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简历谷 >

热点 >其他文案 >

初中生观后感7篇 初中生观影感受:电影带给我更深入的思考和感悟

初中生观后感7篇 初中生观影感受:电影带给我更深入的思考和感悟

初中生观后感是一种非常独特的文学体裁,它是一篇由初中生撰写的影评或读后感,通常表达出他们对电影、书籍或其他文艺作品的个人看法和感受。初中生观后感作为一种有趣而有意义的写作形式,不仅能够展示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同时也能够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和写作技巧。

初中生观后感7篇 初中生观影感受:电影带给我更深入的思考和感悟

第1篇

小女孩静静地趴在窗前,用羡慕的眼光送走了上学的小朋友,她内心多么渴望和小朋友一起上学,然而,一次意外的车祸让她失去了双手,双脚不能走路,她的名字叫栗欣,是《老师!我想上学》里的主人公,我观看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不禁潸然泪下。

栗欣的爸爸妈妈找了很多学校,但他们的眼神告诉栗欣没有成功。栗欣自己偷偷的一步一步挪到学校跪求老师,说:“老师!我想上学。”老师感动了,同意她来上学。在爸爸的耐心帮助下,栗欣从扶着楼梯行走到完全独立行走,她学会了走路。每当她浑身疼痛难忍的时候,爸爸对她说:“眼泪只能流一滴”,她变得坚强起来。

栗欣在班级里面经常受到同学的欺负,刚开始老师还以为是她的错,骂她坏孩子,一位同学向老师说了实情,老师才知道自己错怪了她,说她是好孩子。

栗欣的第一个同桌叫祖威,家庭富裕,他的爸爸妈妈常年在外地经商,很少回家,经常给他买各种各样的玩具,但他没有一丝高兴的表情,觉得家里冷冷清清。栗欣带着祖威去她家里住,祖威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心情变好了,学习成绩也进步了,他们成为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栗欣的叔叔双腿瘫痪,觉得生命没有意义,失去活着的勇气。栗欣对叔叔讲了自己的不幸遭遇,说自己活不长久了,这件事只有爸爸、妈妈知道,然后告诉叔叔:“眼泪只能流一滴”,叔叔被感动了,决定要好好的活着。

后来,班里来了一名新同学,他叫郭明,是栗欣的第二个同桌,由于学习很差,他的爸爸让他回家捡破烂挣钱,但郭明内心不想退学,他想读书。栗欣“三顾茅庐”去求郭明的爸爸,最终郭明的爸爸感动了,答应让郭明上学。

栗欣虽然失去了双手,但她向往美好的明天,她画的《种太阳》获得一等奖。她双手写字时鲜血染红了作业本,爸爸告诉她:“凡事不能强求,要学会放弃”,又对她说“眼泪只能流一滴”。栗欣听了爸爸的话,再次试着写字,然而她成功了,学习成绩取得了全年级第一名,所有人都在为她鼓掌!

栗欣的故事让我泪如雨下,她是我心中的榜样。无情的世间夺走了她生命中的一切,让我懂得生命的宝贵,活着真好!当遇到困难时,要对自己说:“眼泪只能流一滴”!

初中生观后感7篇 初中生观影感受:电影带给我更深入的思考和感悟 第2张

第2篇

“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孩子却不知道哪去了……”这是一首歌,流传千古;这一个人,勇敢爱国;这一件事,拔痛着一个又一个人的心怀。是的,这个人是人民的小英雄王二小,而这首《歌唱二小放牛郎》又是感动了几代人?又是从几代人的口中唱出?

王二小父母早亡,他当上儿童团员后,经常一边放牛,一边帮八路军放哨。二小十分爱国,自从哥哥王石头被鬼子抓去当壮丁累死后,他更是对敌人恨之入骨。

那是一个晴朗的午后,二小照样悠闲地在山坡上放牛,可他不幸地碰到了进村扫荡迷路的鬼子。鬼子恶狠狠地叫二小带路。二小心中涌起了一股怒火,可他很快就把这怒火压制住了。他张大嘴,歪着头,装出一副听不懂的样子。黑狗子推了二小一下:“皇军叫你给他带路你小子可别给我耍滑头。”二小真想拿起石头打那个黑狗子,可他想到村子里的父老乡亲,如果让鬼子找到进村的路……二小边想边装出很顺从的样子:“好的,我这就给你们带路”。他走在前面,做出一副泰然自若的`神态,可一颗英勇的心却在猛烈的跳动,一个坚定的信念已在心间涌起。二小向前走着,带着鬼子七拐八拐就走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直到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才知道上了当。愤怒的敌人将二小挑在了枪尖,狠狠地摔在大石头上。二小完成了心中的夙愿,敌人被全部歼灭。当乡亲赶来时,二小已经永远的闭上了眼睛。天空还是那么蔚蓝,云朵还是那么洁白,但是二小——我们民族的小英雄,再也看不到碧海蓝天,再也无法站起来继续抗日。

二小的血染红了乡村的每一片土地,湿润了每一个乡亲的眼眶。二小走了,离开了这里,而他爱国的精神却永不离散。人民英雄王二小,用鲜血捍卫尊严:自己的尊严;人民的尊严;也是祖国的尊严。光明最终战胜了黑暗,暖风吹走了阴霾,二小的爱国之心,感染着一代又一代人,它将永远激励我们保卫自己的家园。

牛儿依在,碧草依然,放牛的孩子已经用鲜血保得了老乡的安全,为抗日作出了贡献!“秋风吹遍了每个山庄,它把这动人的故事传扬,每一个村民都含着眼泪,歌唱着二小放牛郎,每一个村民都含着眼泪,歌唱着二小放牛郎……”

第3篇

“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一个小女孩坐在大槐树下,托着下巴望着月亮,遐想着美丽的飞天梦。

让我紧张万分的垫高椅、美轮美奂的绸舞、刚劲有力的爬杆、技艺高超的单手顶、轻盈的台圈、养眼的绸吊……

在众多精彩绝伦的表演中,最让我惊艳的还是“头顶圈”。

女演员站在一只铁圈里,着一袭橙红色的纱裙,金灿灿的腰封,头顶上一束火红的狼毛头饰一向延伸到她高高的半扎马尾辫上。她好似一只活力万丈的火烈鸟,飘逸的裙摆,便是美丽的翅膀。男演员穿着蓝色的朝鲜族风情服装,头部顶着那个铁圈。

女演员在圈里做着各种各样的高难度动作,她双手抓住铁环,两腿笔直,呈180,头向后仰,腰部出现了优美的曲线,像一只高贵的天鹅,在空中舞蹈。忽地,她又单屈膝盖,单手握圈,另一只手抓住左脚。圈下的男演员,此时已经双手松开,单靠头顶着铁圈。天啊,这么危险!在这美艳的`艺术舞蹈背后,必须有无数的辛酸、无数的泪。突然,女演员旋转到了铁圈的顶部,她的后背扣住铁环,双手松开,这时铁环也开始转动,越转越快。她不怕掉下来吗?被转了那么多圈,她不晕吗?台下的掌声热烈,一阵盖过一阵,此起彼伏,没有间断。“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可在我看来,这样的动作,如果没有惊人的决心和毅力,要想练成,何止十年?我看到了观众们捂着脸,张大了嘴,惊讶的神情;我听到了对两位演员的技艺,以及联想到的他们平时的刻苦不绝于耳的赞扬。

我为他们不畏困难的精神所感动。想到自我,一星期三小时的练功,就叫苦连天,在地上练横叉都觉得很痛,而她们却能在空中沉着坦然地舞动着,体态轻盈如鸟雀。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苦练多年才有今日的辉煌,我们是不是也该加倍努力了?

第4篇

前几天我看了一个电影名字叫《妈妈再爱我一起》,看着看着我的眼眶湿润了。

从一开头这部电影就以 世上只有妈妈好,没妈的孩子像根草 作为主题,叙说了一个有钱的男人抛弃了还大着肚子的女人,她在当时那么恶劣的情况下生下了她的孩子 小强。当那个有钱的发现自己嫁的女人生不出孩子的时候,他又重新回来抢走了小强,使小强的妈妈痛不欲生,最终成了一个疯子。当儿子小强长大了以后,他在一间精神病院重新找到了她的妈妈,只是她的妈妈已经不再记得起自己了。就在这个时候,小强唱起了昔日的童谣: 世上只有妈妈好,没妈的孩子像根草 他哽咽着,最终两母子仅仅地拥抱在了一起。

看着看着,眼泪像止不住的蜡烛油滴。从眼眶中大滴大滴地滚下来。特别是母亲为了医治好小强的病,在下着倾盆大雨的时候不惜跪在每一格楼梯上,一步一步,一步一步地爬上山顶,为小强求神拜佛。她的额头上满是血,显得特别恐怖,又显得特别凄惨。我想如果我是小强,我会泪流满面感动得哭了。毕竟,每个母亲都是那样的平凡而又是那样的伟大,她们给予了我们无数的温暖和无数的.爱抚。她们无论是多么的平凡可是她们在孩子的面前又呈现出另一番景象。而这部电影里面的母亲就是凝聚了世界所有母亲的共同特征 爱孩子。

在生活中,我的母亲也是那样子对待我的。她永远都是把那些剩下的鱼骨头什么的留给自己吃,把最丰富美味的食物留给我们。有一次下大雨,我没有带伞,望着黑沉沉的天空,陷入无奈。就在这个时候,母亲撑着家里仅有的一把小伞,从远处向我奔来。当她撑着小伞带我回到家的时候,我发现她左半边早已经湿透了。当时我没觉得有多伟大,像是理所当然的。但是看了这部电影,我感受到了母亲对自己那份浓浓的爱,像一杯奶茶,让你暖得入心,甜得入心

这部电影使我懂得了母亲那份伟大的爱,就像儿童时代常常歌唱的童谣 世上只有妈妈好,没妈的孩子像根草 妈妈,我永远爱你!

第5篇

影片中对于人性的刻画已经被太多文字所赞美。那种客观的视角,描述了整个时期的状况。客观到了近乎冷酷和精确的地步。

罗曼·波兰斯基导演在这部片子里更多地使用着第三视角转切第一视角,用主角的眼睛去看待战争的残酷。在表现屠杀和局部战争时,丝毫没有含蓄的成分,德军连续近乎荒诞的屠杀的场景被直白地表现出来。在街头无辜被杀害的流民,亲手杀死自己婴儿的母亲,不明白要拿钱做什么却执着兜售牛奶糖的孩子,没有人情的犹太警察,只因为问了一句话而被枪杀的妇女……这些都被审视的镜头表露出来,令人情绪沉重。

这是一首剖析人性的残酷悲歌。犹太酒吧里,肖邦的音乐和自私地验证金币的商人,瓦列在极端困顿状况下依旧颤动的手指,在脑海里响起的旋律,在饥饿和恐惧中揉搓泥灰的双手,钢琴上端放的德国军服,依旧忧伤、动情的旋律。这些都是细节,而正是细节决定了影片的深刻。而这部影片真正令我着迷的,则是它独特的视角。艺术不是奢侈品,它的根基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生活,在绝境中让我们更坚韧。战争中幸存下来的人成千上万,每个人遭遇不同。瓦列是一个钢琴家,他有音乐傍身,比别人可能要坚强一点,柔韧一点,淡薄一点。他逃脱死亡的同时也在雕刻着死亡,带给我们一种生的期望,给我们勇气应对我们自己所遇到的一些挫折。

记得上课时,老师向我们分析这首肖邦第一叙事曲。说它是肖邦为了祖国和战争而写下的曲子。那时并不能够理解这其中的含义,匆匆记下了曲式分析要点,还有那些美丽的和声。好吧,该激情的`地方,就激情。该柔情的地方,就柔情。当时的想法就是这样。然后到了上课时,老师很不满意地告诉我们,你们的演奏没有灵魂。你要去理解作曲家的感受。此刻重新看了这部影片,似乎理解了老师想要表达的东西。

因为那个德国的军官,居然让瓦列演奏肖邦的曲子。或许它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对战争的唾弃,然而美的事物终究是不分国界的。

而对于《钢琴师》的总结,大概只有这句话最为准确。

第6篇

“为什么彼此爱着的人却在彼此伤害!”听着演员声泪俱下的呼喊,心中着实重重地跳了一下,尽管没有感动得流泪,但心中的震撼却一点也不比流泪时少。

古老的问题却至今没有答案,因为谁都没有错,孩子只是向往自由,而家长也仅仅是望子成龙而已。但双方又都错了,彼此的不理解筑起了一条深不见底的“鸿沟”。其实,处于青春期的我们并非叛逆,只是渐渐有了自己的思想而已:我们向往故事里的.人物,能够有自己的世界;我们向往无人约束的自由,能够毫无保留的放松。其实,我们心里所想的也无非是:算了,这种日子我过够了,我不要父母安排的人生,我要我的人生更精彩。

有人说“青春期是叛逆的季节”但其实我们是爱父母的,我们也并非是对父母叛逆,只不过是对现实生活中枯燥的生活状况和父母过多的干扰不满而已。我们只想要一种更精彩的生活,只想要“飞向”那一片“自由的天空”,仅此而已。事实上,我们所想的家长们十分了解,但反过来,同龄人中却有大部分人并不明白:家长们也想帮我们“飞”。我们的梦想家长们清楚,但家长的期望我们却不甚了解。家长比我们更清楚:想要飞,要先理顺羽毛,只有理顺了羽毛,丰满了羽翼,在坎坷的梦想之路上才能飞的更高。然而父母们美好的愿望却难以实现。父母的过多干涉往往令我们误解,让我们认为父母才是禁锢我们的牢笼,是阻碍我们飞翔的顽石,为了保留我们飞翔的梦想,我们幼稚地选择了反抗,选择了在“心田”外装上了长满“刺”的隔栏,殊不知反而使我们飞翔的机会被拖延甚至毁灭……在父母一次次试图接近时,就被伤得伤痕累累,然而对我们的希望却驱使他们一次又一次地试图帮助我们,而我们却将此视为伤害,视为洪水猛兽,一次次本该美好的交流也被心中的“刺”变为一次次毫无意义却又自认理直气壮的斗争。因为彼此爱着,才彼此接近,但因为心中的“刺”的存在,彼此的接近反而彼此伤害。

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化解掉心中的“刺”,尝试去理解父母,尝试去与父母交流,尝试去迎接父母的帮助,尝试在梦想与现实中寻找一个平衡点,或许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然后,在父母的帮助下理顺“羽毛”,准备好一切,然后等待一个机会,带着梦想,带着期盼,起飞!

第7篇

以前,我对妈妈又恨又怕,妈妈让我做什么我都不理不睬的,把妈妈当成警察一样。

可是,当我看完电影《纸飞机》后,我不禁泪流满面,觉得自己还不如一个10岁的小男孩。他是那样懂事,而我是那样无知;他是那样听话,孝顺,而我是那样任性,顽皮;他没有我的幸福家庭,却有赤子之心,我有比他幸福的家庭,却是一个“小公主”。比起他来,我……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他叫亮亮,非常喜欢飞机,长大了,他想当飞行员。他,他想当飞行员。他的妈妈和爸爸离了婚,因为亮亮的妈妈吸毒,把家里所有的存款都花了,亮亮的爸爸苦口婆心地劝她,她虽然有改过之心,可当她忍不住时,便去街上的一个毒贩子里买。最后,亮亮的妈妈被迫去戒毒所戒毒。亮亮被领养到他爸爸那儿去。亮亮的爸爸已经又有一个家庭了,还有一个小女孩儿。当亮亮去爸爸家时,那个小女孩儿不给亮亮吃饭,说亮亮跟她妈妈一样,身上有毒!亮亮伤心极了,跑出了家,回到学校去。可学校里的同学们都不跟亮亮玩,说他是毒人,跟亮亮同桌的`同学的家长想要转学,他们认为“上梁不正,下梁歪”,说这样下去啊,他们的宝贝儿肯定会被亮亮带坏了!亮亮气不过,受到了这样大的屈辱,他生气而又难过的回家了。亮亮后来去看了妈妈。他把一个一个的纸飞机扔进戒毒所,亮亮的妈妈看见了,感动得哭了。这时,全场的观众都拍手,我们也都感动得哭了。

这是《纸飞机》里的一个小片断,但我觉得非常有教育价值。我从小就不会尊重父母,他们生气时说了我几句,我就顶嘴,他们气不过,就打了我。而我却恨他们,觉得他们狠心。现在,我知道了,打是情,骂是爱啊!妈妈告诉我,她每一次打我,她的心,就疼一次,手打在自己的骨肉上,比打自己还疼啊!我后悔了,我明白了,任何一个爸爸妈妈都爱自己的子女,不管在什么时候,子女都是自己心头上的一块肉啊!我觉得自己太没用了,太小家子气,自己的父母不管做什么事都是为我好,而我……我第一次哭的这样后悔,这样内疚。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jianligu.com/redian/qitawenan/g86dlk.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