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简历谷 >

热点 >其他文案 >

关于二年级数学教案集锦4篇 "数学二年级教案精选:提高学习成效的必要指南"

关于二年级数学教案集锦4篇 "数学二年级教案精选:提高学习成效的必要指南"

本文是对二年级数学教案的集锦,旨在为广大教师提供优秀教学案例,包括数的认知、运算、几何形状、时间、空间等方面。通过本文的阅读,教师们可以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提高教学质量。

关于二年级数学教案集锦4篇

第1篇

1、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

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谈话:老师想要知道这本数学书的宽是多少,你们能帮助老师想想可以用什么办法?

[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的熟悉的事物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作为标准的物品要一个接一个地摆放,要放平摆直。

(2)、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每人从四件物品中(圆形、正方形、曲别针、三角形)选取一件不同的物品去量。

(3)、量好后四人小组交流汇报自己量的结果,并思考:为什么都是量数学书的宽,而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

3、全班交流汇报。得出:因为选用的是不同的物品作为标准测量,所以量的结果不同。

4、让学生选用同一物品进行测量的学生展示他们测量的结果。

由此得出:要想得到相同的结果,应选用同样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

(二)、组织学生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不同的长度。

1、让学生选用不同的物品(如橡皮、铅笔、曲别针或用手等)去量桌子、铅笔盒等物体的长度。

如:为什么数学书的宽是5个曲别针的长,铅笔盒是5块橡皮的长,但它们并不一样长?

为什么桌子比铅笔盒长,但桌子才4根铅笔长而铅笔盒却有5块橡皮长呢?

引导小学生体会到:因为选用不同的标准去量,它们的长度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可能会与事实不符。

让学生用同一物品(正方形)作计量单位去量不同长度的物品看结果如何,

[设计意图]:教学从两个方面来组织帮助学生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先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去量数学书的宽,再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不同的长度。由此引起认知冲突,体验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1、做一做第1题,学生看图直观地判断每种蔬菜大约有几个方格那么长。

如果学生看不清最上面的几种蔬菜的右端对准哪个方格,可以用尺子对准方格的竖线比一比。

2、做一做第2题,让学生用铅笔去量桌子的长、高,量凳子的高。

明确量的方法与前面有所不同,不再把作标准的物品,一个接一个地摆放来量,而是让学生用一个物品,一次接一次地进行测量,看所量物体的长度有几个这样的物品长。

3、做一做第3题,学生直观看图,先估计所测物品大约有几个立方体长,再用上一题的方法在脑子里测量。

如果学生看图测量有困难,也可以让学生用立方体实物进行测量。用实物测量时都要提醒学生注意量的方法:实物的左端应与所量物体的左端对齐,这样量出的结果才比较准确。

[设计意图]: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实际练习,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再次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关于二年级数学教案集锦4篇

第2篇

教师:在前面我们编出了1~3的乘法口诀,利用编口诀的经验猜一猜4的乘法口诀一定有哪个字。

教师:你会编4的乘法口诀吗?请根据四()在小组内编一编,有困难的`可以用小棒摆正方形,看1个正方形用几根小棒,2个呢……你能编几句就编几句。

教师:你们编好了吗?哪些组愿意把你们编的口诀说给大家听一听?

学生分组在黑板上写出口诀和应用这句口诀可计算的乘法算式。

学生1:我们编出了四四十六这句口诀。我想1辆车有4个车轮,4辆车就有16个车轮。用这句口诀可以算4×4=16。

学生2:我们编出了“四六二十四”这句口诀。我想1个正方形有4根小棒,6个正方形有24根小棒。用这句口诀可以算4×6=24,6×4=24……

教师:你们能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这些口诀吗?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上按顺序排列4的乘法口诀。

教师:观察这些口诀,你能发现什么?同组讨论,再交流。

教师:你能按规律去记住这些口诀吗?用2分时间,看谁记得快。 学生独立记口诀。

师生间、生生间按顺序和随意抽的形式对口令记口诀。

教师:下面老师说乘法算式,你能说出用哪句口诀计算吗? 学生:能。

第3篇

1、理解并掌握连减应用题的解题思路,能正确并迅速地计算连减应用题、

2、运用迁移规律,培养学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渗透比较思想、

1、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2、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的应用题的第一种解法、

学生思考、回答:这道题要求的“还剩多少张”是干什么用去后剩下的张数?

1、导入新课:前面学习的应用题,都是把复习题的第一个条件改变成两个条件,把一步计算的应用题变为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现在,这道应用题前两个条件不变,我们在第二个条件后加上一个条件,看看变成什么样的应用题,该怎样解答、

(1)出示例3:学校有30张彩色纸,做纸花用去11张,做小旗用去9张,还剩多少张?

教师引导学生从条件、问题入手对复习题和例3进行观察、比较、、使学生知道:虽然两道题都是求“还剩多少张?”,但复习题给出了两个条件:30张彩色纸、做纸花用去11张,所以求出做完纸花后剩下的张数,也就回答了最后问题,只需一步计算;例3给出了三个条件:30张彩色纸,做纸花用去11张,做小旗用去9张、由此可知,从30张彩色纸中用了两次,求最后剩下的张数,显然不能一步完成,而需计算两步、

(5)利用线段图,题中数量关系,找出中间问题,解答应用题、

学生看图、思考、讨论:从30张彩色纸中,做纸花用去11张,由这两个条件可以算出什么?

通过思考、讨论,使学生知道:由题中的前两个条件,可以求出做完纸花后还有多少张彩色纸、

指名在线段图上指出哪部分表示“做完纸花还有多少张”、教师随即在线段图的对应部分标出:

学生看图思考:根据条件怎样求出做完纸花还有多少张?

指名在线段图上指出第一步是从哪一段里去掉哪一段,剩下的是哪一段、

引导学生思考:这19张回答的是不是题中的问题?为什么?

通过,使学生知道:例3要求的是从总数30张中做纸花、做小旗用去两次后剩下的部分、19张是从30张中用去一次即做纸花后剩下的,它回答的.是应用题的中间问题,而不是最后的问题、

学生看图思考:做小旗用的9张彩色纸是从哪部分中用去的?由这两个条件可以求什么?

指名在线段图上指出是从哪一段里去掉哪一段,剩下的是哪一段、

教师以叙述及问答的方式引导学生回忆例3的、解答过程、

②题中的条件和问题,看由题中的已知条件能不能一步解答所求问题、

指名回答由例3的已知条件能否一步解答“还剩多少张”,为什么?

③画出线段图,看图由前两个条件可以求出什么问题,确定第一步该算什么、

指名叙述例3的前两个条件,回答用前两个条件可以求什么,第一步该算什么、

再由第一步的计算结果和第三个条件能木能解答所提问题,确定第二步算什么、

④经过,知道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就可以列式解答了、

教师总结:解答应用题关键是题中的数量关系,在今后的练习中,同学们可以根据题中的条件、问题自己画出线段图,根据直观图示进行,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再解答、

幼儿园买来30个梨,给小班12个,给中班9个,还有多少个?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两步计算应用题中,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的应用题、

这种应用题有两种解答方法,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其中的一种,即从总数中减去第一部分,再减去第二部分,下节课我们将学习这种应用题的第二种解法、

(2)河边有24只鸭,先游走7只,又游走9只,还剩多少只?

引导学生对上述两题进行比较:两题的第一个条件相同,即河边有24只鸭,问题相同,都是求还剩多少只、但第1小题的已知条件告诉我们,从24只鸭中游走了一次即7只,求剩下的,可一步解答、第2小题是从24只中游走两次,第一次游走7只,第二次游走9只,求剩下的不能一步解答,必须先求出游走7只后还有多少只、

2、缝纫组买来35米花布,30米蓝布、做衣服用去59米,还剩多少米?

商店运来35筐苹果、上午卖10筐,下午卖11筐,还剩多少筐?

第4篇

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能正确辨别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知道在不同的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能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正确地解决有关排列数和组合数的问题,渗透排列和组合的思想方法。

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能进一步体会到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借助学生的操作活动,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

教学难点:能正确辨别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课件出示两件不同的上衣和两条不同的裤子,问:看到这个图,你想到这学期学的什么知识?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的创设及教师的设问,让学生发现已学的数学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课件出示小汽车的图,同时将实物汽车摆放好。

小组内的学生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观察小汽车,组内说说自己所看到的小汽车的样子。

c.汇报交流,引导发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不一样。

③课件出示从前面、后面、侧面看到小汽车的图样,指定学生进行连线,说说:你是怎样判断?

a.学生独立在数学书上进行连线,小组内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b.汇报交流,重点交流:前面、后面是怎样判断的?

a.从任何方向看到都是正方形的立体图形是什么?(正方体)

b.从任何方向看到都是圆形的立体图形是什么?(球体)

看到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的一个面是正方形,它可能是什么?(正方体、长方体、圆柱)

b.汇报交流,学生汇报时教师适时出示立体图形让学生观察。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观察、交流、比较中,发现观察一个物体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可能不一样,并在不同形式的练习中加以巩固、提高,从而经历总结归纳知识的过程。

①学生根据图样,提出数学问题。(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

②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小组内交流想法,提示学生:可以利用画图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③汇报交流,重点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及解决问题时要有序。

课件出示:从8、2、4、1四个数字中选出两个数字组成两位数,每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和个位数不能一样,能组成几个两位数?

b.汇报交流方法,重点说明:在组两位数时一定有序地摆数。

课件出示:每两人握一次手,6个人一共握手多少次?

b.汇报交流方法,重点说明:在握手时一定有序地握手,同时每两人间只能算一次握手,不考虑顺序问题。

上面的组数问题和握手问题在解决时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穿衣服、组数、握手”等活动中掌握排列问题和组合问题的解决方法,并在比较中发现两类问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与过程,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搭配问题的认识与与理解,渗透搭配问题的思想方法。

(1)学生独立在数学书上进行连线,小组内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课件出示:从5、9、0三个数字中选出两个数字组成两位数,每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和个位数不能一样,能组成几个两位数?

(2)汇报交流,重点说明:和0组数时,0不能摆在十位。

课件出示:元旦时,小明、小刚、小阳三人互相赠送一张贺卡,他们一共赠送多少张贺卡?

(1)学生独立完成,提示学生:可以利用画图的方法来分析。

课件出示:六个小朋友进行乒乓球比赛,每两个小朋友要比赛一场,一共要比赛多少场?

(1)学生独立完成,提示学生:可以利用画图的方法来分析。

(1)学生动手用小棒摆一摆,然后小组内交流想法。

(2)汇报交流,指定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重点:让想法不同的学生进行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巩固了观察物体和搭配问题的相关知识,同时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的灵活性,渗透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复习,你又有什么收获?以后在解决问题时应注意什么?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jianligu.com/redian/qitawenan/nvw7xn.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