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简历谷 >

励志 >读书励志 >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

卜繁平

作为一名教师,扪心自问,我具备职业责任心,并且对从事的教育工作有很强的使命感。可是,这一切与大洋彼岸的雷夫老师比起来,就差得太远了。几乎每年48周,每周6天,每天12个小时,雷夫老师和他的学生们都会涌进第56号教室,沉浸在莎士比亚、代数和摇滚的世界里;每年其余的时间,雷夫老师和孩子们都在旅行。雷夫老师创新的教育方式,把孩子们变成热爱学习的天使;热情的教育态度,把教室变成温暖的家;在雷夫老师的引导下,他的学生品行和学业同样地优秀。雷夫老师用了将近四分之一世纪的时间,创造了一间充满奇迹的第56号教室。雷夫老师之所以能在第56号教室创造奇迹,轰动了全美乃至全世界,或许我们可以从雷夫老师自己的话中得到启示:“我这个老师没有特别突出的创造力,于是,我决定给他们我能力范围内最宝贵的东西——时间。”诚然,雷夫老师的话过于自谦,可还是告诉我们教育是没有捷径的,要想成就学生的辉煌,首先得改造自己。

一、扫除恐惧,创树班风

雷夫老师认为,大多数教室都被一种东西控制着,那就是“害怕”。老师们害怕:怕丢脸,怕不受爱戴,怕说话没人听,怕场面失控。学生们更害怕:怕挨骂,怕被羞辱,怕在同学面前出丑,怕成绩不好,怕面对父母的盛怒。看来这种情况普遍地存在于全球的教室里啊!老师们把害怕当作了教育的捷径。

回想自己的从教之路,实习期间,和孩子们打成一片,下课一起玩游戏,满足于孩子们里三层外三层的“包围”。走上工作岗位,还是这样,领导不乐意了,家长有质疑了,孩子们管不住了。于是,收起了笑容,横眉冷对,一个“下马威”接一个,孩子们安静了,听话了,我也习惯了这种恐惧教育。慢慢地,我学会了发怒,学会了惩罚,对每一个犯错的孩子都充满了怀疑,似乎成了一位“独裁者”。雷夫老师在书中描述的不当做法,似乎我都做过。这样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我感觉自己掏心掏肺地为孩子们付出,可是却得不到孩子们的真心爱戴了。原来我的委屈是源于我的恐惧教育。

“以信任取代恐惧”、“做孩子们可靠的肩膀”、“纪律必须合乎逻辑”、“你就是榜样”雷夫老师打造无恐惧教室的四种做法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看似简单的四件事,做起来可是有相当的难度,需要我们时时处处从孩子的角度看事情。学生不懂的时候,我们应该换个角度去讲解,积极耐心地对待;孩子犯错的时候,要克制自己的情绪,采取合乎逻辑的惩罚;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在和学生接触的时候,我们要摒弃“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克制住情绪。这时我们不免要质疑,学生中就是有些“刺头”,他们会把你的信任当成软弱,屡教不改,或者换成别的老师他们又问题频出,我们该怎么引导呢?

雷夫老师提出的“六阶段”就是我们要效仿的。“六阶段”引导学生为“对的理由”循规蹈矩,营造出好的班风。看看我们的学生,大多数还是停留在第一、第二阶段,少数的发展到第三、第四阶段,怎样才能让我的学生也能达到第五、第六阶段呢?雷夫老师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从卓越的书籍和电影中找寻达成第六阶段思维的人,从而找到行为准则。如果我们的学生都能拥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那么我们的良好班风早已塑成,那将是我们作为教师最骄傲的事情了。就像书中的布兰达,对受人欺负的小男孩伸出援手,却拒绝曝光。我们如果能教育出这样的学生,那么作为老师,我们终身无憾了。当然,作为老师,也有付出真心却遭受惨痛失败的时候。就像雷夫老师描述的那两位他教过的学生到母校投掷烟雾弹,损坏公物,砸毁老师的车辆,走出校门短短的时间,他们彻底颠覆了自己的人格。发生这样令人心碎失望的事情,不能说是我们教师的问题,而是社会多方面的作用。作为老师,我们不能因此而丧失信念,更需要提高期望,让孩子们在我们身边所受到的教育足以打败社会不良因素的侵蚀。所以,为了孩子们的人格,我们不能因为社会原因而降低标准。

二、传授方法,终身受用

为人师者,最高境界不是教学生知识,而是教学生学会学习知识。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第56号教室里,在雷夫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学会了阅读,爱上了阅读;学习语法,并在写作过程中应用所学;了解数字的威力,找到数学的乐趣;看电影,玩游戏,了解历史;动手做,尝试解决问题;演奏合唱,做美术,在艺术的引领下超乎想象地成长;参加运动,学会为自己练习;运作独特的经济制度,学会理财……天啊!孩子们太幸运了,第56号教室给了他们终身受用的本领,雷夫老师教会了他们学习,教会了他们生活,更教会了他们生存。

在书中,我找到了我们倡导的“亲子读书”、“以优带差”、“数学生活化”、“小组合作”、“动手做”等等做法,更有趣的是我还从书中找到了类似于我们中国传统数学问题“鸡兔同笼”的题目,以上这些说明,教育技巧和理念是不分国界的。

从雷夫老师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对教育狂热的人。雷夫老师研究的领域涉猎到学生们学习的各个领域,不论是他自己擅长的,还是不擅长的,雷夫老师都能创造出一套让人敬佩的做法,而且让学生和家长都乐此不疲,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受益终身。我是一名数学老师,所以我对雷夫老师在数学方面的做法格外关注,同样也因为我是一名数学老师,所以我对雷夫老师的这些做法由衷地赞叹。我以前也做过数学游戏方面的研究,例如手指游戏、卡片摆数等,可是我的这些做法大多数是在上公开课时才用到的,孩子们虽然喜欢,可是因为不常接触,所以没有起到什么积极的作用。雷夫老师却坚持在做,“buzz游戏”、“心算暖身”、“马西库克数字砖问题”这些活动让学生们爱上了数学,他们通过思考收获快乐,更重要的收获对知识的巩固和掌握,让他们开心又充满活力地投入学习。并且在学习中,他们学会了如何分工合作,掌握了沟通技巧。就如书中那位芝加哥餐厅侍者所说“真希望我读五年级时也有人这样教我。”

是啊,同样是学生,雷夫老师的学生就可以学得这样快乐,学得这样轻松;同样是老师,我为什么不能带给我的学生这样的感受呢?究其原因就是,我只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关注他们的成绩,而忽略了孩子们的学习过程是否快乐,孩子们的学习对他们今后的人生会产生多大的影响。要想让孩子们真正学会学习,作为老师,我们要做的就是更加深入地研究教学,教给学生方法,教给学生技巧,一句话,要教给学生终身受用的东西。

翻开雷夫老师所著的《第56号教室》一书,我找到了一直困扰着我的一些教育教学困惑,同样我也找到了巧妙的解决方法。读着读着,我会情不自禁地笑出了声,还会连连点头,更会叹息“教师原来可以这样来当,原来可以做得这样好!”从雷夫老师的书中,我分享到了他的爱心和智慧,更感受到了他对教育的执着,同时也领悟到了教育的本质:改造自己,成就学生。

标签: 读后感 教室 奇迹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jianligu.com/lz/dushu/l72e.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