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简历谷 >

热点 >心得体会 >

儒家思想《论语》读后感1000字精选3篇

儒家思想《论语》读后感1000字精选3篇

生活中很容易遇到这样的人,说话很好听,很讨人喜欢,对谁都是满脸堆笑,但是很虚伪、很假,不是发自真心的,这样的人很少是为人厚道的,要敬而远之。以下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儒家思想《论语》读后感1000字精选3篇范文,希望大家喜爱分享。 
儒家思想《论语》读后感1000字精选3篇
《论语》读后感1000字1
 
  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人们却在褪色,对其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这里讲了什么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虽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会上做事,或是或是抢劫,触犯法律,使父母担心、忧心,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强,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治学方面,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不正是一种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吗?治学的方法他讲究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觉得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同时孔子认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可见学习的重要性,治学是仁信的基础。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论语》六则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两则。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后一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义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就说我们班上的吧。在这个近80人的班集体里,就有篮球上的猛将、绘画巧匠、书法好手、象棋大师。有的是上晓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满脑子的数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们身边的这些平凡的人学习,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小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高山,是那样地雄伟,绵延;大海是那样地壮丽无边,山之所以高,是因为它从不排斥每一块小石;海之所以阔,是因为它积极地聚集好一点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的渊博,就必须善于从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们点滴之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个几岁的小朋友当然不如四十开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样没有史学家的见识广博……但是正是这样的“不耻下问”而造就了许多伟人。
 
  《论语》读后感1000字2
 
  五千年来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而悠悠文明长河中,璀璨至今的依然是那颗“星”——儒家的《论语》。它代代相传、历久弥新、永垂不朽,它就是一部经典,我的成长因它而精彩!
 
  说起《论语》,那可是家喻户晓的一部经典作品,不仅在我国广为人知,更是举世闻名。它是儒家的核心著作,是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孔子言行的记录。古人曾云:“半部论语治天下。”而且,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多也体现出了《论语》中的礼教思想。由此可观,《论语》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华夏子孙。
 
  因此,这更加深了我想去阅读它的欲望。于是,我漫步到《论语》的世界里,尝试着去感受其中的奥秘、熏陶自己的心灵。读后,其中的很多句语录都深入我心,影响我至今。
 
  小学的时候,我并不是很注重学习。虽然我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老师的问答互动,会动脑思考,可是却很少做笔记,课本十分的崭新,里边除了印刷文字就如同豆腐一般白花花的。结果,好记忆不如烂笔头,我也得到了我的“报应”,那就是复习时总是无法回忆起老师上课所讲的知识点,于是成绩总是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仿佛一株枯苗不见长势。到了初中后,由于学业竞争的激烈,我终于明白了成绩的重要性。于是我上课就一直埋头做笔记,不肯放过一毫秒,就好像头顶千斤重,抬个头都不舍得。可是成绩却还是不怎么理想,而且虽然做过笔记,但都好像是走个形式化,满足自己的视觉需求,却从未自己动过脑筋自己思考。这时,“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警示了我。它告诉我只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只思考却不学就会陷于困境之中。这清楚地反映出我当时的状况,让我明白了要把学与思结合在一起,两者缺一不可,这样的话,即使是事半也会功倍的。对啊!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我马上调整了自己的学习方式:当老师讲解例题、重点时,我就应该放下笔抬起头仔细听讲、认真思考;当老师停下让我做笔记时,我再拿起笔书写。果然,经过了几个月的调整,我的成绩逐渐有了起色,直到至今也受益匪浅,在年级里名列前茅!
 
  这时,虽然我的成绩有了较大的起色,但是在人际交往方面却又出现了问题。
 
  我和一个相处得不错的朋友闹起了矛盾,彼此之间相互指责,把事情闹得沸沸扬扬的。后来,因为不想再争执下去,我主动向她提出了道歉,可心中却还是愤愤不平,不能释怀。也许她也是如此,于是我们之间又进行了不约而同的“冷战”。但是,她的家长一直在调整她逃避的心理,希望她能放下往事与我重归于好,她也明白了,也想要重拾我们之间的友谊,便趁着学习之余主动来找我互动。时间一长,我的心竟有些被触动了,就要被她坚持不懈地关怀所感化,却又碍于自己的面子,无法释怀往事。这时,“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又如雪中送炭,帮助我去解决这块心结。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愉快吗?是呀,她如此大度地选择忘记我们之间的不悦,不管自己是否能成功,努力地想重建我们之间友谊的桥梁,态度非常的诚恳,若我还计较这件事、避之门外,不就显得我是个小肚鸡肠、心胸狭隘的小人吗?于是,我慢慢地主动与她多起了互动,并且在学习上互帮互助,有说有笑,呈现出一派和谐的景象。我的心结也慢慢解开,踱步时如踩在云朵上轻松。
 
  《论语》不愧是大名鼎鼎的我国的艺术瑰宝,其中的语录帮助我改正了自己错误的思想、言行与为人处世的方法。让我明白了待人要友善,共创和谐的社会环境;并且要掌握好学习的方法,为国家大大小小的建设积极做准备,使自己的文化底蕴丰富强大、了解更多的知识,这样才能承担起自己在国家中应尽的一份责任,成为国家栋梁,能够强国盛国。这正是我身为一名中国学生说“爱国”的强烈体现。
 
  《论语》读后感1000字3
 
  在《论语》这部经典的熏陶下,我正在茁壮成长,我要带着我的中国梦、满怀着希望地去成长,争取做一个对社会、国家有用的人。《论语》,我的成长因你而精彩!
 
  刚进高中,对各种新奇的选修课程充满了好奇,看到国学一门科,却丝毫不知这教的是什么,直到发下一本《学庸论语》,才恍然大悟,原来教的是中国古代经典啊!
 
  其实,很早就接触过《论语》这本书。小时候,妈妈听说读《论语》很有好处,就买来一本读。那时候全然不知读的是什么意思,只管往下读,只觉得顺口。每天半小时,读着读着,就变得滚瓜烂熟。再读《论语》,感悟颇深,便写下了这篇作文。
 
  常常在生活中遇到许多困惑,感觉生活有太多的不如愿,太多的烦恼。也许是因为我们总是看不清事物的本质,心胸不够开阔吧?而《论语》却能让我们的心平静下来,看懂生活,看透一切,不再为生活小事而烦恼。
 
  儒家思想在历史上曾那样兴盛过,汉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它成为了当时的正统思想。但在新文化运动时,却有人喊起了“打倒孔家店”,儒家思想受到了极大的打击。而今,我们又拿起了《论语》,因为在追求物质的现代,保持一颗宁静深远的心,一颗高洁的心,一颗不因外物而变得浮躁的心,实在太重要了;我们又拿起了《论语》,因为它对人生的解析、对道的解析,那样精美绝伦,深深吸引了我们。
 
  《论语》告诉我们的知识,永远是最简单的。《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我们,怎样坦然地对待一切,怎样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生活,也许我们一下子感受不到《论语》带给我们的进步,却可以得到心灵的平静,那就足够了,《论语》的作用是不会立刻发挥出来的,但在这个浮躁的社会,还有什么比心灵的平静更重要的呢?心静下来了,才能做出理智的判断、正确的选择。
 
  既然作为学生,自然最关注学习,不妨就来谈一谈《论语》中讲学习的部分吧!我最喜欢的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几句。词句间,透着多么谦虚、实事求是的态度啊!对学习的爱、尊重、敬畏早已体现得淋漓尽致。我不禁感叹古时候人们对学习的那种认真的态度。在我们现在的学习生活中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只有热爱学习的人,才能学得更深入;只有敬畏学习的人,才能学得更仔细认真,更一丝不苟。而只有当我们以最谦卑、最认真的心去对待学习的时候,学习才会回报我们,让我们掌握知识,沉浸于学习的快乐之中。
 
  《论语》带给我们的感悟,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讲完的,不是普通的词句所能表达的。那一点一滴深厚的人生哲理,早已渗透入我们的心。抽出一些时间,在明媚的阳光下,细细品读《论语》,品读那人生的味道······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jianligu.com/redian/xinde/ro7nw2.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