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简历谷 >

热点 >教师文案 >

数学轻与重教案优秀5篇

数学轻与重教案优秀5篇

教案的完善需要教师不断反思和总结教学经验,教案的编写需要注重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下面是本站小编为您分享的数学轻与重教案优秀5篇,感谢您的参阅。

数学轻与重教案优秀5篇

数学轻与重教案篇1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第二单元

教材分析:

?小熊请客》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第二单元的内容,本单元是结合乘法口诀出现的.,在这之前已经学习了2、3、5的乘法口诀,可以说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编口诀的基础,对于学生来讲对于4乘法口诀的编制应该不会太困难。教材用小熊串红果准备请客的情境图,引导学生自觉经历用4的连加的过程,为编口诀作准备,为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提供生动有趣的资源,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

教学目标:

根据《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对这部分知识的要求,以及考虑到学生的发展情况,结合本节课的内容,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让学生经历编制4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运用口诀的优越性。

b、掌握4的乘法口诀,会用4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

教学难点:

运用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流程:

1、复习口??

孩子们再过几天就是国庆节了,小熊准备请他的小伙伴到家里来做客,他想做好吃的红果串给大家吃,可他到了水果店,店里的老板要求小熊帮他把黑板上的题算对,才卖给他,小熊请我们班的小朋友帮帮他,你们愿意吗?(出示3乘法口诀)学生回答。{这样设计的目的复习巩固3的乘法口诀}

2、故事引入:小熊得到了水果店老板的表扬,提着一篮子红果高高兴兴的回家了。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发现:每串红果上有4个红果,提问9串红果需要多少个红果呢?

3、动手操作:1)拿出手中的学具(火柴)和同桌共同合作来完成下表

红果有几串

1

2

3

4

5

6

7

8

9

红果有几个

汇报结果并说说你们是用什么方法填出的结果。[这样设计是为了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同时也发散了他们的思维]

2)学生共同找出表中的规律。

编制口??

通过我们找出的规律和以前学习过2、3、5的乘法口诀你能不能也试着给4编一编乘法口诀呢?

a:能自己编制的自己独力自完成

b:在编制过程中遇到困难的可以请求帮助

c:自己不能独力完成的可以求助教师。

编完后小组内交流填写准确再集体汇报,教师同时板书

1×4=4 一四得四

2×4=8 二四得八

……

4×8=32 四八三十二

4×9=36 四九三十六

1) 说说4的口诀有什么特点。

2) 哪几句最难背,怎样帮小熊记住呢?(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方法)

3) 齐读4的口??

4) 同桌之间互背4的口??

师:小熊用你们的好方法,很快就记住口诀了。现在他想看看你们是不是也和他一样记住4的乘法口诀?大家愿意和他一起游戏吗?

游戏:1只桌子 4条腿

2只桌子 8条腿

3只桌子 12条腿

……

巩固练习

1、师:小熊刚串完糖葫芦,他的小伙伴就来了,有小兔、小松鼠、小狗、小刺猬。小熊请他们吃糖葫芦,大家很开心,小伙伴要走了,小熊有点舍不得,他想再送给伙伴点儿礼物,可是送什么好呢?妈妈告诉他咱们的果园里还有一些气球呢,把气球送给他们吧,小熊听了很开心。可是他们来到果园,发现气球上多了一些算式,原来熊妈妈想考一考大家:妈妈让小兔拿走得数是12的气球;小松鼠拿走得数是24的气球;小狗拿走得数是 18的气球;小刺猬拿走得数是20的气球。这下可难倒小伙伴了,他们不会算这些题,同学们,你们说怎么办?(看书21页连一连)同学们一定很愿意帮助他们,教师趁机让学生在书上连一连,然后再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出这些题的。这样的练习有帮助学生记忆口诀。

连后一学汇报其它学生做手势

2、师:小熊还想考考大家,他又给我们出了一些难题,老师相信不会难倒你们。(书21页2题)

生:在书上填写,看谁写的快。全班订正。

3、师:小熊还想把自己的家布置的更漂亮些,他想把桌子铺上这样的拼图,(书21页3题)大家帮助小熊算一算需要多少个黄颜色的正方形、多少个蓝颜色的正方形?

生:在书上填写,全班交流填写结果。

4、师小结:这节课大家既学到了知识,又帮助了那些可爱的小动物,现在老师想和你们玩一个数学游戏:找规律,走迷宫。(21页的数学游戏)

生:独立填写,集体订正,交流得出的规律,按规律走出迷宫。

小结:孩子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有意思吗?说说自己的感受。(学生谈)

困惑:编制口??

通过我们找出的规律和以前学习过2、3、5的乘法口诀你能不能也试着给4编一编乘法口诀呢?

a:能自己编制的自己独力自完成

b:在编制过程中遇到困难的可以请求帮助

c:自己不能独力完成的可以求助教师。

是不是太放手给学生了?

数学轻与重教案篇2

一、教学目标

1、能直接在方格图上,数出相关图形的面积。

2、能利用分割的方法,将较复杂的图形转化为简单的图形,并用较简单的方法计算面积。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策略、方法的多样性。

二、重点难点

整点:指导学生如何将图形进行分割,从而让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和简便性。

难点:学生能灵活运用。

三、教学过程

(一)直接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来学习《地毯上的图形面积》。请同学们把书p18页,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幅地毯图,看看它有什么特征。

2、小组讨论。

3、汇报:对称图形、边长为14米的正方形、图案由蓝色组成。

4、看这副地毯图,请你提出一些数学问题。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如果每个小方格的面积表示1平方米,,那么地毯上的图形面积是多少呢?

2、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要求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怎样简便就怎样想,并把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下来。

3、小组内交流、讨论。

4、全班汇报。

a)直接一个一个地数,为了不重复,在图上编号。(数方格法)

b)因为这个图形是对称的,所以平均分成4份,先数出一份中蓝色的面积,再乘4。(化整为零法)

c)用总正方形面积减去白色部分的面积。(大减小法)

d)将中间8个蓝色小正方形转移到四周兰色重叠的地方,就变成4个3×6的长方形加上4个3×3的正方形。(转移填补法)

5、师总结求蓝色部分面积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

1、第一题。

(1)学生独立思考,求图1的面积。

(2)说一说计算图形面积的方法。引导学生了解“不满一格的当作半格数”。

2、第二题。独立解决后班内反馈。

3、第三题。

(1)学生独立填空。求出每组图形的面积。学生完成后班内交流反馈答案。

(2)学生观察结果,说发现。

第(1)题的4个图形面积分别为1、2、3、4的平方数。

第(2)题与第(1)题进行比较,第(2)题的3个图形的面积分别是前面一组题的前3个图形面积的一半。

(四)总结

对于计算方格图中规则图形的面积,我们可以分割,可以直接数,可以“大减小”,还可以转移填补。

四、板书设计

地毯上的图形面积

一个一个地数(数方格法)

平均分成4份,再乘4。(化整为零法)

总面积减去白色面积。(大减小法)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从设计上讲,我充分考虑到学生是主体的新理念,采用小组合作、探索交流的教学形式,在大胆猜测、积极尝试中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对于不同情况优化选择。

数学轻与重教案篇3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秒”,熟记1分=60秒,初步建立秒的时间观念,秒的认识。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进一步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从一分一秒做起。

教学重点

认识时间单位秒及秒与分的进率。

教学用具

演示用的实物钟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口答。

(1)分针走1小格是多少时间?走一圈呢?

(2)时针从上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是多少时间?

(3)1时等于多少分?

2.说出下面钟面上的时刻,并写出来。

二、揭示课题

计算很短的时间,如运动会60米、100米比赛所用的时间,做20道口算题所用的时间等,一般不用时和分计时,而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这节课就来学习“秒的认识”,小学数学教案《秒的认识》。(板书课题:秒的认识)

三、教学新课

1.认识时间单位“秒”。

出示带有秒针的实物钟,让学生观察后提问:钟面上有几根针?哪一根针走得最快?

指出:这根最长最细走得最快的针叫做“秒针”。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1秒。我们平时听到的“嘀嗒”、“嘀嗒”的声音,每“嘀嗒”一下就是1秒。

2.认识分与秒的进率。

教师把分针和秒针都拨在12上,然后慢慢地拨动秒针走一圈,让学生观察分针走了几个小格。

提问:(1)秒针走一圈走了多少小格?是多少秒?

(2)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了几小格?是多少分?

(3)那么1分是多少秒?

板书:1分=60秒

3.体验1秒时间有多长。

(1)教师报秒数,让学生从1写到10,看需要用几秒钟?

(2)你呼吸一次,用几秒?

四、巩固练习

1.填空。

(1)钟面上有( )个数,有( )根针,比较短的针叫( )针,比较长的针叫( )针,又细又长的针叫( )针。

(2)钟面上有( )个大格,有( )个小格,时针走1大格是( )小时,分针走1小格是( )分。

(3)60分=( )时 60秒=( )分

2.练习教材第72页下面的做一做。

五、课堂小结

教师在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回顾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

1.到目前为止,我们一共认识了三个时间单位,那就是时、分、秒。

2.时、分、秒间的关系是:1时=60分,1分=60秒。

3.时间正是一秒一秒地积累起来的,因此,同学们从小就要珍惜时间,要从珍惜一分一秒开始。

六、布置作业

练习十九第5、6、7题。

七、思考练习

练习十九第9题。

数学轻与重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对1-10的认识,以及按顺序数数的方法

2、通过数学活动,初步体会数学的乐趣

3、能够从场景图中揣象出数再用点子图表示数的过程,初步建立数感以及一一对应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数数的`方法

2、用点子图表示数

教具准备:挂图,1-10的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会从1数到10吗?我们一起来拍手数数看!(教师引领学生按由慢到快的顺序进行)

师:数得真好!哪位同学愿意大声地清楚地数给大家听呢?(个别生数)真棒!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数一数”(揭示课题)

二,活动开展

1。教授数字与数数方法

师:在数学王国里,要求同学们需要有一双会观察,能观察的眼睛,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幅图画了些什么?(出示挂图)你们别急!先和同桌互相交流一下,说一说你们在图里面都看到了些什么?(让学生间互动,体会合作与参与所带来的数学乐趣)

师:谁来说给老师听呢?(。。。)

师:你们说的真好,那老师要来提问了,你们仔细瞧瞧,看到了多少面红旗?(1面)嗯!是的,我们用数字“1”来表示。(用类似方法呈现到3)

师:我看见垃圾桶了,你们发现了没有?在哪里?有几个呢?你是怎么数的?谁来数数看!(请生到黑板上数一数)你数得真不错!揭示数字“4”,用相同方法揭示到6)

师:我也来数数看这天上飞的鸽子哈,123456,总共6只!是吗?我数对了吗?(学生纠正,应该为7只)我怎么就漏数了呢?为了不遗漏,谁有什么好方法来数呀?(按顺序来数)我们可以按照从上往下,从左往右的顺序数!(板书)那好的,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还有没有同学有别的方法的?(引导学生说出我们可以数一个划去一个,或者作好记号)用类似方法教授,8,9,10。

2。点子图

黑板上列有1-10十个数字,然后教师说:我们除了可以用数字来表示数的多少,还可以用图形来表示呢。比如说,1,我喜欢用一个点来表示,当然我也可以画一朵红花来表示1。在数学中,我们叫它们这种一个对应一个的称为:一一对应。你呢?你想用什么图形来表示?让同学在本子上画出如何表示2,3,4 等。教师巡视检查

3。认读1-10

总体认读几遍,用卡片的形式呈现来读。

4。一起数一数教室里的实物

三,归纳总结

师:这节课里你们都有什么收获?

四,作业布置

回去数给父母听,再把我们不会数漏的方法告诉他们!

数学轻与重教案篇5

[学习目标]

(1)会用坐标法及距离公式证明cα+β;

(2)会用替代法、诱导公式、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由cα+β推导cα—β、sα±β、tα±β,切实理解上述公式间的关系与相互转化;

(3)掌握公式cα±β、sα±β、tα±β,并利用简单的三角变换,解决求值、化简三角式、证明三角恒等式等问题。

[学习重点]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学习难点]

余弦和角公式的推导

[知识结构]

1、两角和的余弦公式是三角函数一章和、差、倍公式系列的基础。其公式的证明是用坐标法,利用三角函数定义及平面内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把两角和α+β的余弦,化为单角α、β的三角函数(证明过程见课本)

2、通过下面各组数的值的比较:①cos(30°—90°)与cos30°—cos90°②sin(30°+60°)和sin30°+sin60°。我们应该得出如下结论:一般情况下,cos(α±β)≠cosα±cosβ,sin(α±β)≠sinα±sinβ。但不排除一些特例,如sin(0+α)=sin0+sinα=sinα。

3、当α、β中有一个是的整数倍时,应首选诱导公式进行变形。注意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是诱导公式等的基础,而诱导公式是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的特例。

4、关于公式的正用、逆用及变用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jianligu.com/redian/jiaoshiwenan/ood2dm.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