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简历谷 >

热点 >心得体会 >

关于《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范文

关于《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范文

所谓读后感就是我们在读完书籍后的感受,在写读后感的过程中,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会提高,那么相关的读后感该如何写呢?以下是本站小编和大家分享的关于《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范文,以供参考。

关于《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范文
关于《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范文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是幼儿园发给老师读的书,在逛书店的时候也常常看到这本书,所以怀着好奇心拿起这本书阅读,还真不错。虽然我没当过妈妈,可是这本书却给作为幼儿教师的我很多启示。

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当中,提出了很多让人耳目一新的教育原则:如在“不管是最好的管”一文中,作者提出:要尊重儿童,对孩子管制、指导或干涉太多,孩子的许多正常生长秩序被打乱了,孩子就会变得无所适从;在“像牛顿一样”一文中,作者提出家长要“一定要从内心认识到儿童成长需要‘试误’……很多人们已经习以为常的观念,经过作者的对比分析,我们才发现原来我们很多时候都做错了。可以说,《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可以引起一场家庭教育的革命,改变很多家庭教育的错误观念。有着极强的实用性,能很好地借鉴,是父母和老师教育孩子的工具书。

大人替小孩子做事,那是很容易的,哪个大人都可以做到这一点;难的是不替孩子做事。最重要的是经常让孩子有机会独自做事,独自承担责任,独自解决问题。凡能让孩子独自做的大人就不要包办,凡能让孩子独自想的家长就不要急于给他出主意。在孩子面前,家长要装得无能一些,无知一些,以便把各种机会留给孩子。作为老师,在幼儿园我们可以给孩子创造很多机会。我们班的孩子很喜欢劳动,所以吃饭的时候我会请值日生,不仅帮助老师做事情,还激励他们吃饭,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幸福的家就是五星级宾馆婚姻是最深刻的一种人际关系,人性的真实、文化素养、价值观、爱的能力等等,都在这样一种关系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它是两个成年人合写的生命自传,是让他们最亲爱的孩子感受生活的幸福,体会生命的美丽,认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启蒙教材。幸福的环境不仅仅包括家庭,还包括了幼儿园这个大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有老师、小朋友,每个孩子都要学着和周围的人相处,老师可以尝试着为每个孩子创造美好的精神环境,经常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有的孩子没有安全感, (范文网 ) 会抱着大毛巾来幼儿园,抱着小书包睡觉。老师多关注下他们,抱抱他,多和他交谈,他慢慢有了熟悉感,就愿意主动去适应环境。

在打针有点疼这章中,我意识到,可以尝试着让孩子去接受一些我们认为他们不能接受的困难,并不是要一直让他们活着童话中才是幸福。我也意识到儿童的忍耐力其实是惊人的,只要不吓着他们,给出一个合适的心理预期,他们多半能够接受一些似乎很困难的事情。

小孩子其实最懂事,大人只要正确地把理由陈述给孩子,孩子是会听懂的。不是所有的方法都适合孩子,要根据每个孩子只能教育方针。有的孩子很调皮,你大声骂他不一定有效果,尝试从他的“软肋”出发,知道他想要什么,尝试和他沟通,告诉他如果你完成老师交代的哪件事情就奖励你什么,效果还不错。

在给小板凳揉揉痛这节中,我发现善良和豁达永远是相随的。作为一个大人我们常常以为只要孩子能笑了,对于一个没有生命的东西我们是可以去责怪的,但是换个角度去思考:一个能给小板凳揉痛的孩子,她对别人会有更多理解和爱心,遇到问题从不偏执于自己的理由和利益。这样的思维方式,不仅让她在当下心情愉快,也能保证她一辈子不吃大亏。

在培养“好习惯”过程中如果方法用的不对,恰恰就培养了坏习惯。方法用对了,好习惯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正确的方法,其实远比错误的方法简单易做。

家长掌握着孩子的命运。任何改变孩子的打算,都必须从改变家长自己做起。家长教育理念上的“一线之差”,可以让孩子的命运有“千差万别”的不同。

儿童无小事,所有的小事对孩子来说都是大事。父母在小事上有正确观念,不误导孩子,就是帮孩子成就了大事。孩子也会以做大事的气质回报家长。

我们每位家长的手里何尝不是一块玉呢?只不过多年后,有人手里的玉变成了艺术品,有人手里的玉因为不会雕琢而变得失望。我们不能因为大人的失误把这块玉变成锄头下的土。这本书无疑给我们一个很好的思维,用不一样的角度去想问题。

关于《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范文

著名心理学家李子勋说过:“玩耍和听故事是孩子智力发展的两块基石。”家庭教育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作者尹建莉老师把课外阅读比喻为“魔杖”,哪个孩子一旦被它点中,就会变得更为聪明,在学习和才能上更有潜力。所以我在秦政很小的时候就非常注重他的课外阅读,在学前的时候,给他订的《幼儿画报》赠送的光碟上有很多历史人物故事,他就特别喜欢看,像“卧薪尝胆、田忌赛马”等故事看了无数遍,倒背如流,这就提醒我想和他一起看中国历史。我知道读史使人睿智,因为历史蕴含着经验与真知,学习历史会帮助他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创造明天!

每天晚上睡觉前,我和秦政一起阅读《中华上下五千年》,这个习惯从未间断过。我拿着书用手指着字一行一行地往下读,他坐在我的旁边,他听得那么专注。有时我故意读错一个字,儿子就能发现我的错误并且指出来。通过这种亲子阅读,秦政不但学习了历史知识,而且认识了许多汉字,真可谓“一箭双雕”。

希望更多的家庭关注孩子的阅读,让书籍成为孩子的另一伙伴,让读书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不管我们家长平时工作有多忙,每天晚上哪怕抽出十分钟的时间跟孩子一起读一读他们喜欢的故事或者科普知识,让孩子带着甜蜜进入梦乡,这也是我们做家长的一份幸福和责任!

合上《窗边小豆豆》这本书,小豆豆那可爱的身影就仿佛在我眼前,让我也不由自主的想起自己的童年,那无忧无虑的快乐时光,对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让我们勇往直前的探索世界、发现问题,生活是那样的快乐,成长却又是那么的艰辛!

《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是从一个孩子的视角来看世界,每天的点滴生活,每天她那古灵精怪的想法,出人意料的举止,不得不让我们这些大人感到惭愧,当我们用成人的视角看孩子做的事都是淘气,恶作剧的时候,而孩子却在用他们单纯的心与我们交往,与成人沟通。而所幸的是小豆豆的世界里,有两位善解孩意的大人——小林先生、小豆豆的妈妈。书中着重介绍了小林先生——巴学园的校长,他独特的儿童教育法,使孩子们得以健康成长,开发孩子的天性,引导孩子们成为富有爱心、同情心、自信、坚强的人。和孩子们做朋友,理解孩子们不可思议的想法,并引导他们,从而在学校的经历使孩子们都要牢记在心底不忘。而最让我感动的是,每到吃午饭的时候,他总在餐厅里叫“山的味道,海的味道”,总是设计无数有趣的活动,来调动孩子的情绪,在玩中有学,冲破自己的思想束缚,大胆的展示自己,忘记自身的缺陷,让身体不健全的孩子忘记自己的不幸,并能敢于拼搏,而获得的奖品却是各式的蔬菜,让孩子们带回家,由妈妈烹饪,在晚餐的餐桌上吃到自己的战立品,让孩子们懂得,付出就会有回报!想到这里,我仿佛在与小林先生对话,在向他学习教育孩子的方法,让自己至身于孩子的视觉看他们,就发现那些淘气、捣蛋鬼,却是多么的可爱,多么的善良、多么的与众不同!

说了小林先生之后,一定要讲另一个角色,就是小豆豆的妈妈,每当小豆豆有事情发生的时,总是妈妈在默默的支持着她,从没有浇小豆豆的冷水,总是耐心的听小豆豆的解释,从没有责备小豆豆的无知,而是先由孩子们去尝试,去感受真实的世界,去感受每个人的不同!

通过看这本书,我们虽然不能把《巴学园》带回家,但我们可以在家里营造出巴学园的氛围,从此抛弃家长的外套,不再大声呵斥孩子,不再总是怀疑自己的孩子,不再为了成绩而让孩子垂头丧气,全面的分析孩子的优缺点,客观实事求是的指出他的缺点,并让他们有弥补过失的机会,相信我们的孩子是最棒的孩子,相信他们能勇敢的面对每天的进步与失败。

最后,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打开自己的心扉,真心的与孩子交朋友,给他们一个公正的世界,每一个孩子都会拥有他们自己的巴学园。

关于《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范文

上学期,一次偶然的机会,有幸的阅读了尹建莉老师写的教育读本《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看了这本书,身为人父又身为人师的我,被书中的内容深深的吸引和打动。看的时候,我的心情一直起伏不定,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它让我发现,原本我们一直认为正确的教育方式,事实上是完全错误的,从而大大地贻误了我们的孩子。

该书的作者是一位成功的妈妈,她16岁的女儿参加高考,取得了超过当年清华录取线22分的优异成绩,这倒还是其次,最主要的是,我们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女儿从小到大的乖巧懂事、快乐和健康、成熟和自立,我们能感受到女儿所有的一切绝非天生,她的一切成绩都来自于这个细心又有智慧的妈妈的教育。

文中:“年轻的父母会得到一块玉————可爱的孩子————多年后的结果却是,一些人得到了令人满意的作品,一些人眼瞅着玉石的变化越来越失望。二者的区别,就是后者使用的,常常是锄头。”

关于家庭教育,我们承认,孩子家庭教育的影响远远大于学校教育。本书的作者是一位妈妈也是一位老师,书中记叙了许多,作为一位充满良知又懂教育的妈妈,她是如何一次又一次的,“冒险”抵抗女儿学校老师的不良教育。比如为了和女儿一起抵抗老师的“暴力”作业,她替女儿写了几年的家庭作业。为了抵抗老师不正当的处罚,她宁愿女儿再次接受处罚,也不让女儿做本来就是错误的事情。

虽然是一本家庭教育的书,但我认为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教育都是相通的。书中记叙了许多事情再次地证明了作为一名教育者只要真正从爱、理解、尊重孩子的立场出发,任何一个智力正常的孩子,都可以被塑造成为优秀的人才。

但真正的问题是,当我们在一次又一次的抱怨孩子不懂事、不听话、总是在犯错误,永远达不到自己理想的时候,我们愿不愿意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我们愿不愿意向孩子承认或向自己承认“我错了”。如果我们没有这种勇气或不愿做出这种反思,我们就不要奢望我们的孩子会有所改观。甚至我们有的家长或老师对孩子不满了,非打即骂,打骂的理由是充足又充足的,简直无懈可击。书中说:“打孩子是一种陋习和恶习。一个用武力征服儿童的成人,无论财富多么丰厚,地位多么显赫,学问多么高深,打人的理由多么充足,都是智慧不足的表现。这一瞬间,你以为自己强大而正义,其实是缺少理智,恃强凌弱;你在弱小的孩子面前心理全部失守,只能从体力上给自己找平衡———在爱的名义下施暴,此时此刻你的行为如此粗野,不过是个穿西装的野人。”

“在爱的名义下施暴”这句话给我很强烈的感受,它让我越来越深刻的反思,我们作为老师在做学生工作的时候,总是在强调“我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我问心无愧。”良心和爱固然是必须的,但这毕竟主观,而且我想这也是一种比较自私的想法,毕竟你主观感觉的是对得起自己,那孩子呢?如果不被孩子所接受,即使我们再煞费苦心,也是失败的教育。我们要求孩子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我们作为老师有没有树立起作为老师的理想;我们要求孩子从小认真学习,我们作为老师有没有把“教育”作为一门功课来学习,如果我们没有,又有什么资格去要求我们的孩子。作为一名老师,我们总是在强调一些客观因素,小学老师说孩子没有良好的家教,初中老师强调小学老师没把孩子教育好,高中老师又抱怨初中老师无能,大学老师更是觉得没有必要为学生的行为负责。如此,孩子便长大了,真的成为祸害别人的人了。谁为他负责呢?我们应该为此感到忧虑。没有道德败坏的孩子,只有不幸的孩子。我们没法改变无法改变的事情,但我们可以让每一个到我们手中的孩子感觉到幸运,要知道他已经不幸很久了。

作为一名老师,我越来越感觉自己的无知和无能。回想自己十几年的教师生活,许多事情感觉力不从心,我们总是宽容自己一次又一次的犯错误,可我们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我们犯了错误可以改,可我们孩子的生活却永远不能够从头来过。

书中说“现代家庭教育中一个很大的问题是,父母可以为孩子付出生命,却不肯为孩子付出时间和心思。”我们从来不否认一个溺爱孩子的父母对孩子深深的爱,所以我们也从来不否认作为一个良苦用心的老师对孩子所做的一切努力,但这远远不够,如果我们真正能够爱孩子,那就从改变自己做起,从加强自身的学习做起。

书中说“不是所有成为父母的人都会做父母。”所以不是所有成为老师的人都会做老师。教育是一门永远学不完的功课。作为一名老师,我越来越感觉自己的力不从心。我想只有更多的学习,不断地提高才是我当下要走的教育之路。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jianligu.com/redian/xinde/4vvez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