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简历谷 >

热点 >心得体会 >

三体小说读后感7篇

三体小说读后感7篇

读后感是一个感悟的过程,通过它我们可以汲取书中的智慧,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通过写读后感,我们可以表达对作者的感激之情,感谢他们为我们带来精彩的故事,以下是本站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三体小说读后感7篇,供大家参考。

三体小说读后感7篇

三体小说读后感篇1

?三体》这次得到雨果奖,评奖过程虽说有些插曲,也不必将此奖看得比诺贝尔奖还“纯粹”,但却仍然可以说,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它标志着中国的通俗文学也在向世界一流水准看齐。这个事情,其实比一般人所能理解的,还要重要一些。严锋兄以前有个看法,认为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的纯文学写作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最好的作品,已经和目前世界一流水准差别甚微,但通俗文学,却和世界水准有着巨大的鸿沟——我很同意这个看法。《三体》得到行内大奖,可以弥补一下这个遗憾,也可以让更多作者看到希望。

中国新科幻正在力图摆脱“通俗”的帽子,这在我看来,大可不必。“通俗”并不一定是个贬义词,一般人喜欢看的,就是通俗文学——能够做到大众喜闻乐见,也是一种特殊的本领,并非人人可能。如果在此之外,还有更深更广的内涵,也可能会被经典化,耳熟能详的例子如金庸武侠小说,并不因为其文类通俗而失去业已确立的经典地位。如果摆正自己的地位,通俗文学依然大有可为,并不一定非得跻身于在观念、内容、形式等方面都在进行探索的纯粹文学乃至先锋文学的狭窄领域——那种探索,本来就是少数人的责任和义务。当然,新科幻如果在观念、内容尤其是形式方面都进行了前沿性的探索,也会成为高层文学的一部分,但恐怕会大大降低特定时空内读者的数量,有此雄心的作者,得事先预估其中的风险。

通俗并不妨碍其也关注一些“严肃”的问题——当然,关注的方式,处理的复杂性和深度,还是会与严肃文学有别。在这些方面,《三体》仍然是通俗文学,它之所以值得学者关注,是因为它涉及到了一些至关重要的问题——当然,处理得如何,则见仁见智。

尽管属于“科幻小说”,《三体》核心的设定和关注,其实属于社会或政治领域,只是它把对这个领域的一些基本设定,投射到了广袤的宇宙时空之中。这部小说的出发点,是很单纯的“科幻”问题:地球人是否应该和外星人联系,是否应该预先设定外星人的“善意”?刘慈欣后来在采访中的回答显然更为周全:我们应该对地球上的同类尽力推行谅解和善意(这已经很难),却不能不以“最大的恶意”评估可能存在的外星威胁——不能过于天真乃至蠢萌。但由此推广出来的“黑暗森林体系”这一“宇宙社会学”的“公设”,却属于社会、政治领域,也可能存在各种问题,难免引起争议。事实上,一谈到“宇宙公设”,就已进入“道”的领域,这是哲学尤其是形而上学的基本领域,科学在此并无优先权,对我们一般人来说,最好是承认对此一无所知,从而多少能够保持开放性的态度。

黑暗森林体系,有其洞见——尤其以业已了解的人类历史状况而言,所以不能一概抹杀,但能否推广为“宇宙真理”,却大成问题。其基本预设,可以说来自于一些现代性的流行观念:在政治学上,不会早于16世纪霍布斯的自然状态假说,在社会学上则明显受到业已废弃的19世纪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影响。列奥·施特劳斯曾对霍布斯的假说提出批评,如果假定人只是追求肉体的自我保全,进而仅仅追求技术发展以达到此目的并追求权力的扩展,对于古典哲学来说,这已经标志着我们丧失了基本的人性,属于古典哲学家不再有兴趣讨论的问题。就对人的理解而言,人首先恐怕是一种追求意义的生物,意义问题没法单纯用技术手段化约,“意义人”要先于“政治人”,更不用说“自然人”或“技术人”。事实上,这也是今日社会学业已承认的基本原则——对《三体》的设定最有力的驳论之一,就来自一位社会学背景、网名“风间隼”的学者,他写到,只要“是与人类一样有精神觉悟,有自由意志的生物”,“‘宇宙社会学’就一定会涉及到意义问题,绝对不可能用数学来解决。”对此,《三体》考虑显然不足。

不过,即使纯粹从数学模型来说,《三体》的设定恐怕也未见得自洽。“黑暗森林体系”可以看作设定条件下的“博弈论”的一个解,但它是否“最优解”或“唯一解”,恐怕并非不存在疑问;还不用说,最初的设定条件:两个公理和两个推论,是否存在矛盾因而不能自洽,也并非毫无疑义。“博弈论”问题的合理解,关键在于如何达到“纳什均衡”,由此如何评估“黑暗森林体系”的自洽性,应该交给专家去处理。我们唯一可以提供的意见是:力量和冲突(全面的战争状态)恐怕并非最优解,遑论唯一解。如果推广到更复杂的系统,问题也就更为复杂。我们知道,霍布斯由“自然状态”假设,推出的是一整套政治理论;即使天马行空的科幻领域,刘慈欣非常可能受其影响的科幻大师阿西莫夫“基地”系列小说中的“心理史学”设定(本身受19世纪思想影响),也并非如同“黑暗森林体系”那样暗黑;事实上,即使刘慈欣自己,也存在矛盾——《三体》第三部中,幸存下来的人类,关注整个宇宙的命运时,其所思所为,也与“黑暗森林体系”并不相同。

三体小说读后感篇2

第一次读《三体》是在五年前,只记得读完之后久久不能平静,并且叹为观止,五年后,回想起来,只记得文革、叶文洁和降维打击了,很奇妙地又重新翻开了这个漫长的故事,纷至沓来的细节有的与记忆重合,有的却像未开封一样引人入胜,与第一遍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跟着三部曲主角们经历现实与想象的融合,亦真亦幻。作者刘慈欣真的很会讲故事,人性剖析的尤为透彻,其知识面之丰富之专业不得不叫人五体投地。真善美在他的笔下活灵活现,却又不能以片面去评断某个人物代表某种品质,因为每个人物都是千层白面根本无法用一个词语概括,就如乱世枭雄,总会有一些影响历史的关键人物,看完书又会觉得,无论谁处于那个位置,结果未必就不同,所谓殊途同归,那些决定命运的时刻,将整个宇宙的历史都改写了,但又怎么知道它就不会如此呢?

文中对大场面的刻画展示了宏观宇宙的博大,对细节的把握又展现了平常人类的渺小,样样都被作者拿捏自如。当我掩卷三部曲之后再来回忆,发现我的记忆好似真的经过了成千上万年的腐蚀,对于地球往事已模糊不清,仅仅记得那是一个漫长的铺垫,铺陈冗长却不沉闷,那些动人心弦的桥段就不再赘述,一百个人会有一百种解读和唏嘘。或许我更喜欢的是地球之外的故事,以广袤的宇宙为背景,虽然深不可测,却又充满了残忍的浪漫,以宇宙为尺度的毁灭实在太令人震撼了!星球的毁灭仅在咫尺之间,毁灭即创造,这也许就是宇宙的美学。而生命,确实是一个奇迹,说它是偶然中的必然也对,必然中的偶然也好,它脆弱又美好,坚韧又残酷。宇宙的生灭周而复始,也可能真的不只存有一个宇宙。空间可以翘曲,而时间并不存在,只因参照系的不同,才有了对时间的感知,大宇宙的奥秘和深邃,繁星的升起与陨落,包括四维碎片,歌者,三体运动,越是稀奇莫测的事物越让我充满好奇和探索欲。

小说里的人物觉得二维化的太阳系像极了梵高的星空,不过后来,那只剩一片漆黑,看完整个宇宙的幻灭,感觉对生命更添敬畏,更想珍惜这沧海一粟的浮生,有人活得跌宕起伏,有人过的平淡乏味。在无限的宇宙广度下,众生不过如蜉蝣一般朝生暮死,无论如何,能够处变不惊的生活,大约就不枉此生了。

三体小说读后感篇3

我早已不看科幻小说好多年!最近在电影《超体》的影评中,看到大多都引用到一部科幻小说《三体》。大众普遍认为《三体》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它吸引和造就了无数科幻迷,他们为《三体》建立了三体网站,开发了三体游戏,三体的电影也正在筹拍中。《三体》的评价毁誉参半,因为看懂的和看不懂的各占一半。争论让我迫不及待地在上网下载《三体》三部曲,花一周时间看完,然后被深深震撼!实话说,我看过无数的科幻小说,之前从没看过中国人写的科幻小说,在我的认知里中国作家的科幻想象力总还局限在《小灵通漫游未来》,走不出地球。但《三体》突破了我这伪科幻迷的已知认识,给了我关于文明,关于宇宙全新的理念。

?三体》是一部非常典型的硬科幻作品,讲述了地球文明在宇宙中的兴衰历程,描绘了宏大壮丽的太空景象。通过拉伸到整个宇宙,整个时间,整个维度的视角,记述了勾心斗角的精神历程。书中对人类历史、物理学、天文学、社会学、哲学、宗教都有涉及,从科幻的角度对人性进行了深入探讨,格局宏大,立意高远。《三体》非常有创意,将各种元素神奇的融到了科幻里面,如文革,孔子墨子,哥白尼,爱因斯坦,冯诺依曼,秦始皇等等,让人一看就知道是中国人写的书,非常的有认同感。作者擅长不断地抛出悬念,分析过程步步惊心,经常有一种被逼迫的喘不过来气的感觉,很有种看美剧的跌宕起伏,悬念丛生的意思。这种欲罢不能的感觉,就像我们小时候看金庸,古龙的武侠小说,不把它看完,否则便如千百小虫在心里咬噬。并且为每解开一个悬念,出现的新事物都必须你花心思去理解,去想象,否则后续的剧情就无法理解。如时间的奇点,潜伏在地球的质子,能使宇宙坍塌的二项箔,我好久都没为看小说而动过脑,在看《三体》时却必须得不停地停下来想象、理解。

书中提出一全新的宇宙社会学理论,光年尺度下的生存推理:“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猎人。”让我们停下来思考,在人类科技尚未达到在宇宙自由行走的高度时,是否有必要暴露出地球文明的存在?

不得不提《三体》一书作者刘慈欣,大家俗称——大刘。生于60年代,毕业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的水电工程系(居然是同行),是山西的一座发电站的软件工程师。他利用业余时间创作科幻小说,现在是当今中国科幻届无可争议的领军人物。《三体》的出现,让沉寂多年的科幻小说吸引了太多的目光,几乎是炙手可热。《三体》的英文版已开始在美国出版发行,凭大刘单枪匹马,把中国科幻文学提升到了世界级的水平。他承袭了古典主义科幻小说中节奏紧张,情节生动的特征,并且在看似平时拙朴的语言中,浓墨重彩地渲染了科学和自然的伟大力量。他是一个冷漠的宇宙观察者(黑暗森林法则),冷酷的道德评判者,再加上一个冷静的思想者。他想像奇特,漫无边际(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宇宙之外的宇宙)渗透了一股对宇宙的敬畏。

我一直觉得科幻小说的迷人之处就在于即使你所处时代的技术能力和知识力量不够,也能够借助作者的想象力到达未知的世界,理解其中之美!感谢刘慈欣,因了他的思想,让我看到了更远处!

三体小说读后感篇4

从《三体》到《黑暗森林》,之中有很多描写革命斗争的都联系上了时期,虽然发生的事件都是以未来和现有科学理论为材料,但其中对错误的斗争方式和时期的黑暗事件的讽刺异常明显。我是个90后,没有亲身经历过2019年时期,从历史了解到的,是关于那十年间的许多在现在看来是荒唐的事!而作者换汤不换药的描写让我们更为接近地接触到那一段沉重的历史。

革命需要血的代价。在“地球三体运动”一章中,描写了一群地球叛军(说是叛军可他们的思想也是想把地球变美好,可是他们的思想太负面了,居然认为人类无药可救必须灭亡!)信仰三体文明跟广大人类唱反调。如果说一切事物的结局就是毁灭与虚无,人类终将消亡,地球终将步入末日,宇宙终将走向无尽黑暗。那最终有什么意义呢?还是说本来就没有什么意义,其中演变的过程才是永恒的真理?宏观上去想,没有什么是永恒的!就如那个可怕的“农场主假说”:一个农场里有一群火鸡,农场主每天中午十一点来给它们喂食。火鸡中的一名科学家观察到这个现象,一直观察了近一年都没有例外,于是它也发现了自己宇宙中的伟大定律:“每天上午十一点,就有食物降临。“它在感恩节早晨向火鸡们公布了这个定律,但这天上午十一点食物没有降临,农场主进来把它们都杀了!

刚读到这一段的时候,我的后背冷汗直冒!太可怕了,如果真的存在高维的生物拿我们当鸡看,就如上帝一般,那么人类的所有文明岂不是都是笑话!

之后想想,嗤笑一声,这不是杞人忧天吗?就算真的存在,也不能够是人类的脑袋能够想象出来的场景,那跟现在,真的是太遥远太遥远……

有如史强那般的现实乐观主义才是我们要学习的,对生活的态度。毕竟跟那些以纪年级的时间单位相比,人短短一生几十年连沧海一瓢都谈不上吧?偏偏现实中连这些都不珍惜,不可学。

三体小说读后感篇5

我是一个十足的小书虫,涉猎广泛,对科幻情有独钟。《三体》是中国硬科幻实力派作家刘慈欣的著作,是一套好书。

?三体i地球往事》主要写了人类劣迹斑斑,已无力再拯救自己。对人类已经绝望并将希望托于三体人身上的组织——地球三体组织,开始了庞大的计划,三体舰队在用魔法般的技术锁死了地球的基础科学后,开足马力飞往地球……

?三体ii黑暗森林》主要写了联合国利用三体人思维透明的缺陷,选出四位面壁者,展开了神秘的“面壁计划”,三体人虽然本身不能识破计划,却从地球叛军中选出的精英,开始了智慧间的搏斗。

?三体iii死神永生》主要写了两个文明的覆灭:三体星球被宇宙中的“光粒”击中,整个星球顿时爆炸得灰飞烟灭;太阳系则受到了维度打击:从三维跌向二维,使其成为了壮观的图景。死神是唯一一座永远亮着的灯塔,不管你向哪里航行,最终都得转向它指引的方向。一切都会逝去,只有死神永生。

读了《三体》系列,我感慨万千。在伟大的宇宙面前,我们渺小如蚂蚁,不值一提。宇宙之大之妙,我们无发想象。它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猎人,如果他发现了别的生命,能做的只有一件事:开枪消灭之。在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狱,就是永恒的威胁。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将很快被消灭。在三体文明的“水滴”对地球太空舰队的攻击中,人类的狂妄自大和对抗更高级文明时的渺小与惨烈一览无遗。我领悟道,懦弱与胆小并不是其毁灭的原因,傲慢才是。宇宙不是童话,是残酷的、没有法则的黑暗森林。而一个文明看重另一个文明的最高表现形式竟然是:赶尽杀绝。这,颠覆了我的世界观。地球壮观的二维化使人惊心动魄,假警报的到来揭示了人类内心深处的自私与黑暗,两个文明的覆灭,又使人黯然神伤。

回味几番,我心中缥缈的雾气渐渐散去,坚定的信念显露出来:珍惜现在的一分一秒,做最好的自己,努力学习,让宇宙成为明天的主题,让宇宙,成为我们明天的垫脚石,让宇宙这张神秘的画卷,在我们手中清晰地展开!这,就是我的理想和信念,是我读《三体》系列的感想。《三体》中并没有明确的正义与邪恶之分。三体人为了躲过三个太阳带来的折磨的痛苦,向太阳系发起攻击;地球人为了守护自己的家园,与他们展开殊死搏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欲望,都会为自己的欲望与生存而奋斗,我们,亦不是如此?

三体小说读后感篇6

这个暑假,我看了《三体》这部获得雨果奖的科幻小说。

当时妈妈把它买回家的时候,我不太想看,因为它有1000多页,而且三部一本比一本厚,又因为是科幻小说,比较难懂。我刚刚开始看的时候,觉得不太好看,但是读到后来,觉得越来越引人入胜,我用了一天的时间就把第一部看完了。

?三体》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有两点。

一点就是科幻。书中提到的“黑暗森林状态”在我当时读到时感觉很震惊,再想想好像又很正常。就好像在警告所有人类:宇宙是冷酷的,也许发现外星人会给我们带来灭顶之灾!

还有一点就是它对“人性”的描写。我当时看了人类在三体文明的威胁下不但没有拼命研究与之对抗的`方法,反而为谁走谁留的问题争吵不休,最后甚至明令禁止逃往太空的时候,我觉得真的很可笑。仔细想想,不都是这样吗?人都是自私的,现在已经没有人愿意牺牲自己顾全大局了。别说生死存亡的大事,就是生活中的小事也是这样:我小的时候,和几个小女孩一起玩,有一个人提议说,让我们其中一个人带其她人到她家去玩,并且要把自己的糖果和冰激凌和朋友们一起分享,也要把自己的玩具给大家玩。本来很高兴的事情,但是大家都不愿意去自己家,谁会愿意牺牲自己的东西呢?没有人主动站出来,那就石头剪刀布吧,但是被选中的那个女孩却反悔了,最后我们不欢而散。而三体人呢?却认为“这对我们来说不是问题”。我就觉得这部小说和其它的小说真是不一样。在这本书中,人类的情感反而成了毁灭太阳系的罪魁祸首,也因此,它给我带来了许多震撼。

在第三部中,程心两次以爱和责任的名义把世界推向深渊。但是最后,她还是没有放弃,为了保住大宇宙的未来,把647号宇宙的物质归还了。智子说:“你还是在为责任活着。”但是,智子最后也选择了帮助她。我想,宇宙是没有对错的,虽然可能会招来祸患,但是永远不要放弃爱与人性。

三体小说读后感篇7

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

————《三体》

疫情期间闲来无事,无意中看到了在书柜里放着的三体,脑中便产生了想再攻读一次的想法,翻开第一部的封皮,映入眼帘的是略微发黄的书页,上面刻满了时间的印记。翻开书页,慢慢品读,我又见到了汪淼,叶文洁,杨卫东,罗辑,程心,史强,章北海。那句我最喜欢的话:“全员进入深海状态,自然选择号,前进四!”也安静的躺在那里。仿佛上一次的攻读,还在昨天。

用了十天重新把三部曲攻读了一遍,看到了大刘用自己的基本理论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构建了这座文学史上的丰碑。

?三体》本身,对人性,有着极其准确的认知。其中,对人类的自大,无知,以及目光短浅,进行了深刻的披露。而我们,就像住在地下室,却总想探索外面都市生活,但却没有能力和条件。而我们又像那从深井中仰望天空的青蛙。想探索,但却没有能力。

人类探索宇宙的脚步从未停止,在人类像个孩子一样,对着深渊喊道:“嘿!这里有人吗?”此时的深渊正在凝视着这个无知的孩子,其他的文明早已把枪对准了他。毕竟,在这片无尽黑暗的森林里,信谁也不如信自己,自己既是猎人,同时也是猎物,只有隐藏好自己,才能得到捕猎的资本。

而我们转念一想,宇宙无比广阔,而你我,包括整个人类文明,都是时间这条长河之中,激起的一朵渺小的浪花罢了,我们赖以生存的世界从那个奇点而来,最终,也将归于虚无,而人类文明的生命历程,在宇宙这这本“故事会”之中,甚至,都算不上一个故事。

人们,总是高喊保护地球,实际,人类指示地球存在46亿年中的一瞬。而我们的存在,或许就是一种幸运。就好比,一只小鸟,大声喊道,要保护自己的这片雨林。

这,和人类文明在其中认为自己是浩瀚宇宙中为数不多的高等文明一样荒谬,人类需要保护的不是地球,而是自己本身。只不过都是想让自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多存在一会儿,尽可能的`,留下自己的痕迹。尽管,这些痕迹终将归为尘土。

也许,有人会问,那我们的存在,还有什么意义?岂不是做什么都是无用功,没有意义。

恰恰相反,我们来到了这个世界。并不是为了完成自己繁衍后代的任务而来,或者来说,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任务,并不只是单单的繁衍后代。也不是为了进化而来。而是,为了我们自己。“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我们的存在,正是为了给现在的岁月以文明。为我们现在的时光,输入生命。我们的每一步,每一次的思考,都会给我们本身赋予意义。

“我是一束烟花。”

“我要燃烧我自己全部的生命,努力盛开的更加耀眼夺目。”

“我知道天空很大,也知道我盛开后一切还是会归于黑暗。”

“但我知道,这片天空曾因我而绚丽过。”

“这,就够了。”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jianligu.com/redian/xinde/gx2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