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简历谷 >

热点 >其他文案 >

谈话交往礼仪3篇 掌握谈话交往礼仪,提升人际交往技能

谈话交往礼仪3篇 掌握谈话交往礼仪,提升人际交往技能

作为一名职场人士,谈话交往礼仪显得格外重要。良好的交际能力与礼仪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在职场中获得更多机会,也能提高个人形象。因此,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职场交往礼仪。

谈话交往礼仪3篇 掌握谈话交往礼仪,提升人际交往技能

第1篇

1、指示型:“你应该”。这种居高临下的指导会让沟通变成命令,引发抵触心理。随意指手画脚往往会打乱别人办事的节奏,让人反感。

2、质问型:“为什么不”。有时我们想提建议,却让人感受到质问和指责。不妨换成“如果那样做,你觉得如何”,这种征询口吻更易让人接受。

3、贴标签:“你怎么老这样”。人都有一时之过,不要把对方一棒子打死,否则他会委屈甚至恼怒。

4、不耐烦型:“别跟我说”。我们自以为无所不知,因而拒绝倾听别人的“借口”。这种轻视的态度会让对方感觉无处诉说,心生委屈。

5、威胁型:“如果……我就……”。威胁往往会引起逆反心理,不如以奖励的方式,即承诺如果对方做到了什么,就给予怎样的奖励,往往更容易让人接受。

6、先扬后抑型:“还行,不过……”。这种肯定只是表象,“不过”之后才是重点。这种句式让人感觉我们不真诚,甚至有点轻视。可以改为“已经很好了,如果再怎样改进一点就更完美了”。

7、打哈哈型:“谁知道呢”。这种模棱两可的话意味着敷衍,而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声音被认真对待。可换为“我和你的意见不太一样,你再问问别人的意见”。

8、比较型:“你看人家”。我们总认为比较能让人“知耻而后勇”,殊不知这种句式用多了会适得其反,容易让人自暴自弃,还显得我们过于挑剔,从而影响关系。

谈话交往礼仪3篇 掌握谈话交往礼仪,提升人际交往技能 第2张

第2篇

所谓言为心声,在商务交往中,人与人进行交谈时,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谈话的内容,即必须面对说什么的问题。有下列两个问题需要注意:第一是有所不为,即什么话是不能谈的;第二是有所为,即哪些话题应该考虑。

不能非议国家、党和政府,在思想上、行动上应与党和政府保持一致。爱国守法是每个公民的基本职业规范,也是道德素养问题,这个问题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

我国有国家安全法、国家保密法,违法的内容及泄密的内容是不能谈论的。因此,在商务谈话中不能涉及国家秘密与行业秘密。

与外人打交道时,应该牢记客不责主的要求,即不能随便挑剔别人的不是。如果不是大是大非的问题,不能当面使对方出丑、尴尬、露怯,难以下台。

我们主张批评和自我批评,但是家丑不可外扬,在外人面前议论领导、同行、同事的不是,会让别人对自己个人的人格、信誉产生怀疑。

关心别人值得提倡,但是关心应有度。与外人交谈时,特别是与外国人交谈时,尤其应回避个人隐私,具体包括下列“五不问”:不问收入,不问年龄,不问婚否,不问健康,不问个人经历。

拟谈的话题是指双方约定要谈论的话题,或者应和对方谈论的。例如双方约定今天谈论办公用品采购的问题,就不要谈论其他话题。

作为一个现代人,特别是一个有见识有教养的商务人员,应在交谈之中体现自己的风格、教养和品位,所以应该选择格调高雅的话题。哲学、文学、历史这样一些有深度、有广度的话题,不妨一谈。

哲学、历史话题谈谈倒无妨,但是这样的话题往往会给人太沉重的感觉,所以那些轻松愉快的话题,如电影、电视、旅游、休闲、烹饪、小吃等都可以谈上一谈。

时尚流行的话题也是适宜谈论的话题,可以针对对方的兴趣对时尚话题进行选择,如某某明星的演唱会、热播的电视剧等。

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谈论交往对象所擅长的话题,让交往对象获得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从而营造一个良好的商谈氛围,何乐而不为?

一家高级轿车代理商的总经理,决定从两位业务主管当中选出一位来接替他的位子。于是他找来两位候选人,说出他的目的后,布置一项任务,来评估谁会比较合适成为他的继承者。

老总布置的任务很简单,他说德国原厂50辆最新款的轿车就要运抵,他想给这两位业务主管三个月的时间,看谁卖得最多,谁就是新的总经理。

只是老总特别向他们强调一点,原厂告知,这款车有一个电子零件有瑕疵,瑕疵现象的发生几率只有50%,但因为这个瑕疵不会影响到行车及安全性,所以原厂没有计划主动召回车子。但是若瑕疵现象真的发生了,则零件要等三个月后才能运抵并帮客人换修。

两位候选人都相当有信心,因为根据销售记录,他们两人都具有在三个月内卖掉30辆车的实力。

但最后的销售状况却出现了很大的落差,因为在三个月竞赛期满的时候,其中一个业务主管卖出了49辆,但另外一位却一辆也没卖出。

老总对这样的结果感到很纳闷,他调出过去三个月来这两位竞争者的销售日报表,惊讶地发现,两人的来客数及试车数不相上下,但销售量却大相径庭。好奇的老总于是请一位朋友乔装成顾客,分别向这两位候选人买车。

经过详细的介绍,并且煞有介事地试驾这款新车后,老总的朋友很满意地向那位已卖出49辆车的业务主管说:“请问最快何时可以交车?”“可以立刻交车。”老总的朋友回答说两天内决定。

第二天,老总的朋友向那位没卖一辆的业务主管试车后,问:“请问最快何时可以交车?”“三个月。”“为何要这么久?”“因为此款车进量有限,我的配额刚好卖完。若您急着要车,我可以介绍您向我的同事购买,他还有最后一辆!”

老总在听完朋友的叙述后,好奇地找来那位落败的主管,问他为何要将客户往竞争对手那里推。“听说,在卖出去的49辆中,有30辆是你介绍的。为什么要这样做?”这位主管说:“从员工的角度,我有达成销售的责任,因此不能停止销售这50辆车;但从自己的角度,我无法卖一辆事先知道有瑕疵、却没有零件可以更换的车子给客人,这跟我自己的原则抵触。所以在向客人介绍时,我都如实告知此瑕疵。虽然造成最后别人卖得比我多,但如果他被您选为总经理,就表示您比较在乎业绩,而不在乎诚信。从职场生涯角度看,我也应该不适合这样的企业文化。”

就在这个时候,那位卖了49辆车的业务主管走进办公室,脸色不大好看地拿一张文件给老总,说这是德国原厂发的电子邮件,上面写着:“25件备品要再延迟30天才能交货。”

这位业务主管不安地对老总说:“又要延迟30天,我有好多客户吵着要退车!”老总问:“有几位?”业务主管说:“25位。”

25位刚好是50辆的一半,有趣的50%侥幸几率,逃都逃不掉,50%的零件瑕疵率全部都出现了。

在这个故事中,如果你是要买车的顾客,你会跟谁买车?如果你是老总,你会选谁当总经理?可以确定的是,没有谁愿意被那50%的侥幸几率击中!

在商务交往中,宴请客人的问题往往备受重视,不仅宴请的规模、宴请的规格、宴请的档次、参加的人员及邀请的函件都有一定之规,而且宴会的具体安排也有一些规范化的做法。

按照国际商务礼仪的惯例,安排宴请的商务礼仪主要应遵守所谓的5m原则。5m原则是指在商务交往中安排宴会时有五大基本问题需要兼顾,因这五个基本问题的英文第一字母都是m,所以称为5m原则。

宴请对象是指邀请哪些方面的人士出席,请多少人出席。范围过大,造成浪费,范围太小,则会得罪某些人。总的原则是在照顾各方面关系的前提下,尽量控制范围,减少人数。

确定宴请时间,最好先征求被邀主、宾的意见,选择主、宾双方都适宜的时间,以示尊重。不要选择对方工作繁忙的时间,涉外宴请也应避开对方国内重大节假日。

回避选择禁忌日为宴请日期。如西方国家忌讳“13”,特别是恰逢13日的星期五。

伊斯兰民族的斋月有白天禁食的习俗,所以,宴会只宜安排在日落以后。

特定的节日、纪念日的宴请,只能在节日、纪念日之前或当日举行,不能拖到节日、纪念日之后。

临时动议的宴请,事前不可能有准备。如客人突然造访等。

宴请地点恰当与否,体现着主人对宴请的重视程度。宴请地点可依据宴请目的、规模、形式和经费能力来确定。通常应选择环境优雅、卫生方便、服务优良、管理规范的饭店或宾馆。落实宴请地点时应注意:

→ 按客人多少确定宴请地点。客人多,在大宾馆;客人少,则可在小酒楼。

→ 按宴请类型确定宴请地点。宴会可安排在饭店、宾馆,冷餐会、酒会则可安排在大厅或花园。

→ 宾主熟悉程度、关系深浅也是选择宴会地点的依据。

→ 尽可能选择举办者所熟悉的、有声誉的饭店或宾馆。

在费用的使用上,既要热情待客又要量力而行,反对浪费。商务交往既要有档次,又不主张奢侈浪费,所以要注意少吃少餐,少餐而精,也就是说既要强调宴请内容的`少而精,又要避免大吃大喝、铺张浪费的做法。

在菜单的安排上关键是要了解客人尤其是主宾不能吃什么,排除个人禁忌、民族禁忌与宗教禁忌,而不是问之爱吃什么。具体安排菜单时,既要照顾客人口味,又要体现特色与文化,即吃文化、吃特色。具体注意事项如下:

→ 拟定的菜单既要注意通行的常规,又要照顾到地方的特色。

→ 宴席的菜单,应安排有冷有热,有荤有素,有主有次。

→ 晚宴比午宴、早宴都隆重些,所以菜的种类也应丰富一些。

→ 考虑季节,菜肴应时、鲜、特,如春吃鲥鱼秋吃蟹。

→在征求饭店同意的情况下,可以自己设计菜单,以更加适应客人的口味和宴会的需要。

首先入席的应是主人夫妇与主宾夫妇,依次为其他宾客及陪客人员。

当长辈、女性入座时,晚辈、男性应走上前去将他们的座椅稍向后撤,待他们要坐下时,轻轻将椅子向前推一点,待其坐稳后再离开。

落座后椅子与餐桌之间不要过近或过远,距离最好为20厘米左右。

双手不宜放在邻座的椅背或餐桌上,更不要用两肘撑在餐桌上。

入席后当众补妆、梳理头发、挽袖口或松领带是不礼貌的。用餐中千万不要动不动就用自己的筷子东挥西指。

若的确有话不便公开讲,则应另找适宜的场合个别交谈。

席间若失手把餐具掉落在地上,应请服务员补上相应的餐具。

不小心打翻酒水溅到邻座的客人身上,应表示歉意并帮助擦干。如对方是女士,则应把干净的餐巾递过去,由其自己擦干。

应把餐巾摊放在膝盖上,主人打开餐巾就意味着宴席的开始。

只使用餐厅提供的餐巾纸,不要把自己随身带的纸掏出来使用。

让菜不布菜。在餐桌上可以把自己所欣赏的或者餐桌上有特色的莱肴推荐于人,但是不可为客人布菜。

祝酒不劝酒。如果碰上志同道合者可以一醉方休,如果对方不喜饮酒,不要勉强于人,这是有教养者的基本表现。

吃东西不发出声音,在涉外交往的宴会上特别要注意这一点。在一些西方客人看来,吃东西发出声音是粗鲁而没有教养的表现。

不满桌满地乱吐。进了嘴的东西,原则上是不应该当众再吐出来的。万不得已,要用餐巾,或者手掌加以遮掩,不可以当众搞得沸沸扬扬,一团糟。

不在餐桌上整理服饰。任何一个有教养的人都不能够当众宽衣解带,脱鞋或卷袖子。

第3篇

寒暄者,应酬之语是也。问候,也就是人们相逢之际所打的招呼,所问的安好。在多数情况下,二者应用的情景都比较相似,都是作为交谈的“开场白”来被使用的。从这个意义讲,二者之间的界限常常难以确定。

寒暄的主要的用途,是在人际交往中打破僵局,缩短人际距离,向交谈对象表示自己的敬意,或是借以向对方表示乐于与之结交之意。所以说,在与他人见面之时,若能选用适当的寒暄语,往往会为双方进一步的交谈,做好良好的铺垫。

反之,在本该与对方寒暄几句的时刻,反而一言不发,则是极其无礼的。

当被介绍给他人之后,应当跟对方寒暄。若只向他点点头,或是只握一下手,通常会被理解为不想与之深谈,不愿与之结交。

碰上熟人,也应当跟他寒暄一两句。若视若不见,不置一辞,难免显得自己妄自尊大。

跟初次见面的人寒暄,最标准的说法是:“您好!”“很高兴能认识你”。“见到您非常荣幸”。

比较文雅一些的话,可以说:“久仰”,或者说:“幸会”。

要想随便一些,也可以说:“早听说过您的大名”、“某某人经常跟我谈起您”,或是“我早就拜读过您的大作”、“我听过您作的报告”,等等。

跟熟人寒暄,用语则不妨显得亲切一些,具体一些。可以说“好久没见了”、“又见面了”,也可以讲:“您气色不错”、“您的发型真棒”,“您的小孙女好可爱呀”、“今天的风真大”、“上班去吗?”

寒暄语不一定具有实质性内容,而且可长可短,需要因人、因时、因地而异,但它却不能不具备简洁、友好与尊重的特征。

寒暄语应当删繁就简,不要过于程式化,像写八股文。例如,两人初次见面,一个说:“久闻大名,如雷贯耳,今日得见,三生有幸”,另一个则道:“岂敢,岂敢广搞得像演出古装戏一样,就大可不必了。

寒暄语应带有友好之意,敬重之心。既不容许敷衍了事般地打哈哈,也不可用以戏弄对方。“来了”,“瞧你那德性”,“喂,你又长膘了”,等等,自然均应禁用。

问候,多见于熟人之间打招呼。西方人爱说:“嗨”中国人则爱问“去哪儿”、“忙什么”、“身体怎么样”、“家人都好吧?”

在商务活动中,也有人为了节省时间,而将寒暄与问候合二为一,以一句“您好”,来一了百了。

问候语具有非常鲜明的民俗性、地域性的特征。比如,老北京人爱问别人:“吃过饭了吗?”其实质就是“您好!”您要是答以“还没吃”,意思就不大对劲了。若以之间候南方人或外国人,常会被理解为:“要请我吃饭”、“讽刺我不具有自食其力的能力”、“多管闲事”、“没话找话”,从而引起误会。

在阿拉伯人中间,也有一句与“吃过饭没有”异曲同工的问候语:“牲口好吗?”您可别生气,人家这样问候您,绝不是拿您当牲口,而是关心您的经济状况如何。在以游牧为生的阿拉伯人中间,还有什么比牲口更重要的呢?问您“牲口好吗?”的确是关心您的日子过得怎么样。

为了避免误解,统一而规范,商界人士应以“您好”、 “忙吗”为问候语,最好不要乱说。

牵涉到个人私生活、个人禁忌等方面的话语,最好别拿出来“献丑”。例如,一见面就问候人家“跟朋友吹了没有”,或是“现在还吃不吃中药”,都会令对方反感至极。

什么样的人最招人喜欢?答案是有的:懂得赞美别人的人,最是招人喜欢。

什么样的人最有礼貌?答案也是有的:得到他人帮助后,知道及时表示感谢的人最有礼貌。

称赞与感谢,都有一定的技巧。如下加遵守,自行其事,不但可能会显得虚伪,而且还可能会词不达意,招致误解。

比如,赞美旁人:“您今天穿的这件衣服,比前天穿的那件衣服好看多了”,或是“去年您拍的那张照片,看上去您多么年轻呀”,都是用“词”不当的典型例子。前者有可能被理解为指责对方“前天穿的那件衣服”太差劲,不会穿衣服;后者则有可能被理解为是在向对方暗示:您老得真快!您现在看上去可一点儿也不年轻了。您说,讲这种废话是不是还不如免开尊口呢?

赞美别人,应有感而发,诚挚中肯。因为它与拍马屁,阿谀奉承,终究是有所区别的。

赞美别人的第一要则,就是要实事求是,力戒虚情假意,乱给别人戴高帽子。夸奖一位不到40岁的女士“显得真年轻”,还说得过去;要用它来恭维一位气色不佳的`80岁的老太太,就过于做作了。离开真诚二字,赞美将毫无意义。

有位西方学者说:面对一位真正美丽的姑娘,才能夸她“漂亮”。面对相貌平平的姑娘,称道她“气质甚好”,方为得体。而“很有教养”一类的赞语,则只能用来对长相实在无可称道的姑娘讲。

他的话讲得虽然有些率直,但却道出赞美别人的第二要则:需要因人而异。男士喜欢别人称道他幽默风趣,很有风度。女士渴望别人注意自己年轻、漂亮。老年人乐于别人欣赏自己知识丰富,身体保养好。孩子们爱听别人表扬自己聪明,懂事。适当地道出他人内心之中渴望获得的赞赏,适得其所,善莫大焉。这种“理解”,最受欢迎。

赞美别人的第三要则,是话要说得自自然然,不露痕迹,不要听起来过于生硬,更不能“一视同仁,千篇一律”。

当着一位先生的夫人之面,突然对后者来上一句:“您很有教养”,会让人摸不清头脑。可要是明明知道这位先生的领带是其夫人“钦定”的,再夸上一句:“某先生,您这条领带真棒!”那就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收益”。

在商务交往中,对商务人员的口才有很高的要求。商务人员不一定要伶牙俐齿,妙语连珠,但必须具有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清晰的语言表达能力,必须在克己敬人、“寸土必争”的前提下,在谈话之中保持自己应有的风度,始终以礼待人。有道是,“有‘礼’走遍天下”,在谈话之中也是如此。

平心而论,要符合上面那些要求,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不过不要紧,系统地学习掌握一些谈话的技巧,对商务人员在商务交往之中搞好人际关系,定然大有帮助。

谈话的技巧,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而且需要针对不同的人与事,来加以灵活地运用。

例如,当有一位朋友不邀而至,贸然闯进了您的写字间,而您实在难用很长的时间与之周旋时,如果直接告之对方“来的不是时候”,或对之爱搭不理,都很可能得罪人。

其实,只要用委婉一些的语言,一样可以暗示对方应尽早离去,而且还不至于使其难堪。可以在见面之初,一面真诚地对其表示欢迎,一面婉言相告:“我本来要去参加公司的例会,可您这位稀客驾到,我岂敢怠慢。所以专门告假五分钟,特来跟您叙一叙。”这句话的“话外音”,乃是暗示对方:“只能谈五分钟时间”,但因说得不失敬意,在对方的耳中就要中听多了。

又如,一位来企业参观的外商,若突然向您问起了我方的产量,产值一类原本不宜问到的问题,告之以“无可奉告”固然能行,却也有可能使对方无地自容。

此时此刻,完全可以运用适当的谈话技巧,用另外的方式来表达“无可奉告”之意。比方说:“董事会让我们生产多少,就生产多少”。“有多大生产能力,就生产多少”。“能卖出去多少产品,就能创造多大产值”。 “一年和另一年创造的产值,往往不尽相同”。面对这种照顾对方情绪的“所答非所问”,对方但凡识相,定会知难而退。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jianligu.com/redian/qitawenan/rqv21q.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