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简历谷 >

热点 >教师文案 >

幼儿园大班雨来了教案优质8篇

幼儿园大班雨来了教案优质8篇

教案的编写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学习动态,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通过教案的准备,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决策能力,本站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幼儿园大班雨来了教案优质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幼儿园大班雨来了教案优质8篇

幼儿园大班雨来了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探索、体验、感受10以内数组成中所蕴涵的数学关系,如总数与部分数的包含关系、等量关系、互换关系、互补关系以及分合的有序性,是幼儿园大班开展数组成教学活动的关键所在。

2、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3、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4、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活动过程:

大班数组成教学要强调相关经验的获得和积累,同时重视对各种数学关系的理解,重视思维方法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从中探索发现规律,切忌把学习数的组成变成一种死记硬背的过程。教师在设计大班10以内数组成教学活动时,可参考如下步骤:

1.第一阶段:分与合的经验积累建议选择数量"5"作为幼儿开始学习数的组成的内容,因为5大小适中,而且它可以避免幼儿常规的"平分"思维。教师可以向幼儿提供大量有关5的分合的操作材料让幼儿进行各种探索活动,如"分水果"、"剪贴格纸"、"撒花片"、"分玩具"、"翻片片"、"组成连线"等,使幼儿通过这些活动理解分合的意义及基本的操作规则,如什么是分、什么是分两份,以及记录的内容要与分的结果一样等。

当幼儿积累了相当多的"5的分合"操作经验时,就可引导他们迁移运用5的分合的经验,让幼儿自己去探索完成2~4的分合学习。由于2~4的分合组数均不如5,且幼儿对于分合活动规则已熟悉,因此让他们独立完成学习并不困难。

2.第二阶段:探索发现数的分解规律在幼儿学习5以内数的分合经验基础上,开始学习6的分合时,教师应引导幼儿探索数的分解规律。首先要引导幼儿探索将一个数分成两份时,如何能穷尽所有的分法,例如5分成两份有4种分法,6分成两份有5种分法……在操作和观察的基础上,再通过分析、比较不同的分合记录单,发现哪一种方法分得既快又不会遗漏,从而引导幼儿体验分合的有序性。

3.第三阶段:掌握数的分合结构当幼儿已能熟练进行8以内数的分合后,教师要打破幼儿的认知平衡,引导幼儿在观察的基础上,分析、比较各组分合的异同点,感知和体验两个部分数的互补和互换关系。

针对数的组成学习中需处理和解决好的几个问题,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不但要明确每个阶段的重点和幼儿需要积累的相应经验,还要清楚地认识到每个阶段应运用何种教学方法引导幼儿进行分析、比较、综合、概括,每个阶段应提供何种适宜的教学具帮助幼儿理解其中的数学关系:

(1)当幼儿不理解什么是分两份时,教师可采用情景演示法,运用一些实物和幼儿一起进行分合活动,帮助幼儿理解什么叫分,什么叫分两份,充分体验分和合的过程,体验数的可分性。

由于幼儿已有平均分的经验,为了避免干扰,教师应有意识地选择一些不易进行平分的物品,如图书、长毛绒玩具等进行操作。以游戏"分书"、"分皮琼"的形式为例,在引导幼儿观察教师手中的物品及数量的同时,让幼儿思考将5个皮球分成两份的分法,再分别邀请两名幼儿根据各自的办法演示分合过程,并鼓励幼儿用简明的语言表达分球的分合过程。

(2)当幼儿在一次操作活动中不能做到取一定数量(总数)的物体分两份时,教师可在分物板上为每个幼儿提供两个人物或动物形象,使"分两份"的要求具体形象;然后,边请幼儿按要求操作尝试,边在绒板上进行演示,强调先要取总数,然后再分,帮助幼儿明确规则,体验总数与两个部分数的关系。

(3)在幼儿多次活动后,当教师发现一部分幼儿对分合活动规则仍不很清楚时,教师应在幼儿完成小组活动后,展示几份存在不同问题的分合记录,引导幼儿观察,通过逐条对照规则检验,让幼儿自己发现问题,提出改正意见,使分合的规则在此过程中得以明确、强化。

(4)当幼儿在某个数的分合活动中不能穷尽所有结果时,教师应为幼儿提供多样化的操作活动,如分玩具、分花片、分水果、分豆子等,让幼儿进行充分的探索,积累丰富的相关经验。在幼儿进行多次操作活动后,展示3~4名幼儿的作业,通过强调分合规则,引导幼儿共同观察、讨论,找出遗漏和重复,并分析不同的答案。

(5)当大部分幼儿已能穷尽数的所有分法时,教师应在评价活动中,展示部分幼儿的作业,提出问题,引导幼儿向同伴学习,尝试将无序的分合记录调整成有序的分合记录。

(6)当幼儿对某些活动不感兴趣时,教师应在观察的基础上分析原因,适时为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提供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操作材料。如将"分玩具"、"分水果"等游戏内容和操作材料更换成"剪方格"、"翻片片"或"按特征分类并记录",促进其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中,不断丰富相关的数学经验。

(7)当多数幼儿在多次分合活动中,既能穷尽所有分法,又能反映不同的分合顺序时,教师应在评价活动时,展示部分幼儿的作业,以"谁的分合最容易记住"为话题,引导幼儿观察讨论,体验分合的有序性,观察两个部分数的互补关系。

(8)当多数幼儿在分合活动中能注意到进行有序的分合时,教师应启发和鼓励幼儿用符号记录,并表达自己所寻找发现的相像的分合式,同时肯定幼儿的创造,让幼儿进一步体验互换关系。

活动反思:

“10以内数的认识”这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8、9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课本先显示一幅主题图供学生数数并抽象出数10,再认识10、10以内数的顺序,比较相邻两个数的大小,最后学习10的.组成和写数。这部分内容在编排上与8、9的认识主要有两点不相同:一是没有安排10的序数意义,因为学生对自然数的序数意义已比较熟悉了;二是将10的组成提前到写数前面,这样既有利于在教学中利用1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去更好地突出10的组成,同时也有助于学生集中练习10的书写。由于我们采用的计数法是十进制计数法,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因此10的组成十分重要,它是今后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和进一步认识100以内、万以内以及多位数的基础。教材先让学生摆小棒,并根据摆的过程填10的五种组成,然后又让他们推想出10的另外四种组成,这样逐步加深学生对10的组成的理解。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教材的实际特点,我在设计“10以内数的认识”这一课时,力求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从旧知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

3、巧妙设计游戏,引导学生探究新知。

一节课下来,基本达成了教学目标,但还有一些值得进一步改进和研究的问题:

“10以内数的认识”这部分内容在编排上与8、9的认识其中有一点是不相同的:没有安排10的序数意义的教学,因为学生对自然数的序数意义已比较 熟悉了,那么在这种情况下10的序数意义还要不要拿来当作新授部分来讲还是点到为止呢?新课程下的教材如何来正确把握,如何让教学在第一线的老师来挖掘这个有效素材呢?这是我从事新课程教学几年来的一个困惑。

2、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理解10以内数的顺序时,能让学生顺着数和倒着数。再让学生亲自动手摆10个小棒。并将它们捆成一捆,让学生了解“10个一,可以组成1个十。”在处理这个难点时,我觉得我做得还不够,忽视了10还是个计数单位的教学。

幼儿园大班雨来了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五月一日是国际劳动节,是所有劳动人民的节日。

2、了解各行各业人们的劳动,并体验劳动是件辛苦但又快乐的事。

3、初步懂得劳动是件光荣的事,使幼儿初步养成爱劳动的习惯。

活动准备:

1、与附近的理发店、邮局和百货商店联系,带领幼儿参观。

2、安排幼儿定期做值日生和参加幼儿园劳动。

3、卡纸、胶水、剪刀、彩纸。

活动过程:

1、组织谈话。使幼儿知道五月一日是国际劳动节,是所有劳动人民的节日。

2、请幼儿回忆参观理发店、邮局、百货商店的情景,进一步了解这些地方的工作人员劳动的辛苦。我们参观过幼儿园附近的邮局、理发店和百货商店,你在这些地方看到了些什么?他们是怎样劳动的?

3、组织讨论,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劳动是一件辛苦而又快乐的事。

邮局的叔叔阿姨是怎样工作的?他们在做哪些事?他们给人们带来了什么方便?

百货商店的叔叔阿姨是怎样工作的?他们每天都站着干活累不累?既然累为什么还要干呢?

理发店的叔叔阿姨的工作又是什么?他们是怎样工作的?如果没有理发店会怎么样?

这些人劳动一天累吗?从他们的更加城你觉得他们工作时的心情是怎样的?为什么?

4、让幼儿谈谈自己在家或在幼儿园参加劳动的事。

你会劳动吗?你在哪里参加过什么劳动?如做班级值日生,幼儿园集体劳动等,劳动的时候你的心情怎么样?为什么?

5、教师小结。

劳动是件光荣的事,小朋友从小参加一些劳动,会使我们从小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长大了,也能像爸爸妈妈一样做一名光荣的劳动者。

6、让幼儿为老师、父母或其他劳动者制作一份小礼物,祝贺他们的节日。

幼儿园大班雨来了教案篇3

[活动目的]

1 利用长凳游戏发展幼儿的平衡、钻爬、攀登能力,让幼儿尝试和探索从高处往下跳的技能,提高灵敏性、协调性。

2 培养幼儿勇敢、果断、互相帮助、临危不惧的良好品质和自我选择、主动参与锻炼并在活动中积极动脑的意识与能力。

[活动准备]

木制长凳8条、海棉垫2块、塑料弧形积木8个、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1 幼儿进场,四散站立;在音乐伴奏下师生一起做热身操。

2 教师把活动器材 - 长凳介绍给幼儿:“长凳是用来坐的,可今天我们要用长凳做各种有趣的活动。

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3 鼓励幼儿自由探索长凳的各种玩法,并及时请幼儿示范自己的玩法。

4 带领幼儿进行各种钻爬游戏。

①爬过”地道“--长凳横向间隔2米左右摆成一排,从长凳下爬过。

②钻过双层”地道“--将长凳两个两个叠起来,从凳子间隙中爬过。

③爬过”暗道“--将长凳并拢,从长凳下爬过后站到凳子上。

④开”火车“--将长凳横向间隔0.5米左右摆成一排,请幼儿肩搭肩从长凳上迂回走过。

5 过”桥“游戏

让幼儿自我选择从纵向放置的一个长凳、两个并排的长凳、两个并排但左右分开的长凳上用各种方法走过”桥“。然后从一旁的塑料弧形积木拼成的”弯曲桥“上走回来。

6 将两个长凳叠在一起,让幼儿走过桥,从桥上跳下。然后从塑料弧形积木拼成的”弯曲桥“上走回来。

7 教师将幼儿集中起来,示范从桥上往下跳的正确姿势,讲解方法和要领:屈膝摆臂向上跳,前脚掌着地,屈膝缓冲,身体下蹲。然后幼儿继续练习。

8 将三个长凳叠起来并铺好海棉垫,让幼儿自己爬上凳子走过”桥“并从”桥“上跳到垫子上。然后从一旁的塑料弧形积木拼成的”起伏桥“上走回来。

9 视幼儿情况逐渐增加”桥“的高度,鼓励幼儿尝试从桥上走过并跳下。

[注意事项]

①保持场地中有不同高度的“桥”,让幼儿自己选择。

②教师加强保护,尤其要注意过最高的“桥”幼儿的安全。(可让配班教师协助保护。)

③引导幼儿帮助爬不上凳子的同伴。

④对能力特别强的幼儿,教师可在其过“桥”时把手伸在桥当中设置障碍,让他跨过。

10 对幼儿的表现作积极的评价,表扬幼儿的勇敢精神和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

11 幼儿四散站立,在音乐伴奏下跟老师做放松操。

12 幼儿离场。

幼儿园大班雨来了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掌握打电话和接电话的基本过程。

2.打电话的时候要有礼貌,要把事情说得有条理。

3.敢于在同伴面前发言,声音洪亮,富有感染力。做文明观众,不乱打断同学,同学之间合作交流。

教学重点:

1.掌握打电话和接电话的基本过程。

2.打电话的时候要有礼貌,要把事情说得有条理。

教学难点:

敢于在同伴面前发言,声音洪亮,富有感染力。做文明观众,不乱打断同学,同学之间要合作交流。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谜语激趣,图片导入

一物长得真稀奇,

耳朵嘴巴在一起。

两人远隔千里外,

声音传递一线牵。

学生自由畅谈,猜一猜谜语,谜底——电话(出示各种电话图片)。

导入新课:今天一起来说说打电话的事情。播放《打电话》。

二、互动交流

1.说话指导:

(1)明确怎样打电话和接听电话。

(2)知道怎样在电话里说话。

(3)学会聆听,注意有礼貌。

2.观察图片:

(1)李中小朋友要给张阳打电话,可是接电话的是张阳的妈妈。

(2)他们是怎样通话的呢?

(3)你观察到了什么?

(4)读一读他们的对话,看看都说了些什么。

3.提出说话要求:

(1)分小组进行。

(2)每个小组在进行中要开展“接电话”和“打电话”的练习。

(3)学生自由表述。

4.老师进行一个打电话示范。

学生自由表述。

5.大家讨论还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三、小组交流

怎样打电话?小组进行交流分享。

预设:

1.先要拨出电话号码。

2.说话要有礼貌。

3.要说清楚你找谁。

4.要说清楚做什么。

四、我的练场

1.练习话题:我给妈妈打电话,请她帮我买画报。

(1)要介绍我是谁。

(2)吐字清楚,要有礼貌。

(3)要询问对方是不是妈妈?

(4)要告诉妈妈有什么事情,还要把事情说清楚。

(5)要和妈妈说您好!

(6)挂机要和妈妈说再见。

2.练习话题:向老师打电话请假。

3.练习话题:我要打电话约同学踢球。

要注意听别人的发言。

4.练习话题:有一个叔叔打电话找爸爸,但是爸爸不在家。

5.展示交流:

小组成员上台展示和同学一起表演打电话。

6.我的:

进行打电话练习。

(1)想:想一想和谁打电话。

(2)说:说一说你要怎样打电话,说什么。

(3)听:听对方说了什么,和对方礼貌说话;把事情说清楚。

7.课堂交流:

小组成员上台展示打电话的过程。

预设:

(1)没有听清楚的时候,可以请对方重复。

(2)说话一定要清晰有条理。

(3)要懂得倾听别人说话。

(4)要介绍自己是谁。

8.我的:

这次口语交际需要我们:

(1)学会打电话时的礼貌用语。

(2)注意小组之间的交流合作!

(3)在进行练习时注意说话有条理清楚,不啰嗦。

五、结束语

电话是我们通话的工具,也会是我们沟通的桥梁,让我们真诚地与人交往,拥有更多的朋友,收获更多的情感!

幼儿园大班雨来了教案篇5

目的:

1、通过冷暖两种色调对比,学习用冷色来表现夏天的夜晚,从色彩入手,培养孩子绘画的表现力。

2、尝试用喷刷做画的游戏方法绘出美丽的夜色,感受色彩的变化美,培养幼儿初步的审美能力。

准备:

1、做画工具牙刷,废塑料筐残片剪成的喷刷用具每人一个,三色水粉(蓝、绿、青)、剪纸若干份,颜色卡幼儿人手一份,教师示范用纸、录音机、磁带各一。

2、课前让幼儿认识剪影并观察美丽的夏夜。

过程:

1、引出课题:放音乐《夏夜》将幼儿带到夜暮降临、万物寂静的特定环境中,提问:

①请小朋友听一段音乐,你在音乐中听到了什么?这段音乐表现的是什么时候?(如小蟋蟀叫、月亮、星星出来了等、晚上)

②夏天的夜晚是什么样的?(从周围的环境和色彩两个方面引导),(如月亮出来了、蓝蓝的、静悄悄的、忙碌了一天的人们都已进入了梦乡、花睡了、宝宝睡着了、小星星也睡着了等等)。

2、同时出现冷暖色调的颜色卡,让幼儿选择适合做夜色的颜色,然后按冷暖分开,对比与思考,加深对冷暖色彩的理解和认识。

红色背景,颜色鲜艳、热烈、使人兴奋、激动、高兴。

黄色背景,暖和,明亮,鲜艳夺目。

绿色背景,安静、使人的眼睛舒服、富有梦境。

蓝青色背景,冷、宁静、安静。

3、我们来画一幅美丽的夜色,教师不完整示范,只讲清喷刷做画的方法以及需要注意的地方,并且让1-2名幼儿试试:

4、绘画游戏,教师给幼儿提供一些冷色,要求幼儿喷刷美丽的夜色。

①启发幼儿考虑好画面的整体布局,注意物体之间的前后关系。

②在幼儿做画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并提醒幼儿做画时的卫生习惯。

5、感受:欣赏作品,让幼儿体验美丽的夏夜,(夜深了,宝宝已睡得很香了,小朋友们互相看看,看谁的宝宝睡的最香,轻轻走出活动室)

活动评析:

1、从构思上,突出表现两点,审美性和游戏性

在这节课上,采用我国传统的.民间剪纸艺术,如夏日的荷花、酐然入睡的婴儿,手拿摇扇在躺椅上乘凉的的老爷爷和趴在地上打瞌睡的小猫儿,树上一对相依相偎的小鸟、夜色中的楼房建筑、以及夜空中眨着眼睛的星星和月亮,构成了一幅完美的夜色剪影图,给幼儿以充分的视觉享受。另外,在幼儿喷刷做画过程中,伴随一曲《渔舟唱晚》,古筝声声,情色融融。在这里,教师给幼儿创造了一个美的空间,把幼儿带到了美的意境中,这样,情景交融,融情于景,给幼儿以美的享受,培养了幼儿初步的审美能力。

在喷画中,采用游戏的形式,幼儿手拿牙刷,在喷刷用具上做“下小雨了”的游戏,一边喷刷,嘴里边发出“沙、沙、沙”的声音,孩子们或站着,或坐着,不拘形式,整个教学过程,孩子们沉醉在艺术酒吧中,似工匠,又象是艺术家,兴趣非常的浓厚,圆满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2、在教学过程中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① 不完整示范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进行完整的示范,只讲明喷刷的方法和需要注意的地方,而对教学中的精彩部分--“喷刷的效果”采用设埋伏的方法,给孩子留有想像的空间,让幼儿自己去发现剪影艺术的美,当一幅幅美丽的夏夜图展现在孩子们面前时,一声声的惊叹声,把整个教学推向了高潮。

② 在冷暖色彩的对比思考中,教师则从幼儿身边的东西,如对暖色调的理解,教师从你看到红色想到了什么来启发引导幼儿,如太阳,红绸子、小红花等等,然后从太阳和太阳光带给人的感觉,如红绸子表现的是节日的热闹场面,给人的感觉很热烈,使人兴奋和激动,太阳光则很亮、很刺眼,来加深对暖色的理解。绿、蓝、青色则是草地、大海、冰雪、夜空、湖泊的颜色,从它们带给人的感觉来启发引导幼儿,加深对冷色的认识。

③ 在课后不进行作品评析,让幼儿自由欣赏作品,去感受和体验美丽的夏夜。幼儿三个一群,五个一簇,象是在欣赏艺术作品,又象是在观赏美景,有身临其境之美。

④ 在为幼儿选择操作材料时,教师没有根据个人的情趣和爱好去限制孩子的想法,而是给幼儿多种剪纸材料,让他们自由布局,给他们提供充分的自我表现的机会,这样,有利于激发幼儿的表现欲和创作欲望。

幼儿园大班雨来了教案篇6

设计意图:《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开展多种有趣的体育活动,尤其是户外的活动,从而培养幼儿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而足球是幼儿园孩子非常喜欢的一项体育运动,足球运动发展幼儿的灵敏性、力量、速度等身体素质。而脚内侧运球又是足球最基本的技能之一,因此本次活动着重学习脚内侧运球,从易到难,层层递进,让幼儿在玩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成长。

活动目标:

1.在游戏的过程中探索脚内侧运球方法,并在过程中提高脚内侧运球能力。

2.乐意参加足球活动,体验玩球的乐趣。

活动重点: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会脚内侧运球的方法。

活动难点:能够用脚内侧运球的方式过障碍。

活动准备:人手一只足球、音乐、标志锥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教师带领幼儿跟随音乐用球做热身活动。

师:今天我们要去学习一些与足球有关的本领,在活动开始前,我们一起来活动活动我们的身体。

带球做基本的四肢舒展活动,带球跳,绕球跑等,二、基本部分1.自由探索师:刚刚我们已经带球热身完了,现在请你试一试用脚的各个部位来运球。

幼儿自由探索运球的方法。

师:你是怎么运球的?你是用脚的哪一个部位运球的?怎么才能让我们的球跑的很稳?

教师示范脚内侧运球的方法。

师:今天我们要来学习脚内侧运球,在用脚内侧运球时要控制好我们自己的力度,这样才能让球跑的更稳。

2.运球练习师:现在请你用脚内侧运球的方法再去试一试吧。

幼儿尝试脚内侧运球。

3.运球过障碍教师在幼儿活动过程中增加障碍物,请幼儿用脚内侧运球的方法运球过障碍。

4.游戏:"你追我赶"师:刚刚小朋友用脚内侧运球过障碍物可表现的真棒,老师相信你们很好的掌握了脚内侧运球的方法,现在我们要来玩一个"你追我赶"的游戏。

规则:音乐开始时小朋友出发,在绕过两个标志锥时,下一个小朋友马上出发去追前一个人。追上的小朋友淘汰,同时,必须绕过每一个障碍,没有绕过的会受到黄牌警告,两次黄牌警告后也淘汰出局。

音乐停止后没有被追上的小朋友将获得一枚足球勋章。

幼儿听音乐做游戏。

三、结束部分教师带领幼儿做活动后放松运动师:今天我们学会了脚内侧运球的方法,还知道在运球过程中一定要控制好力度,这样足球才能跑的又稳又快。现在让我们跟随我们的音乐放松我们的身体。

幼儿园大班雨来了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欣赏、感受鞋子色彩、图案的美,发现鞋子的装饰方法。

2、尝试设计各种花纹、图案来进行装饰。

3、发展动手能力,充分体验创作的快乐和喜悦。

4、通过活动锻炼幼儿的跳跃能力,让他们的身体得到锻炼。

5、乐于参与体育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同幼儿一起收集各种图案新颖、色彩鲜艳的鞋子,布置成一个“鞋铺”。

2、为幼儿准备油画棒、记号笔和不同底色的球鞋。

3、背景音乐《大鞋和小鞋》。

活动过程:

(一)欣赏和感受鞋子的美,激发创作欲望。

1、创设情境:鞋铺开张。

2、通过提问:“你认为哪双鞋子最美?为什么?”引导幼儿的欣赏、感受和观察,让幼儿自己发现装饰鞋子的方法。

教师小结:小朋友观察得真仔细,在鞋面上可以用线描、图案、色块和对称的方法来装饰。

(二)游戏:“鞋子对对碰”.

1、 请幼儿在筐里找一双鞋,那你知道怎样才能找到一双鞋呢?

(两只颜色、大小、式样一样且对称的两只鞋就是一双。)

2、 以小组为单位,幼儿找鞋。

3、帮助找错鞋的幼儿重新找。

(三)装饰鞋子,大胆表现。

1、播放歌曲《大鞋和小鞋》,幼儿进入创作活动。

2、教师巡回指导,支持、鼓励有创造力的幼儿,对能力弱的幼儿给予一定的帮助指导。

(四)相互评价,提高审美能力。

1、用目测的方式,来确定得星率最高的设计师。

2、通过提问:“你觉得这双鞋美在哪里?”来评价同伴的作品。

(五)延伸活动:玩鞋子,体验创造乐趣。

1、简单讨论玩鞋子的方法,鼓励幼儿想出不同的玩法。

2、带孩子到户外玩鞋子,教师尽情地同幼儿一起分享创作的快乐和喜悦。

活动反思:

这个主题或概念紧密联系幼儿的生活经验,并且在其理解水平之内,幼儿有能力对这个主题或概念进行仔细地探究、理解并用自己的语言加以说明和解释,进而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这些教学活动是综合性的,可以统整各领域的知识。总结“发挥创意艺术活动在幼儿园主题教学中的作用”相关经验的同时,探索“如何通过创意艺术活动丰富、创新幼儿园独具特色的主题教学内容”以及“主题教学背景下如何设计与实施创意艺术活动”两个问题,总结其有效途径和方法。

挖掘艺术活动的无限创意,激发幼儿创造力和培养幼儿良好个性。在此过程中,重点研究创意艺术活动在幼儿园主题教学中设计与实施问题。同时,作为延伸性工作,尝试初步总结创意艺术活动与幼儿园主题教学的相互关系。培养幼儿创新能力和个性方面的作用,并且创造有特色、园本化的主题教学。

幼儿园大班雨来了教案篇8

课题生成:

在当今社会大潮的冲击下,一些人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这些思想如果转化为不良行为就是对生活的不负责任,导致离婚现象日益严重。夫妻闹离婚,受害最深的是无辜的弦子,伤害在幼小的心灵深处打下烙印,是不容易消除的。我接触了一些单亲家庭的孩子,这些孩子与同年龄的孩子相比,内向、不爱讲话、自卑,眼神里少了活泼、开朗,令人心痛不已。基于此种原因,我设置了这节社会活动《欢欢的家》,编排了童话剧《欢欢的家》,借欢欢留意爸爸妈妈吵架这件事,把欢欢的心理变化及对欢欢的影响,以表演的形式展示出来,充分反映幼儿的内心世界,使幼儿能由此找到很多共呜,并引导幼儿如何摆脱心理上的阴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警示家长,为了孩子,应增强责任感,珍惜家庭幸福,为孩子创设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运用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帮助幼儿理解家庭的幸福与温暖的重要。

活动准备:

1、深入了解完整家庭与破损家庭对幼儿身心的影响。

2、童话剧《欢欢的家》录像片共分四段:a段欢欢向爸爸妈妈表演在园学到的本领;b段爸爸与妈妈吵架;c段小动物帮助爸爸、妈妈解决矛盾;d段爸爸和妈妈和好。

活动过程:

1、播放录音“笑声”,引起幼儿兴趣,导人课题。

教师:听,这是什么声音?这是谁的声音?这是从欢欢家传出的笑声。来看看什么事这么高兴呢?

2、逐段播放录像,引导幼儿讨论。

(1)播放a段录像,引导幼儿感受欢欢有一个幸福的家。

教师:欢欢在干什么?他的爸、妈在干什么?

教师与幼儿共同小结:欢欢有一个多么幸福的家。

(2)播放b段录像,帮助幼儿了解欢欢家发生的不愉快的一件事。

教师:欢欢家发生了什么事呢?他们每个人的态度怎么样?欢欢的心情怎么样?

3、播放c段录像后,启发幼儿讨论以下问题:

教师:欢欢这个时候多么需要有人来帮助他,谁会来帮助他呢?用的是什么办法?他们是怎么说的?

4、播放d段录像后,幼儿讨论。

教师:鹿老师和小动物们帮助欢欢想了许多好办法,那么,欢欢的爸爸、妈妈到底怎么样了?欢欢心情怎样?

教师总结:欢欢的爸爸、妈妈和好了,欢欢又有了幸福的家。

5、迁移经验,拓展讨论范围,进一步体验温暖与幸福。

(1)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

老师:关于欢欢的录像看完了,那么,你的爸爸、妈妈吵过架吗?他们为什么吵架的?当他们吵架的时候,你怎么办?

(2)幼儿自由讨论:爸爸妈妈吵架的时候你想对爸爸妈妈说些什么呢?让幼儿说出自己的感受。

(3)小结:我们都很爱自己的家,爱爸爸、也爱妈妈。当爸爸、妈妈发生矛盾的时候,小朋友们就会动脑筋、想办法,勇敢地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帮助爸爸、妈妈解决矛盾。这样,使我们的家更加幸福美满,就像歌里唱的那样“太阳是爸爸,月亮是妈妈……”(小动物们出场,大家一齐边唱边舞)。

活动延伸:

绘画活动《我爱我家》

附童话剧《欢欢的家》剧照7幅

①欢欢有一个多么幸福的家啊!

②爸爸又喝醉了,和妈妈吵了起来!

课题评价:

一、效果分析

1、分段观看童话剧《欢欢的家》的录像片,符合幼儿年龄点,为幼儿设计了一个很好的情感体验的氛围。

2、在活动过程中,让幼儿与同伴自由交谈,充分调动了幼的积极性。

二、专家点评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组织教育活动,效果明显。在活动中让幼儿迁移经验,拓展讨论范围,使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心里高并在教师的帮助引导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了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反思与讨论

在日常生活中,你是怎样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的?

更多的收获!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jianligu.com/redian/jiaoshiwenan/618og1.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