖”和中国越剧节展演银奖。宁海平调耍牙绝技、《江南明清建筑木雕》和泥金彩漆十里红妆系列先后获得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

二、 存在不足

虽然我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认识不够到位。部分干部缺乏“文化自觉”意识,没有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构建和谐宁海的重要任务牢牢抓在手里,认为文化建设不是刚性任务,重经济建设、轻文化建设的意识比较突出,体现在实际工作中“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出了问题才要”。

(二)经费投入相对不足。2014年,我县公共文化事业费支出5719万元,仅占地方财政支出38亿元的1.49%,虽然逐年增长,但比重还是偏低,与其他民生投入相比相形见绌。从人均公共文化事业费投入来看,按照2013年全省公布的评估数据,宁海、鄞州和北仑分别是95.33元/人、194.20元/人和275.31元/人,我县与市内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先进地区相比差距较大。多年来,基本上只保证文化部门基本的人头经费,而业务经费和文化设施经费严重不足,基层单位的业务经费更少甚至为零,一些文化惠民活动、文化服务项目、设施设备添置与更新无法正常开展,导致公共文化事业的公益性得不到充分体现。

(三)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由于历史欠账、长期投入不足等原因导致我县文化事业底子薄,尤其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具体表现在:1.从县级层面看,建设总量不足,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我县的一批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如县文化馆、剧院等建设年代早,基本都建于六七十年代,而且基本都在XX区,设施陈旧,交通拥堵,从规模、功能、交通、服务等方面来说都无法满足群众需求。县文化馆馆舍老化,面积不达标,实际面积1500平方米,与国家一级馆面积标准2500平方米有很大差距,缺少排练、演出场所,甚至在考核时必须借用潘天寿艺术中心2500平方米展厅充数。到目前为止,我县仍然没有一个像样的剧院。2.从乡镇(街道)层面看,设施布局不合理,日常使用效率低。大多数乡镇(街道)的综合文化站、乡镇文化室和图书分馆是用老办公楼、弃用的校舍或租借用乡镇(街道)所在村办公楼创建的,设施布局先天不足,不便于群众使用,违背了公共文化服务的便利性、均等性原则。3.从村(社)级层面来看,敷衍应付现象较为严重。部分村的基层文化馆和农家书屋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而创建,面积狭小,设施陈旧,有些甚至租在群众家中,相关配套措施滞后,闲置、挤占、挪用等现象不少。

(四)队伍建设有待加快。近年来,我县文化队伍建设有所加强,但仍然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对文化队伍的能力要求。从县级层面看,县级公益性事业单位一批老群文干部逐渐退休,新进入文化队伍行列的年轻干部工作实践经验缺乏,群文专业人才青黄不接的问题较为突出;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优秀的文化事业人才难以脱颖而出,从事文化事业高端人才匮乏,知名的主创人员、主演人员较少,要搞大型艺术活动,还得到处请人,花费不少精力和财力。从乡镇层面看,有一批老文化干部退休,新的文化干部基本上不是艺术院校科班出身,文化业务专业知识欠缺,文化工作热情不高,不仅身兼数职、专干不专用,而且更替频率非常高,甚至个别乡镇出现一年换4个文化站长的现象,人员流动过于频繁,难以保证正常工作开展。从村级层面来看,村级文体管理人员文化程度低,业务素质普遍不高,服务能力较差。

标签: 廉洁 调研 报告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jianligu.com/sxbg/diaocha/z2x805.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