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简历谷 >

热点 >心得体会 >

因为痛所以叫青春读后感8篇

因为痛所以叫青春读后感8篇

通过写读后感,我们可以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与其他书友建立联系,通过写读后感,我们可以将书籍中的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更好地应用于实际,下面是本站小编为您分享的因为痛所以叫青春读后感8篇,感谢您的参阅。

因为痛所以叫青春读后感8篇

因为痛所以叫青春读后感篇1

第一次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是我在姐姐的书桌上发现的,当时觉得书名挺有意思。姐姐说读了这本书之后感触很深,于是我就翻阅看了几页,不知不觉就被书中的内容所吸引。读完之后我的心灵好像是被不知名的物体重重的冲击了一下,使我不得不反省自己过去有多么的浪费青春,浪费时间。而现在对人生迷失方向的我,也重捡了自己的理想。

?因为痛,所以叫青春》是韩国著名作家金兰都面向韩国的青年人写的,由毕淑敏推荐,他希望能够倾听同样独自站在人生面前的中国人的心声。作者金兰都担任首尔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消费者研究系主任、韩国总统办公室三星集团、爱茉莉太平洋集团等企业的专业顾问,面对如此繁多的职位,是否感慨人生是如何这么成功的?其实作者也经历过我们所经历过的一切,爱情、梦想、挫折、迷茫、择业······25岁那年作者刚刚毕业,正处于落榜、收到服兵役通知、与女友分手,爷爷、奶奶、父亲相继去世······那段不堪回首的岁月,11个月作者主持了三次葬礼,心情的沉重可想而知,但他并没有放弃,而是自豪的说——这就是我的青春。然而,只有十八岁的我,虽然没有作者这样的遭遇,但是一年前的中考落榜,对我的打击十分之大,没有考上我向往的高中,父亲、母亲、姐姐更是担忧我将来的前途,和作者相比我所遭遇的困难真是太渺小了,而我现在就读高职学院,一年的学习下来,我仍然没有确定的人生目标,对未来反而更加迷茫······

看过《因为痛,所以叫青春》之后,我对未来有了更加坚定的理想与信念,就如作者文章中的一句话,学历在你就业的时候也许很重要,但它所能产生的影响力都不会太长久,虽然名牌大学专业的毕业生拥有十分优势的就业资格,但在当今这个年代,能否继续在业务上拔尖,不是学历,而取决于能否玲珑地处理人际关系,况且如今的公司开发出许多深层次的面试,正努力淡化学历对一个人的评价所造成的影响,大多数成功人世甚至没有大学毕业。所以我不会轻易就放弃自己的理想,虽然中考失败了,并不意味着终点,而是新的起点。

为理想打拼的路程往往会遇到挫折,看似望不见边的历练实则是你前进的力量,正是因为经历风雨的历练,才能让自己变得强大、无所畏惧,作者用坚强来面对生活中的一切问题,告诉我们历练是祝福,是历练造就了成功的你,记住,历练是你力量的源泉!

无论站在何时何地,我都应该脚踏实地的学习,积累我的人生经验,为自己设计一些规则去遵守,去制约自己。做到:每天一小时的书籍阅读,一小时的特长学习,一小时的外语学习······一天三小时,一周20小时,坚持十年可以攒够1万小时,如文章作者所提到的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不一样的成功启示家》一书中提出的“1万小时法则”,甚至我们一直称为天才的莫扎特、比尔盖茨同样也是靠着1万小时的练习才激发出自己的才能。如果能够做到同生活中的步调保持一致,那么我离成功的地点也快了。

因为痛所以叫青春读后感篇2

这本书有些地方说的很对,尽管我们现在只是高中生而已,但我们也是即将要迈向社会的人。所以我们就必须做好属于我们自己的人生规划,而不再是过分的盲目。

其实对未来的规划很简单的,只要想想我们现在想要的是什么,一切就可以明了。但是分析自己的内心——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因为我们毕竟是孩子。对于孩子来说,认识问题很难不片面。满怀着梦想的他们,不能充分的认识社会,这时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将来的路就很可能走偏。“择业十诫”的第五条说:不要选择大家挤破了头想去的地方,而要选择谁都不愿意去的地方。面对现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很多孩子都想着要搞金融,要赚钱,但是这真的是好的选择吗?职业是关乎一生的大事,一定要选择一个你真心喜欢并愿意去做的,并且还要根据世界的情势去判断。当所有人都跑去“赚钱”时,“赚钱”就不是一个好职业了。那些关乎人类未来的职业,虽然可能人少,但的确是不会过时的好职业。比如说科研工作者。其次,选择将来的路,一定要把梦想和理想区分开,脱掉自己的幼稚。有的朋友在说到自己的将来时,还是带着幻想,希望尝试所有喜欢的职业。虽然这也可能成真,但我对此是不抱多大希望的。因为人的一生是有限的,把一个职业做好尚且艰难,有的人穷其一生都无法做到,何况这么多?理想太多,和没有理想一样危险。

对现在的我们来说,最重要也是最直接的规划,就是大学的选择。上什么大学,与之有关的不仅是你的成绩,还有你随后的选择(其实后者更重要)。我有两个朋友,他们的选择恰能说明这一点。他们今年是大一的学生,其中一个高考是上了重点线,另一个差几分没上。上重点线的报考了一个热门的金融类院校,另一个则抱着破釜沉舟的决心,搜集资料,去了一个偏远地区学校的冷门院系。结果很令人意外,热门的学校学生太多,老师又少,学生几乎见不到老师的面,对学习造成了极大影响;冷门的院系学生少老师多,有着丰富的资源,教学近乎一对一,高下立判。同是院系,有的可能上千人,有的可能几十人,教育怎么可能一样!

所以我们不能盲目了,在事关人生的选择中,要做好自己的判断。所以现在的我不想与那些“热门”专业起什么冲突,哲学这样的“冷门”最好了。我无意左右别人的观点,但事实就是如此,我们无法否认。

因为痛所以叫青春读后感篇3

走进书店,看到一本《因为痛,所以叫青春》的书本,因为被书名所吸引,我好奇的翻了翻,立马就爱不释手了,感谢在我最好的年华遇见这本最好的书,通过这段时间的阅读,我深有体会。

前段时间我好奇这个我们听了无数遍的,我们也经历过了的所谓的青春是什么意思,我以前还真的没有好好的去了解它深刻的含义,于是我百度了一下,在网上有人这么解释“青春是年轻时的张狂,青春是少年时的憧憬,青春时或变的内敛或变得张扬或变得冲动,青春就是你年老时最想重新再过一次的时光,青春是一本书中最绚丽的一页,需要我们全心书写,而且只有一次,我们要认真对待,谱写最辉煌的篇章。”我觉得他的解释很正确,但是对于《因为痛,所以叫青春》

这本书的阅读,我对青春又有了更深更痛的领悟。

青春,风华正茂的年龄,我们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有憧憬、彷徨、不安、迷茫,这几个词听起来糟糕极了,但是我们必须接受的是这就是青春。

岁时我们懵懵懂懂的进入大学,对一切都未知,我们对人生还没有规划,我们对工作还没有概念,直至毕业,我们就得步入社会了,突然我们迷茫了,我们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工作,甚至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这成为了我们初入社会遇见的第一个痛。

这时,我们不知希望在哪里。我们有的仅仅是一本学历,但是这时是最应该冷静下来的,书中有一篇题为“我们是否选择了正确的路”我们不能急于求稳定,求高收入,我们应该寻求那条最适合我们自己的路,我们要不断的反省自己,遵从我们自己内心的渴望。

书中写说“只要认真计划一件事情,并且一边坚持一边调整,往往会完成得十分出色。懈怠的情绪谁都会有,不要担心自己比别人走得慢,也不要因暂时的挫折心灰意冷,只要不断调整心态,不停下脚步,最终都能抵达终点。”是的,我们要适当的对自己的人生有所规划,给自己制定一个目标,然后朝着这个目标不懈的奋斗。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不要偷懒,对于不懂的东西多问问别人,保持谦逊的态度,养成勤奋的习惯,不要允许自己懒惰,我们的现实行动要匹配得上我们的目标。

我们要不断的充实自己,利用好每一分每一秒。当然,在遇到困难时,进退两难时,不妨,停下来,静静心,适当的放弃也是对自己的重新审视。

总之,我们不要害怕迷茫,我们要相信自己会有最美丽的可能。

因为痛所以叫青春读后感篇4

他是首尔大学教授,他是博士生导师,他是韩国总统办公室、三星集团、爱茉莉太平洋集团等企业专业顾问……他就是金兰都。但提到他,更被人们赞颂的是一本改变亚洲亿万年轻人的疗愈经典,是他写给迷茫孩子的疼痛共鸣的书——《因为痛所以叫青春》。

书中作者如实地把为人父母的成年人们所不曾来得及去了解的这代年轻人的困苦和不安展现了出来。作者帮助他们诊视这些无法向他人倾诉的苦痛,并告诉他们如何才能从这种苦找到为未来打拼的能量。

无论在什么年龄,都应该对人生充满希望。如果将人出生到死亡的时间比作一天的24小时,假设人的平均寿命为80岁,那么大学毕业时的24岁顶多等于早上7点24分,所以,请不要对青春中的你的失去信心。即使现在的你还没有大红大紫,但请相信,你也有自己绽放的季节!虽然来得迟那么一点点,但当它降临的那一刻,你绚丽的人生之花,将不逊色于任何早开的花朵。在人生的某个节点上,你终会发出耀眼的光芒。

人生最重要的是成长,但成长所需要的养分时间,却被一一浪费掉,就如同被小偷偷掉一样,那么花在重要事情上的时间就会越少作为一个人存在的分量也就会越低。所以我们要戒掉那些沉迷网络的坏习惯,学会安排自己的时间学会搜集鸡肋时间来做大事情。

做人做好自己安分守己就好,不要总是羡慕别人,觉得自己是最不幸的。永远不满足自己的现状,盲目地将别人的幸福放大,对自己的幸福缩水。是自己陷入焦点主义中。其实,或许也有人在偷偷的羡慕着你。做一个乐观主义者,不要过度自卑和自满,上帝赐给每个人的幸福都是均等的。

步入社会后,在职场上打拼,靠的不是优异的成绩,不是名牌的大学,不是光鲜亮丽的履历,而是自己学习以外的社会能力,一个企业需要的是对企业的成长有所贡献的人。简历只不过是在无法判断一个人的贡献能力时,对其打分的一种指标而已。企业真正需要的,是这些指标背后的实实在在的能力。

人生重要的,不是你的第一份职业,而是最后一份。谁能笑到最后,走得最远,才是胜利者。所以,步入社会后要学会吃苦,不论你来自哪所名校,请暂时放下你那高高在上的尊严,最初的牺牲是值得的。虽然在开始时,你并没有赢在起跑线上,但人生是场马拉松,以后的路还长着呢,坚持到终点飞快冲线的人,才是第一名。

因为不安,所以青春;因为茫然,所以青春;因为彷徨,所以青春;因为忐忑,所以青春。

因为痛所以叫青春读后感篇5

曾经有许多年轻人痛过,那么多令你操劳、烦心的事,纠结啊。想过没有?这是为什么,我该如何面对,该怎么选择,怎样做?对于未来的梦想,该怎么实现?

青春,之所以痛,是因为看不见未来的不安,迷茫。也许,你迫不及待地想去实现梦想,可内心却十分不安。这本书,不是风格如同小说般梦幻,飘渺;也不是像悬疑那样刺激恐怖;而是一本亚洲千万年轻人的心灵指南,给在花季的我们,给予最好的精神洗礼,最好的指引。

作者金兰都亲切引导般的笔墨和对于青春所带来的种种问题深入浅出的分析,都使我与之产生共鸣。不错,有些问题,他这么理解,我也这么认为。虽然我年龄尚小,这本书似乎更加像为20岁左右的年轻人定制,但是,我认为,所有的少年少女,都应该更早地读到它。为什么?进入青春期的我们,虽然比儿童期对于某些社会现象和事物的理解更加深入,但是,相比较当今复杂的社会形势,这点认知还过于浅少。许多人迷迷茫茫,懵懵懂懂,对于未来,人生的把握一点都没有,没有方向,不知道怎么样实现自己的价值,怎么选择自己的道路;然而,更早读到这本书,就能更好地把握青春,把握现在。

全书都围绕着“痛”这一个中心;也许大家都有被失败挫折打倒时,痛苦地认为自己没有希望了,第一章《我们的希望在哪里》可以给予你最好的安慰和支持。读完这一章,也许可以给你省去许多因为痛停留在挣扎边缘中浪费的时间。第二章《年轻,所以伤得起》会更深层面的告诉你,你现在的痛是正常的,不要惧怕失败,是它历练了你,该如何让面对失败与挫折等。第三章《奇迹是靠点滴积累而成的》能让你踏实努力地干好你所要面对的一切,正确的选择人生道路。层层递进,在思想上让你更好地对到青春,对待人生,对待大好的时光。

我个人认为,金兰都是一位出色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他的语言十分富有思想性,但对于年轻人来说更实在,凝聚了人生智慧,好似温柔地把智慧精华灌输到年轻人的脑中去。每当你有困难不安时,读过它又会心静如水,并且理智地处理各种问题。能让你在痛苦中成长、历练。每当你无所适从的时候,它又会为你指引方向,迷茫的心渐渐对一切的认识清晰起来。每当你平静的时候,你又会更加深入地思考它背后的东西,得到比别人更多的智慧,升华心境。

痛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它让你纠缠于心无法自拔,迷失方向,堕落下去,虚度年华。在某种程度上又可以化为动力,那要看你怎么对待了。痛过后,释然地去面对吧,去解决现在纠缠于心的问题,为你的梦想为之奋斗起来吧!本书能够给你提供最好的帮助。

因为痛所以叫青春读后感篇6

因为不安,所以青春;因为茫然,所以青春;因为彷徨,所以青春;因为孤独,所以青春;因为忐忑,所以青春。

还没来得及跟童年说再见,我们已经被推上了青春的列车,还没享受够爸妈的怀抱,却不得不试着独自奔向远方。读了《因为痛,所以叫青春》,我看到了迷失已久的方向,聆听到了心灵最初的声音。青春本就是孤独艰难的,触动着我敏感的神经。

初一,刚来到这所学校的我对初中生活充满信心,于是,初入中学的我带着几分天真开始书写人生的又一篇章。

踏上了久违的起跑线,重新迈开步伐,第一次,我乐于参加各种竞赛,争当班干部,从一开始的扭扭捏捏,不善言辞,到站上讲台,用心去看同学们的眼睛里充满的期待,回想着投票时同学们给予我的信任与鼓励,心里满满地溢着感动……青春期的我以为这便是青春向上,多姿多彩。

初二,被生活再次打磨了一年的我对自己还有所怀疑,渐渐松懈了,直到考试成绩发布后,才知道一落千丈的感觉。我浪费了太多时间,错过了太多风景,如今,无法挽回了,我认识到自己的无知,只有无言地落泪。所幸,还有时间。原来青春是隐藏在遍布生长的荆棘中。

陷入迷茫的我翻开了《因为痛,所以叫青春》这本书,并从中获得了慰藉,唤醒了我多愁善感的青春,并将希望寄托于此。几年来总是把自己的心灵交给日记,因为这字里行间抵达心灵深处,也许面对这个风云变幻的世界,许多人多变得敏感而脆弱,迷茫而无措,于是拒绝阳光的沐浴、雨水的滋润、花朵的陶醉,紧锁心灵的门,沉浸在悲伤、啜泣中.但是青春就是这样,尽管繁华背后是落寞,微笑背后时常隐藏着悲伤,但那是值得珍藏一生的回味;尽管没有无数的鲜花和荣耀的舞台,但是我有那颗真挚热情的心;尽管这条青春道路上充满荆棘,不易实现人生目标,却固执倔强地飞向天空,摔得头破血流,最终梦想像泡沫那样消失得无影无踪,但我们努力过,追寻过!

从这本书里,我理解了青春,不只是一个人不打伞走入如泣如诉的雨中!不只是不唤醒的早晨执着于那个千年不变的梦幻!让我们与青春同行,追寻阳光,带着心头的憧憬去诠释那无悔的青春。

只愿此生,无悔青春!现在的我只有拿起手中的笔去书写那淡淡的,淡淡的青春……

因为痛所以叫青春读后感篇7

青春的定义是什么?是我们年轻的18岁,还是携带着各种历练痕迹、一路走过成长之路的我们自己?答案并没有绝对,因为我们正是打着18岁的旗号,在名为青春的成长之路上漫步的。也许,我们时常不安、茫然,也曾经或多或少的彷徨、孤独,甚至忐忑,但是,这就是青春所带来的魅力。

我以前并不十分明白这种魅力的所在,只是为它而时时苦恼着,因为会害怕未知的未来,会犹豫自己所做的每一次选择。但是,仅仅因为一本书,确切点说,是对自己成长至今的一次倾诉而使我更加的认识到青春的魅力,它就是金兰都的《因为痛,所以叫青春》。

不得不说,这是一本具有魔力的书,并不是赋予其奇幻的色彩,而是它用最简单易懂的道理却可以吸引到不同年龄层的读者,因为,大家都具有一个共通性,就是都曾拥有过的“青春”。每一个读它的人,都会回忆起自己过去所经历的点点滴滴,那些都是自己铭记于心,深深印刻在脑海中的历程。它并不具有华丽的词汇,也没有略显浮夸的大道理,而是充满了微小却足以使你动容的小细节。

是它让我明白了青春的意义:永远不要后悔自己所做的决定,不要给自己回头的机会,认准了一个目标就尽全力去达到,哪怕我们看不到未来的结局。因为站在人生路口的只能是我们自己,没有人可以真正的去决定我们的未来,未来的路只有我们自己去走,无法依赖别人。而我们现在首当其冲的便是给自己定下一个指引自己的目标,不需要太遥远,只要望着自己眼前的这一级台阶,认真地去走,打好稳实的基础就已经是我们的一小步成功了。

我们不需要太快。也许我们曾经输在了人生的起跑线上,但我们终究不是比那一刹那的胜利,而是谁最后可以先到达终点,在奔跑的过程中我们仍然有机会可以赶上领先者,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奔跑过程中的阻碍,哪些是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无法忽视的存在,但是也恰恰是这些历练,可以使我们积累更多的成长经验,知道自己真正应该去做的是什么,清楚的知道自己的目标,不是那些站在你前面的人,而是你为自己的将来所定的目标,是你自己愿意去为之的,只专属于你自己的目标和未知的旅途。

认定了就不要回头。我们不能多次改变自己所做的的决定,既然已经认定了一条路便应该勇往直前,毫不畏惧的面向自己的目标。也许我们身边有许多的人对自己的决定多加劝阻,相信他们都是好意,但是我们应该自己想清楚究竟要的是什么,我们所做的每一个决定是否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若是认真思考过的,那就不必犹豫了,也不必去听他人对自己的决定是何评价,因为这条路没有人可以代替我们走完,所有一切的未来都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我们一旦认定了就不应该给自己退路的机会,犹豫只会让自己更加的迷茫,更加的不确信自己,所以我们只能一心一意的往自己认定的方向前进。

奇迹是靠点滴积累而成的。别想一口吃成胖子,这是至理名言。只要认真计划一件事情,并且一边坚持一边调整,往往会完成得十分出色

因为痛所以叫青春读后感篇8

纠结于题目,本想起做书评,但觉得自己潜质尚浅,不能真切地评书,而且更多的还是想分享下自己的感受,最后还是换做读后感三个字。

发现这本书是在一个吵闹的都市书店里,但简单翻阅后却发现这本书能带给我很多的释然与坦然,仿佛一个在海上漂流的孤舟最后看见了一个能够停泊的小岛。我就是书中描述的这样一群20出头的迷茫的年轻人,作者金兰都虽早已不是青年人,但他却能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年轻人的痛楚,很多时候书中的文字会让我有强烈的共鸣,迷茫的自己经常会连自己在迷茫什么都不知道而感到深深的恐惧,但在读此书时,很多状况,感觉作者描述的就是自己,他站在旁观者的立场,“残忍”地揭露我们习以为常地以各种借口麻痹自己的一些想法,那里的残忍并不是只痛彻心扉,而是直白、明了,举重若轻的智慧在字里行间显露,作者没有直接以过来人的身份站在必须的高度,俯视年轻人,告诫年轻人,而是站在年轻人的队伍中,设身处地的为你喜,为你忧,透过一个个例子或比喻传达自己的思想。

作者多次用自己的例子给予我们正能量,他大学本科读的是法学,硕士、博士读的是行政学,可此刻任教的领域是消费学,他自己的例子不正好说明了人生是有多种可能的这一观点吗?正如其文章一个小节的标题“人生,自有一条等着你的路”,又何必那么慌张,那么着急,“年轻的我们,就连痛苦也是完美的”。

作者在刚刚步入青年时就接连遭受失去亲人的打击,他在11个月内接连主持了其父亲、爷爷、奶奶的葬礼,这对于一个刚刚20出头的人来说,无疑是沉重的打击,但是,却是最好的洗礼,如今遭受的各种痛苦、打击,甚至折磨,都是为了打造一个更加强大的未来的自己。

关于书的资料,一共分为四个章节,具体的不谈,那里只谈几处自己印象深刻的句子。

24岁这个年纪顶多就是早上的7点12分,是正要出门的时刻。作者向我们说了人生时钟,24小时相当于1440分钟,而将此等分成80年,每等分就是18分钟,也就是一年相当于18分钟,那么快要22岁的自己,其实刚刚快要早上的6点36分,当我发现这个比喻时,觉得很不可思议,觉得自己就应要大刀阔斧感触一片天地的时刻竟然只是刚刚起床的时刻,因此,如果你也和我一样的年级,那么请接收自己的迷茫吧,想想看一个刚刚起床的人会有多清醒。同时,我也变得不再不安,取而代之的是兴奋,原来自己才刚刚开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会遇到什么人?因此,要充满精神,先好好梳洗,再换身漂亮、适宜的衣服,带上微笑,准备在该出门的时刻美美地出门。

把目标周期弄得短一些,解决好“这天”的事情就行。写到那里不得不提一下自己都已经看不再去的拖延症,自己一向在与它作者不懈的斗争,但成效不大,而且我发现这个几乎快成了新时代的通病,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了看着deadline来做事情。作者估计也以前是这样一位拖延症患者,因此他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方法,与其下定决心做一些宏观、大气的年度计划,不如简单但认真地规划每一天,这是实际有效的,我们不会有太多负担,于是我决定每晚睡觉前列下第二天需要完成的事情,不好过于概括,要尽量具体,比如我发现“做户外”就很宽泛,第二天很有可能正因不知道做什么户外,做多久而放下计划,因此改成“在操场快走4圈”更有实践好处,而且制定的计划不是一成不变的,要不断根据自己的状况作出调整,比如这天我准备将4圈改成5圈。

放下并不等于懦弱,如果你正吃力地抓紧一个细细的目标。就请自信地松开绳索,同时张开信任自己的翅膀,勇敢地堕落。我看到这个小节时激动地差点叫了出来,那时的情绪是:原来,还是有人懂自己的。作者形容有时我们像在井底紧握一个绳索,我们已经筋疲力尽,但由于下方一片漆黑,我们不知道距离地面的高度,因此我们不敢松手,不敢坠落。但作者鼓励我们与其让自己的体力在紧握绳子中一点点被耗尽,不如松开手,勇敢坠落,那时会发现其实地面离我们原来只有30cm。

联想到自己,眼下的自己正面临着这样的抉择,作为一个工科学子,在大三这个关键时刻点上,所有未来的问题瞬间倾泻到我们身上,自己成绩不错,能够拿到保研的资格,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是件梦寐以求的事,可我其实并不喜爱科研,我不喜爱钻研,不喜爱纸上谈兵,为了毕业论文而码字,我更喜爱与人打交道,也有自己喜爱的领域,更梦想以后能够凭借工作而环游世界,但身边的朋友、家人都会说想让我有个稳定的未来而让我理解保研,去读三年我不喜爱的书,但是还好就在我快要向舆论投降时,遇到了这本书,并且看到后面的一句“工作让你感到多快乐,你就会有多大发展”,想到自己每次痛苦地复习,几近崩溃地做实验,我发现自己眼下这在紧握一根这样的绳

索,因此,合上书时,我突然有了种释然,心中有了答案,3年宝贵的青春年华,为什么不用来做自己真正喜爱的事情呢,自己才是人生的主角,何必过别人认可的生活。当看到作者后面的一句“此刻的你对得起多少未来的你呢?”时我几乎要落泪,是啊,我要对得起未来的自己,不想留下遗憾。我知道这会很难,但是难并不是代表绝对不可能,难不就应成为放下的理由。期望这是最后一次纠结于这个选取上,如今做了决定就要勇敢去做,5年、10年后的自己必须会十分感谢此刻如此勇敢的自己。

任何工作都要具备的潜质—写作潜质。看到那里时我不紧十分羞愧,自己真的已经很久没有写什么文字了,于是也才有了鼓足勇气写下本文的念头,这篇文章算是自己大学以来除了论文外写的最长的一篇文章了。作者推荐我们去背诵优秀诗歌,去准备一个摘录本,透过模仿与背诵来提高自己的水平,当然还要坚持写作,作者之后举了个“1+1”的故事,说明每一天用1小时坚持做一件事,一年后能够获得的力量,奇迹是一点点积累而成的,从那里又引申到坚持,我觉得厚积而薄发是古人的大智慧,坚持是世界上最有力量的东西,真的要好好坚持才能够对得起自己,对得起从指间流过的时刻。

就我自己而言,总以各种借口说自己没有时刻读书,因此我决心要早睡早起,每一天早上用一个小时的时刻读书,自执行以来的2个星期,自己真正做到的只有3天,自己都开始觉得自己有些无药可救,但是换个角度想,自己已经坚持了3天,未来便能够坚持更多,只是需要更加发奋,那里想和大家分享一个能够有助于自己坚持的方法,就是把自己想坚持做的事情尽可能多的告诉身边的朋友,一方面让他们监督我们,另一方面还能够增加我们的放下成本,当我们想要放下时会觉得碍于面子而不得不继续坚持。

最后关于本书的资料,我想分享几处我很喜爱的比喻。除了上述的人生时钟的比喻,作者还把人生比喻成拼图,我们的每一天就是一块拼图,但是这块拼图只有你全部拼完时才能看到自己拼就的是怎样的一幅画面。

比时刻更重要的是指南针,相比你人生跑得有多快,更重要的是你是否找到了正确的方向,比指南针更重要的是镜子,要时刻透过照镜子才能看到自己正在拼凑的是怎样的一幅画面。

最后作者以最新款的手机来比喻如今的年轻者们,我们有很多与众不一样的功能,但是不能正因自己没有时刻,或者担心把手机弄坏而不去学习那些功能,白白可惜了那么多珍重的功能。

最后,自己真心觉得这是本能够算作知己的一本书,作者虽然是韩国人,但是却从中发现了韩国社会和中国社会的很多共性,产生很多共鸣,对我来说最有用的是它给了我很大的勇气来做一些决定,并且让自己欣然理解此刻的不安与迷茫,把自己交给未来堵一把。

正因痛,因此青春。

正因青春,因此无限可能。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jianligu.com/redian/xinde/no4816.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