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简历谷 >

热点 >其他文案 >

幼儿园大班教案集合3篇 【精编】幼儿园大班教案:完美引导孩子开启成长之路

幼儿园大班教案集合3篇 【精编】幼儿园大班教案:完美引导孩子开启成长之路

欢迎来到公文网站!今天我们为您带来幼儿园大班教案集合,该集合包含了全国各地幼儿园大班老师们精心编写的教案,涉及语言、数学、科学、美术、音体美等多个领域,帮助您轻松备课,提高教学效果。赶快来看看吧!

幼儿园大班教案集合3篇 【精编】幼儿园大班教案:完美引导孩子开启成长之路

第1篇

(2)创设情境:小兔的家被龙卷风摧毁,重新寻找新家。

(1)交待任务:寻找新家的`途中会碰到许多困难,需要大家一起想办法解决。

幼儿园大班教案集合3篇 【精编】幼儿园大班教案:完美引导孩子开启成长之路 第2张

第2篇

1、物质准备:《音天森林狂想曲》、《音乐雪绒花》、与幼儿数量相等的沙包、小椅子4把、平衡木2条。

1、创设“小小演员炫本领”的情境,进行热身活动,引发幼儿兴趣。

(1)师幼通过快走、小跑、平衡等动作进行热身活动。

2、游戏“小演员学顶碗”,幼儿初步探索头顶物体平衡走的要领。

出示沙包,以学习顶碗本领为由,引导幼儿自主探索并分享头顶物体走保持平稳的方法。

提问:沙包放在什么位置能保持平稳?头顶物体走路时,头、身体怎么做能走的稳稳的?

小结:沙包放在头部正中,放下后用手按一按,走路时,眼睛看前方,保持头部不动。

3、游戏“分组挑战”,进一步掌握头顶物体保持平衡快步走的要领。

(1)游戏规则和玩法:幼儿分成两队,头顶沙包绕过小椅子回到起点。从动作、遵守规则等方面关注总结幼儿的游戏情况,进一步巩固头顶物体保持平衡快步绕过障碍物走的要领。幼儿分组挑战头顶沙包快步走,一组幼儿表演,另一组幼儿观察饶小椅子走,沙包不掉的秘密。

提问:头顶物体绕过小椅子时,怎么做能走的稳稳的?

教师和幼儿共同小结:绕过小椅子时,眼睛看方向,头不能动。

(2)第二次游戏,进一步掌握头顶物体保持平衡快步走的要领。

4、游戏“顶碗竞赛”游戏。提醒幼儿遵守游戏规则,引导他们进一步巩固头顶物体保持平衡快步走的要领,体验坚持完成任务的快乐。

(1)游戏规则和玩法:幼儿分成两队,头顶沙包走过平衡木绕过小椅子回到起点。从动作、遵守规则等方面关注总结幼儿的游戏情况,进一步巩固头顶物体走过平衡木保持平稳快步绕过障碍物走的.要领。

第二次游戏,重点巩固幼儿顶物通过平衡木保持平衡的方法。再次进行游戏,两组竞赛,走的又快又稳的一组获得胜利。

小结:分享游戏情况。从遵守游戏规则及坚持性等方面进行总结,使幼儿体验成功的喜说。

5、进行“顶碗表演”游戏。引导幼儿放松身体,感受获得成功的喜说。

(1)创设“顶碗表演”的情境,引导幼儿头顶小碗,开心随音乐放松手臂、头部、腿部。

第3篇

户外散步时,两名幼儿为鱼池内蚂蚁爬上叶子这一现象发生争论,并围绕“蚂蚁会不会游泳”讨论不停,这一争论引起许多小朋友的好奇。为满足幼儿对蚂蚁探究欲望和好奇心生成了此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教师通过不同材料,创设不同情境,激发了幼儿探究的兴趣。

1、通过观察蚂蚁,培养幼儿自己寻找科学答案的能力,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2、培养幼儿喜欢对身边现象大胆猜想、主动探究的好习惯。

教师七次有的幼儿认为蚂蚁会游泳,有的说不会,蚂蚁到底会不会游泳呢?

大家各抒己见,并且争得面红耳赤,不过多数幼儿赞同蚂蚁会游泳的看法。

2、蚂蚁到底会不会游泳?幼儿带着疑问拿着小碗开始进行探索。

“蚂蚁到底会不会游泳我们怎么样才能知道呢?”我问幼儿。小朋友说:“我们捉它看看。”“捉了放在那里呢?”我反问,幼儿说:“拿个小碗吧。”于是幼儿带着疑问拿着小碗来到操场上迫不及待地开始实验了。他们将蚂蚁轻轻放在自己的碗巾看看蚂蚁会怎样。

幼儿全神贯注地关注自己碗中的蚂蚁,并且边观察,边和旁边幼儿交流着……我问幼儿这样看,能知道小蚂蚁会不会游泳吗?幼儿说,“不行,碗里没有水。”我又问:“那怎么办呢?”幼儿轻轻地说;“我们在碗里放上水就知道了。”于是……

3、把蚂蚁放在装水的碗中再次观察寻找答案:蚂蚁到底会不会游泳。

教师引导幼儿在碗里加一些水,然后再观察蚂蚁的活动。看着,看着,一名幼儿激动地把小碗举到我面前说:“老师你看,小蚂蚁会游泳,它们正在水里快乐地扭动着身体呢。”

另一名幼儿挥着手招呼旁边小伙伴:“快看,我的蚂蚁会潜水,它们在水底爬呢。”果真小蚂蚁在水底爬呢。

于是,几个幼儿聚集在一起讨论着:“小蚂蚁肯定会游泳,你们看它e水里游得多自在呀,再看水,有点像放大镜,蚂蚁变大了,看它的身体有六条腿,嘴像镰刀一样,眼睛小小的,没有睫毛。”

之后,多数幼儿激动地呼应起来:“我们赢啦!小蚂蚁会游泳。”

这时一名幼儿皱着眉头说:“我的蚂蚁不动了,快死了,我要放它出。”他的一番话,提醒了其他幼儿。于是,大家纷纷都去看自己碗中的蚂蚁,似乎都不动了。最后,大家把碗中的水和蚂蚁都倒出来了。

师:刚才我们看到蚂蚁快要死了,我们小朋友都把蚂蚁和水倒出来,帮助蚂蚁逃生,那如果蚂蚁在湖中、海里落难了,又没有办法把水0出来,咱们应该用哪些办法落水的蚂蚁呢?

幼:上次在池塘里我看见小蚂蚁爬上了叶子,往水里放些叶子,蚂蚁不会累也不会淹死了。(随后孩子们开始找叶子往里放)

师:这个办法不错,可是如果没有叶子怎么办呢?你们再仔细想还有没有别的好办法来救助小蚂蚁。

第二轮的探索活动开始了,幼儿有的放小石头(让蚂蚁在上面休息),有的放纸,有的放木棒……

幼儿:老师,我想到一个好办法,把一根长的小棒放在小碗中,棒一头在水里、一头在外面,蚂蚁顺着棒往上爬就死不了啦。

对于这个建议,大家都比较赞成,于是,幼儿再次投人救助蚂蚁的活动中。

师:蚂蚁到底会不会游泳?回去后,通过上、看图书等方式寻出答案。

此次探索活动源于幼儿一次意外现象的发现,产生了“蚂蚁会不会游泳”的疑问。由于问题是幼儿在活中发现的,所以幼儿探索时兴趣浓厚。老师能适时引导,通过猜想、动手实验、验证猜想,使幼儿从刚开始以自我为中心的无依据猜想到根据客观依据进行猜想,培养了幼儿求真的学习态度和科学。

幼儿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发现蚂蚁在水中待一会儿后,活动越来越少。由于怕蚂蚁死,于是就把它们放生了,为了保护幼儿纯真的爱心,因此探索活动也就此停止。因此,蚂蚁到底会不会游泳,幼儿还是没能通过本次实验找到科学的答案,最后只能引导他们通过上查资料、从书中寻找答案。这也是本次活动的遗憾。

有的教师认为:如果可以这样实验,幼儿以后对什么发生兴趣,就对什么进行探索、实验,那么,是不是会有很多的小动物会丧生或残疾?可以通过一些资料、影像来解答幼儿的疑问。

有的教师认为应该让幼儿去探索,当幼儿发现蚂蚁不能在水中待长时间,他们也是有爱心的,立刻便把蚂蚁放生了。这不是一次爱心教育的契机吗?

2、幼儿获得知识的过程,是探索和发现的过程,要亲自动手的机会,但是也要重视爱心教育。

只有幼儿亲自参与探索,才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如果这次不让幼儿实验而直接告诉他们答案或看一些资料,幼儿只是对蚂蚁有一些肤浅的了解。但通过幼儿自己探索、实验,他们可以从中寻找出答案还可以了解到更多的知识。教师利用幼儿的好奇心理,引发幼儿为探索确立目标。尤其所探索的内容是从幼儿的疑问中来,所以幼儿的探索兴趣浓厚,以至于每个幼儿都能够参与其中。

幼儿对万物都感兴趣,充满了好奇,教师应该鼓励幼儿进行探索,还要相信幼儿有能力探索出答案,不能因幼儿小或其他原因阻止幼儿。但在有一定难度的探索活动进行前,老师要讲出注意事项,如在探索蚂蚁到底会不会在水中游泳之前,教师可以提出“如果蚂蚁在水中不会游泳,快死了,我们该怎么办?”从而让幼儿心中树立爱心意识,必要时候还可以请老师帮忙。

“发现问题——猜想——实验验证——发现新的问题”这一过程和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相一致,幼儿发现池塘里蚂蚁爬上叶子,便对这一现象产生兴趣,纷纷就蚂蚁会不会游泳进行猜测。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亲自拿实验工具去验证自己的猜想,在此过程中,又延伸出探索救助蚂蚁的好办法。由此可见,教师这一选题对幼儿有意义,不仅培养幼儿科学的探究,而且也培养了幼儿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本活动很好地体现了预设和生成的结合,事先预设的目标本来是通过观察探索并寻找蚂蚁到底会不会游泳这一答案,但当幼儿发现蚂蚁在水中快死的时候都把水倒出来时,教师马上引导幼儿探索救助蚂蚁的好办法,并了相应的材料,虽然没有实现预定的目标,但生成的活动对幼儿发展有更大的价值。

小组合作反思紧紧围绕“该不该拿小蚂蚁做实验”这一问题展开,中心突出,研讨较深入,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表达出充分的理由,形成鲜明的两种对立观点:一方认为只有亲身实践,幼儿的认识才会更深刻,所以应该让幼儿对自己感兴趣的小蚂蚁探究。另一方则认为,不能因为幼儿对什么感兴趣就对其进行探索、实验,否则会有很多小动物丧生或残疾。通过深入探讨,大家最后形成了基本一致的看法:应支持幼儿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进行探究,但在必要情况下,教师应在之前做一定的价值判断,并对探究内容做一定筛选。不仅有聚焦的问题,又有交锋的过程,最后又形成一致的认识。这是一个观点碰撞及同伴互助的过程,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交流和研讨。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jianligu.com/redian/qitawenan/oe23wq.html
专题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