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简历谷 >

热点 >其他文案 >

关于全市县域经济发展报告范文两篇3000字

关于全市县域经济发展报告范文两篇3000字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以下是本站小编和大家分享关于全市县域经济发展报告范文两篇3000字相关参考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参阅。
 

关于全市县域经济发展报告范文两篇3000字


全市县域经济发展报告范文1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受省人民政府委托,我就全市县域经济发展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当前我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2002年以来,全省各地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坚持“一主三化”的指导方针,坚持从实际出发,扬长避短,初步走出了一条各具特色的发展路子。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形成了一些新的亮点,为“十一五”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一)发展水平明显提高。2006年,纳入全省县域经济考核的76个县(市、区)完成生产总值3800亿元,比上年增长11.83%,增长速度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一年。生产总值超过100亿元的县(市)由2003年的2个增加到2006年的7个(仙桃、潜江、天门、大冶、汉川、曾都、襄阳)。2006年,县域一般预算收入突破百亿大关,达到111.97亿元,同比增长17.32%;实现工商税收62.39亿元,同比增长20.36%;财政收入过5亿元的县(市、区)由2003年的4个增加到2006年的14个,过10亿元的县(市)从无到有,2006年增加到4个(江夏、大冶、仙桃、潜江);一般预算收入过2亿元的县(市、区)由2003年的13个增加到20个。出口过千万美元的县(市、区)由2003年的23个增加到33个;利用外资过千万美元的县(市、区)由2003年的12个增加到20个。    (二)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2006年,县域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806.41亿元,比上年增长24.2%,高出全省规模工业增幅4.2个百分点;实现利税总额21 7.86亿元,同比增长39.66%,高出全省规模工业增幅22.66个百分点。各地涌现出了一批骨干支柱企业。目前,县域已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121家,税收过千万元的企业323家。工业化的加快推进,带动了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的加快发展。2006年,全省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2688家,其中销售收入过亿元的龙头企业219家,比上年增加72家;全省纳入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种养基地达到4000多万亩,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农户600万户。县域城镇化率达到28%,比上年提高O.6个百分点,其中仙桃、大冶、赤壁等县(市、区)城镇化率达到40%以上。   (三)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县域招商引资由2003年的290.4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644.8亿元,年均增长30.46%;县域固定资产投资由2003年的551.2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1135.08亿元,年均增长27.22%。2006年县域有4809个工业项目施工,其中投资过千万的工业项目1656个,实际完成投资396.98亿元;投资达1亿元的工业项目1143个,实际完成投资1 34.29亿元。   (四)农民收入不断增长。2006年,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419.35元,比上年增长10.3%,比2003年的2566.76元净增852.59元。农民收入的增长,带动了农村消费水平的提高;2006年县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 676亿元,同比增长  14.42%,增幅比上年提高2.95个百分点。
 
二、主要工作
 
(一)把县域经济作为全省战略重点,统一思想认识。2002年,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了县域经济“一主三化”(以民营经济为主体,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的指导方针,把县域经济的发展作为全省两大战略重点之一(武汉城市圈、县域经济),连续5年召开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出台五份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表彰了一批先进县市,推出了一批先进典型。这些举措在全省产生强烈反响,各地、各部门采取多种形式,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这些重大举措。省直各个部门制定了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各市(州)采取不同形式,将省委、省政府扩权强县的政策措施落到实处。目前,全省上下“一主三化”的指导思想深入人心,谋发展、促发展的氛围更加浓厚。    (二)以扩权强县为突破口,推进体制机制创新。2003年以来,我省按照多予、少取、扩权、放活的原则,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增强县域经济自我发展能力。一是扩大县域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从审批制度入手,2003年下放了239项行政审批、审核事项;2003年一2006年,先后分三批赋予42个县(市)地市级经济管理权限;实行资金、信息、项目、计划直达,减少了中间环节,降低了行政成本,提高了行政效率。二是实行激励性的财政政策。从2004年起对52个县(市)实行省直管的财政体制,对县域新增工商四税省级和市级分成部分全部返还县(市),三年来财政返还资金约15亿元。财力下移,充分调动了县(市)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三是大力推进国有、集体企业改革,加快民营化进程。2002年,全省推广了仙桃市民营化改革的经验,各县(市)加大国有、集体企业改革力度,按照“三到位”(职工身份置换、安置和企业债务处理到位)的原则,大力推进民营化进程。目前,全省县域工业企业改制面达98%,民营经济占县域经济的比重达60%以上。通过体制机制创新,给县域经济发展增添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三)以园区为载体,推进产业聚集发展。近年来,各地将开发区、工业园区建设与小城镇建设统筹规划,集中资金,完善配套设施,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园区企业向关联产业链发展,提升了园区的聚集效应和产业的关联度。2006年,省政府与国家开发银行协调安排52亿元政策性贷款,重点支持县(市、区)工业园区、开发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全省工业园区发展到107个,聚集企业2.14万个,年销售收入达到1 332亿元,吸纳农村劳动力70多万人。企业的聚集,带动了相关产业的聚合,促进了产业集群的发展。目前,全省县域共有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产业集群1 79个,关联企业5711家,职工总人数106.79万人,年销售收入1292亿元。全省还涌现了一批特色板块经济,如潜江市化工,仙桃市彭场镇的无纺布,汉川市的纺织服装,洪湖市的化工装备,鄂州市的金剐石刀具,京山县的轻工机械,荆州区的石油机械,黄冈食品工业,公安、曾都、谷城、丹江口的汽车零部件,枣阳市汽车磨擦片,广水市风机,通城县涂附磨具等,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具有较大影响。开发区、工业园区的发展,成为招商引资重要载体,2002年至2006年,全省招商引资资金总额达2118.7亿元。园区经济、招商经济、特色经济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四)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加快市场主体培育。近年来,我省大力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具体目标是:在“十一五"期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达到1万家;选择1000家成长性好的中小企业重点扶持;选择100家重点中小企业、100家民营排头兵企业重点培育;选择40家产业集群重点跟踪。为实现这一目标,出台了《关于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的意见》,制定了具体措施,连续几年开展银企对接活动,举办了两届中小企业一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产学研合作项目洽谈会,在安排专项资金上予以重点倾斜,在煤电油运上予以重点保障,同时加大了考核力度。实施成长工程已经取得明显成效。2006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7645家,当年净增983家,1 00家重点中小企业、100家民营排头兵企业在速度、效益、后劲上普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0家重点产业集群实力进一步增强。    (五)构建服务体系,营造创业环境。一是近几年来,我省先后出台了《湖北省实施(中小企业法促进法>办法》、《湖北省负担监督条例》,《关于进一步加快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法规和政策措施,为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法制环境。二是在全省大力实施“文明湖北”、“信用湖北”、“最佳金融县(市)”等信用工程,加快完善政府、企业和个人信用体系,信用环境有了明显改善。三是高度重视民营经济的发展,表彰一大批发展民营企业带头人,大力宣传民营企业家创业发展的先进典型,充分激发投资者创业热情。四是加强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在全省建立了113家担保机构,累计担保贷款124亿元,初步建立起省、市(州)、县(市、区)担保体系,为突破中小企业融资障碍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注重加强了中小企业信息服务、人才培训服务等。五是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注重改善发展的硬环境。六是建立县域经济考核评价体系,形成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2005年,专门印发《湖北省县域经济和社会综合评价考核暂行办法》(鄂政办发(2005]113号),设置了经济发展水平、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发展三大类33项考核指标,对76个县(市、区)进行了综合考核评价,并在全省公开发布考核结果,对前20名给予了表彰奖励,在全省产生较大影响,引起各地的普遍关注,比学赶超竞相发展县域经济的氛围逐步形成。    我省县域经济虽然有了长足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较弱。目前,我省还没有进入全国百强的县(市),每个县(市、区)平均生产总值50亿元,平均一般预算收入1.46亿元,多数县(市)依赖上级财政转移支付。二是县域产业低水平雷同现象突出。建材、轻纺等传统产业比重较大,名优产品少,科技含量低,整体发展水平低;经济的外向度不高,县域利用外资和出口规模较小,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十分有限;此外县域城镇化发展落后于工业化进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压力较大。三是产业集群整体竞争力不强。资源型产业集群居多,生产加工型产业集群偏少,部分产业集群内的企业间产业与技术关联度低,产业链条短,生产同类产品企业的简单“扎堆”较多。四是土地、资金瓶颈制约严重。一些县(市)原有的土地储备已经用完,一些县(市)没有储备土地。一些县(市)金融机构撤并,贷款权限上收,存款外流现象突出。2006年县域金融机构存款2901亿元,贷款1170亿元,贷差比.2004年扩大了2.27倍;煤电油运虽得到缓解,但季节性紧张仍然存在。这些都是今后县域经济发展中需要克服的制约因素。
 
三、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措施
 
当前,县域经济发展的机遇难得。党中央高度重视县域经济的发展,国际国内产业形成梯度转移,中部崛起战略正在实施,新农村建设扎实稳步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各县(市)初步走出了各具特色的发展路子,全省盼发展、谋发展的氛围已经形成,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不断完善,这些都为我省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当前的形势,抢抓发展机遇,促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下一步我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指导思想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一主三化"的指导方针,着力推进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着力抓好工业园区建设,着力发展产业集群和特色经济,着力推进改革开放,着力抓好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努力提高县域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促进全省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十一五”主要经济发展目标:县域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以上,生产总值过百亿元的县市区达到15个以上;县域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0%以上,力争半数县市区拥有8家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税收过千万元的企业;培育30个年销售收入过30亿元的产业集群;县域财政收入过10亿元县市区达到10个,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1%以上。围绕上述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营造创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重点营造发展的软环境。一是进一步完善扩权强县的政策措施。将扩权县(市)扩大到所有县(市),依法对行政许可事项、行政审批审核事项进行清理,按照能放则放的原则,再下放一批对县域经济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赋予县(市)更大的自主权和决策权。继续实行激励性的财政政策,完善“县财省管”的管理体制,提高县(市)自我发展能力。二是扎实推进“文明湖北"、“信用湖北”创新工程,加快完善政府、企业和个人信用体系,在全社会营造诚信守诺的良好氛围。三是大力宣传企业发展的先进典型,保护、支持、关心、培养企业家,形成企业家干事业、创事业的良好风气。四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作风,建设服务型政府。积极推进信用担保、投资融资、创业辅导、技术支持、人才培育、信息服务等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服务。五是完善县域经济的考核评价体系,进一步形成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六是采取措施,加大对“三乱”查处力度,切实保护企业合法权益。七是加大法规政策督办落实力度,定期对各地、各部门贯彻落实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法规政策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通报,督促各地、各部门把各项政策用足用活用到位。同时,结合县域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不断完善相关的法规和政策措施。通过营造良好的环境和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创业工程,力争“十一五"期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万家,每年新增规模以上企业800家;一批规模以上企业进入大企业;每年新增个体私营企业1万家。    (二)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一是围绕全省“千亿元产业计划”实施,抓住全省培育汽车、钢铁等4—6个销售收入过千亿元大产业的契机,选择优势产业和企业,打破区域、部门界限,推进大产业在我省区域内的配套协作,带动县域经济结构调整。二是每个县(市、区)围绕产业基础和资源条件,重点培育1—2个优势产业,延伸产业链,做大做强,形成特色支柱产业。三是以自主创新为动力,加快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基础较好的县(市)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整合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加快培育壮大一批高新技术企业,重点培育一批高新技术骨干企业、成长性好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示范企业、科技型农业及农产品加工重点龙头企业。每年举办一次产学研合作项目洽谈会,命名一批共性技术研发中心,促进企业之间、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之间的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四是以节能减排为抓手,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社会建设。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工业能耗每年下降4%的目标。组织好小纸厂、小水泥、小火电等专项治理工程,推进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的回收利用,加强环境保护,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五是以创精品名牌为突破口,加大激励措施,加强引导和资源整合,上规模、上档次,形成一批在全国叫得响、有竞争力的区域品牌。    (三)抓好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建设。督促各开发区、工业园区用好52亿元开发行政策性贷款,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招商引资的硬环境。加强县(市)开发区、工业园区管理,合理确定开发区和园区各分区的功能定位,充分发挥园区的聚集辐射功能、示范作用和体制机制创新功能作用,促进企业向园区集中发展、向关联特色产业聚集发展,形成分工协作、布局合理的产业群、产业园和产业链。把园区建设与培育特色产业、优势产业结合起来。节约用地,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提高园区单位面积的产值利税贡.献率。严把项目入区入园审核关,确保新上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环保政策和安全生产要求。大力促进小城镇建设,将发展工业园区、开发区与发展城镇建设结合起来,重点抓好“百镇千村"工程,通过产业兴镇,带动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促进农村城镇化建设。    (四)推进产业集群发展。组织实施《湖北省产业集群“十一五”发展规划》,出台促进我省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性文件,明确培育产业集群的指导思想、原则、重点和措施。全省重点抓好汽车零部件、机械制造、化工、纺织、建材、医药、食品等40个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的发展,形成一批特色工业板块。一是培育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集群发展。积极引导社会资源、生产要素等向龙头企业集聚,支持龙头企业采取多种方式,对上下配套企业进行重组、改造,做大做强,努力把其打造成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促进产业集群加快发展。二是加强协作配套,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引导关联产业、企业、项目与龙头企业链接,实施资源整合和产业融合;引导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与龙头企业形成专业化分工、配套生产;引导产业内部分工向精细化方向发展,提高产业集群的专业化水平;引导企业产品向上、下游延伸,带动一批项目,拓展产业集聚空间;引导产业集群的核心企业不断增加研究开发投入,加快产品升级换代,逐步将一些配件及特定的生产工艺分离出来,衍生或吸引更多的相关企业集聚,形成一批新的专业化配套生产企业。建立专项资金,重点扶持为产业集群提供服务的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支持中心,产品检测检验中心,新产品、新技术研发中心,信息化建设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力争在“十一五”期末全省建立100家为产业集群提供服务的省级以上公共服务机构。各县(市、区)围绕主导产业、骨干企业、资源优势、名优产品,重点培育1—2家带动力强的产业集群。    (五)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招商引资是进一步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要认真总结招商引资中的经验教训,深入研究国内外经济发展的新趋势、资本流动、产业转移的新特点,不断创新招商引资的方式方法,提高招商引资的效果。招商主体由政府为主转向企业、中介组织为主。在引进项目中,打“特色牌”、“优势牌”、“资源牌",围绕产业链招商,围绕培育支柱产业、骨干企业招商,不以污染环境、破坏资源为代价,注重引进技术档次高、成长前景好、对经济带动作用强的大企业、大集团、大项目和世界知名品牌。力争每个县(市)引进一个大项目,带动一批关联企业的发展,形成一个大的产业链。    (六)扎实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产品资源是我省的一大优势,加工转化不够,农业比较效益低下,是我省突出的薄弱环节。一是要围绕优势主导产业,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围绕粮食、棉花、畜禽、油料、蔬菜、水产、林业、水果、茶叶、烟草等主导产业,在全省重点培育30个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50个年销售收入过5亿元的加工型龙头企业,50个创汇过1000万美元的出口型龙头企业。二是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鼓励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与农户签订产销合同,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支持企业与农民建立紧密的利益共同体。三是围绕农产品优势产业带,建立一批关联度大、精深加工能力强、规模集约水平高、辐射带动面广的示范基地。四是发展农村各类中介服务组织,鼓励龙头企业、农业科技人员和农村能人以及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创办或领办各类中介服务组织,培育和扶持专业大户和经纪人队伍,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总结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和“农产品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的经验。五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发展优质专用、无公害及绿色食品,加强质量标准和质量检测,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六是整合资源,打破区域界线,加大政府扶持,培育20个优质、高效、安全、生态,在国内外市场具有一定知名度和较强竞争力的农产品品牌。七是积极支持创汇农业,鼓励农产品出口。
 
全市县域经济发展报告范文2
 
一、近年来我市县域经济呈加速发展态势
 
(一)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发展速度逐年加快。2001—2005年,县域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逐年加快。从2003年起,县域经济一举扭转了长期发展滞后的被动局面,增长速度超过全市平均水平。2005 年,三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179.6 亿元,是 2001 年的 2.4 倍,年均增长 14.5%,人均GDP 突破 800 美元;实现财政收入 15.05 亿元,是 2001 年的2.6 倍,年均增长 20.8%,;农民人均纯收入 2969 元,比 2001年增加 1150 元,年均增长 10.4%。今年上半年,三县实现工业增加值 28.83 亿元、财政收入 9.17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4%、26.4%,其中财政收入增长高于全市 11.8 个百分点,长丰、肥西工业增加值增长均快于全市。县域农民人均现金收入 1656 元,同比增长 26.8%,高于全市 9.2 个百分点。三县在全省县域经济考核的位次大幅上升。2005 年县全省(市)综合指数,肥西居第 7 位,比 2001 年上升 16 位;肥东居第 8位,比 2001 年上升 10 位;长丰居第 11 位,比 2001 年上升30 位。
 
(二)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运行质量明显提高。2005年,县域经济中三次产业结构已由 2001 年的 44.4∶24.9∶30.7 调整为 25.8∶40.6∶33.6。5 年时间,一产比重下降了将近 20 个百分点,二产上升了 15.7 个百分点,三产上升了2.9 个百分点。三次产业
 
结构变动已越过一、二、三和二、一、三两个阶段,进入二、三、一阶段。县域产业结构趋向工业化、所有制结构趋向民营化、就业结构趋向非农化、人口结构趋向城镇化。随着经济结构的变化,非农产业主导作用日益强化,县域经济效益不断改善,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在县域工业中,逐步形成了汽车及汽车配件、家电、能源、化工、新型建材、食品、机械、轻纺服装等一批优势产业。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养殖业占农业比重提升到 55.7%,主导产业规模化生产、区域化布局基本形成。
 
(三)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工业主导作用日益显现。2005
 
年,三县实现工业总产值 151 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45.1亿元、工业税收 5.8 亿元,分别是 2001 年的 6 倍、5.1 倍和5.3 倍,年均分别增长 43%、38.5%、39.4%。县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 2001 年的 78 户发展到 196 户,增加了 1.5 倍。工业对县域 GDP 和财政收入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到 37.3%和38.5%,5 年分别提高了近 20 个百分点,成为拉动县域经济快速增长的一个主要因素。县域工业占全市工业的比重不断提高,由 2001 年的 5.7%提高到 17.1%,上升了 11.4 个百分点。县域工业园区建设加快,园区经济蓬勃发展,成为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目前有 3 个省级工业园区和 16 个经市批准的乡镇工业集中区。2005 年,县域工业园区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均占县域 60%以上,提供税收占三县财政收入 50%以上。
 
(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推进,龙头企业不断壮大。种植业、养殖业标准化、规模化、区域化取得长足进展,市级标准化养殖小
 
区发展到 500 多个,规模养殖比重提高到 60%,2005 年家禽出栏量突破 1 亿只,比 2001 年增长 65%;苗木、蔬果面积分别达到 17 万亩、72.4 万亩,设施栽培达到 10 万亩;成片造林 59 万亩,相当于建国以来造林面积总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取得突破性进展,龙头企业规模壮大,带动力显著增强。2005 年,三县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增至 83 家,年销售收入 76.9 亿元;拥有国家级龙头企业 3 家、省级 15 家,销售收入超亿元的龙头企业增至 10 家,其中 10 亿元以上 2 家。伊利乳业、光大木材、新希望集团、和威集团等一批国内大企业、大集团落户三县,使农业产业化跃上新台阶。
 
(五)招商引资势头强劲,发展后劲显著增强。2001 年以来,三县固定资产投资逐年加大,2005年固定资产投资75.3亿元,是 2001 年的 4 倍多,年均增长 32.3%。5 年累计实际利用省外资金50.3亿元,其中2005年达到18.6亿元,是2002年的 2.1 倍,年均增长 20.4%。今年以来,三县固定资产投资和招商引资势头更加强劲。1-6 月,县域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58.17 亿元,同比增长 134.9%,高于全市 22.6 个百分点;共引进省外项目 48 个,实际到位资金 19 亿元,超过去年全年,同比增长 91.9%。县域投资加大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进一步增强了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
 
二、我市县域经济与经济强县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近年来,我市县域经济虽然取得快速发展,但是我们必须清醒的看到,目前我市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不仅与全国百强县差距甚远,即使与外省经济强县相比,仍然存在着较大差距。
 
差距之一,经济发展水平偏低,整体竞争力较弱。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2004 年我市三县综合实力在全国 2063 个县(市)排名中,肥西、肥东居中等以上位次,长丰处于中等偏下位次。我市县域平均水平与全国百强县相比,GDP 仅为百强县平均水平的 21.5%,地方财政收入仅为全国百强县平均水平的 24.2%,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职工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是百强县平均水平的 44.1%和 60.8%。与百强县最后一名莱西市相比,GDP 最高的肥东县不及它的 30%,地方财政收入最高的肥西县仅有它 44.4%,人均指标相差更多。
 
差距之二,工业化水平低,产业层次不高。长期以来,我市三县是全国商品粮的重要生产基地,一产占有很高的比重,农业经济特征明显。近年来三县加快推进工业化,县域产业结构发生明显变化,但与经济强县相比,仍有较大差距。2004 年,百强县非农产业比重为 90.4%,而我市为 64.3%,三县中非农产业比重最高的肥西县要比莱西市低21.9个百分点。从我市县域经济发展现状看,才进入工业化初期阶段,工业基础薄弱。2004 年,我市三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有 151家,总数比莱西市还要少 17 家,三县实现工业总产值合计为115.5 亿元,只及莱西市 59.6%。从各县情况看,肥西、肥东和长丰县拥有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仅是莱西市的14.9%、25%和 18.5%,实现的工业总产值也只及莱西市的 31.3%、20.9%和 7.4%。县域工业增加值增长主要靠江汽、二电厂等几个大企业拉动,县域工业整体发展水平不高。
 
差距之三,县域投资不足,经济外向度低。我市县域经济内资不足、外资有限,投资能力较弱。2004 年县域人均基建投资额为 794 元,只相当于百强县平均水平的 15.4%。长丰、肥东、肥西三县人均基建投资额分别为 1129 元、660 元和 592 元,只有莱西的 39%、23%和 21%。县域贷款水平偏低,到 2004 年末,三县贷款余额总量为 55.7 亿元,占全市贷款余额的 4.6%,人均贷款余额只及百强县的 10%,人均贷款额较高的肥东也只有百强县的 11.7%,只及莱西的 36%。经济外向度也比较低,我市县均出口总额仅为百强县平均水平的 1.6%,县均实际利用外资不到百强县平均水平的 4%。县域外资依存度为 2.2%,远远低于莱西 13.4%的水平。
 
差距之四,资金、人才等要素大量外流,县域生产要素供给不足。县级财政拮据,加之国有商业银行收缩县级以下业务,邮政储蓄只存不贷,县域有限的资金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地从农村流向城市,县域大量中小企业融资十分困难。受县域环境、待遇等条件的限制,大中专学生回县率很低,到县域企业工作更少,大量人才流向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目前三县规划建设、工业经济、财税金融、企业管理等方面人才严重短缺,不仅直接影响到县域经济竞争力的提升,也影响到县域创新能力的提高。2004 年,我市县域每万人年均申请专利数 0.07 件,远远低于百强县每万人均 4.37 件的水平。
 
差距之五,市场化程度不高,非公经济发展缓慢。我市县域市场化程度不高,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运行机制尚未形成,县域经济发展活力不强。市场中介组织培育不足,经济发展环境不够宽松,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jianligu.com/redian/qitawenan/o47n82.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