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简历谷 >

热点 >心得体会 >

《致教师》优秀读后感范文三篇

《致教师》优秀读后感范文三篇

《致教师》这本书目的是教育教师,想要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就必须要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学生,你知道相关的读后感怎么写才精彩吗?以下是本站小编和大家分享《致教师》优秀读后感范文三篇相关参考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参阅。

《致教师》优秀读后感范文三篇
《致教师》读后感1

读了朱永新老师的《致教师》后所引发的一系类感想。关心、关注、关怀每一个学生,是每位教师应该保持的工作作风。但现实生活中不是每一个教师都能做到。应该说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每一个学生都应该享受到教师公平公正的教育。教师应该一视同仁。由于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们对待学生总有不同的态度和心情,他们总是偏爱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而歧视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好”学生犯错老师总为其开脱,“差”学生犯错老师们总认为是学生的不对。因为,成绩好的学生能给教师带来成功的喜悦,教育的希望,职业的幸福感,而纪律差成绩差的学生总是让教师花更多的时间而没有得到半点的快乐和安慰,他们总是让教师操心,让教师失去职业的成就感。因此,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个学生,说来容易做到难。

只有公正平等地面向全体学生,公正平等地看待每一个学生,我们才会赢得学生的心,我们的教育才会有说服力,有感染力!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应该怎么做到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呢?

首先,要一视同仁,正视差异。作为教师,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长处和不足,不要轻易地看不起自己的学生,今天学生学习不行并不代表明天他不行,我们的学生几年后发展的差异是非常大的,当他们在学校的时候就应该给他们公平公正的待遇。

第二,要学会体谅和宽容。学生的身心正处于一个成长的时期,教师需要设身处地从学生角度考虑他们的感受和行为,要体谅学生,同时对学生身上发生的一些不尽如人意的事情,要给予宽容。

第三,要给学生提供多样的发展机会。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个体都具有自己独特的智能结构形式,即都具有自己的智能强项和弱项。这种差异并不表现为好坏、高低、贵贱之间的差异,而是多样化的表现。每一个学生都有其自身独特的价值,在教育教学中应该承认差异、适应差异、追求多样性,尽可能的提供适合学生发展的机会,保证学生有机会获得适合其特点的教育。

第四,要多鼓励少批评,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我们当教师的都想得到领导的表扬,何况我们的学生呢?学生经常性地得到教师的表扬,就会充满激情去争取更大的进步;如果每做一件事都得不到承认和肯定,就会丧失信心,失去前进的动力。作为教师不仅要表扬表现好成绩好的学生,更要创造机会表扬平时表现不好成绩不好的学生,他们的进步更难,他们的一点点小进步教师就要敏锐地去发现并加以表扬与肯定,这样长期加以关注学生自然会养成良好习惯,各方面的表现就会不断地好起来。

《致教师》读后感2

静心品读朱永新老师的《致教师》,聆听专家的教导。《致教师》围绕一线教师普遍关心的重要问题和成长的关键问题,通过朱老师的深入全面地思考,给询问者,也是给所有走进这本书的读者高屋建瓴地坦诚解答。没有抽象深奥的名词术语,没有枯燥乏味的空洞说教理论。读这本书就像在听故事,就像在同朱教授面对面相互聊天谈心,细细咀嚼品味,又总能获得许多思想的哲学的和诗意的享受。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是学习。任何一个教育家都不可能离开前代人的教育财富。事实上,很多的教育家,只不过是把别人的财富应用到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提出很多理论上的共鸣而已。你要自己去摸索,找到理论上的支柱和共鸣,现在不少教师找不到感觉,找不着“北”。作为一个教师,你跟其他专家不一样,需要各方面的知识,一个知识面不广的教师,很难真正给学生以人格上的感召力。孩子年龄越小,他对教师的期望就越高,他就越是把教师当作百科全书。在他们眼里,教师是无所不知的,如果教师是一问三不知,他就非常失望。所以教师应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作为一名教师,有一项重要的修炼就是做读书人。对一个教师而言,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就是一种真正的备课。如同军人喜爱武器,孩子喜欢小玩具一样,教师的挚爱应该是书籍,只读教材和教参两类书的教师无论如何不能称之为优秀教师。如朱教授所说:“你的阅读生活,绝不仅仅是帮助你获得知识,获得教育的智慧,更重要的是帮助你拥有宁静的心态,儒雅的姿态,积极的状态。”难道不是吗?一个真正的人应该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好书。在阅读中获得教养,获得心灵和精神地完善,勤者因书而富,富者因书而贵。实际生活中,人和人的区别主要看两点,一是他交怎样的朋友?二是他的业余时间怎样安排怎样度过?所以,朱教授说:“人是由他读的书造就的。读什么样的书,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读最好的书,做有根的人。与最好的书对话,就是与最好的人为伍。”作为一名教师,要经得起繁华,更要耐得住寂寞,在读书中,把自己修炼成如一座图书馆的人。读书就意味着坐冷板凳,只身一人孤灯一盏,寒窗苦读,这是一种寂寞的力量,这是一个读书人的力量,这更是教师职业品质和人格精神的力量。深谙此理的朱教授指出:“读书,让我们有一个宁静的心态、从容的心情、理智的头脑、开放的胸怀。”

读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现实生活中,有些老师以工作繁忙为借口懒于读书。为此,朱教授直言不讳地指出:“就人的生物性而言,是很容易懈怠、很容易满足、很容易停滞的。”同时,又不无风趣幽默地为教师们支招:“自来水是压出来的,时间是挤出来的。时间抓起来就是黄金,抓不起来就是流水。”是啊!当我们把读书当作是自己生命的一部分,看作像呼吸一样自然时,还会挤不出时间读书吗?在这种须臾不可或缺的阅读状态中,我们就获得了幸福。要是读不完一本书,至少可以开始读第一页,慢慢地,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行走姿态。

《致教师》读后感3

“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晴雨,加上五脏六腑七嘴八舌九思十想,教必有方滴滴汗水诚滋桃李芳天下”,寒假期间学校精心挑选送给老师的一本书——《致教师》,其中分享了关于教学、学生、教育、教师等问题。对于一名刚参加工作进入教师角色的新教师来说如获至宝,它以一位朋友的口吻谆谆教导,用信件的方式循循善诱,与我们进行心灵的交流与碰撞,读起来亲切又不乏高度,须细细品味,方知其教育的深思、用心之良苦、教学的方法以及成长的秘籍。

选择做教师就要义无反顾,抓住这个积累宝贵经验的重要时期,对待工作认真、敬业爱岗,做最好的老师。同时教师要不断学习,因为学习经验获得经验,学习办法获得办法。

一、读书

《致教师》中一个非常关键的词语就是读书,书中多次提到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就必须读书,培养读书兴趣,深入思考,补充自己的知识储备,在新教师的“吉祥三宝——如何尽快成长为名师中强调专业阅读,以阅读为基础是实现转变的关键,没有教师的阅读,教师就不可能出现真正意义上的成长与发展。读书是人第一精神需要,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就是他的阅读史,通过读书可以借鉴别人的经验,让自己的教学更顺利,成长更迅速,可以学习教育智慧,并且运用到自己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真正的教育是自我管理策略的学习与实践。

知识就是力量,阅读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在明确阅读重中之重的位置的基础上,在站在大师的肩膀之上——如何进行专业阅读又进一步提出解答了老师们应该读什么书,怎样提高阅读效率。广泛而深刻的阅读是创新思维的源泉,能够让自己的心真正冷静下来的就是阅读,让我们看到无限风景。你的阅读生活绝不仅仅是帮助你获得知识,获得教育的智慧,更重要的是帮助你拥有宁静的心态、儒雅的姿势、积极的状态,读书让我们有一个宁静的心态,从容的心情,理智的头脑,开放的胸怀。择书有益,读最好的书,做有根的人,与最好的书对话,就是与最好的人为伍,要做学生的先生,先做学生的学生,要做一个好学生,就要边教边学,认真教书。

二、教学

作为新入职的年轻教师又一大困惑就是如何使自己的课堂更加充实,在这本书中朱老师也进行了充分的解答,对任何教师来说备课实际上没有止境的,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则尤其如此。从某种意义而言,课堂是教师精神的窗口,备课本身就是精神的体操,具有丰富的内涵,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教学环境的关键所在,备课是课堂教学准备和设计,是对教学内容进行再认识再创造的过程,也是教师形成教学能力的过程。备课一方面是备教材,对知识进行大量的储备,大量阅读教学大纲、教材、其他与专业有关,与所教学科有关的书籍、经典名著、心理教育、优秀的文学作品等。另一重大方面是备“学生”,了解和分析学生的实际,知识需要与生命发生共鸣才能真正精彩,才能成长为智慧,所以要想课上得精彩,就要了解每个孩子,通过课余时间和孩子的交流和谈话,通过各种途径走进每个孩子的心灵,帮助每个孩子建立属于他们的档案,深入了解后再回到课堂,所有的知识都会变得“有的放矢”。

《致教师》给予我的不仅是教育教学方法与经验共识,更是教师心灵的鼓舞与力量,明确了我的前进方向。它是一本好书,更是我的良师益友。从精神发育来看,很大程度人的精神世界是由他阅读的图书塑造的,读什么你就会成为什么,读《致教师》,我希望成长像朱永新老师一样有情怀、有思想、有学问、有修养、有高尚道德情操的好老师。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jianligu.com/redian/xinde/wex1n.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