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简历谷 >

热点 >其他文案 >

电视剧《合伙人》观后感范文3篇 《合伙人》:探究人性与权力的较量

电视剧《合伙人》观后感范文3篇 《合伙人》:探究人性与权力的较量

电视剧《合伙人》是由中国电视剧产业研究中心和北京智展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推出的一部商战题材电视剧。该剧以创业者们的奋斗与坚持为主线,展现了现代商业领域中各种勾心斗角、明争暗斗的场景,备受关注。下面为大家带来这部电视剧的观后感范文。

电视剧《合伙人》观后感范文3篇 《合伙人》:探究人性与权力的较量

第1篇

上一波a股行情最喷薄之时,正当红的一位某著名证券公司首席分析师预言,市场将进入牛市下半场。而满怀期待的大家等来的却是4000多点的一路狂跌。

有歌儿唱得好,人生可比是海上的波浪,有时起,有时落。可是,股市、人生,都是一样,当一切风光鼎盛之时,谁能平静接受股价或者身家的腰斩?

?合伙人》描述的是08年金融海啸时美国某造船公司被裁失业的高管们的生活变化。人人名车,家家豪宅,但既然是委身于公司,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这部电影就说得就是这催悲的人生下半场的残酷。

韩寒曾做过一个比喻,正在ktv准备唱歌,结果被人把歌切了。所谓催悲的人生下半场,差不多也就是这种感受。不过更惨的是,不但歌被切了,还直接被人从ktv里赶了出来。

三个主人公中最年轻的本.阿弗莱克还在一边玩着高尔夫一边信心百倍得等待升职,两位老高管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或在酒店里偷情,或在活动中露脸,不但展现了成功人士的得意和满足,也尽显主流社会旺盛的勃勃生机。

两位老高管的出路,一个是自杀,一个是自己筹资设法让停工的厂子恢复起来并安排被厂方辞退的旧部上班。

如果说这两个人比较极端,本.阿弗莱克演的这个第一主人公反映了多数人的情况——还不起房贷,付不起孩子参加活动的费用,卖掉车子......最大的无奈来自被人拒绝。一个37岁男人卖身无门,这种挫折感、无力感,足以吞噬掉一切。最终,只好寄人篱下在自己看不起的木匠大舅哥那里干体力活维持生计,渡过难关。

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卡尼曼教授发现了一个有趣的心理现象:人们对同样数量的损失和赢利感受相当不同。简单地说,就是丢掉10元钱所带来的不愉快感受要比捡到10元钱所带来的愉悦感受强烈得多。比如,在一个人加薪时,他可能不会在乎什么,但如果要他减薪时问题就来了。

所以,比起底层人士,成功人士在催悲的人生下半场会过得更不如意。因为,人对曾经拥有过而失去的会更在乎。ft中文网专栏作家“谁谁谁”曾经写过一篇《后成功时代》,就将许多人成功后,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境地描写地淋漓尽致。

是每月打入工资卡的薪水金额?还是有多少人冲你微笑赞美?还是什么长什么总的头衔?

说是,是因为那些东西确实给你带来了荣耀和高品质的生活;说不是,是因为即使那些东西失去了,并不意味着说你没有价值。

在大时代的萧条面前,老无所依的悲哀可以杀死一个人,其实是因为对自身价值失去的恐惧。

听过一个广播节目,梁冬和吴伯凡的《冬吴相对论》中有期主题是“尴尬的70后”。说的是70后其实机会很不错,相对竞争没那么激烈,又赶上网络兴起,多数有体面的工作和收入,但由于过早的放弃了学习和进取,在后来的竞争中逐渐被淘汰。其实,这才是对自身价值的漠视和损害。

在应对“中年危机”中,芒格的《穷查理宝典》及其作者推荐的西塞罗的《论老年》和富兰克林自传,让我获益匪浅。如果再来一次大牛市,我们应能比在股市6000时更为清醒,人可以通过读书获得知识,可以思考获得智慧,可以交友磨砺品格,但人的体验却是其他任何事物都替代不了的。

当然,包括痛苦,包括这催悲的人生下半场。无论如何,人其实都是在应对前所未有的危机。

最后,这个电影的海报很有意思,两个人在走钢丝中对视,底下一群西装革履的人在张望。那是他们的更高层吗?那是更成功的人士吗?如果是的话,他们其实更加催悲。

电视剧《合伙人》观后感范文3篇 《合伙人》:探究人性与权力的较量 第2张

第2篇

这几年开始完全进入电子行业,看到的名声显赫的企业不少...

这个世界永远是以财富和权利来衡量每件事情的成败,以至于大多数人的命运和社会的前途.

很沉重很敏感的话题...呵呵...现在最擅长的 price up up up

这里不是来分析问题的,看了这部影片, 却分明看见了一个虚弱构架,疯狂的灵魂,茫然的希望, 需要拯救,却无从下手,gdp的脂粉现在好像也涂抹不出一张光鲜靓丽的脸面来,如同牙床上正在坏死的神经.

决策者的智慧和能力,总有一天是要给赋予自己权利和财富的祖国一个交代的(未来国家的前途,百姓的命运)

凡事都有两面性,能吸收优秀的一面,那么真是再造菩萨,

个人的前途,多在个人修为,但是社会环境却是个重要客观条件

没有了机会何来前途, 似乎环境决定命运更多一些,至少电影里的结局给人的感觉如此...

第3篇

商业题材电影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已经成为这两年来各大电影公司关注的热点,其中,不乏聚焦于商战与阴谋的影片,或者从侧面表现蓝领失业人群生活现实的作品。与这些作品相比,《合伙人》显得更具个性,它一方面离商业焦点很近,片中的失业者都是具有一定身份和事业的昔日的成功人士;另一方面,它又与商业纷争本身保持距离,我们看到的更多是在金融危机动荡下,每一个个体的抉择和命运。正如韦尔斯本人表示,本·阿弗莱克扮演的角色正是一个传统定义的美国梦的样本,他来自劳动阶层,却通过教育和辛勤工作,成为一个前途远大的公司骨干,但是这一切却可能突然之间急转直下。这带去了本片对美国梦,和它背后的公司体制的反思,也带来了危机中个体对于自身利益和他人处境的抉择,而这份个体命运的无常和道德的无奈对于观众可能也是一次个人反思的触发。

在金融危机中,商业中的你争我斗更加严重,而在其中,鲍比曾经所在公司的合伙人吉利试图恪守自己的商业原则。在这个动荡的经济萧条年代里,他们的坚守与转型对个人都是巨大的考验,而他们也同时因此开始了对自己曾有价值观的重新审视。

在2010年,提起反映美国公司政治,商业内幕的电影,大多数人期待的恐怕是《华尔街:金钱永不眠》。而同时,美国金牌电视制片约翰·韦尔斯却召集了凯文·科斯特纳丶汤米·李·琼斯两员实力派老将,外加近来状态逾勇的本·阿弗莱克,准备以一部表现金融危机背景下美国公司人失业处境的《合伙人》,作为自己电影界的长片处女作。

若论,更接近现实社会的你我,此片胜过那些金融危机“大片”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jianligu.com/redian/qitawenan/eg11k1.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