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简历谷 >

热点 >其他文案 >

教育创新理论的心得5篇 创新教育:理论与实践

教育创新理论的心得5篇 创新教育:理论与实践

教育创新理论的心得是探索教育发展的关键。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教育创新理论强调个性化教育、技术应用和培养创造力等方面的重要性,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本文将分享一些探索和实践,希望能够启发更多教育者思考和实践创新。

教育创新理论的心得5篇 创新教育:理论与实践

第1篇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人们认为要想真正的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兵战不如商战。于是各个国家大力发展恢复自己的经济建设,开始彼此间无硝烟的商业战,直到1957年,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世人震惊,伴随着这场“卫星震撼”而来的是各个国家教育界的大反思,人们又普遍认为商战不如人才战。于是作为冷战的另一方美国颁布了《国防教育法》率先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场旨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改革运动,我们就单从“国防”二字就可以看出美国的用心及这场教育改革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教育一直在促进经济的强盛、政治的民主、文化的繁荣、科技的发达等方面有无可替代的作用。时至今日,知识经济的全球化、政治文化的多元化以及终身学习的观念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人们更加的重视教育,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家也不例外,从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到“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成为一项基本国策,再到20_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足以看出来“国之大计在于教育”,进而把我国巨大的人口资源转化为强大的人力资源。那么,在国家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重新给教师定位,怎样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这都值得我们深思。

教师是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比较单一的,处于中心地位,以文化知识的权威出现在学生面前,过分的强调师道尊严,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就是简单的茶壶和茶杯的关系。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教育内容和方法的巨大变化、受教育者又是一个个富有思想和独特人格的生命体、加之教育教学活动本身的复杂性等等,就必然注定教师角色的多样性。

虽然教师角色多样性已成为不争的事实,那么我们应如何把握和清楚地认识教师的这种职业角色的多样性,而不至于又一次的陷入教师角色“单一性”的泥淖中。

⒈知识的传递者,更是知识的引导者。在知识信息方面,教师知之甚多,而学生知之甚少,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传授知识是重要的,也是必须的,可是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就可以包办学生的知识。教师更多时候要作为知识的引导者的身份出现,所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就是这个道理。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学习不是简单的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与传递,而是学生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学生也不是被动的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义,这个过程别人是替代不了的。

⒉疑惑的解答者,更是师生共同努力成为问题的探究者。在教学活动中,学生遇到困难、疑惑、问题是很正常的事。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如何处理,是马上告知学生答案还是以教师为主导,师生共同分析问题,最后学生根据自己已掌握的知识独立的找到问题的答案,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的理论,很显然后者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但是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在整个探究分析过程中,教师应逐渐的减少自己的指导成分,以免学生过分的依赖老师。

⒊学习生活的管理者,更是学习生活的组织者。管理者或多或少的有一种家长制的成分在里边,不免使学生有一种如陷囹圄的感觉,像笼中鸟、井底蛙一样。所以教师更应该以组织者自居,这样学生就有更多的空间和自由,有利于发展学生独特的个性和健康的人格,教师也有了亲和力,学生视教师为朋友,希望教师能给予学习生活各方面的指导,这也是新型师生关系所倡导的。

⒋教学的研究者,更是教学的反思者。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对自己的教学进行研究,以一定的教育学理论为指导,及时灵活的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但只有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教师除此之外还要不断地进行教学的反思和评价,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专业发展,改进教学方案,提出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从而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教师的上述职业角色的多样性也从某一个方面说明了教师职业的专业性质。虽然国家的法律规定了教师是一种专门的职业,但是直到今天教师还不能像医生、警察等职业那样专业化程度高。究其原因,这还是与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不高时分不开的,还有就是作为教师从教的主要凭证的教师资格证的认定考试不够规范、社会上普遍对教师不够尊重,认可度不高,缺乏基本的了解。教育的地位是提高了,但是教师地位的提高却与之不成正比,要想真正提高教师的地位,就应当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待遇,加强教师的专业化教育,规范教师从教资格考试,师范院校应责无旁贷勇敢地挑起自己的责任大力发展师范教育的“4+2”模式。

⒈专业知识。“欲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不怕全国人民不读书就怕老师不读书”这两句话说的就是教师的专业知识及怎样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应该掌握自己所教学科的基本知识,还有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教育理论的知识。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做到博学强识,要有广泛的阅读,以丰富多彩的文化知识和现代的科学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提高自己的修养。最后,教师还应具备一定的知识前瞻性,时刻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这样才能在课堂上应对自如。

⒉专业技能。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教学不是一味的纸上谈兵,是需要实践的。那么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诸如教学设计、课堂组织、口头表达、交流交际、试题编写、因地制宜等方面的专业技能直接关系着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一个教师要是不具备这些专业技能的话,那么他就一定不会成功的。此外,教师还应学会思考,像哲学家那样的思考。

⒊专业素质。教师应把教书育人当成是自己的一份事业,而不是简单的一份职业,要做到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就是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为北京师范大学题写的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真正合格的教师是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的,热爱、尊重、信任、宽容、平等的对待学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应当是爱的教育,教育的过程应当是真善美的发现和传递过程,这才是真正的教育。

影响整个新课程改革过程的因素很多,比如来自社会的理解和支持,还有就是学校作为新课改的实施基地,影响更是显著,像校长的态度、学生的反应等,但这所有的因素中,教师无疑是最关键的角色。因为新课改的最终实施者就是各位一线的教师,他们可以说是整个新课改过成功的关键人物,一线教师对新课改理念、思想、内容是否理解以及理解程度的高低直接关乎新课改的成败。这就如同科学家们耗尽心血研发了一种新型的药物,可是医生却对其不感兴趣,甚至是抵触,在给病人看病开处方时有意的回避这种药物,即便有的医生接受了这种药物却因了解不多,知之甚少而在实践过程中出现致命的错误,这是最可怕的事情,也是人们最不想看到的结果。由此,关于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的培训及专业化教育就显得非常的重要。除此之外,还应建立新课改制定者与一线教师的双向信息反馈机制,理论家与实践者多交流、多沟通、共同发现及时解决新课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使新课改顺利的进行,达到预期的效果。

总而言之,这一段时间教育学的学习不仅充实了我,而且更加坚定了我的信念,使我有了一个奋斗的目标,那就是努力的打好自己的专业知识,积累丰富的教育学理论知识,为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奠定基础,使自己在未来的职业生活中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人民教师,为祖国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育创新理论的心得5篇 创新教育:理论与实践 第2张

第2篇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学生的成长和成才的作用不言而喻。古人对教师的职责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这其实只指出了老师“教书育人”的职责中教书的一面,而 “为人师表”则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人格上的要求。作为培养未来人才的教师,其知识结构的状况和道德水准的高下,愈来愈成为受关注的焦点。“为人师表”成为新时期师风师德建设的重点和基础,如何在新的环境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更是重中之重。在新的历史时期,公众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而学生们对自己的老师又有什么样的要求呢?这些天,我看了很多关于师德师风方面的书籍,一些调查统计数据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弦。

师生关系主导在教师据有关调查表明,教师的行为和态度是决定师生关系亲疏的决定因素70%以上的受访问者认为影响师生关系的主导因素在于教师,66%的学生认为自己和班主任的关系还可以,24%的学生认为和老师关系比较融洽,因为老师和蔼可亲,或是因为自己学习好老师喜欢。只有少量学生认为和老师关系不太好,原因是因为自己的学习成绩不好或不守纪律。过去那种认为师生关系情同父子母女的传统认知受到了挑战。而且,师生关系和学生接受教育程度有一定的联系。随着学生受教育程度的升高,他们与班主任的关系出现趋于平淡的趋势,也就是说年级越小、学历较低的学生与班主任的关系越好。而学历较高的大学生,他们生活学习独立性更强,与教师的接触机会较少,彼此可能缺乏互相了解的机会,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认为自己与班主任的关系一般。

教师应该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主动经常与学生沟通交流,愿意与学生成为朋友,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遇事冷静,不随便发怒,不以威压人,处事公平合理,不抱偏见,对自己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树立较高的威信。

教师应重视自身的道德形象,追求人格完美,重视教师职业的特质修养和个性魅力,有更高的人文目标。如教师的形象,既要“德才兼备”、“严格负责”,又要“幽默风趣”、“热情活泼”;对教师素质,要注意培养学生喜欢的“幽默”、“热情”、“机智”等特质;对自身形象的追求,既要“自然”、“文明”,又要有“举止优雅”、“谈吐高雅”等较高素质修养层次的追求。

教师要注意提高自己的思想修养。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有关规定,以身作则,洁身自好,以德服人,以身立教,为学生树立起楷模的形象。教师要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一名称职的教师要以对历史、对社会、对家长、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努力做好教书育人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工作。热爱学生的老师最受欢迎学生渴望的不仅仅是从老师那里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得到老师的关爱。据有关调查表明,喜欢渊博知识型老师的学生占31%;而喜欢具有师爱型的学生达到53%,他们希望自己的老师温和、可亲,具有爱心。由此可见,在学生们的心中,一个富于爱心的老师远比一个知识渊博的老师更具老师的魅力。学生表示:对有爱心的老师他们会自觉尊重教师的劳动,十分愿意接近老师,希望与教师合作,把教师看成是父母亲般的亲人。他们愿意向老师袒露内心世界,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教育需要师爱,没有师爱的教育是不存在的。在德、智、体、美、劳等各项教育中,师爱是基础,是先决条件。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无私地奉献这种师爱,既是教育成功的关键,又是衡量一位教师素质的重要内容。

影响师生关系的重要原因其实是师生之间缺乏正确的相互理解和尊重造成的。其实教师都是本着教书育人的态度来要求学生的,他们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子女来看待,基于恨铁不成钢的想法,教师希望每一位学生提高自身的能力,发展和完善自身的素质,达到他们所期望的目标。教师严格要求学生是为每一个学生着想,教师本身并不能得到任何的回报。学生应该正确地理解教师的行为,不要产生厌学和反感教师的情绪。绝大部分学生还是很尊重自己的教师的,但也有少部分学生对教师不是很尊重。不尊重教师是一种极不文明的行为,比如学生见了教师不说话,上课时间吃东西,不服从教师的管教等,这些行为应当坚决的制止。

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了理解和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因为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尊重,尤其是教师的理解和尊重。李叔同先生的为师之道。他就是把学生当做人来看的,当做平等的人,堪与尊敬的人。而不是把学生当做下级,当做可以随意训斥的无知小儿。时下某些老师可能做不到这一点。他们往往自以为尊贵无比,维护师道尊严,不顾学生的颜面。其实这种做法是有失分寸的。俗语道:“人怕敬,鬼怕送。”“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所以,老师对学生不要体罚,不要训斥,不要高高在上,而应该像李叔同先生那样,做一个和气的人,一个严谨的人,一个值得尊敬的人,一个堪为师范的人。学生也有自尊心,而且是很强烈的。老师对学生的批评,恰当的,就是一种激励;不恰当的,就会成为一种伤害,甚至还会导致逆反心理产生。绝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老师批评时挖苦、损伤学生,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因此在日常生活的教育工作中,教师应把握批评的“度”,变“忠言逆耳”为“忠言悦耳”。

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的,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这一切都基于教师的楷模形象。因此教师要优化自身形象,从树立“以德立教、率先垂范、严于律己、无私奉献”的教师形象入手,把外树形象与内强素质结合起来,以良好的师风师德感召和熏陶学生,提高教育人的可信性;教师在行为、气质、素养甚至仪表上都应提高文明程度,特别要培养对学生的爱心;教师还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服务意识,创造出尊重、信任、宽容、友爱的新型的师生关系。

在有的人看来,教书是一种谋生的手段,是一种成就名利的载体。拿多少工资,干多少活。于是就有了厚此薄彼的不愤,有了名与利的多少之争……。我个人认为,教书不仅是一种谋生的手段,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生活态度。教书应成为一种立业的根基,精神的寄托。要去尊重、去珍爱、去完善这份职业。回首十多年的教师生涯,我十分庆幸我能和一群有着淡薄和宁静心灵的老师们朝夕相处,它让我快乐、充实地生活着、工作着。

第3篇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作为一个从事多年教学工作的我,认真拜读了《教育新理念》、《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等教育书籍。一本本教育书籍,一句句教育同行真诚的话语,使我很受启发。现就学习过程中感触较深的谈点自己的感受。

首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应该是作为一个老师的首要条件。老师上课的方式是否能被学生乐于接受,关键要看这堂课是不是一堂好课。严谨的治学态度,风趣幽默的话语,新颖的授课方式,化繁琐为简单、死板为生动的能力必将使学生听起来轻松而易掌握。这是大多数老师孜孜不倦追求的一种境界。"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不能简单理解为传授道理讲授知识解答疑难问题,而是除此之外,更应注意学生的思想教育。传道授业解惑的问题是作为一个老师的根本,不具备这些能力的人当然不应该走上讲台的。关心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是做好学生思想道德工作的必备条件。按理说现在的学生在家里是小皇帝,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与其父母相比,我们再去关心他们的生活岂非多余如果这么想就大错特错了。生活在学校里的学生当然希望得到老师的关心和爱护。时常关心学生的衣食住行,会让学生感觉到长辈的关怀,集体的温暖。不关心学生的生理健康有可能导致学生的心理问题。现在犯罪低龄化,大多是因为其心理没有受到正确的引导所致。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问题,教育就得尊重、理解、贴近他们;还要建立正确的学生观,了解学生的需要,做一个服众的威而有信的老师。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其次,老师的心理健康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一个心理有问题的老师我们怎么能寄希望他把学生教好。近年来的大量调查资料表明有相当多的老师有心理疾病。资料表明,老师把学生打成残废有之,让学生互相打耳光有之,罚学生抄作业几十遍者有之,等等,这些都是心理疾病的表现。老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失声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老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只有心理健康的老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老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会使其在智力、情感、一直等方面机能都得到正常的发挥,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我们应该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去上课,不应该把丝毫对他人或领导的不满情绪带进课堂。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时刻调整自己的心理,维护和提高心理健康,从而保持自身良好的心理状态去影响学生。

第三,为人师表,注重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所特有的"向师性",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教师的思想感情、处世哲理、人生观点、道德境界、品德修养甚至言谈举止、音容笑貌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学生有着熏陶诱导和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言教、身教,并且做到身教重于言教。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生总是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往往被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模仿在行动上。教师的人格影响,不仅对学生在校起作用,甚至以后在社会上还会长时间起作用。所以,教师需要处处为人师表,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作出表率。教师要把学生造就成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要学生刻苦学习,自己就必须学而不厌,手不释卷;要学生认真劳动,自己必须热爱劳动;要学生将文明礼貌,自己必须谈吐文雅,远离粗俗。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教育无小事,事事见真理。因此,教师一定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以高尚的人格去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去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去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去引导人,以博大的胸襟去爱护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第4篇

假期里,我过得充实而快乐,因为我利用休息时间拜读了好多教育专著为我新学期的工作充电。我读的书有:《新教育之梦》、《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教育的55个细节》、《爱的教育》等。现在我觉得,读书是一种幸福,一种乐趣,更是一种享受。读这些教育专著时,我边看边与自己平时的教育实际相比较,不禁有了感触,有了共鸣。这些书在教我如何当一个好老师的同时,也教会了我们如何做人。以下是我的一些体会:

海纳百川,才有了大海的浩瀚无边。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就应该是一个不断进取的学者,向前辈学习,向优秀者学习,甚至向我们的学生学习。陶渊明说: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坚持不懈,就会天天成长。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人才的培养者,就更应该勤奋的读书学习。最终达到一种境界:读书内化为自己的精神需要,读书成为自己的一种生活习惯,读书成为自己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教师读书不同一般人读书,要活读书、读活书、读书活;要带着问题读书,深入思考、大胆怀疑、努力实践、勇于创新。学习的方面要博而精,要有自己的主观选择。如读教育名著,与大师对话,和名校交流,拜专家为师,以学者为友等等。不仅学大师们的理论精髓和实践经验,更要学习他们不迷信权威的创新精神,学习他们不懈追求探索的人生境界和献身事业的人格力量。同时要懂得把学习内容转化积淀为自己的综合素养和创造能力,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提升追求的境界。

李海林校长总结的读书方法是:在身边寻找问题----带着问题读书----通过读书找到解决问题的观点、立尝方法---用书中找到的观点、立尝方法解决现实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改善自己的行为。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值得大家借鉴。

特级教师宋如郊认为:“读书学习这个过程贵在坚持和得法。”他总结出一线教师读书的要点:

第一,读书要坚持这样的习惯:1.勤,天天读一点。2.博,各种书都看一点;3.新,追踪前沿的新信息;4.思,回味咀嚼。勤,是保障;博,是宽度;新,是锐度;思,是深度。

第二,读书要坚持内化:1.由数量上的积累进而形成质量上的积淀;2.将资源转化为能量。即将所读内容有效转化,为己所用,变成自己的专业思想和技能。

第三,读书要坚持务本:“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

1.即重点要突出,教育理论和本专业的著述是读书的重点,数量上要保证,时间上要倾斜,整合上要优先;2.返“本”,即经典著作要常常“回头看”,常读常新,像《叶圣陶文集》这类著作应该多看几遍,每一遍都有新收获。

在教育新形势下,做一个与时俱进的教者,学习是唯一的途径:学习,学习,再学习;以平常的心态对待学习,不急功近利,不心浮气躁;从错误_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在探究中学习。

人没有了思想,根本就属于酒囊饭袋、行尸走肉。教师没有了思想,就不能称其为教育者。教育需要思想。教育不光需要有思想的教育学者,有思想的行政管理者,更需要有成千上万有思想的教师做一个有思想的教育者,具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用思想去重塑我们的教育行为,“观念改变行动,行动改变命运”。二是用思想陶冶学生的心灵。只有思想才能滋养丰富的心灵和厚重的人格。在教育世界中,倘若有丰富的思想熠熠生辉,倘若有丰富的思想相互碰撞,淌若有高尚、丰富、独到、深刻的思想来鼓舞人心,我们的工作,我们的人生,才更有趣味,更有魅力,我们才真正无愧于上苍给予我们的不可重复,不可替代,无比珍贵的生命。

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有一条就是宽容,在《中国教师缺什么》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我很欣赏:土地宽容了种子,才拥有了收获;大海宽容了江河,才拥有了浩瀚;天空宽容了云霞,才拥有了神采;人生宽容了遗憾,才拥有了未来。宽容意味着承认儿童的差异,承认儿童的未完成状态。教育应从宽容开始。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学生,你会得到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喜悦;教师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学生,意味着他的教育思想更加深刻,教育手段更加成熟;教师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学生时,就是科学地看待教育过程。正如陶行知先生说的:“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

对待工作如此,对待人生也是如此,人生在世,难免有许多不如意,同事相处、朋友相交,难免有一些误会,但如果能用宽容的心对待一切,那么,你就是生活的智者。

有人说,人生有三大境界,一是物质人生,二是艺术人生,三是宗教人生。宗教人生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可能一辈子也达不到,但追求一种快乐的让心灵释放的艺术人生还是可以做到的,那就是多读书。作为教师,尤其要多读教育类书籍。

第5篇

数学教师是一种职业,是一种需要特殊培养的专业人士。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历史。在古代,学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大大小小的官史、僧侣和文职人员。为了将学生培养成统治者,“读、写、算”是最基本的。无论在古埃及、巴比伦和中国等文明古国,还是在稍后崛起的古希腊和古罗马,经世致用其所长数学都是学校启蒙教育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内容。进入20世纪,各国培养教师计划中重视和加强教学法培训的倾向更加明显了,数学教育逐渐成长为一个需要具备一定特殊技能的专业。

在这本书中我们看到了几个数学教育研究的案例。第一个案例中研究者使用的是访谈法,目的是想通过访谈,比较深入地了解学生是怎样思考的,产生错误认知和差错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克服它们的有效措施是什么,等等。通过研究,希望提炼出可供教材编写人员和教师参考的建议。访谈法是研究数学教育心理学的学者在了解和分析学生思考过程时常用的一种方法。

“让学生在发现和创造中学数学”这是一个诱人的数学教学境界。布鲁纳认为“发现法”具有两个效用:一是给心灵带来愉快,二是促使能力获得迁移。为了检验布鲁纳的这些看法,马鞍山市第十三中学冯建国教师在初一的两个平行班级的数学课中进行了两次实验。第一次教学实验,甲班用发现法乙班用一般方法。第二次教学实验则轮换一下,乙班用发现法,甲班用一般方法。两次课的内容是连续的,一前一后依次是合并同类项和去括号。根据这两次实验得出几个结论:

(一) 布鲁纳所说的“愉快”是存在的,这从两次发现课举手要求回答的总人次为238,而两次一般课相应数学据为115,以及从课堂气氛等教学现现象中可以看出。

(二) 布鲁纳所说的“迁移”能力提高也是正确的,这从学生在完成b组题目上的表现可以看出,两次发现课中,学生在b组得到的平均分累计为48。9,而两次一般课的相应分数仅为33。

(三) 发现法有得于对基础好、智力好的学生进行教学,但也容易产生全班成绩的两极分化。比如,在a组题目中,两次发现课得满分的总人数和30分以下的总人数依次是58人和9人,相应的一般课数据则为53人和3人。

这个研究案例采用的是轮组实验法,意在控制无关变量带来的影响,是教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

课堂教学中语言是不可或缺的一种人际交流工具。然而,从学校的课堂教学实践看,教师的课堂教学用语似乎还难尽人意。教师课堂教学用语的现状究竟如何,学生最喜欢和最厌恶的教师课堂教学用语是什么,教师课堂教学用语在教师魅力诸方面中的地位如何,浙江方桥初中的张菊飞等老师就此进行了一番调查研究。

对学生来说,教师最大的魅力是什么?教师课堂用语在其中的地位又如何?查结果表明:学生最搬弄是非重的是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其次是优美的语言、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感情和热情的态度。所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是教师的首要任务,但是,优美的语言对于学生的情感、态度等也有很大的作用。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jianligu.com/redian/qitawenan/zowro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