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简历谷 >

热点 >其他文案 >

亭前感怀随笔

亭前感怀随笔

  亭前感怀随笔

一个小小的建筑,九百多年间,屡坍屡建,至今傲然屹立,为千古佳话佐证,与亘古美文唱和,引得多少人流连吟诵,生景仰之心,动豪迈之情,怀旷达之意。以下是本站为大家整理的亭前感怀随笔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阅读。

  

亭前感怀随笔

一提到苏轼,人们总会露出景仰的微笑。

千百年来,这样的微笑,在徐州人眼里还兼具一种自豪。苏轼一生坎坷,但在徐州任上还算顺利。从熙宁十年(1077年)四月,至元丰二年(1079年)三月,走遍了徐州的山山水水,其飘逸豪放的性格在山水间淋漓尽致,放鹤亭是他最深情的地方。

放鹤亭,彩栋丹楹,雄峙于徐州云龙山巅,为古彭城三胜之一。

亭主张天骥,自幼受父母信奉道家哲学影响,无心仕途,喜“读书北窗竹,酿酒南园水”,在云龙山西麓黄茅岗,建草堂以修身心。公元1077年,草堂因大水被淹,次年张天骥迁居云龙山东麓,筑亭放鹤。

苏轼,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书画家,一个有着有趣灵魂,豪放旷达的士大夫,公元1077年来到徐州。

在云龙山,一介平民与一位士大夫有了交集。这一交集,碰撞出历史的华章,云龙山因此闻名于世。

云龙山山分九节,状似神龙。山花烂漫之时,苏轼初游云龙山,与张天骥一见如故。对道教共同的爱好,让他俩相谈甚欢,此后苏轼常去拜访。张山人亦“提壶劝酒”,惯作酒伴,苏轼屡屡大醉而归。

张山人养有二鹤,东方露白,即亭中放鹤,鹤翩然起舞,在山巅、云朵、水田间自由翱翔。日落,山人即招鹤而归。人鹤同乐。

苏轼每每于此,心情豪达,天地浩远,感受斐然,用如椽之笔,写下了文情并茂,千古流传的著名散文《放鹤亭记》。

“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

开篇即气势纵横,摄人心魄。如此风景,非胸怀广博者如何能见?

《放鹤亭记》,以亭为记,其实重在记鹤,人如其鹤,志在其中。

“山人放鹤,旦放而暮归,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悠游于自然的描述,很容易让人想到一个成语:“闲云野鹤”。这种清远自在、无牵无挂、神仙一般的生活,正是身居官场的苏轼所羡慕的。联系反对新法、遭受排挤、自请外放的写作背景,我们不难体会到苏轼此时的心情复杂又矛盾。在与世无争的思想后面,流露出作者不甘妥协的积极精神和傲然独立的旷达情怀。

公元1079年,苏轼转赴湖州上任,徐州百姓从四面八方赶来送行。百姓挽住苏轼的马头,献花祝酒,依依惜别,甚至失声痛哭,令他激动不已,写下了《江城子 别徐州》,“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摧手佳人,和泪折残红。为问东风余几许,春纵在,与谁同……”

苏轼留给彭城人太多的记忆。仲夏的一个清晨,我来到云龙山脚。但见高大威武的牌坊上,云龙山三个字,饱满遒劲,像游龙盘踞在牌坊中央。一条山道蜿蜒向上,林木遮天。山中的凉爽,扑面而来。

我急于登临放鹤亭,步履匆匆,在一岔口停了下来。

一位晨练的老人,刚好走来,我问放鹤亭怎么走?老人家立即爽快地说:“跟我走。”

走小路,抄近道,老人家边走边给我介绍苏轼,亲切地称苏轼为“我们的苏知州”。时间可冲淡一切,但苏轼没有渐行渐远,而是深深烙印在徐州人民心里。

一刻钟的山路,视野忽然开朗。不远处,浓荫环抱下,一块巨石上镌刻着红色的“壮观”二字,鲜艳夺目。我有些不解,这一处平坦的石丛,怎可谓壮观?倒是近处的饮鹤泉,锈锁旧链中挂满祈福的红丝带,值得寻味。

左手边,一条青石甬道的尽头,两边绿树如华盖,飘逸洒脱的放鹤亭三字,与古朴的飞檐,蔚蓝的天空,浑然一体,悠远深邃。极目远眺,周遭有起伏的山峦绵延不绝,不就是苏轼所说的千里一色嘛!我顿为刚刚的不解汗颜,眼前身后皆是大美,不是壮观又是什么?!

站在放鹤亭前,思绪翻飞。一个小小的建筑,九百多年间,屡坍屡建,至今傲然屹立,为千古佳话佐证,与亘古美文唱和,引得多少人流连吟诵,生景仰之心,动豪迈之情,怀旷达之意。云龙山的厚重与大气就好像与生俱来,成为一座城市最好的注脚。

 

标签: 感怀 随笔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jianligu.com/redian/qitawenan/35epor.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