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简历谷 >

职场 >职场升职 >

MBA的中国麦城

MBA的中国麦城

美国经企管理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委员会(GMAC)骄傲地宣称, MBA(工商管理硕士)100年,为其起源国美国制造了"一大批足以影响世界的企业精英和商业领袖"。MBA在成功风行于欧洲以及日本之后,1991年被正式引入中国,并不出所料地受到了中国政府、教育机构和学生的狂热追捧。不过,MBA教育专家戴启思观察了这种精英教育模式在中国的10年发展现状后,警告说,MBA有成为夜大、电大、函授大学之后"第四大"的危险。"任何东西一旦为国人追捧,结局大多是毁灭。如同原是英国贵族运动的桌球,现在已是中国乡村的流行娱乐。" 

"众乐乐"的集体时髦

1908年美国哈佛商学院首创了工商管理学的案例教学法,这是以后风行世界100年的MBA的雏形。关于MBA的笼统的溢美之辞众多,比较为MBA拥护者津津乐道的是:美国100强企业近四成的CEO是MBA出身,同一出身的还有两个赫赫有名的人物:美国现总统布什、副总统切尼。

但近来MBA的价值遭到了其起源国专家的质疑。

斯坦福商业研究生院管理学教授普费弗最近出版了《商科学院末日?》的研究报告,批评MBA是"象牙塔式教育,毕业生除了满腹理论外,根本无实际才能。"

据说报告的结论是基于对美国近40年MBA的跟踪调查得出的,"部分质素差的学院只是让学生胡混两年,每晚'花天酒地',最后冠冕堂皇地拿个硕士衔头。"报告还指出:"拥有MBA并不代表飞黄腾达,'MBA是成功的保证'的观念其实完全没有数据支持。" 另一名参与研究的芝加哥大学商业教授伯特的观点更尖刻:"我从未发现 MBA课程有任何好处,通常它只令你比其它没有此学位的同侪老了几年。"

《财富》杂志也火上加油,刊文指出虽然美国100强四成的CEO拥有MBA,但这些公司都以失败居多。"这批MBA高层欠缺良好的人际手腕,管理手法不善,以致公司亦随之走下坡。"

当然,这些观点迅速引起了MBA拥护者的反击。美国经企管理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委员会(GMAC)以数字证明,在美国修毕MBA的学生,平均年薪起点有7.7万美元,只拥有学士学位的则只有5万。GMAC主席威尔逊表示:"事实已证明MBA的需求甚大,它已有百年历史,并不是潮流玩意。"

不过,在中国,MBA的的确确是个潮流玩意。

中国是以"嫁接"的方式引入MBA教育的。自1984年起,由原国家经委与美国、欧共体、英国等陆续联合举办国际合作MBA教育项目。1984年,中国政府与当时的欧共体合作,在北京办起了第一所MBA学校,即现在仍是中国含金量最高的中欧工商管理学院。中欧市场部主任王晓忠说:"当时还有一个中美合作办起的工商管理学院,也是政府间合作的性质,不过这个学院在80年代末就没有了。那时,知道MBA的人很少,除了'海归派'。" 1986年12月16日,38名中国学生在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学院获得MBA学位,他们被誉为"中国MBA黄埔一期"。1991年,清华、人大等9所院校进行国内院校MBA教育的试点,首届毕业生86人。这是首批诞生的中国本土MBA。

关于中国为何引进MBA的缘由,比较权威的说法是总理朱基的一次警告:"中国大多数企业家是不合格的,管理科学到了救国的程度。" 于是,一场大规模推广MBA教育的运动迅速展开:1995年9月,国家经贸委提出"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关键在于培育一支政治思想强、敢于和善于经营管理、懂业务和技术的企业家队伍";中共中央《"九五"期间全国企业管理人员培训纲要》要求各级各地组织部门制订目标具体、规模宏大的经济管理干部培训计划。中国MBA指导委员会负责人补充说:"在我国的其它所有制成份的企业(特别是外资企业)为适应其管理人员本地化的要求,除了希望大量招聘经济管理类毕业生外,还提出了不同层次、不同规格的在职培训要求。所有这些因素都成为MBA这种学位备受关注的驱动力。"

整个90年代是"中国MBA教育年"。1991年,只有9所大学试办MBA,仅招生百余人; 2002年,试点结束转入正式举办,共65所高校取得资格,遍及27个省市,累计招生4.7万人--短短11年间,新增了56所办MBA的高校。读MBA的也同样狂热。据有关部门统计,1997年,有23018人报考;今年,计划招生1.5万人,报考者超过6万,比上一年增长了约32%。今年开始,部分高校开始逐步拥有自主招生权,可以自行规定招生规模,北大就决定扩招200人。

对于MBA热,专家们的观点分为两派:一为"精英派",认为MBA应该培养企业精英,不应该成为全民教育;一为"平民派",认为招生门槛应该降低,MBA教育应是平民教育。今年61岁的张德是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博导,中国第一批MBA毕业生中就有他的弟子。他对MBA热的看法是:"中国人太爱赶时髦了,理性少,感性多,跟着感觉走。我就遇到过一些人问我,能不能买个文凭,他们不想学。教育部对此管理要严格,否则肯定会出乱子。"

教育机构的摇钱树

今年8月10日,厦门大学管理学院在深圳举行EMBA(针对高级经理的MBA教育)招生说明会时,当场有人站起来质疑该校18万的MBA学费:"这么高的学费,哪些人出得起?你们在深圳办的MBA班,目的只是卖文凭、为了赚钱而已!"台上的厦门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情绪激动地反驳:"美国哈佛商学院3个月的短训班就收费5万美元,你能认为没有人去读吗?当然,厦门大学与哈佛或许不可比,但我要告诉你,知识是无价的!"

MBA教育的收费历来为人诟病。就EMBA而言,北大的学费是19.8万,中欧开始是19.6万,但很快增加到23.8万。复旦大学则达到31万左右。据业内人士称,以目前的收费标准,今后5年内,将有大约9.7亿元的市场需求。普通MBA的学费也毫不逊色,清华的MBA学费去年是5万/年,今年涨到7万,而中欧的学费则为8万/年。

目前,国内的MBA教育主要分为三种形式:中外合作、大学教育和社会力量创办的各种培训班。中欧的口碑似乎一直不错,而社会上的培训班早被指责为赚钱机器,就是传统高校的MBA教育也被揭露有许多黑幕。

高昂的学费,让很多人对高校竞相开办MBA的目的产生怀疑。正在清华读MBA的马强说:"MBA已经不再是一个专业,更是一个人身份的标志以及学校宣扬名气的工具。" 连北大国际MBA中方院长胡大源也坦承:"很多高校办MBA就是拿MBA的回报去补贴其它的项目,这在国内也是大家心照不宣的事实。当然国外很多也是这样。要真去解决这个问题,就得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

除了学费外,国内本土的MBA教育机制也倍受批评,关于师资力量的抨击最烈。MBA师资的国际标准非常严苛,要求既是大学教授,同时又是咨询公司里的专家,或在金融机构、公司里任职等。国外著名商学院的教师几乎100%拥有博士学位;而国内,即使北大清华人大也很难接近这一比例。

胡大源院长介绍说:"中国早期MBA老师主要来自两个领域:一个是系统工程研究, 80年代很热门,随着经济的发展,它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局限性越来越突出;还有一种是来自经济学领域,然而经济学毕竟不能等同于管理学。在意识到这种缺陷之后,国家开始把一些教师派出去学习,但实际一点说,这些人在国外学个一年半年,由于没有在实际工作中的管理经历,他们所看到的也只能是冰山一角。90年代中期,一些学校开始尝试中外合作,但它只能是一种弥补,不是根本的解决办法。"胡表示,未来中国MBA需要的教师应该是"中外通",在国外获得学位,学成归国后还要深谙中国市场、企业环境。这样的人才是很多MBA学院所求之不得的。

案例教学是MBA培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据说哈佛的MBA在两年内要分析800至1000个案例,也就是说平均每天要处理2至3个。而中国MBA在抱怨案例太少。清华大学1991年就建立了经理管理案例。几年下来,案例只有300多个左右,而且大部分是国外"进口",中国公司、企业的案例只占极少的比例。

胡大源非常理解学生们的抱怨:"我们用的教材的确问题不少。国内教材里的案例,真正是那种名家教授写的很少,倒有不少都是学生写的,有些案例看上去就象是企业的宣传品。还有些是媒介的高手写的,故事性、可读性都很强。只可惜MBA案例不是小说。"他认为学校也是有苦衷的,"写出好的案例谈何容易,连哈佛都承认他们的MBA教材里只有10%的好案例。"

不过,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企业管理系教授张德主张,MBA应以讲授为主,案例为辅,"这和中国人的习惯有关。从教育思想上看,美国是以杜威的教育思想为主流,强调'生活即教育',但中国的传统是'传道,授业,解惑',重理论。纯案例教学留给学生的是一些零散的经验,不系统,无法使学生获得一些抽象的、普遍性的东西。管理是科学,要有系统性。"他对清华偏重"进口"教材也有看法:"大家都推崇美国的案例,但是美国的思维是否适合中国的情况呢?很多案例拿到中国来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其次,买一个案例要一万甚至几万美金,长达几万字,这本身也不实用。"

"中欧"市场部主任王晓忠则反对张德的观点:"在企业管理上,国内外企业有很多共通的地方,有些东西就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如果以'中国特色'为借口,拒绝国外的经验,这我不能苟同。我们应该有国际化的眼光,因为现在很多企业的发展方向都是国际化。在一个国际化的时代,国际化的企业,必然也会有一个国际化的MBA。"

学生的镀金术

今年6月7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举办MBA实习与就业恳谈会,副院长张维迎、MBA项目中心主任王建国教授轮番上阵,在企业面前"推销"自己的学生。然而,他们的热情很快遭遇到创维集团人力资源总监王大松迎面泼来的一盆冷水。"从1999年到2001年,我一个北大MBA都没招到。为什么你们就要求你们的MBA工资不低于1万?我只能保证2000元以上的底薪。"王建国赌气地回答:"北大的MBA,月薪少于一万的,我还不想'卖'呢?你不要,学院留着自己用!"

这是国内流传最广的关于MBA "掉价"的新闻。"这与学校对MBA教育管理不严有关,"张德说,"有些学校,学生不用通过统考就可以进入学校学习,最后只要通过全国同等学历英语考试就可以拿到学位,叫'一进四出',我很反对这种方式。因为它降低了MBA的准入门槛,获得学位太简单。"

但一旦获得MBA学位的学生对自己的身价很看重。新华信的人力资源总监汪洱说:"有的MBA学生一开始就要求当项目经理,让我很惊讶。这不是典型的眼高手低嘛。" 新奥集团的负责人也说:"他们有良好的发展潜力和合理的知识架构,为什么不能从基层做起呢?"这位负责人这样评价在他们那实习过的MBA:"他们大多还停留在理论层面,没有表现出太多的实际才能。"

听说MBA被冷落的消息,王晓忠说:"读MBA,对人来说只是一种帮助。如果把在企业工作比作爬山,读MBA就好比给你一张登山地图,它告诉你方位,一些注意事项。MBA不是什么敲门砖,它提供的就是这样的一种帮助。"

但显然很多学生并不这么认为,他们认为MBA不仅是敲门砖,而且是一块"金砖"。

在清华读MBA的马强承认自己当初就是抱着镀镀金的目的。"我敢说我的同学中很多人跟我的心态一样。我是受到了我的一位本科时的师兄的启发,他毕业后在单位工作了几年,一直得不到重用,读完MBA再回到单位,身价立马见涨,现在已经当上总经理助理了。他在学校也不就是混了两年而已?"

马强对有些学校开办的所谓EMBA(俗称"总裁MBA班")更不屑一顾:"那些总裁哪有时间读书?有时间的没心思,有心思的没时间,考试要么让秘书代笔,要么跟学校达成赞助协议蒙混过关,就是为了拿个文凭。"

"这些MBA一到企业就要高工资、高职位,总感觉怀才不遇。" 红塔集团的人力资源负责人说。他曾经问北大光华MBA职业服务中心主任王亚非:"我曾经要了你们的MBA,现在都走了,为什么?"对方无言以对。

市场的教训并没有阻止国内报考MBA的风潮。据统计,目前中国共有12041人获得MBA学位,在校学员为32393人。

"这么多人报考MBA是一种盲目," 耶鲁大学MBA钱永强说,"学MBA应该是而且也只能是两类人,一是有一定工作经验,但急需拓展视野,丰富实战经验的人;二是有丰富实战经验,回头补足理论知识的人。在选择报考MBA之前,应该做一个小小的成本收益分析,将攻读MBA需要花费的时间及金钱,和其它对事业有帮助的投资做比较。倘若一个人天性比较淡泊,不喜好竞争,他就不应该去念MBA;或者有的学生,对商业不敏感,即使得到一个学位,在实践工作中也会失败。"

胡大源院长也认为:"学MBA之前的工作经验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没有实践经验,来听MBA的课就等于白听。一个大学本科生去考MBA,即使通过了考试,也不会是一个合格的MBA。" (本刊记者:闻正兵 欧阳斌 /凤凰周刊)

智联招聘网编辑


  

MBA的中国麦城
标签: MBA 麦城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jianligu.com/zc/shengzhi/ddwee.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