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简历谷 >

热点 >其他文案 >

过年的随笔散文写过年的散文诗5篇 年味悠悠,散文诗情浓

过年的随笔散文写过年的散文诗5篇 年味悠悠,散文诗情浓

过年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家庭团聚、共享欢乐的时刻。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人们喜欢写下随笔散文或散文诗,表达对这个节日的热爱和感悟。本文将为您呈现一些优美的过年随笔散文和散文诗,带您一起感受过年的喜庆氛围。

过年的随笔散文写过年的散文诗5篇 年味悠悠,散文诗情浓

第1篇

为什么非要过年?有意无意间,抚摸岁月的留痕,数着额头上逾发深密的皱纹,在心里划出一个大大的问号。

小时候,越近年关越要搬着手指头盘算,唯恐一不小心年就会在注意力些些不集中的时候悄然溜走。那是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过年意味着可以吃上几顿有点肉,沾点油水的饭菜,可以穿上一件即使是以旧翻新的衣服四处招摇。盼过年就是盼望简单的吃饱穿暖,盼望着好日子总如过年一般天天来临,快乐自不待言。

待成家立业,有了孩子,过年变成一种生活的感慨。日子因为物质极大丰富到没有差别,曾经的生活梦想成为触手可及的现实,心里的渴望已然失去想象的目标,心绪便在日复一日无差别的往复里失去等待的兴致。往往苦闷、抑郁和烦心呈现得多,快乐、清闲和舒畅则相对就少,有时甚至怀念那些小时候虽然清苦,却始终充满期望的快乐。到底是日子的富足加速了精神的疲劳,还是神经过敏对过年要求的口味越来越高?似乎心里根本找不到答案。尤其看着孩子们在年复一年地轮转里疯长,才突然感觉自己正以超乎寻常的速度衰老,不经意已人到中年,过年无异与时间赛跑。

待能够抽出空来回家,安静地坐下和老人们聊聊家常,惊然发现过年于他们是一种回味。在他们断断续续的回忆里,可以感知他们把日子由苦熬出甜的享受,听他们娓娓道来的陈年旧事像品一壶珍藏的'老酒,散发着醇香;若隐若现的过去,由小到大的孩子,都一一闪过他们的心,又像一幅幅经年的老画,浓墨淡彩间,奔放着幽深的韵味。尤其说到这个,讲起那个兴奋,连他们的神情都相当地专注、陶醉,甚至讲起某一个调皮气人的事必定要加重语气,仿佛从前已经穿越回来。当我凑趣地插上一句:“那时是不是感觉特烦人,你们也是不是特生气?”他们定会很气愤地加上一句:“咋能不生气,打他个小鳖犊子”。接着,又恢复刚刚兴奋点继续……

跟住他们地叙述,看着窗外孩子们的欢快雀跃,我恍然大悟。我、孩子和老人三者不过是以年为单位的循环阶段,孩子一定会随着每一个年过成我,我也会随着每一个年过成老人的模样,这才是过年的真正含义。

年当然是四季轮回的暂时终点,更是起点。当三百六十五个日子汇聚在一起,年就是生活的过程,当所有的年汇聚一起,那年就变成生命的刻度。不用想日子的好坏,也别去奢望年景的流旺,既然都是生命的必然过程,就没有选择和放弃的理由,不管怎么样都要面对。所以,过年绝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传统节日,而应该是对一段生命历程的隆重致敬。

逐渐地认知,让我接受了时间的残酷,人的生命就是在这样的一年一年里倒计时。于是,我懂得了过年不再是害怕拉家带口的千里奔波,不再是吃啥啥不香地疑问,不再是挑三拣四后还要尚觉不满足的计较,不再是身在福中不知福的苦闷,而应该是绝不可轻易浪费的珍惜。

过年的滋味,就是一家人难得团圆的欢愉,是看着老人们身体康健的欣慰,瞧着孩子们几天不见就变得长大的惊喜,和每个人心里升起的甜蜜。

过年的滋味,也是回家去给逝去的亲人上坟的满腔告慰,是明知迷信的行为仍要执着点燃的一捆捆、一串串纸钱,当冲天的火光载满我们的思念,相信捂热的不仅仅是那一丘寂寞的黄土。

过年的滋味,还是大口朵颐着家乡的粗饭淡酒,比较着过去和现在的太多不一样,像给孩子们讲故事一样讲着我们小时候的真事,然后在他们瞪大的眼睛里发现妈妈正在勾娄着腰身为他们欢喜地添酒加菜。

过年的滋味,也是热乎乎睡在老家土炕上,美美地做着童年长大的梦,光着脚淌在家乡的小河,呼喊着童年伙伴的呓语。

过年的随笔散文写过年的散文诗5篇 年味悠悠,散文诗情浓 第2张

第2篇

踏进腊月,每个人的心好似都开始恍恍的期盼春节的到来,但心里又好似都明白期待的并不是过年,多是因为不用上班吧,出去旅游或者纯粹的放松。

我钟情于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春节,因为它存有我们小时候的美好回忆。印象中,腊月一到人们便开始掰扯着手指头数日子了,家家户户都开始张罗年货,每到这时候都有一次大扫除,把家里里里外外全部扫一遍,完了再用抹布擦一遍,这样可以扫走一年的旧气,迎接崭新的一年,早早的都能闻到浓厚的年味。

真正到了三十这天,人们就更忙碌了,大抵心也会更加欢喜,女的都在厨房里准备着年夜饭。

母亲们在厨房进进出出有说有笑的忙着,而父辈们都在张贴从前门到后门以及家里大大小小门上的对联,包括贴门神、土地神、财神等各路神仙的年画,寓意是请神来家过年并保佑全家老少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小孩子充当的角色一般就是打下手,偶尔帮忙拿个年画,还必须得小心翼翼的,生怕弄破了,神仙爷爷会生气。什么都不懂的我们还爱跟在大人屁股后边,把一幅幅贴好的对联读出声来,却总是分不清哪个是上联哪个是下联,因为年龄,跑腿儿的小事都是我们干的,一会向隔壁婶婶家借个凳子,一会又给对面爷爷家送个东西,觉得自己忙的不亦乐乎。贴完对联后,家中男的无论年长年少都得去给祖先上坟,女的不允许去,这是历来的习俗,那时候的我还总是抱怨为什么不带我去。

要去祭祖必须得端上要敬的烟、酒、茶;烧的蜡烛、香、纸,我想是要给祖先也送去过年用的东西吧,当然这不过是人们对已逝亲人的思念,也是精神上的一种寄托而已,但也是每年必不可少的一种仪式,现在想想这便是我们的根,有了它即使生在何处也不会忘记寻根。等到祭祖回来后,臊子面也差不多做好了,捞上一小筷头到碗里,再浇上一大勺子滚烫的臊子汤,冒着热气,香味扑鼻而来。孩子们之间还有一个乐趣,那就是比谁吃的多,有时候一人能吃十几碗,最少的也要吃个七八碗,到现在我都在怀疑自己当初那惊人的饭量。

吃完饭后,会备些瓜子、花生、糖果,长辈们都围着桌子烤着火炉,一边看着春节晚会,一遍喝酒聊天,偶尔会听到他们谈起孩子以及他们的学业,年轻人都另外围起一桌玩起了扑克牌,对于小孩子来说任何时间都会是游戏时间,任何场所都可能会变作游乐场,在他们的脑海里过年就意味着有新衣服穿,有压岁钱收,有零嘴吃就十分满足了。这样便可以甜腻腻的度过整个寒假。就这样几代人各自为营热闹的守着年夜,直到凌晨十二点大家都一起到大门口放炮竹,那时候不比现在,放的是烟花,每家几乎就是三两捆鞭炮,几个大炮竹已经算是好的了,几乎同时噼噼啪啪的鞭炮声让深夜的村庄又热闹起来,再来几个冲天炮沉重的轰隆隆接连响起,这便是春雷的声音。孩子们会在放完的鞭炮灰中去找还未放燃的炮竹,有的断捻子的俗称“瞎跑”。

现在随着电子产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慢慢提高,每天过日子就如过年一样再也见不到像《腊月歌》中唱到的那种景象,所以过年就跟过日子一般了。

第3篇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观念的更新,无论城市还是乡村,年的气氛大不如前了。

自小至今,每年过春节,我都在农村老家,在外多年,也必须回去和父母一起过年,感受那份亲情,那份乡情,那份对家乡的人事物的敬重。

每年的年根儿底下,母亲是最辛苦的,过年的准备工作必须要周到细致,一切要母亲亲自安排才放心。

母亲很勤劳也很传统,对风俗习惯极为尊重,冬季是农闲的季节,我们家在白洋淀边,冬季往往要整理秋后收割的芦苇,整理好卖掉,贴补家用,因此,也只有半个冬天是闲暇的。进入腊月,各家各户逐渐闲在了,就开始为过年做准备了。

腊月二十三,是糖瓜祭灶的日子,小孩子们也放假了,也是正式开启过年模式的开始。

二十四,是大部分家庭扫房的日子。农村大都是平房,屋里能搬出去的都搬出去,搬不出去的,就用大块的布或塑料布苫盖上,防止灰尘粘上。屋里的墙壁、屋顶、窗台都要清扫干净。农村住的里屋有传统的土炕,我们家在母亲的指挥下,把上面的炕被、毡条和炕席弄到院子里,用棍子敲打,土和脏东西满院子飞,然后搭在绳子上晾着。这一天也往往是母亲最累最忙碌的一天,虽然父亲搭手,我也有时候赶上,也只能是搬搬运运,干的力气活儿,东西的摆放和顺序,必须要母亲观察考虑后才能动,摆放的不适当,母亲要亲自动手。各种物件重新摆放,屋里焕然一新,然而,换下来的窗帘、床单、被罩、门帘等,是要洗涮的,一般在次日进行,原来都是母亲用手洗,现在有洗衣机了,着实方便了不少。

腊月二十六,父亲开始按照母亲的列的清单,开始了年货采购,割肉、买鱼是必须的,小时候条件所限,干鲜果品几乎没有,水果无非苹果鸭梨,但那也是奢侈品,常见的大枣、花生、瓜子大都自家的,购买的也不多,至于新鲜的蔬菜,没有,只有大白菜,偶尔集市上会有卖蒜黄、蒜苗和韭菜茴香的,也是菜农自家产的,可惜太少了,不像现在这么丰富。二十七八,年货基本就准备齐了,这期间,母亲会把买来的肉,切成小方子,炖出来,那时候的猪肉,是不喂饲料的自家养的,香啊,离着很远就能闻到,吃在嘴里美啊。

这时候,顶数高兴的就是孩子们,喜爱的鞭炮、钻天猴、二踢脚、灯炮(一种比二踢脚略小在上面点燃,像蜡烛的火苗,延时爆炸,比较安全)等也买的差不多了,于是每天大街小巷都是孩子们叮叮当当放鞭炮的声音。

这几天母亲要蒸几锅馒头,这是整个正月的主食,我小时候不清楚是怎么回事,但看到母亲蒸的各种造型的馒头很有食欲。

大年三十,早晨要蒸包子,猪肉白菜的,和面、拌馅、洗搌布,都是母亲一手操办,小时候我所做的就是很老实的烧火,不单单是等着吃肉包子还要放鞭炮呢!老家管上锅蒸馒头或包子叫“装zhuang(四声)锅”,我到现在也不知道是哪个字。(那时候蒸包子蒸馒头用的锅盖很大,是草编的,虽然原料是草,但做工很精致,名“拍子”,透气性好,蒸出的馒头和包子要好过现在金属锅盖)。

第一锅包子出锅,母亲掀开拍(音)盖,蒸汽掺杂着包子的香味弥漫整个屋子,这时候,我要跑到外面点燃早就预备好的鞭炮,随着鞭炮的噼里啪啦,包子出锅了!母亲拿着盘子,先拿三个,摆放好,放到灶台旁碗柜上的'一个香炉前,这是敬天地诸神的,第二盘子,是给祖先上坟的,母亲用干净的搌布把盘子和包子包好,父亲拿着,并带上纸钱,去祖坟给去世的先人上坟,自打我记事起,每年如此,父母告诉我,人活着,不能忘了祖先,这是孝道。

接下来,母亲顾不上吃一口,就要准备蒸第二锅,我们要大饱口福了!大口大口的吃着,回想起来,现在难以找到那种味道和感觉了,也许现在食品餐饮很丰富的缘故。

三十早晨,一听到有鞭炮的响动(不是二踢脚,是一挂鞭),就知道有蒸熟包子的了。今天还要扫院子,贴春联,贴福签。

下午,母亲要准备大年初一的饺子了。再次的拌馅、和面,我们家大年初一的饺子是素馅的,不能放肉,老祖宗传下来的,虽然是素馅的,但里面放了煎豆腐、粉条、长寿菜和白菜,味道远胜过肉馅的。因为大年初一不能动刀不能劳作家务,所以要提前准备,在盖帘上撒上薄面,再放包好的饺子,防止放的时间长了沾在盖帘上。饺子要包满一整盖帘,不能有空隙,饺子是传统的半圆边饺子,不能捏有花边或双手挤,寓意圆满。包完初一的饺子,剩下的再包一些肉馅的或素馅的,留着三十晚上吃。

年三十下午,往往是我们最迫切的时候,因为傍晚要去祖坟燎星,有的地方叫照厅(音),就是用框背上柴火(从前用谷子的秸秆现在没有了),放到祖坟上,点燃,然后在祖坟周围放鞭炮。一般都是家族统一去,由上岁数的带着大小孩子们去,规矩是女的不能去,而傍晚的鞭炮伴随着夜幕降临,那动静大了去了,远近高下电光闪闪,鞭炮的响动在空中交织回荡,空气中的火药味道很浓。作为爱放鞭炮的孩子们也是兴致最高的时候,燎星结束鞭炮放完了,还是有些恋恋不舍。

回到家,母亲已经煮好了饺子,吃罢晚饭,孩子们仨一群俩一伙,继续在院子里、大街上燃放鞭炮、追逐打闹,母亲准备好初一招待拜年来的客人的瓜子、花、糖果。

从央视举办春节联欢晚会开始,三十晚上看春晚就逐渐成为了每家每户必不可少的一项年事,于是,大街上孩子们欢笑的奔跑少了。

三十晚上,每个屋子的灯都要开着,农家院里都有厕所,没有灯的,也要点上一根蜡烛。到了夜里零时,鞭炮再次热火朝天,新的一年来到了!

大年初一早晨,大约五六点钟,作为一家之主的父亲最早起床,先在院子里放一个二踢脚,说明我们家起来了,每家每户都是男主人最先起来,放二踢脚或雷公炮。放完后,父亲开始烧水煮饺子,这是新年的第一顿饭,男的当家,必须要亲自做,或许是母亲操劳了一年,父亲表现一下吧,多少年来家家都如此。

家人陆续起来,小孩子是要换新衣服的,母亲叠好被褥,便接手煮饺子的活计。饺子下锅后,要右手用勺子逆时针趟饺子,叫做从外往里转(赚)。

饺子熟了,照例是第一碗敬天地诸神,第二碗放在灶台一边,应该是给灶王爷留着的吧,第三碗留着给祖先上坟用的,剩下的就是全家吃的大年初一饺子,但锅里不能捞完,要剩下三个,寓意锅里常有。在饺子熟了的时候,在院子里要放一挂很长的鞭炮。通过附近的鞭炮响声就可以断定谁们家饺子熟了。

初一的饺子,要沾腊八醋,腌了将近一个月,醋不止酸,还辣。吃不完的饺子,要用箅子熥在锅里,寓意锅里常有,一个正月都这样,无论什么时候,掀开锅盖,锅里都要有或饺子或包子或馒头,这是老规矩,不过现在很少有人这样了。

吃罢饺子,就是大拜年了。一般以家族为单位,先到本家最年长的老人家拜年,聚齐,然后浩浩荡荡一大家子开始了对本族、外姓长辈的拜年。

这是在大街上人们碰面的第一句话,每个人脸上洋溢着节日的笑容,偶尔有睡眼惺忪的,“又玩牌了吧,玩了一宿吧?”“没有,喝酒太晚了”“我说呢,痴抹糊(眼屎)还糊着眼呢,拜完年睡会儿吧”,平时调侃惯了的,今天是万万不能说不吉利的话的,更不能骂街。拜年,除了本家本族的长辈,还要到外姓的长辈或老人家里拜年,我们村子小,不足300户人家,却有15个姓氏,每个姓氏之间都或近或远都有亲戚的渊源,大家在同一个村居住、生产、生活,很是和谐,村风淳朴,远近闻名。

我们家人多,父亲那辈的、我们这辈的,加上两代妯娌们还有下一代的孩子们,几十号人,一般的屋子两间都挤不下,别人家拜年的往往一看到我们这一大家子,就急急忙忙从主家出来,一边和主家道别,一边说于家大部队来了我们腾地方。说是腾地方,主家的卧室、外屋挤满了,院子里还有没进屋的。老家家族观念重,像我们家这样的不少,大年初一的大街上,浩浩荡荡,着实的热闹。

到每一家拜年,主人都拿出烟(基本都是平时舍不得抽的好烟)、花生瓜子糖果等,招呼大家吃着抽着,嘘寒问暖。口渴了,千万不能在喝凉水,尤其是去别人家,这是犯忌讳的(很多忌讳,这一天不能动剪刀、刀具等利器,不能动笤帚、扫把等)。到身体不太好的老人家,要多待会儿,询问其家人吃了多少,身体状况等,淳朴民风,没有做作,与人之间,平淡而真实。

本村拜完年,还要到祖坟上坟,有的早晨先去上坟然后再吃饭拜年。我们家族很大,分支很多,通常要集合了所有男的,无论大小,只要身体允许的,都要去,每家都拿上上供的饺子,一般是一碗饺子,两双筷子,还有纸钱,孩子们要带上鞭炮。先要到祖坟,每家要到每家先人的坟前,点燃纸钱,嘴里念叨着“过年了,xxx,给你们送钱来了,拿着花去吧”云云,这和清明、七月十五、十月初一略有不同,不用在地上划圆。烧完纸钱,打开用干净搌布盖着的饺子,摆好筷子,全体要退后,由族人辈分高的招呼着,一起像先人磕头,毕恭毕敬,头要磕到地上。磕头完毕,收拾碗筷,孩子们开始鸣放鞭炮。然后由辈分高的带领大家,按分出去的分支家的坟远近顺序,逐个上供拜年放鞭炮。

这时候,已经接近中午了,早些年,这一天是不出村到外村的亲戚家拜年的,现在不同了,人们走南闯北的人多了,生活提高不少,或好或差的都有车,人也齐全,大家就开始出村去至紧的亲戚家拜年。于是大街上,村外的道路上,来来往往的车多了起来。

大年初一的晚上,人们休息的早,睡觉前,要燃放鞭炮,然后再就寝。

初二,是出外拜年最隆重的日子“女婿日”,就是女婿到岳父岳母家拜年,新女婿初次到女方拜年,要购买好多礼品,到女方家族长辈家挨个拜年,送礼品,当然,长辈要给红包的。女孩出嫁后第一次回家拜年,娘家要拿出大年初一留着的饺子,热好了,给闺女吃,这也是传统。女婿拜年,尤其是闺女多的家庭,格外热闹,推杯换盏,大声小喝,各家的孩子们也凑到一起,好不开心。下午道别,女婿们红头胀脸,女的娇声呵斥,岳父母一再叮嘱“路上慢点”,走路摇晃、唠唠叨叨,形态各异,已是常态。

初三,有些地方是上坟烧纸的日子,意为送祖宗,年前接到家,今天送回去,不能随便去拜年。我们老家则没有这传统。

初四一直到十三,都是可以出门拜年的,随着时间,热闹的气氛开始变淡了,路上不再是车水马龙。

正月十四,是传统的小年开始,和年三十一样,蒸包子;正月十五,元宵节,早晨吃饺子,晚上吃元宵。这是正月里最后一个隆重的日子,晚上小孩子们提着灯笼满大街跑,现在是没有了。这天晚上要放灯,连续放三天。母亲提前用香油和易燃的诸如艾叶末谷糠等,拌好了,捏成窝头状,防止在窗台、厕所、院子、院门口、院子门外,点燃,会燃烧半小时,母亲说,有孤魂野鬼晚上碰到了,会把灯取走,然后投胎做人,不再害人了,否则仍然是四处游荡不能超度,也算是积德行善吧。

正月十五过了,年的味道更淡了,人们开始了正常的工作生活。

正月二十五,传统称为“打囤”,早晨起来,要用草木灰,在院子里撒成一个或多个圆圈,中间放一个砖头,如果盼望今年发财,就打一个“钱囤”,放上钱,用砖头压上,如果盼望今年粮食丰收,就打一个“粮食囤”,砖头下放上粮食,总之,盼望什么,就在砖头下放什么,然后放几个鞭炮,早饭过后,时间不长,就要把钱拿走,因为孩子们可惦记着那不多的钱呢。粮食可以喂鸡鸭。

二月二龙抬头,一早,要在院子正中央放一桶新打的水,寓意要饮(四音)龙,龙喝了水就要开始值班行云布雨应农事了。按照我们老家的传统,早晨要摊片儿,要提前一天把葱花准备好,因为二月二这天早晨是不允许动刀剁葱花的,葱花属于“五荤”之一;摊片,有用葱花的,有的在面粉了掺入鸡蛋,类似于大街上的煎饼,要比煎饼大的多,也比较难掌握,一口很大的锅,底火要用麦秸、苇叶、玉米包子等火力不太爆的柴火烧,火太壮容易糊;锅烧热了,放入少许食用油,不能太少,容易粘锅,太多了则锅底的面片就成了油炸的了,还容易糊,用铲子将锅底的油往四周划匀实,然后倒入一定量的面糊,不能倒在锅底,转着圈倒在四周,然后用铲子划匀实,不能太厚,然后盖上锅盖,三四分钟,再用铲子铲离锅,整个再翻过来,一分钟,出锅,好大的一张片儿(我跟母亲学过,技术还行,只是我们家没有烧柴火的大锅了)。做家长的往往给孩子一根棍子,教给孩子,用棍子敲打,嘴里说着“二月二敲炕墙,蝎子蚰蜒往里藏”“二月二,敲炕头,金子银子往里流”。这天理发的特别多,龙抬头,人也抬头。 过了二月二,新年程序完全结束,天气转暖,农家开始忙碌起来,一年的劳作正式开始。

第4篇

光阴荏苒,小时候的记忆,早已被镶嵌在岁月的年轮里,但是,每当过年的时候,我都会在那年轮的中心,取出片片永远也磨灭不了的记忆,晾晒在这美好的节日里。

从记事的时候开始,我就对过年情有独钟。一到腊月,只要大人们一提及过年,我的心就暖暖的、痒痒的。总是情不自禁地追问母亲:过年还有几天呀。而母亲虽然有时不耐烦,却还是乐滋滋地对我说:快了,就快了。看得出,母亲也喜欢过年。

那时,父亲总是以有限的钱,给我买极有限的鞭炮。其实,就是鞭,没有炮。

有一天,我拿着父亲刚买来的一挂鞭,和邻居家的孩子比,看谁的鞭大、谁的鞭长。结果,我比输了。于是,我回到家里就果断而坚决地,以放声大嚎回应了父亲和母亲。

那时,每到过年,父亲就给我制定一个严格的放鞭计划:除夕除夕夜、初一初一夜、初五初五夜、十五十五夜为放鞭日。一挂鞭必须到正月十五才能放完。所以,我每天起床,来到院子里,只能看谁家的“二踢脚”飞得高,听谁家的鞭炮放得响。

有一天清晨,邻居家的院里不时传来“小鞭”的炸响。我就气得在自家的院里直转圈。最后,发现一只没有底的铁水桶。我便找来一根木棍。只要邻居院里传出一声炸响,我就用木棍狠狠地敲一下破水桶。后来被母亲发现,母亲从屋里拿出几个“小鞭”给了我。于是,我欣喜若狂。当我点燃最后一个时,不怀好意地将它狠狠地甩到邻居的院子里。

我深深地感谢我的母亲!同时,我也嫉妒邻居家的孩子。但有时,我也憎恨那可恶的鞭炮。谁能经得起那“小鞭”们总用寂寞的羽毛,来撩拨你放鞭的心弦呢?

一天,父亲忙着做年豆腐,我便偷偷地拿了火柴和几个“小鞭”,来到院里准备燃放。正当我点燃的一刹那,父亲出现了。于是我迅速扔掉火柴,另一只手狠狠地将那刚燃起的药捻掐住,并死死地攥在手里。只听“砰”地一声,“小鞭”响了!当我哭着伸开那热热的、麻麻的、疼疼的手时,一片殷红,吓坏了父亲。

每当我看到手掌上那微微的疤痕时,就为父亲那“放鞭计划”而悲哀。后来才知道,父亲那个计划是因为家里没钱而为我制定的。所以直到现在,我就总也没有忘记钱的重要性。

尽管没钱,年还是要过的。虽然杀不起年猪,但是母亲总是竭尽全力,用她那精湛的手艺,用父亲买来不多的鱼和肉,做一桌“丰盛”的饭菜。然后,我们一家人就其乐融融地品尝母亲一天的劳动成果。而父亲,非喝得连房子都摇摇晃晃时,才肯下桌。

我猜想,过年可能是母亲对父亲特赦的日子吧,父亲平时咋就不这样呢?但,更多的时候,我总是在心里说:我家什么时候也能杀一头年猪呢?

杀年猪,是大人们最快乐的事情。一进腊月,隔三差五就有人家杀年猪了。每家杀年猪都要准备几桌。亲朋好友,左邻右舍的,聚在一起。侃论天下,畅说年景。那猪肉酸菜炖粉条子,大碗的炖猪血,你就造吧,直吃得你满嘴流油。而那些大人们,不把村子喝迷糊了就决不罢休!

父亲是个善于“计划”的人。杀猪的头天晚上,父亲就把详细的“计划”跟母亲说了。比如:给爷爷姥姥家多少肉,晚上请谁吃饭等等。看母亲频频点头,证明父亲的“计划”已通过。

第二天一大早,几个大人们就将猪逮住捆好。母亲已烧好一大锅水。父亲在院里放一矮腿方桌。大人们将猪抬到上面。在猪的脖子底下放一大盆。杀猪人一刀下去,之后,猪不动了,血接好了,大人们将猪抬到锅台上。解绳褪猪。等那杀猪人将猪褪得雪白雪白的,大人们又将猪抬回方桌上。然后去头、开膛、砍肉。

本来父亲计划将猪肉卖一半,留一半的。可由于猪肉好,价格比市场价低很多,结果被乡亲们一抢而空。就连晚上做菜用的.肉,都是父亲从一位相亲的手中抢回来的。

晚上,父亲和母亲送走了客人,母亲才吃饭。父亲叹着气对母亲说:不行的话,明天给两头老人买点肉吧。母亲一边吃饭一边苦笑着说:只好这样了。母亲又笑着说:这回好,咱还得花高价给老人卖肉!这时,我发现母亲大口地吃着肥肉。父亲惊奇地问母亲:你怎么吃肥肉了?母亲笑着说:自家养的猪,尝尝。

也许因为给了爷爷和姥姥家肉的缘故,那年母亲带我去拜年,爷爷姥姥们给我的压岁钱比哪年都多。于是,我总是偷偷地想:我家总杀年猪该多好!

过年,贴春联是必不可少的。而父亲尤其对春联情有独钟。

记得读高二那年过年。父亲用一种恳求且带几分严肃的表情对我说:儿子,今年的春联咱自己写。我惊奇地问父亲:我吗?我写?父亲说:是。你都读高中了还不能写?自己编,不照抄。听了父亲的话,我为难了。我从小学到高中,语文成绩都不好,这不是难为我吗?但看父亲那近乎于乞求的目光,我无奈的答应了。

父亲高兴的买来了红纸和笔墨。我苦思冥想了半天,终于写完了一幅春联。我想,父亲也没读几天书,让他高兴高兴就行了。可谁知,父亲看了春联之后,连连摇头。说,你这春联我总觉得没气脉,你给老爸念念。

我看了看父亲,就大声地读起来:爆竹声声除旧岁、欢天喜地过新年。横批:皆大欢喜。

父亲说,不行不行。没气脉。咱家是种地的,咋也得有点粮食的意思。再说,咱家鸡猪猫狗啥都有,就你这两个干吧词儿哪行。

真没想到,父亲对春联要求如此之高!我的额头已沁出了汗水。

父亲走了以后,我就拍着脑门,按照父亲的思路想啊,想。最后,终于又写了一幅春联。

我叫来父亲,大声给他念:看今朝勤劳动五谷丰登、想未来精饲养六畜兴旺。横批:财源广进。

我哭笑不得的说,就是丰收、高产的意思。五谷就是粮食的意思。父亲听完高兴地笑了。

这时,母亲已打好了浆糊,我和父亲一人拿一联涂好了浆糊,来到门前。

但是,父亲刚贴完春联,便兴致勃勃地在屋外呼完邻居唤街坊,大喊着要他们来看我自编自写的春联!

我的天哪!我的亲爹爹呀!那词儿、那字……我赶忙躲进屋子的角落里用棉花堵住了耳朵。

哦,我辜负了父亲,也辜负了母亲。我是父母的儿子,而父母那善良、朴实以及对美好的追求,我时至今日也没学到极致。

关于过年的记忆,几天几夜都说不完。而现在过年,我们期待的已不是很多了。现在的人们,吃的、穿的、玩的、用的大多与过年无关。对于过年,我们已欣喜而不若狂,期盼而不殷切。但不管怎样,过年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我们必将满腔热忱地将其传承下去。朋友们,让我们以年的情绪,年的心情,很好的生活在这年一样的日子里吧!

第5篇

过年是“月穷岁尽”“另换新岁”之意,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基本是围绕除旧迎新开展的一系列庆祝活动。我恰巧是除夕晚钟声时辰出生的,我猜想我妈当晚是吃多了点的。

小时候对过年的憧憬是幸福的。基本是农历二月初一就开始盼了,越到后面内心越煎熬,记得有一年大十三十晚我说了句“今夜怎么这么长?”引来大人们哄然大笑。

过年了,十几二十人一起做糍粑,那场面可热闹了。染过栀子汁的糯米蒸煮后放到石臼里舂,舂糍粑的活是很费体力的,一般由青壮年男子轮流进行。舂过后的糍粑再由一人揉成一个个小球状分给大家捏成圆形糍粑,放到各个已涂过油的桌子、簸箕上,才算最终完工。这种糍粑可烤可煎,尤其是烤的,膨胀起来变成金黄色,香脆可口。

过年可以大块的吃肉,不停的吃糖果饼干瓜子,甘蔗马蹄是每家必备的,一y一框的买回来,有人来拜年了,就拿出来给大家品尝。初一到了,这一天终于可以穿上新衣服了,外表腼腆内心欢喜的接受大人们的赞赏。正月里可以不断的收到压岁钱,虽然加起来也没多少,但足以让我们整个月洋溢在快乐当中。过年可以结伴燃放鞭炮,放到老鼠洞里,放到水里,放到牛粪上,有时不小心被炸伤手仍乐此不疲。过年了带上腊肉糖果到亲戚家拜年去,大家好久不见,围着炉火吃零食喝点小酒聊聊家常叙叙旧,其乐融融。

过年了,正月里天天都有戏看,几乎村村都扎有戏台,唱的是一个叫彩调的戏种,我们当地人称“唱灯”。我们镇正是彩调的发源地,本地人老老少少大大小小都会哼上几句,随手舞出几个戏里的动作来,《王小打鸟》《浪子回头》等剧集耳熟能详,摇着扇子身子晃来晃去半蹲着走出来的小丑、嘴角长着一颗痣能说会道的媒婆...这些已深深烙在脑海里,成为童年时光的快乐回忆。更让我们小孩子感兴趣的是戏场边卖酸萝卜串、芝麻糖、瓜子的零食摊,还有可以台上台下跑跳嬉闹和站在唱台边扯扯台上的戏裙,往往戏没唱到一半就趴在大人身上睡着了。

小时候的过年是神圣的,每家每户新桃换旧符,祭拜天地祖先,清扫房舍,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年的到来。村里读过点书字写得还算可以的,大人们都会叫写家里的对联,我也曾写过一两次,当时感觉无比的自豪。除夕夜睡觉前要在火炉里放几根粗壮的木头,铺上烟灰,必须保证这火能燃到明早而不灭,初一凌晨要用这火来烧第一壶开水,烧水前还要燃放鞭炮,这开水是用来泡茶给之后来拜年的隔壁邻居、亲朋好友们喝的,真是意味绵长啊。新年第一天小孩要早起,洗漱完毕一一向长辈哥哥姐姐们拜年。新年头几天有些事是不能做的,比如杀生是万万不许的;初一只能吃除夕夜的剩饭菜,说话也要比日常注意些,不能说不吉利的话;初一那天大家都会到镇上去看舞龙舞狮,然后买一把蒜和葱回来,寓意新的一年学业进步和生活事业郁郁葱葱。

随着年龄的增长,过年的感觉不知不觉起了变化,多了几份惆怅和感慨。又到过年了,这日子怎么过得这么快啊,时间不是一天一天的飞快,而是一年一年的瞬间即逝,感觉自己很多事情还没做好,感觉自己仍然一事无成。长大了,似乎找不到小时候过年的感觉了,过年吃的那些东西平时想吃就能吃到,也不再稀罕过年穿的新衣服了。我想不一定就是这个年代的过年没有之前那么有味道,过年的程序和活动基本没变,变化的是我们的内心,是我们经历越多变得越重名势利了,内心变得复杂了。

本来过年就是一家人团团圆圆、热热闹闹的聚在一起嘘寒问暖、聊天叙旧,但很多人回到家就奔走在各个酒席、牌桌之间,真正陪在亲人身边的也就那一两餐饭的.时间,各自的问话也基本是当了什么、收入多少、开的是什么车,过年成了比拼炫耀的好时光。辛辛苦苦干了一年,撒了一年的娇,拍了一年的马屁,装了一年的孙子,终于可以在亲朋好友面前炫耀了。

太在乎自己的面子,太在意这些外在的名和利,生活怎么会有愉悦的心情呢,不仅过年没有味道,平时也不会有什么快乐吧。托尔斯泰本来已过上贵族的生活,他的晚年出走正是领悟到平凡朴素的生活才能拯救他的灵魂,渴望充满友爱、平等、和谐、纯真的情感生活。

世界上绝大部分人是普通平凡的老百姓,那就以一颗平常心来过日子吧。不管在这个世界经历过什么、外在环境如何变化,个人、社会如何发展进步,不忘初心,保持清澈的心灵,简单朴素,才能找回过年的味道。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jianligu.com/redian/qitawenan/qg47kw.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