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简历谷 >

热点 >心得体会 >

好战略坏战略读后感7篇

好战略坏战略读后感7篇

通过读后感,我们可以学会如何评价一本书的优点和不足,形成自己的独立看法,而不是盲目跟从他人的评价,写读后感有助于我们掌握分析文学作品的方法和技巧,提高文学分析能力,本站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好战略坏战略读后感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好战略坏战略读后感7篇

好战略坏战略读后感篇1

在公司培训的时候,领导推荐我们读《蓝海战略》这本书。作为一个从事终端技术研究的软件工程师,我关注这类书籍比较少。翻开这本书,仿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作者引用了大量的事实和案例,阐述了“红海”和“蓝海”的内在联系,探求着“蓝海”开创之路。作为一个技术研究人员,做技术是为了什么呢?上升到战略层面的话,那就是开创“蓝海”。所以说《蓝海战略》拓展了我的视野,让我对创新这个词,有了更深的理解。

首先,《蓝海战略》让我对创新有了新的理解。创新不只是技术创新,更重要的是价值创新。创新的目标,不是去创新新奇的东西,而是更好的满足客户的需要。在历史上有很多企业都是获得了技术创新而最后都亏本了,像著名的摩托罗拉铱星计划最终失败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技术上的创新和价值的创新脱节。那么问题就是如何让用先进的技术去赚钱?这恐怕是每一个技术人员在做技术的时候,必须要反复考虑的事情。新技术是价值创新的基础,但不是价值创新的全部。以用户需求为依托,以技术为基石,推出新产品,开拓新业务,才是我们创新的责任。

其次,《蓝海战略》使我对竞争的概念又有了更新的理解。竞争,不仅仅包括和竞争对手在“红海”中的搏杀,还应包括新产品,新市场领域的占领上。通信领域不仅仅是话费价格的竞争,更重要的是新产品,新业务的竞争。

“时移则事易,因为之备”。客户的需求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变化,蓝海战略要求企业把目光从市场的供给一方转移需求一方,也就是与其与竞争对手死拼,不如推出更能满足客户需要的产品。跨越现有的竞争边界看市场,将不同市场的买方价值元素筛选、重新排序,企业就有可能重建市场和产业边界,开启巨大的潜在需求,从而摆脱“红海”–已知市场空间–的血腥竞争,开创“蓝海”–新的市场空间。

一个公司必须坚持探索蓝海,因为只有不断发现蓝海才能保证公司是满足客户的要求,才能不会被市场淘汰。只考虑红海是不行的。假如诺基亚一直抱守红海的话,可能它还是在做木材加工。但红海是必须的,有了一套红海的竞争能使你在发现蓝海并迅速在蓝海里确立你的地位,如果没有红海我想即使你找到拉蓝海你也不能迅速占领。蓝海代表着亟待开发的市场空间,代表着创造新需求,代表着高利润增长的机会。尽管有些蓝海完全是在已有产业边界以外创建的,但大多数蓝海则是通过在红海内部扩展已有产业边界而开拓出来的。

?蓝海战略》还阐述了另一个观点:开创蓝海的成功者和失败者之间的分水岭,不在于尖端技术,也不在于“进入市场的时机”。这些因素有时候会存在,但更多时候,它们并不存在。只有当企业把创新与效用、价格、成本整合一体时,才有价值创新。如果创新不能如此植根于价值之中,那么技术创新者和市场先驱者往往会落到为他人做嫁衣的下场。只重价值,不重创新,就容易使企业把精力放在小步递增的“价值创造”上。这种做法,也能改善价值,却不足以使你在市场中出类拔萃。只重创新,不重价值,则易使创新仅为技术突破所驱动,或只注重市场先行,或一味追求新奇怪诞,结果是常常超过买方的心理接受能力和购买力。因此,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把价值创新与技术创新及市场先行区分开。

最后,《蓝海战略》论证了“差异化”和“低成本”的辩证关系:即价值和成本间的权衡取舍关系。常规看法认为,一家企业要么以较高成本为顾客创造更高的价值,要么用较低的成本创造还算不错的价值。这样,战略也就被看作在“差异化”和“低成本”间作出选择。与之相反,志在开创蓝海者则会同时追求“差异化”和“低成本”。

通过读这本书深刻体会到了公司领导的市场洞察力和远见性,使我确定我们公司是一个有序发展的公司,使我更加坚定了和公司共同发展的决心。通过读这本书我也改变以往的思路看清了现在的发展方向,准备好迎接我公司历史新篇章的到来!

好战略坏战略读后感篇2

在《竞争战略》一书中,波特从产业结构、组织的观点和市场结构论的观点出发,以产业结构和竞争优势为基础,阐述了如何使企业获得长远的、全局的和纲领性的谋划和竞争力量的优势地位,将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行为因素和市场竞争环境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提出了产业结构分析的规范方法,指出企业赢利能力取决于其竞争优势,而企业竞争优势又一定程度地取决于企业所在产业基本的竞争结构。这种竞争结构便是波特的着名的5种竞争力模型。这5种竞争力的综合作用随产业不同而不同,随产业发展变化而变化,结果就使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不同发展时期具有不同的利润水平。企业可以通过其战略对5种竞争力发生影响,并影响产业结构,甚至改变某些竞争规则,进而赢得竞争优势。他认为,企业获取超过行业的平均利润,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以比竞争对手更高的价格,或者比竞争对手更低的成本来实现。为此,企业可以采取获得竞争力的三种基本战略,即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目标集聚战略。

波特的产业结构论实现了产业组织理论和企业竞争战略理论的创新性融合,并把战略制定过程和战略实施过程有机地统一起来,强调通过对产业演进的说明和各种基本产业环境的分析,得出不同的战略决策。

这书是迈克尔·波特在管理理论方面的经典着作。作为哈佛商学院的教授和竞争战略方面公认的权威,他在此书中提出了行业结构分析模型,即"五种竞争力模型"。他认为这五种竞争力(行业现有的竞争状况;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客户的议价能力;替代产品或服务的威胁;新进入者的威胁)决定了企业的盈利能力。他还指出,企业战略的核心必须在于选择正确的行业,以及行业中最具有吸引力的竞争位置。

迈克尔·波特还提出与产业结构相对应的三种基本竞争战略:成本领先,标新立异以及目标集聚,并说明由于企业资源的限制,企业往往难于同时追求一个以上的战略目标。中国企业家已经非常善于以低价成本的方式进行竞争。要达到这一目的,首先要求企业必须进行规模化集约化生产,以便能最大限度地降低产品成本,从而为企业在市场上赢得主导地位创造条件。比如被人称为"价格屠夫"的格兰仕,创造了一个奇迹,其2000年生产的微波炉占全球市场份额的30%。成本领先战略的主要风险来自于后来者的模仿。所以,中国企业必须有新的竞争方式,如以产品、技术或者经营模式的创新来提高盈利能力与水平。波特为这类战略提供了系统化的思维方式,阐述了企业应该在哪些点上建立竞争力,对于经营实践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好战略坏战略读后感篇3

这是一本历时多年的经管畅销书,得到包括尼桑前总裁、纽约前警察局局长等众多重量级人物的认可与赞誉。这是一本与众不同的书,看后会使很多固有的观念得以改变。这是一本战略新颖独特,而且切时可行的书,可以为企业赢得未来描绘一条果敢之路。这是一本充满智慧的书籍,例举了跨度达100多年,涉及30多个产业的150个战略行动的研究,总结出这些优秀企业均有一个共性:总是以比芸芸众生胜出一筹的思维方式去经营企业,从而在自身取得成绩的同时,还使得与之相关的买方、社会均能从这种创新的价值创造中获得收益,成为受人拥戴的值得尊敬的企业。

而这些思维方式大多又是基于原有的红海竞争领域中的一份子,是在红海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超越原有产业竞争力,开创出的新的经营模式。以笔者从事国资国企工作二十多年之见,当今企业的蓝海战略之一就是走上市之路,企业如果有条件的话尽量让自己成为一家公众企业,可以更规范的经营,也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才,让自己避免红海竞争,赢得更多的先机与商机。

下面我就根据无锡市市属国有上市公司的一些情况对这些企业在上市这样的蓝海战略中得益之处作一些回顾与探讨。

无锡地处江南富庶之地,自古就有鱼米之乡之称,工商业一直较发达,春秋时期的范蠡号称商业鼻祖,功成名就后就是退隐于无锡,民国时期,无锡又有小上海之称,涌现出荣氏家族,唐氏家庭等民族工商业资本家,改革开放后,神州第一县,华夏第一郊的苏南模式乡镇企业又如雨后春笋般涌起,所以无锡是一个有商业基因的城市,一度成为外资、民资、国资三分天下的商业格局。这与当时盛行的温州模式与苏州模式一起成为学者们研究的课题。而大多数学者是更认可无锡这种三分天下的均衡模式的。

在上一轮国企改革过程中,无锡国有企业成功的推出过小天鹅股份、庆丰股份、威孚高科、法尔胜、大厦股份、太极实业、华光股份等企业,二十年过去了,这些国有上市企业虽然也经历了股权的更迭,也面临了许多困难与阻碍,但都能化险为夷,依然存在,而同期的许多相同规模相似行业的非上市国有企业则是命运多舛,在上一轮台改革改制过程中或成为改制企业,或破产灭失,所剩无几。80年代到90年代,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国民消费需求旺盛,家电行业异常火爆之际,无锡出现过小天鹅洗衣机,菊花电扇,红梅彩电等红火一时的家电企业,当时还有计划经济的烙印,均是一票难求的紧俏商品,但是在蓝海的时候没有居安思危,又重新陷入红海,在红海的惨烈竞争中,均以破产而告终。大厦股份是位于无锡市最繁华的中山路与人民路十字路口的一家商场,当时四个角落里分别有四座商场,均是无锡最有实力的,另外三家分别是新世界百货,三阳百盛,太平洋百货,大厦股份抓住了上市的蓝海战略,之后又引进了均瑶集团,这些年一直稳健经营,三阳百盛就专门走小清新路线,深受二三十岁白领的青睐,错位经营比较成功,而太平洋百货因为没有特色,所以没有维持多久就关闭了,而新世界百货又因为理念太超前,用一线城市的高端定位到二线城市的无锡来经营,最后也是难以维继,关门大吉。庆丰股份脱胎于无锡二棉,曾经是全国学习的榜样,后来因为大规模扩张,资金链差点断裂,但是因为上市公司的金字招牌起死回生,用一个非常合理的价格卖壳,而老的庆丰则重组至一家国资集团公司。

之所以举以上例子,也是想和现在国企改革中提倡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以及国有资产资本化相联系,国有资本或是国有企业若是想发展状大,又要有相当的抗风险能力的话,就必须走资本运作之路,或者说是上市之路。随着新股的密集发行,特别是政策上对国有企业的相对倾斜,在这一轮国企改革中国有企业要抓住机遇。而太极实业无疑开响了无锡国企重组的第一炮,与十一科技的强强联合,使公司的`经营发生了质变,从传统的纺织行业一跃成为太阳能行业。而十一科技在太阳能领域的设计地位无人能撼,这一华丽转身也是蓝海的一种运用。华光股份也是无锡国资现存的四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之一,这次也不负重望,对华光股份所在的国联环保集团进行重组,将集团的其他优质资产装进上市公司,并率先实行股权激励,调动员工积极性,这又是蓝海的典型。国联证券也在积极从香港回归国内上市进行中。威孚高科保持着稳健的增长。这四家上市公司的营收和利润占到整个无锡国资的大半壁江山。正是在上市这条蓝海之路上才使得这些优秀的企业保持优势,甩脱竞争,不断进行扩展,加长,拓宽,深化,让蓝海提升价值的基因深植企业文化,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其实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如果囿于世俗意义的红海竞争中,只是为了房子,车子,票子,而为这些外物所役使,岂不也是处于不断的竞争中,如果竞争失败还会觉得人生惨淡而无价值。只有另辟蹊径,重点突出,挑战现状,建立自己幸福的规则才是人生的蓝海,让自己在动态与可持续中得到长久的幸福与安康,从而成为人生的赢家。

好战略坏战略读后感篇4

当时戴姐提出成立个读书会以便大家定期交流心得、共同进步,当时我觉得这个想法挺好的,也非常赞同。但后来想想这个读书会我好像没经历过,而且对这块不知道如何表述。现在,只能是暂且把自己夸下的nb给坚持下去的。个人认为应该从两方面出发:一是书中你觉得有益的点,二是对书中的有些观点进行评判或者有哪些问题你觉得需要深入探究的。围绕上述两方面个人浅谈下读完“蓝海战略”后的感想:

一、借鉴之处

1、工具

(1)战略布局图:能直观的表述出某一企业的战略重点/关注,且与同类企业比较凸显出最核心要素。对于今后不论是做战略咨询项目还是其他组织或人力的项目,我觉得都可以试着用战略布局图画出客户业务与标杆企业见战略的差异,如有可能进一步深入一线市场了解在某一方面客户真正关注的需求点,以此为客户提供一定战略方向参考。

(2)pms方位图(安于现状—迁移者—先驱者):表明企业各项业务未来的增长潜力,能否提供新的业务增长点。二者间相互融合,通过战略布局图的挖掘排布去公司现有业务的pms方位图。

(3)蓝海战略商业可研性(买方效用、价格、成本、接受):梳理了方案可行性的关注点,亦作为评判蓝海可行的标准。

(4)买方效用六阶段:作为了解客户需求的重要工具,是个比较不错的市调工具。

(5)引爆点领导法:之前我们在做咨询项目上就一直强调任何一个项目都有其引爆点,通过与客户大量的沟通和行业经验的了解去挖掘出引爆点(实际“热点”),而本篇提出了引爆点几个方面的障碍,并从热点、冷点等方面去强有力推进,为今后在做咨询中如何寻找引爆点,如何利用热点和冷点明确方向。

2、理念

1)客户第一:我愈加觉得你只要把握住客户或用户的真实需求/困惑,你就能创造出不一样的未来。原先在做地产项目时候特别是万科项目,万科之所以成功有一点在于对客户需求进行全方位的把握,真正基于客户的需求出发进行探索,而其他公司也说是基于客户需求出发进行开发的,但是实际上他们的客户调研都是外包给第三方的,你说这能算是对客户需求的重视吗。文中,我特别注意到,客户需求把握是公司的眼睛,咋能外包给第三方。我特别认同这句话。

2)开放公正:通篇下来,我感觉不管是在蓝海战略的制定还是战略执行,都需要有开放公正的心态,积极引导全员参与,否则,不论是发现再好的蓝海也注定会走向失败。特别现在对于咨询项目来说,不论你是在做战略,还是人力,都要在前期和过程中积极融入到与客户公司全员工作中,发动他们,引导他们,特别在与员工交流时需遵循公正过程的“3e”原则。或许有时候特别是做战略的项目,不论是作为咨询师还是作为客户领导都觉得下面基层员工没必要参加,战略嘛,更多的是高层或中高层的事情,员工只要做好执行就行。现在想想一旦按这种前提去做项目,不论你做出来的项目得到客户领导的多高肯定,注定是失败的战略。

二、困惑或疑虑

1、如何提炼战略布局图要素?通篇虽说在利用战略布局图进行战略蓝海的选择,但看下来我还是不知道如何去画,而且我总觉得战略布局图的坐标要素是因人而异进行理解提炼,那这种因人而异会不会造成战略布局图绘制的偏差,那到底该如何去提取要素,如何规避偏差?我觉得下一期可以拿某一产业的例子一起练练手,从实践中总结提炼画法。

2、蓝海战略是基于企业所处红海的前提下寻找新空间的战略选择,而产业整合是在红海基础上从产业链视角去推进的战略选择。那对于什么样类型企业应该优先选择蓝海战略,对于什么样情况优先选择产业整合?

3、成功发展蓝海的领域,或者说最容易在哪些领域出现蓝海?文本提到蓝海是要有红海为前提,那么在当前(按产业属性划分)如地产、电梯、汽车等竞争非常激烈的情境下为何产业的蓝海未能出现,且搅动市场?

好战略坏战略读后感篇5

想大家最想明白的是何为蓝海战略吧?其实如果把它翻译为:另辟蹊径,可能就没有一个中国人会有理解困难了,但也许那样它就抄不热了吧——这个市场好象很奇怪,一个创新且有智慧的概念不必须会被抄热(如陈祥星博士的著作《股东、经理、人力资本——有限公司治理的永恒主题》中提出的“管理利润”概念,我个人认为是相当独到的见解和创新),但一个古老的概念翻个新花样,进行一下名词创新,能够很快被抄的很热很热(如蓝海战略,六顶思维帽,此刻又进行了名词创新了,叫“水平思考”)。

言归正传,继续读后交流:书中引入的蓝海概念是与红海对应的,所谓红海就是现今存在的市场空间,在这个市场上,企业进行着血腥竞争,企业流的血把海染红了,所以叫红海;而蓝海是现今还不存在的产业,是未知的市场空间,等待人们去另辟,因为还没有人开辟过这片海洋,所以它是原色:蓝色。你可能会想,哪里还有蹊径等我另辟啊?作者指了个方向:从和对手竞争现有客户,转向开垦“非客户”这块处女地——别总盯着现有市场争的你死我活,要满足现有客户的唯一办法就是让他们付更少的钱,取得更大的效用,这种客户把许多企业的血都快放干了,海都染红了。

谁都想开发非客户啊,怎样做呢?该书教你四步动作:

1、找出现有产业供需要双方都认为理所应当的元素,看看需要剔除些什么(这样做的目的是放下现有市场或降低成本);

2、看看哪些元素能够降低标准;

3、看看哪些元素需要增加标准(另辟蹊径,吸引非客户);

4、看看要增加哪些新元素。——说起来好象挺容易——然后把这四步动作画在一张称为战略布局图的二维坐标图上。图画起来挺费劲的,就请同志们翻一下书吧,我不画给大家看了。但在那里,我有一个特强烈的感觉,那就是人家善于包装概念和构成工具,这个图,其实就是拉成直线的雷达图。洋咨询使用了一下雷达书,把许多企业整的一愣一愣,连写年终总结和同事比较优劣都用雷达图呢;而该书把雷达圈拉成一条直线(直线有利于增、减相关点,就是前面说的增加、或剔除元素),就又把咱全国人民搞的一愣一愣,真牛啊!——这种牛咱们真要学——纵使百年陈酒香,怎敌十米曲巷深,多冤啊!

以上是读第一章的感想,第一章是介绍蓝海战略;第二、三章分别是制定和执行蓝海战略。看来看去,就是一些企业另辟蹊径,创造成功的案例,和一些企业没辟成功的案例。其中成功者另辟蹊径的奇思妙想的确让人赞叹,让人称奇,但是我想,他们没有一个是遵照蓝海战略想出这些好主意的,而是蓝海战略作者研究了他们的案例,总结了他们的成功经验——另辟蹊径,放下别人做烂了的,做别人没做的——如此而已。这是一个前后顺序的问题,如果这些成功者是遵照蓝海步骤想出好主意,另辟蹊径成功的,那这一战略工具应很有说服力了;但如果该工具只是总结了一些前人成功的经验,那就需要在心里多嘀咕两句了。我嘀咕一阵后得出的想法是:不明白当下的企业家们遵照蓝海战略教的四步动作是不是真的能开辟蓝海,只明白想另辟蹊径者千千万,成功者鲜,而把成功者的经验归功于另辟蹊径,似乎逻辑上似乎不那么成立。

好战略坏战略读后感篇6

似乎是不同的人在翻译不同的章节,翻译的参差不齐,多数是根据英文直译过来的,读起来并不通顺,再次吐槽一下。

整本《竞争战略》分为三个篇章,分别是一般分析技术;基本产业环境;战略决策。波特最为人知的创造性战略管理理论主要集中于一般分析技术这一篇章中,例如用五力模型(进入威胁,替代威胁,客户价格谈判能力,供应商价格谈判能力和现有竞争对手的竞争)来分析产业结构;又如在分析产业结构的基础上可供选择的三种竞争战略(成本领先,差异化,目标集聚)。除此之外,第一篇还专门针对性的对竞争对手,市场信号,竞争行动,对客户和供应商的战略,产业内部结构和产业演进进行了展开和更进一步的分析。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对产业演进的分析过程中,波特提出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成为日后企业分析产业(行业)发展的一个经典工具。如同周三多所说的,波特致力于寻找一个具有吸引力的行业,并在该行业获取有力地位,这两个目标也是对第一篇内容的高度概括。

在第二篇中,波特列举几种特殊产业环境下(零散型产业,新兴产业,成熟化产业,衰退产业,全球性产业)的战略分析与选择。它提供了一个对各类产业或行业分析的一般框架:如造成产业状态的因素--该产业的特点--战略分析与选择--潜在的陷阱与趋势等待。

最后一篇中,波特从战略决策的角度分别针对纵向一体化,业务能力扩展,进入新业务领域来着重探讨战略的选择与需规避的问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区域一体化的飞速发展,产业环境的边界也日渐模糊,波特的某些产业结构的战略分析理论似乎不再适用于当下的企业环境,甚至某些学者认为波特过度强调企业间的竞争而忽视了当今时代的主流--合作共赢。无论怎样波特真实地提供了一种对产业环境和战略决策的全新思考思路和视野,成为了战略管理研究的典范。

:

好战略坏战略读后感篇7

1969年,波特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获得大气与机械工程学位;1971年,波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哈佛商学院;1973年,波特荣获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并入主哈佛商学院,成为哈佛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教授,当年仅26岁。最有名的一部作品《竞争战略》便出自这段时期,出版这部令其登上世界管理思想领域巅峰的作品时,麦克尔·波特年仅才33岁,这部作品也使得波特成为哈佛炙手可热的教授,他的理论更是商学院必修的课程。在学校,他为大企业新任经理人开大师班;出了校门,他的竞争理论影响了全球的跨国公司及世界各国的政府。

?竞争战略》一书以一组用以对产业和竞争者进行分析的综合性方法和技巧的介绍开篇,进而逐个剖析了零散型产业、新兴产业、成熟产业、衰退产业和全球性产业中的竞争战略。书的最后部分介绍了企业面对重大战略决策时所需的分析技巧:纵向整合、业务能力扩展、放弃通讯进入新业务领域等,有助于经理们对竞争者的突然行动、自身产业的新闯入者以及产业结构的转化做出预测并做好准备。

波特竞争战略的基础是产业分析,他认为行业的竞争情况由五种基本的竞争力量决定:进入威胁、替代威胁、买方的'议价能力、供应方的议价能力和产业内对手的竞争强度。要对抗这些竞争力量,企业就要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就必须实行低成本或者产品差异化的策略,二者必居其一。这套理论的逻辑性比较强,在实践中也被证明是有效的,尤其是运用在比较传统的行业时。比如,鼎盛时期的长虹的竞争优势就是建立在低成本的基础上。

与上面的五力模型相比,波特更具影响的贡献是在本书中明确地提出了三种通用战略。

波特认为,在与五种竞争力量的抗争中,蕴涵着三类成功型战略思想,这三种思路是:1、总成本领先战略;2、差异化战略;3、专一化战略。波特认为,这些战略类型的目标是使企业的经营在产业竞争中高人一筹:在一些产业中,这意味着企业可取得较高的收益;而在另外一些产业中,一种战略的成功可能只是企业在绝对意义上能获取些微收益的必要条件。有时企业追逐的基本目标可能不止一个,但波特认为这种情况实现的可能性是很小的。因为要贯彻任何一种战略,通常都需要全力以赴,并且要有一个支持这一战略的组织安排。如果企业的基本目标不只一个,则这些方面的资源将被分散。

但是,随着技术的变革和各行业竞争情况的变化,主要是企业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的增加,波特的竞争战略也表现出一定的不足。在逻辑上,当我们在一个更加宽阔的视野内考察时,可以发现,波特理论的中心是产品——顾客是因为低价格,或是某种独特之处,才选择这种产品的。在实践上,仔细观察当今成功企业的战略,就能够发现有些是波特理论所不能解释的。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微软公司。微软可以说是当今最伟大的公司之一。但是微软的成功并不是源于最佳产品,不是因为它便宜,更不是因为它独具特色。实际上,从ms-dos到windows,微软的大多数产品都不是最好的,至今还有不少人宣称,苹果公司的产品是最有个性的。尽管如此,微软还是牢牢的占据了行业领导者的地位。它的竞争优势既不是因为低成本,也不是产品差异化,而是源于整个系统的支持,我们可以称之为系统锁定。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jianligu.com/redian/xinde/7122m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