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简历谷 >

热点 >其他文案 >

山本读后感5篇 "崇山峻岭中的智慧启示"

山本读后感5篇 "崇山峻岭中的智慧启示"

“山本读后感”是一篇对山本文织的作品进行感悟与评述的文字,通过对山本文织的描绘与赞赏,展示出她独特的创作风格与魅力。这篇读后感将带领读者进入山本文织的文学世界,感受她带来的情感震撼与思想启迪。

山本读后感5篇

第1篇

在我的印象中,当代文学作品(尤其是“十七年”)大部分都是以胜利者的角度进行叙事,因为意识形态的关系,也因为历史本来就是胜利者的历史。但从《白鹿原》开始(最先开启这种风气的应该不是《白》,这里仅以我个人的阅读经验而言),可以看到作家有意识地淡化政治。这种淡化并非指小说中没有阶级对立、没有政治立场分野(最典型的,鹿家两个儿子就一个在共产党一个在国民党),而是指作者刻意回避了政治立场选择,仅仅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去写白鹿原上的隐秘史,也就是说,里面人物命运的变化与其政治立场本身没有本质上的联系。

?山本》也是如此,井家两个儿子,一个在游击队,一个在涡镇白手起家,一手创办并壮大了一个小型武装队。在这部作品里,作家同样有意回避了政治立场上的对垒,两个人最后的不同命运,并非是由于政治立场的不同,甚至可以说跟政治没什么关系。这就是一部写秦岭上一个镇(一个县)的发展史,同时穿插了游击队和其他各种组织的战斗。

所以,或许这种写法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作家们(可以)开始有意识地回避那些宏大的、主旋律的基调,而单纯地表达自己的文化情感和诉求。当80后有些作家开始写乡土小说以重寻所谓的“历史感”时,50、60后们的作家已经开始寻找乡土小说中更多样化的叙事可能。

另,不知道是不是人年纪大了就会产生写这种写“史”的创作冲动。50万字不少,其中对秦岭一带地方风物的介绍非常详实、细致。但可能是我先入为主的观念,类似的作品中,《白鹿原》是最好的。难怪某老师曾经在课上说,贾平凹兢兢业业写了这么多小说,有时甚至一年一部长篇,但他肯定也想自己有一本《白鹿原》。

山本读后感5篇

第2篇

贾平凹总有种野趣,作品追求大拙朴悦,天生一派史家气脉。在当代文学中,“以史入文”始终是小说书写的一个重要关切。很多作家都对历史叙事怀有笃定情结。现实感、批判性与史传性是三种诱惑,仿佛能让作品与历史“偕化”,夯实厚重;同时,也是危险,倘若缺了控制力,极易坠入“非文学”的沟壑。回望作家之前的长篇,已然构成了乡村本位视点,城乡意识互动的编年史。然而,贾平凹以一隅的人情图景映射不同时期社会底色,写尽变迁存废,却是一种智识。他时刻警惕宏大叙事背后可能的空泛,文献对文学的僭越,史观对故事的刻意塑形。

?山本》就是一本流溢而出的小说。这是作家第16部长篇小说,一部关于秦岭的大书。说它“流溢”,是因为它时刻呈现创作的终极追求——自然。贾平凹放弃了书名《秦岭志》,选取了《山本》这个名字,意味要写出秦岭的本原。然而,写出来的故事当然不能抵达本然。作家的意图在于:不要强行赋予事件意义,应当摒弃观念先行,让故事自己敞开主题,使秦岭在面前“长”出人物、草木和历史。这样一来,小说结构就不再充满“机巧心”。

?老生》中以《山海经》为经,写人为传,用对位法勾联四个故事的布置感悄然褪去。《山本》则是绵延的日常生活流:蔓延、汇聚、涌动又溃散。这就像作家对评论文章动辄“大谈复调,多声部书写”的一次阻拒。他向我们提出一个问题:能否用《红楼梦》的人情观察,日常书写来表述山河历史,风起云涌?《山本》做出了可贵尝试:它在本质上是离散式分析,揭示无数卑微的个体生存如何构建民族历史、文化心理的合力。

在空间地理上,小说以一种透视法,聚焦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秦岭腹地涡镇。这就如同“点光源”,也可投射在整个中国的大幕上,作家本人就是投影仪。他以秦岭为幕布景深,获取一个恢弘的比例倍数,故事以小博大就不足为奇了。在我看来,这地名也像隐喻——历史的漩涡中心,各种势力都在这里较量。保安队、游击队、土匪们纷纷走向前台。这些武装力量交战制衡,奠定了一种秦岭的山野法则,整体生态。他们只相信强力、武装才能实现抱负和欲望。

?山本》的故事主线耐人琢磨。它超越了革命加爱情的老套范式。女主人公陆菊人与地方枭雄井宗秀,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男女关系:既不是肉体情欲,也不全是精神爱恋。在我看来,两人完全是一种相互吸引、凝视和塑造的“映照关系”。陆菊人嫁到涡镇当童养媳,向父亲要来三分胭脂地作陪嫁。因为宝地暗通龙脉,可出官人。这就是一个典型的“谶纬叙事”,给全书上了冥冥无常,兜兜转转的“暗扣”。《白鹿原》里两家争的那块儿宝地,同样也敷衍出一段民族秘史。

你能看出,《红楼梦》的风月鉴对贾平凹影响有多深,镜子其实是全书的“灵魂性道具”。那块儿胭脂地最终成了井宗秀父亲的墓地,下面还挖出了一面铜镜。这种暗示很有意味,不仅铜镜在“正照”秦岭深处的苦难变革,人性龌龊和残存光亮,陆菊人其实更是井宗秀的一面“人镜”。贾平凹写出了一种人性的“投影与成相”,甚至,这种力量是具有成就意义的。陆菊人把井宗秀视为一个理想的“他我”,试图成就他来成就自己。然而,相互吸引的同向而行,并不意味两人的人性基底就能重合。

井宗秀从不见经传的寺庙画师,到组建武装力量,成长为割据涡镇的一方霸主。贾平凹描摹了从平凡到卓越,从雄心到野心,从扩张到膨胀,从纵欲到丧命的变异过程。人性的光亮与龌龊,交界总是模糊不明,一念佛性,一念魔生。陆菊人就是退变异化的见证者,也是“成像者”,这面“人镜”一直在“反照”。反照和正照的不同在于,它不只是平实的反映现实,还加有一层劝诫的意味。陆菊人就不只是一个坚韧、负重的传统女性形象。在她身上,有一种男性渴求的“母性”,悲悯看破的神性存在。这和小说中出现的地藏王菩萨,形成了深刻的互文照应。

贾平凹难得的地方是,真正做到了“不隐恶”和“法自然”的创作。他把人性、历史和事件放置在秦岭自然大化的远声里,是一种自然入定,坐忘照见式的书写。然而,这又不等同于陷入到自然主义描写的窠臼里。相反,作家托出了残酷的日常,波澜的平直。《山本》不是写战争和死亡的书,但这两大主题却俯拾即是。书中人物死得那么偶然,轻巧随意,甚至有点儿草率。然而,这就是没经编排设置的现实,没那么多惊心动魄,主人公亦然。他的落笔有种楚人的狞厉,把残忍写得稀松平常,就像沈从文对死亡处理时波澜不惊。

单写秦岭的草木风物,不过是一种博物志;只写村镇的人情故事,不过是田野调查式的民族志。贾平凹试图让历史在人事中映射,在人性中演绎。这本身就是秦岭历史、自然和人情的统一。这使得《山本》带有罕见的天地人神共在的世界建构。贾平凹在气质上继承了庄骚的审美传统。甚至,小说中的瞎子中医,哑巴尼姑就像《庄子》里那些“形残神全”的神人变体。这也暗合了《红楼梦》里一僧一道的穿引格局。他们象征着“超越世俗”的观照维度,超时空、超善恶的彼岸视点。

当很多评论者都在强调“悲悯之书”时,我倒觉得作家的终极旨归不在悲悯。贾平凹试图追求一种不悲不喜的“天道”,那是宇宙自然对人事纷争,历史变迁的静默凝视。万物刍狗,所谓的历史风云,在秦岭面前仿若一瞬一粟。同时,作品中萦绕的神秘主义,奇幻意象,也不是神神叨叨的故弄玄虚。相反,这是作家对秦岭深藏的敬畏之心,它蕴藉成为审美风格:隐秘的神性世界,抒情的浪漫传统,杳渺的自然远声。

贾平凹有意拒绝了一种宏大(叙事结构上),成就了另一种阔大(气象风貌上)。从《秦腔》、《古炉》、《老生》再到《山本》,作家苍茫蛮荒、混沌超脱、追源探古的美学追求已至圆熟。他始终是自带历史意识的作家,无论在语言还是情感上,都有独特的“风蚀感”。这种印刻不可剥离,因为风物、历史与人情,既是残损斑驳,也是浑元整体。说书讲史的话本气、历史书写的传奇感、山川草木的抒情性让小说形成了一种奇观。那就是一路承袭史传方志的文脉,古典小说的笔意;一路又把民间乡土的“活泛”生气,灌注进来。叙事看似老实反而天趣活脱,穿透绵密的芜杂日常,却有浪漫的高蹈,哲学的务虚。

第3篇

2018年4月15日收到网购《山本》(4月1日预定),贾平凹先生的最新长篇,作家出版社这本(另有人民文学出版社版本,老贾会玩,居然同时授权两家出版社)。2018年4月27日中午读完50万字最后一行,合上书页。由于平常上班,时间不多,中午吃饭带休息的一个半小时,和晚上下班吃完饭洗漱睡前的俩小时,这12天时间,我全部用来读《山本》。甚至有次出去吃饭,等朋友就位之前也抱着看。女朋友都说,着魔啦!从学校出来以后,我承认自己放慢了学习的脚步,尤其在读书写字上。一方面受大环境影响,另一方面自己意志力日渐萎靡。总之就是生活的琐碎吧,沧桑麻木了很多。上班几年时间,都没有在大学一年里读的书多。想想真是羞愧。只有对贾平凹,始终心心念念,热情不减。从高二第一次接触《秦腔》,这么多年,一直没停下对他追逐的脚步。

每一本书,每一条他的信息,都能激起我这个小书迷的巨大兴奋。叫“小书迷”是因为我和老贾比起来相差好几个年代,他都能算我爷爷辈。有时候我也在想:是什么样的原因,促使和他年龄相差那么大的我,产生如此强烈的向往与追逐?曾经简单归因“乡土”。说起喜欢的作家,大部分都是写乡土,陈忠实、阎连科、莫言、刘震云……可能和我同样出身农村有关系吧。《山本》后记里说:生在哪,就决定了你。所以我的模样便这样,我的脾性便这样,今生也必然要写《山本》这样的书。所以,我今生也必然要看《山本》这样的书。和同期作家比起来,老贾无疑是最有语言魅力的一位。最直白,却也最智慧。有人说他絮絮叨叨,可我看来,那是生活的真实。对于我们每个普通人而言,兴趣不是王侯将相才子佳人,更多的只是身边的柴米油盐鸡毛蒜皮。看那流传下来的史书浩浩荡荡,没有一本和小人物有关。想起同样姓贾的导演贾樟柯说过:不能因为整个国家在跑步前进就忽略了那些被撞倒的人。当然,如果老贾只是家长里短,那难免会落入故事会的窠臼,一点不会比你们村头长舌大妈高明。他的厉害在于,用绵密细节作为推动,像他自己说的巴塞罗那足球队不断地传球倒脚,不知不觉中,球就进了,而且球老是进。盖一座大房子,得有墙和屋顶,框架结构,但更重要的,是打开窗,让风吹,让光照,草木砖瓦,风生水起。与《白鹿原》、《百年孤独》、《红楼梦》等史诗作品动辄时间跨度百年时长比起来,老贾的琐碎叙事总是让人忽略时间概念。这也得益于他的细节实在太生动,太令人沉浸。史诗有它宏大和荡气回肠的好处,给人的感觉更多是肃然起敬,却敬而不达。但生活化、细节化,是让人走近和走进,它就是前面屋里里发生的事,你抬一腿就能进去。从这一点看,老贾是真他娘的伟大!历史从来都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人们在混沌的大地上争争抢抢,动荡着、算计着,却往往烟尘过后,山还是山,水还是水。人是多么喜欢折腾,因着血热,因着气盛,一劲往前奔跑,却不知前路何方。《

山本》写的是秦岭19世纪20年代的事情,最混乱的年代,共产党、国民党、土匪、军阀……回过头我们想,啊,乱世出英雄嘛,我要是生在那时候,肯定干番大事业!人人身上有力量,人人感觉要向上,就像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每天都能看到有人高喊改变世界,这个风口,那个趋势,蜂拥着,鱼贯着。可你再去看看他所处的境况,妻不贤子不孝,胡子拉碴被子都叠不好。人类可能是这个星球上最自恋的物种,因为每个人都能接到上帝的感召,你可是要改变世界的呀,不做点什么吗?最难以安放的,恐怕还是我们时刻躁动的心。老贾在后记里写:作为历史的后人,我承认我的身上有着历史的荣光也有着历史的龌龊……我对于他人他事的认可或失望,也都是对自己的认可和失望……我写的不管是非功过,只是我知道了我骨子里的胆怯、慌张、恐惧、无奈和一颗脆弱的心。致我们慌张的时代,致每一个慌张的你。 注:更多内容见公众号“张龙杰啦啦叨”另:老贾今年66岁,在同时期作家集体噤声的大环境下,只有他笔耕不辍,频繁大作。楷模。并祝身体康健!

第4篇

贾平凹总有种野趣,作品追求大拙朴悦,天生一派史家气脉。在当代文学中,“以史入文”始终是小说书写的一个重要关切。很多作家都对历史叙事怀有笃定情结。现实感、批判性与史传性是三种诱惑,仿佛能让作品与历史“偕化”,夯实厚重;同时,也是危险,倘若缺了控制力,极易坠入“非文学”的沟壑。回望作家之前的长篇,已然构成了乡村本位视点,城乡意识互动的编年史。然而,贾平凹以一隅的人情图景映射不同时期社会底色,写尽变迁存废,却是一种智识。他时刻警惕宏大叙事背后可能的空泛,文献对文学的僭越,史观对故事的刻意塑形。

?山本》就是一本流溢而出的小说。这是作家第16部长篇小说,一部关于秦岭的大书。说它“流溢”,是因为它时刻呈现创作的终极追求——自然。贾平凹放弃了书名《秦岭志》,选取了《山本》这个名字,意味要写出秦岭的本原。然而,写出来的故事当然不能抵达本然。作家的意图在于:不要强行赋予事件意义,应当摒弃观念先行,让故事自己敞开主题,使秦岭在面前“长”出人物、草木和历史。这样一来,小说结构就不再充满“机巧心”。

?老生》中以《山海经》为经,写人为传,用对位法勾联四个故事的布置感悄然褪去。《山本》则是绵延的日常生活流:蔓延、汇聚、涌动又溃散。这就像作家对评论文章动辄“大谈复调,多声部书写”的一次阻拒。他向我们提出一个问题:能否用《红楼梦》的人情观察,日常书写来表述山河历史,风起云涌?《山本》做出了可贵尝试:它在本质上是离散式分析,揭示无数卑微的个体生存如何构建民族历史、文化心理的合力。

在空间地理上,小说以一种透视法,聚焦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秦岭腹地涡镇。这就如同“点光源”,也可投射在整个中国的大幕上,作家本人就是投影仪。他以秦岭为幕布景深,获取一个恢弘的比例倍数,故事以小博大就不足为奇了。在我看来,这地名也像隐喻——历史的漩涡中心,各种势力都在这里较量。保安队、游击队、土匪们纷纷走向前台。这些武装力量交战制衡,奠定了一种秦岭的山野法则,整体生态。他们只相信强力、武装才能实现抱负和欲望。

?山本》的故事主线耐人琢磨。它超越了革命加爱情的老套范式。女主人公陆菊人与地方枭雄井宗秀,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男女关系:既不是肉体情欲,也不全是精神爱恋。在我看来,两人完全是一种相互吸引、凝视和塑造的“映照关系”。陆菊人嫁到涡镇当童养媳,向父亲要来三分胭脂地作陪嫁。因为宝地暗通龙脉,可出官人。这就是一个典型的“谶纬叙事”,给全书上了冥冥无常,兜兜转转的“暗扣”。《白鹿原》里两家争的那块儿宝地,同样也敷衍出一段民族秘史。

你能看出,《红楼梦》的风月鉴对贾平凹影响有多深,镜子其实是全书的“灵魂性道具”。那块儿胭脂地最终成了井宗秀父亲的墓地,下面还挖出了一面铜镜。这种暗示很有意味,不仅铜镜在“正照”秦岭深处的苦难变革,人性龌龊和残存光亮,陆菊人其实更是井宗秀的一面“人镜”。贾平凹写出了一种人性的“投影与成相”,甚至,这种力量是具有成就意义的。陆菊人把井宗秀视为一个理想的“他我”,试图成就他来成就自己。然而,相互吸引的同向而行,并不意味两人的人性基底就能重合。

井宗秀从不见经传的寺庙画师,到组建武装力量,成长为割据涡镇的一方霸主。贾平凹描摹了从平凡到卓越,从雄心到野心,从扩张到膨胀,从纵欲到丧命的变异过程。人性的光亮与龌龊,交界总是模糊不明,一念佛性,一念魔生。陆菊人就是退变异化的见证者,也是“成像者”,这面“人镜”一直在“反照”。反照和正照的不同在于,它不只是平实的反映现实,还加有一层劝诫的意味。陆菊人就不只是一个坚韧、负重的传统女性形象。在她身上,有一种男性渴求的“母性”,悲悯看破的神性存在。这和小说中出现的地藏王菩萨,形成了深刻的互文照应。

贾平凹难得的地方是,真正做到了“不隐恶”和“法自然”的创作。他把人性、历史和事件放置在秦岭自然大化的远声里,是一种自然入定,坐忘照见式的书写。然而,这又不等同于陷入到自然主义描写的窠臼里。相反,作家托出了残酷的日常,波澜的平直。《山本》不是写战争和死亡的书,但这两大主题却俯拾即是。书中人物死得那么偶然,轻巧随意,甚至有点儿草率。然而,这就是没经编排设置的现实,没那么多惊心动魄,主人公亦然。他的落笔有种楚人的狞厉,把残忍写得稀松平常,就像沈从文对死亡处理时波澜不惊。

单写秦岭的草木风物,不过是一种博物志;只写村镇的人情故事,不过是田野调查式的民族志。贾平凹试图让历史在人事中映射,在人性中演绎。这本身就是秦岭历史、自然和人情的统一。这使得《山本》带有罕见的天地人神共在的世界建构。贾平凹在气质上继承了庄骚的审美传统。甚至,小说中的瞎子中医,哑巴尼姑就像《庄子》里那些“形残神全”的神人变体。这也暗合了《红楼梦》里一僧一道的穿引格局。他们象征着“超越世俗”的观照维度,超时空、超善恶的彼岸视点。

当很多评论者都在强调“悲悯之书”时,我倒觉得作家的终极旨归不在悲悯。贾平凹试图追求一种不悲不喜的“天道”,那是宇宙自然对人事纷争,历史变迁的静默凝视。万物刍狗,所谓的历史风云,在秦岭面前仿若一瞬一粟。同时,作品中萦绕的神秘主义,奇幻意象,也不是神神叨叨的故弄玄虚。相反,这是作家对秦岭深藏的敬畏之心,它蕴藉成为审美风格:隐秘的神性世界,抒情的浪漫传统,杳渺的自然远声。

贾平凹有意拒绝了一种宏大(叙事结构上),成就了另一种阔大(气象风貌上)。从《秦腔》、《古炉》、《老生》再到《山本》,作家苍茫蛮荒、混沌超脱、追源探古的美学追求已至圆熟。他始终是自带历史意识的作家,无论在语言还是情感上,都有独特的“风蚀感”。这种印刻不可剥离,因为风物、历史与人情,既是残损斑驳,也是浑元整体。说书讲史的话本气、历史书写的传奇感、山川草木的抒情性让小说形成了一种奇观。那就是一路承袭史传方志的文脉,古典小说的笔意;一路又把民间乡土的“活泛”生气,灌注进来。叙事看似老实反而天趣活脱,穿透绵密的芜杂日常,却有浪漫的高蹈,哲学的务虚。

第5篇

在我的印象中,当代文学作品(尤其是“十七年”)大部分都是以胜利者的角度进行叙事,因为意识形态的关系,也因为历史本来就是胜利者的历史。但从《白鹿原》开始(最先开启这种风气的应该不是《白》,这里仅以我个人的阅读经验而言),可以看到作家有意识地淡化政治。这种淡化并非指小说中没有阶级对立、没有政治立场分野(最典型的,鹿家两个儿子就一个在共产党一个在国民党),而是指作者刻意回避了政治立场选择,仅仅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去写白鹿原上的隐秘史,也就是说,里面人物命运的变化与其政治立场本身没有本质上的联系。

?山本》也是如此,井家两个儿子,一个在游击队,一个在涡镇白手起家,一手创办并壮大了一个小型武装队。在这部作品里,作家同样有意回避了政治立场上的对垒,两个人最后的不同命运,并非是由于政治立场的不同,甚至可以说跟政治没什么关系。这就是一部写秦岭上一个镇(一个县)的发展史,同时穿插了游击队和其他各种组织的战斗。

所以,或许这种写法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作家们(可以)开始有意识地回避那些宏大的、主旋律的基调,而单纯地表达自己的文化情感和诉求。当80后有些作家开始写乡土小说以重寻所谓的“历史感”时,50、60后们的作家已经开始寻找乡土小说中更多样化的叙事可能。

另,不知道是不是人年纪大了就会产生写这种写“史”的创作冲动。50万字不少,其中对秦岭一带地方风物的介绍非常详实、细致。但可能是我先入为主的观念,类似的作品中,《白鹿原》是最好的。难怪某老师曾经在课上说,贾平凹兢兢业业写了这么多小说,有时甚至一年一部长篇,但他肯定也想自己有一本《白鹿原》。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jianligu.com/redian/qitawenan/oormq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