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简历谷 >

热点 >求职经历 >

毕业3年的经历

毕业3年的经历

毕业3年的经历
首先需要说明一下,本人非南大人,只是长年混迹于百合,特别是此版的忠实粉丝,故借用好友账号发此贴。就目前来看,本人卢瑟一个,发此贴主要为求指点迷津。本文观点都是这3年来心底最真实的想法,每一言每一字皆发自肺腑,或许有不当之处,请海涵。

进入正文。
一 经历
先简单自我介绍:本人生于1986年,来自苏北一小县城,家境一般。2004年9月来到南京某理工科类大学就读测控专业。2008年本科毕业,在新街口一家计算机公司从事软件开发。2年后,辞职考研,报考东南大学无线电系的电路专业,初试悲剧。现在,在一家软件公司工作,继续堆代码。
好了,下面从大学开始说起。
1,大学四年:
大学四年,尤其是前两年,还算很用功,排名在前百分之十以内,奖学金也拿了,该考的证也都考了,在当时无论是别人还是自己看来,这大学四年没有虚度。不过现在想想,这四年留下来的,除去那一纸成绩单,也所剩不多了。我们这个专业全称是测控技术与仪器,不过四年下来,无非是电路学一点,计算机学一点,通信方面再学一点,而大三的那些所谓真正本专业的专业课,基本没什么用,当时也根本不太想去学,无非应付考试而已。毕业的时候,没选择考研,而是直接工作,一方面考虑到家庭经济因素,另一方面就是因为虽然大学用功学了4年(确切的说是前3年),考试都考的还不错,可是从来不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想要做什么。当时周围成绩稍微好点的同学都一窝蜂地去考研,仿佛考研就是上进努力的最好的证明,而很少有人想过自己到底喜不喜欢自己要考的那个专业。这么,说也许有点武断,但我的确认为,在目前中国这种教育体制下,在大学里就直接考研的,很少有人是因为真的找到了自己喜欢的专业方向而打算进一步深造的。当时我们专业的第一名,经过半年奋斗,考取了上交的通信,可后来跟她交流时(此时她已读研二),她就承认当初考研就是跟风,考上之后基本没在学术和技术上有多深的研究和多大的提高,只是再毕业时找工作的平台确实比本科要高出很多。我当时心里甚至还略带一点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自恋,认定了应该先工作一段时间,找到自己喜欢的方向,然后再考研。找工作的过程没什么好说的,当时对it这行还基本一无所知,拿到一个offer后就直接签了,然后大四一年在逍遥自在中度过。

2,第一份工作:
这是一家专门银行相关业务的计算机公司,在新街口金鹰国际里,这2年里,一直在做软件,写过上层应用程序,也写过底层单片机程序。
工作之后,才猛然发现自己有多么菜,大学里每天埋头自习,辛辛苦苦考来的那些80多,90多有多么水。C++大一就学了,可一直到工作时还不知道怎么用调试工具调试程序,被老大臭骂。工作半年后,才写了生平第一个class。更好笑的是,也许可以用没有学过计算机组成原理这门课作为借口,工作一年后,接收一个单片机程序后,才恍然明白内存是用来干嘛的。而后来,等到自己写了一年程序,再回去看看刚进公司时写的那些程序,结构混乱的自己都实在看不下去,实在惨不忍睹,这就是一个大学4年成绩还不错的大学生的水准。不过,如果自己是计算机专业也许会好点吧,毕竟我们专业不用学软件工程。
工作两年里,开始渐渐对it这行从最底层芯片,到最上层应用程序各个层面有了大致的概念。在这两年中,除了工作,剩余时间最多的就是在网上搜索那些职业规划的帖子,什么《技术人员的出路》,《程序员的悲哀》,诸如此类,还有关于考研的帖子。于是乎,终于让让自己摸索出,做软件是没有出路的,得越往底层做,才越有前途,最好是能自己搞芯片。然后还搜到一堆什么是数字方向的技术,都更新换代太快,不能干长久,只有模拟方向才能有积累,越老越吃香之类,于是开始感觉到找到了事业的方向,决定余生专攻模拟芯片。加上当时心比天高,哪里甘心这么年轻就背上几十年的房贷,如此度过一生,就信誓旦旦地决定,先考研,再出国,在国外赚几年dollar再回国,到那时买房还不是小意思。于是,去年6月1号,刚好自己满24周岁之际,离职准备考研,报考东南大学无线电的电路与系统,因为这个专业研究的方向是射频集成电路。
那时的我,雄心勃勃,意气风发,对未来充满期待和信心。
3,辞职考研:
然而,仅仅一年,一切都变了。
在准备考研的过程中,出现两个插曲,导致我的初试直接挂掉。
第一个插曲:我在bbs考研版上找到两个跟我一样辞职考研的研友,不巧的是,两个都是单身mm。当时的我,满脑子的考研出国,从来没考虑过找女朋友的事情,所以当时也没有太多想法,就跟她们在一起复习了。接下来的剧情就比较俗套了,我开始慢慢喜欢上其中一位mm,于是,开始纠结,纠结要不要跟她表露心迹,但这样的代价就是要放弃之前的那些计划,再加上担心会影响她考试,最终将此事藏在心里,打算等成绩出来后再说。
第二个插曲是致命的。在准备的过程中,慢慢发现自己其实不喜欢要考的这个专业,以至于在离笔试还有2个多月时,突然产生想换专业的念头,但考虑风险太大,最终没换。这个念头几乎像晴天霹雳,击碎了我之前所有的幻想,之前一直在心里坚守和认定的那些信念轰然坍塌,仿佛一个在沙漠行走数日,饥渴交加的人突然发现了绿洲,走近时却发现其实是海市蜃楼一般。此时,我才发现,之前一直认定的那些东西其实都只是别人嘴里说的,自己这2年从未真正哪怕有一点点深入接触这个方向的实际内容,尽管买了若干本专业相关“经典”,却从未真正看过。此时,才又想起,其实大学里一直都不太喜欢电路,特别是模拟电路,这才发现,叶公好龙这个词用在自己身上,有多么的合适。在这样的心态中复习,结局可想而知。紧接着,另一个悲剧袭来,我得知了我喜欢的那个mm有了男朋友——当然不是我。
4,第二份工作:
接下来的求职中,由于自己在2年的工作中,一直坚定地认为自己将不再会编程,因此一直都没有用心学习相关东西,搞了近2年的mfc,可是对mfc的框架和原理还是基本一无所知,只能用mfc做一些简单的工具。而工作年限更是一个一触即痛的地方,毕业3年,工作只有2年,剩下的一年你做了什么?考研?几乎每次面试这都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带着这样的背景,在一次又一次面试后,我几乎被南京好一点的it公司拒了个遍,最终进了现在这个公司,工资给了6.5k,虽然跟其他好一点的公司要少,但对已经这般田地的我来说,已经不敢再多奢望了。
又回到了一年前的状态,白天上班应付工作,晚上回去接着迷茫,只是现在更加迷茫,并且渐渐开始感受到一种侵入筋骨的孤独。最近一段时间几乎每日都在煎熬中度过。一方面,是从未想过的强烈的孤独感,甚至开始害怕周末的到来,因为只有一个人;另一方面,对未来更是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迷茫,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该做什么。

二,反思:
1,关于浮躁。
用了将近2年的C++,但坦率的说,至今我的C++水平仍然还停留在菜鸟级别,用一次面试时面试官的话说,我会的C++就是C加上class而已,别说什么stl,就连继承都没用过。也许是我当时一门心思想搞芯片,一直认为以后肯定不会编程的心态有关,软件方面的东西,几乎都没怎么深入研究过,比如,有一次某个功能需要用到多线程和事件,我对这方面一窍不通,后来一个老员工帮我示范写了个例子,而我之后再遇到这方面的东西仅仅是依葫芦画瓢,从来未想过把其中的原理搞懂,直到现在,在遇到类似的程序,我想我还是不能自己独立实现。恩,我想说的是,理论基础这个东西真的是很重要,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如果没有扎实的掌握这些,那么真的就只能永远做个it民工。
2,关于选择。
选择上的浮躁,算是我这3年来最深刻的体会,也算是血的教训吧。
前面说过,我毕业时是打算先工作,然后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再深入研究。工作之后,也确实慢慢开始了解it这行,尝试了解从最底端的芯片层到最上面的应用层的内容和发展前景,可以正如前面所说,了解的方式却只有一种:上网看帖,而且几乎完全忽略了自己大学里极其不喜欢模拟电路的事实,于是慢慢形成了上面说的那样的心态和规划,并最终导致了如今的悲剧局面。也许看了太多关于职业规划的帖子,见了太多“选择大于努力”,“Do right things first,then do things right”类似的结论,使得当时的我坚定地抱着一种信念,一定要找到一个将来一定会有前途的方向,然后再努力。可是现在回过头再看,其实根本就没有哪个方向是能够确保一定有前途的。
之前一直认为,搞模拟芯片,就可以越老越吃香,的确,搞这个方向,随着经验的积累,是越老越值钱,可是,就算考上了研究生,出了国,最终还是要就业,而现在模拟芯片已经发展了那么多年,市场和技术都已经几乎发展的差不多了,其实已经没有多少合适的企业了,在国内,研究所是可能性最大的去处,除掉这一块,能够做模拟芯片并且做的比较好的公司其实很少很少。不过,如果你能成为大牛,当然去哪都不用愁,但问题是,假设你能够成为模拟大牛,必定要付出很多,倘若付出相同的时间和精力来搞软件的话,相信也不会差到哪去,而以现在的市场来看的话,成为软件大牛,能够选择的机会显然比做模拟芯片要多的多。的确,软件的技术是更新换代比较快,然而如果你能够成为某一领域的大牛,考虑更多的是系统层面上的东西,行业上的东西,而绝不再是某一门编程语言了。

所以,现在看来,行业,方向什么的都不是重点,重点是你自己。没有哪个行业是绝对好的,能够保证你肯定有前途,问题是你能不能成为这个行业的牛人。而要成为这个行业的牛人,必须要充分热爱这个行业,热爱你的工作,才能愿意付出不懈的努力。所以,关键在于,选择自己喜爱的工作。只是不幸的是,在我看来,找到一份自己真正喜爱的工作,其难度要远大于找到一份看上去有前途的工作,这个也是我当前最困惑的问题。职业的选择也是一样,经常看到有人讨论做技术和做销售哪个好,在我看来,这个问题也是一样的。事实上,技术和销售都不那么容易做,但是如果做的好的话,也肯定都会有前途,所以问题还是,你能不能做好。没有好与不好,只有合适与不合适。在这里,想跟那些也许还在跟我以前一样,整日纠结到底才从事哪个行业,选择哪个方向的同学们说一声,可以纠结,可以想,但千万别只顾着想,忘了去做。最重要的是,千万不要忽略自身的因素,而只考虑行业本身,无论哪个行业和职业多好,都要想想,是不是适合自己。

三:困惑
1, 关于工作和兴趣
以前一个朋友问我,你想过什么样的人生,我回答,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情,然后努力去做。到了今天,对这个问题,我的答案依然如此,只是,遗憾的是,我现在仍然不知道什么是自己想做的事情。自己想做的事情,在我看来,包含2个层面:第一,肯定是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第二,应该符合自己的价值观,并能够体现自身价值。
乔布斯说“you’ve got to find what you love… If you haven't found it yet, keep looking. Don't settle.”这句话在心中已经默念了无数遍,可是还是不知如何做到。观察周围的人,真没发现有几人是真正热爱自己的工作的,可是我总不甘心,我们这一辈子大多数时间都在工作,难道不应该去寻找一份自己喜欢做的工作吗。可是,真的应该如何找呢,如何才算找到呢?

2, 关于人生和追求
这个问题,说白了,就是人这辈子该怎么活。对于这个问题,各人有各人的答案,没有对与错。我下面所说的,只是我个人的观点。我一直都觉得,人应该有点追求,不应该只为了生存而活,更直白点,不为赚钱而活。可问题是,毕业3年,活了25年,我依然不知道自己想追求什么。因为这个信念,高考填报志愿时,放弃了只要填报便可录取的军校和国防生,因为我知道那不是我追求的;因为这个信念,没有选择考研,只是因为想尽快了解社会,找到自己的追求;因为这个念头,找工作时,从来没想过公务员和运营商,因为我知道那样的生活也不是我想要的;还是因为这个念头,使我一年前毅然决然地辞职考研,以为找到了自己的目标,最终以悲剧收场,而这种悲剧不是考研失败本身, 而是我又不得不回到当初的状态——知道什么不是自己追求的,却不知道自己想追求什么。而我的那些当初选择考研的同学,在我考研分数出来的时候,基本都已将工作定好,从银联,到移动、广电,从淘宝,到华为、中兴,每一个看上去都要比自己好的多。而和同学交流的时候,也能够感觉到他们不经意间流露出的同情,恩,说的好听点,是同情。尽管我不后悔当初的决定,可是看到别人,再想到自己现在这个状态,心中还是忍不住感到一阵凄凉。也许如果自己当初不想那么多,就简简单单地想着考研,找份好工作,也许现在不至于沦落至这般田地吧。
一直以为,应该找到一份属于自己的追求,然后为之奋斗,而在这过程中,生存的问题自然就可以解决。现在发现,那个叫做“追求”的东西还依然不知何处,而生存的问题却已越来越真实地迎面而来——越来越明显地感觉到工资和存款的分量。才发现当下的自己,生存已经成为了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当然,这里的生存包括结婚,房子,车子,孩子等等,而仅仅房子这一个,便足已压倒一切。以前从来都不愿意去想这些事情的我,慢慢开始怀疑,是否自己真的应该去考虑这些了?消沉的时候,把《喜剧之王》翻来覆去地看,看到片中尹天仇,在狭小简陋的屋子里,手捧那本《演员的基本素养》的时候,有时会抑制不住有种想哭的冲动。平静下来的时候,我会想,片中的尹天仇,其实也就是早期的周星驰自己,很显然已经找到了人生的追求,把演戏融入了自己的信仰,所以无论身处何种困境,哪怕是绝境,都能够坚持下去。只是有一天,突然想到一个问题,那时年纪也还不大的他,为什么就能够如此认定这辈子就要做个演员了?而我活了二十多年,却还依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成为谁,依然只能够为了赚钱而活着。突然想到了高中时,一个后来高考考了我们县第一的同学,在一次交流理想的班会上说(毕竟还是高中生,有这样的班会是可以理解的),自己现在努力学习,就是为了将来能够不为挣钱而活着。如此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一句话,一个听上去根本不是理想的理想,现在再来看,却是道尽了当下大多数人,包括现在的自己,生活和拼搏的全部意义——只能为了活着而挣钱,然后,为了挣钱而活着。不知道现在那个哥们是否已实现他的理想。考研失败后,一个兄弟跟我说,你找个对象,好好过日子吧,别折腾了,别等到三十岁,别人都有车有房了,你还什么都没有。听完这话,心中一阵绞痛。一周前刚过完自己的25周岁生日。所谓的追求——真的还要再坚持下去么?
3, 关于幸福
在这些日子里,孤独与苦闷终日伴随着我,在两三个月的时间里,几乎没有过片刻发自内心的真正的笑过。而其中最为痛苦的日子,莫过于刚刚得知我喜欢的那个mm有了男朋友的那几天,揪心的痛,接下来的一两个星期,时时刻刻都在思念她,无论是上班,下班,还是晚上睡觉,早上醒来。那个时候,虽然明知不可能,却有时还会用脑海中的幻想来麻醉自己片刻,幻想着一幅幅跟她一起,过着她想过的那种浅浅淡淡的生活的画面,这时,心底就会涌起一点点很温馨很舒服的感觉,有一天,我突然想起,这种感觉,是不是就是那个叫做“幸福”的东西?如果是,那么幸福真的已经把我遗忘很久了。毕业3年来,几乎都没有体会到过幸福的感觉。才发现,这3年来,几乎是在对未来的焦虑中度过的,总是在想,自己该做什么,将来该做什么,却忘了这个被大多数人追求的东西:幸福。
好好的想一想,发现自己这3年,基本考虑的都是工作方面的追求,却忽略了作为人本身,对情感的需求。现在看来,至少从这3年的经历看来,一个人的确不太容易获得幸福。而如果没有幸福感,人的心态也许不会那么容易平静下来,也很难在工作上有所成绩吧。也许这可以稍稍解释为何这3年来我的心几乎没有平静下来过。慢慢开始怀疑,是不是也该想想去追求这个东西呢?可是,正如之前所担心的那样,就算真的和那个mm在一起过着小日子,在这个房价高高在上的万税之国,能够幸福吗?我真的想象不到。
也许,是否在眼下这个社会,老爸不是李刚不是李嘉诚的话,生存是一件艰难的事情,而幸福也随之变的艰难起来?那么,幸福哪里去了?

4, 关于未来
终归要面对现实了。
目前可能的出路:
1,继续工作,不再考虑考研和出国。
好处:这是最现实的一条路,可以积累工作经验,攒钱。在工作中积累学习的同时,寻找合适的方向和机会。这样的话,也可以开始考虑找个女朋友一起奋斗,结束当前这种孤独的生活。坏处:第一,必须面对现实,即房子,车子,孩子这些东西。第二,如果今年不再考的话,受年龄所限,基本上就永久告别考研了。
2,接着再考。如果有条件,在职考,没有条件,8月份再辞职考。不过这次肯定不会再考原来那个专业了,也许会考计算机,至少从2年的工作经历看,对编程不是太排斥。好处:如果考上了,第一:可以在学校中弥补现在缺失的知识,同时选择研究某个方向深入研究,这样不至于停留在码农的级别上,第二,毕业时可以再重新选择。
坏处:第一,上面的好处都是建立在考上的前提之上,而这个前提并不能保证;第二:即使考上了,等到毕业后,要将近29了,还要再以一个应届生的身份从头再来,压力想必会很大。
3,一边工作,一边准备出国深造。也许看上去很不现实,但如果自己真的努力去做,也许还存有希望。
好处:第一,可以按照原先的计划,暂时摆脱国内这些可以看得见,却看不到头的生活;
第二,在知识和水平上提高自己。坏处:第一,也还是时间成本,估计再努力,运气再好的话,毕业出来也还要30了。第二,如果这样选择,找女朋友会比较麻烦,还要继续这种
孤单的状态。
虽然知道问题出在自己身上,应该从自己身上找答案,可是思索再三,终究还是决定发此贴,希望能够获得指点,毕竟自己的视野和经历都尚有限。在此先谢过。希望自己能够尽快走出阴影。也希望所有和自己一样困惑的人,能够早日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标签: 经历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jianligu.com/redian/jingli/xpxom.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