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简历谷 >

热点 >排行榜 >

高要10个最闻名的最美景点

高要10个最闻名的最美景点

10、烂柯山自然保护区

高要10个最闻名的最美景点

一、自然环境

广东烂柯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肇庆市和高要市东北郊,西江下游河畔,珠江三角洲西北角。地理坐标为112°34’58’’~112°45’45’’E,23°03’30’’~23°09’17’’N。烂柯山为一孤立的山地。最高峰烂柯山海拔904m。

保护区地处北回归线南缘,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21.9°C,年平均降雨量1656.6mm,土壤具南亚热带地带性土壤特征,地带性植被为季风常绿阔叶林,还有南亚热带沟谷季雨林、山地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山顶矮林灌丛等多种植被类型。

二、自然资源

烂柯山自然保护区总面积7961.59hm2,全为林业用地。森林覆盖率为91.59%,林木总生长量1.1万m3,活立木蓄积量达22.54万m3。

保护区植物种类成分具有明显的亚热带植物区系向热带植物区系过渡的特点。有野生维管植物163科586属1106种,其中:蕨类29科11属111种;裸子植物4科6属9种;被子植物130科521属986种。有苏铁蕨、金毛狗、桫椤、黑桫椤、长叶竹柏、观光木、樟树、白木香、格木、红楝子、龙眼、巴戟天共12种国家级重点保护和珍稀濒危植物,另有11种野生兰科植物。有陆栖脊椎野生动物239种,隶属68科27目,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动物31种,“三有动物”146种,省级保护动物21种。动物的种类以华南区的种类较多,以东洋界种类占优势。

三、保护区性质和保护对象

烂柯山自然保护区以保护过渡地带性的森林生态系统、珍稀濒危动植物资源及其生态环境为宗旨,集保护管理、科学研究、宣传教育、生态持续利用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省级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

保护对象为:

1、南亚热带向热带过渡性季风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

2、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动植物资源。

3、西江下游与珠江三角洲交接区的生态环境。

9、端源乡农民协会遗址

民国13年(1924年)4月,端源乡农民公会在领村陈家祠成立。同年9月改名为端源乡农民协会,广东省中央农民部特派员韦启瑞、周其鉴、黄国侠等参加成立仪式。农民协会办事处设在陈家祠。该会领导当地农民开展了一场反剥削、反压迫的革命运动。陈家祠建于明代末期,民国15年被地主武装人员烧毁,现存门口及其两侧的断壁残墙。

领村起义

1927年9月13日,广东高要县农民自卫军和群众共1000余人,在广东区委的指导下,集结领村,举行了武装起义。

1927年4月16日,-反动派发动高要事变。30多名员遭逮捕或被杀害,党组织和农民自卫军组织受到严重破坏。幸免于难的员、县农协会秘书许其忠和0广东区委派来的西江领导人黄学增、军事干部何遂等人,遵照0广东区委关于举行武装起义反击--政策的指示精神,在禄步召集干部和农军骨干开会研究,决定重新组建农民自卫军,伍耀辉任大队长,聂文波、谢忠任副大队长,总部设在地势险要的领村。农民自卫军重新成立后,曾于7

月中旬主动出击伍村反动民团,取得胜利。

9月上旬,300多名农民自卫军和数百名农协会员在领村集结,由黄学增传达广东关于武装-的指示和准备在领村举行起义的计划。-驻肇庆守备部队闻讯,派出一个营400多人的兵力纠合高要、广宁、德庆三县联防民团共数千人,围攻领村。

1000多名起义军民依据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护村河、护村墙,以及13座护村炮楼等有利地形,反击敌人的围攻。黄学增、何遂和农民自卫军领导一起指挥。一中队从正面炮楼反击敌人;二中队各守余下的三面;三中队作预备队;后勤队作好保障工作。9月13日,起义军毙伤30多名敌兵。14日、15日,农民自卫军多次挫败敌人企图。16日,敌人炮轰领村后,发起总攻,农民自卫军居高临下,顽强抗击。领村农民自卫军同-反动武装激战四昼夜,打死打伤敌人70多名。在敌我双方兵力悬殊的情况下,农民自卫军最后巧妙突围转移到山区。这支300多人的农军游击队,在高要县委成员许其忠率领下,活动于高要、广宁、四会县一带山区,坚持斗争到1929

年底。

8、导荫赵公祠

南宋以来,中原战乱,江南狼烟,赵宋族人纷纷南迁避乱,经绍兴、诸暨、福州、潮汕及广州、肇庆各地,尔后近千年生息繁衍至今,历尽沧桑。目前仅在高要莲塘一镇,就有赵氏一脉20000多人,与其先祖发祥之地东京汴梁(现河南开封)的赵氏后裔人数亦在伯仲之间。

莲塘镇赵氏家族的始祖赵鼎,乃是宋太祖赵匡胤第15代孙,原籍河南省汴梁县,大元大德年间被授予肇庆儒学教授(相当现在的教育局长)。赵鼎先在肇庆城西居住,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占籍高要莲塘石巷村,为赵氏家族在肇庆的第一世族。赵鼎在肇庆共生有6个儿子,经过500多年的生息繁衍,后人主要分布在莲塘镇的石巷村、上巷村、柑园村、围安村等13条自然村,其中石巷村、上巷村、围安村现在居住的基本上都是赵姓人,连几岁的小朋友也都知道自己的先祖曾是“大宋天子”。石巷村现在还保留着赵鼎的故居,里面悬挂着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匡义等宋朝18位皇帝以及部分先祖、太后、皇后和忠臣良将文天祥、陆秀夫等人的37幅画像。

在赵氏人居住的村子里,都建有不同规模的赵族祠堂。位于莲塘镇原有“赵氏大宗祠”,但现在已成为“莲塘剧院”。在剧院旁的几棵大榕村下,仍有刻着“赵氏大宗祠”的大理石匾牌,上面还刻有“同治十三年季冬吉旦”字样。石牌已断成两截,据说是30多年前破四旧时砸断的。赵氏祠堂最具规模的是位于上巷村的“导荫赵公祠”,高墙大屋,青砖绿瓦,雕梁画栋,墙基为红沙石底。祠堂前还有石级以及古代衙门才有的拴马石等。而在封建时代,只有官居相当位置的人,才能在祠堂的石基铺红沙石底,这是身份显赫的象征。

从祠堂里墙壁上的碑文可以了解到,导荫赵公是肇庆赵族始祖赵鼎的第4代传人,这座祠堂由其5个儿子带头出资兴建。祠堂中的碑文显示,赵公其中一个儿子叫赵满,时任山东省寿张县知县,后迁任南京龙师卫御郎,封八里侯。据村里老人们说,早些年代,村里头还弥漫着浓郁北方气息的宋代文化。高要当地的赵氏后人,有不少人在外创业闯荡,教书做学问,但绝大部分的“皇亲国戚”们还是布衣一族,守着祖上传下来的“一亩三分地”,过着“日出而耕日落而归”的生活。只有在祭祖的时候,他们才会遥想起祖上曾有过的辉煌。史料记载,赵宋族系源远流长,其祖籍为汴梁,先太祖赵盾为春秋时晋国名将,后为权臣屠岸贾所陷害,满门尽遭残杀,唯有孤儿赵武为门客程婴与公孙杵定计救出,终于长大0,赵氏从此繁衍不衰。历史上的大戏《赵氏孤儿》即源系于此。

7、高要名塔

高要有名塔,各塔都有其不同的意义和建筑风格。挺拔向上,具现代气派的明珠塔和已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塔、巽峰塔呈鼎足之势,矗立于高要市城区,使这个新兴城市增添了绚丽的风采。文明塔始建于明万历十三年(公元1585年)。巽峰塔始建于明朝天启四年(1624年),成于天启七年(1627年)。乌榕塔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景区的乌榕岗上,建于明朝天启年间。明珠塔座落于高要市城区南岸镇沿江路东端的明珠广场,始建于一九九六年,为纪念修筑集防洪、交通、观光于一体的沿江路而建。

6、广东影视城

广东影视城位于高要市莲江路南岸与莲塘镇交界处的广东影视城项目,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广播电视局、广东电视台、珠江电影制片总公司与高要市人民政府联合投资,计划总投资12亿元,规划控制面积15000亩,现已完成征地3000亩。影视城分影视景区,会议休闲度假区、高科技娱乐区。目前已筑湖900亩,建设环湖路5公里,并平整了大片土地,完成了一大批基础设施建设。影视景区分广州旧骑楼街、明清商业街和广场三期工程建设。规划建成一座现代电视游乐城,设有电影、电视录影制作场、中国各朝代街道缩影、特技场及世界各国未来电影电视展览厅等。目前,广东影视城已筑起了一个人工湖和道路。

5、象山旅游风景区

位于南岸镇陈孔村南象鼻山麓,因山体酷似象鼻而得名,自然景色怡人。1993年底已在象山山顶建成高要电视发射中心。景区内古树参天、林深树浓,各种植被景观不胜枚举。-苍茫之中,主要是原始次生林,森林覆盖率达91%以上。山上森林茂密,类型多样,植物种类繁多,是观光旅游度假领略回归大自然享受大自然的最佳去处。象山是高要市城区最高点,在山顶上可俯瞰城区和西江两岸,是观日出的理想地点。

4、宝莲寺

高要宝莲寺位于莲塘城区北面的宝莲台小山岗(又称龟岗)上,距市城区9公里,北有广东影视城相连,东与神符岩相望,拼成了一线(宝莲寺、神符岩、影视城和莲江线)的游览之地。

据高要县志载,宝莲寺建于宋朝开禧年间(约公元1205至1207年),距今已有790多年,属鼎湖庆云寺的分寺,先后于清康熙18年(1679年)、乾隆35年(1770年)、道光22年(1838年)进行了重修。几百年来,各地善男信女纷至朝拜,香火鼎盛。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因年久失修,逐渐坍塌。

随着开放改革,神州安靖,四海·平。为弘扬佛教,挽救历史遗产,众多热心人士提议重修宝莲古寺。经广东省宗教事务局批复,遂于1995年7月成立重新修建宝莲寺的筹建委员会。1996年2月举行奠基动工仪式,同年10月首期工程基本完成,再经历年的扩建,使宝莲寺逐步完善,面貌焕然一新。

重修的宝莲寺基本按原规模和结构建造,现已建成正座头、二两进和藏王殿、观音殿。大门横匾“宝莲寺”和“天开古刹留金案,地涌层台现宝莲”的古联均由名中医梁剑波先生所书。头进为厅堂,正中供奉弥勒佛,后供韦陀佛。第二进是大雄宝殿,中间供奉三宝佛,东侧是观世音菩萨,西侧为地藏王。大殿后面是藏玉殿和观音殿。经修缮后的宝莲寺,每天有寺僧颂经修课,善男信女络绎不绝,焚香参拜,祈求庇佑。

宝莲寺历史悠久,有很多遗址古迹、动人故事和民间传说。流传较广的是“斑鱼田”的故事,它既鞭挞了那些-老人之辈,也颂扬了故事主人公的高尚美德。据说清道光年间,大巷村有一老者冯大有,拥有田地百余亩,妻早丧,有一子,已娶媳妇。冯大有年老体弱,双目失明,儿媳待他很不好,常对老人指桑骂槐,不但不准同桌吃饭,而且只给些残羹剩饭。儿子也是不孝之辈,听之任之。冯大有也只好忍气吞声,逆来顺受。有一天,儿子捉到一条大斑鱼(生鱼),叫妻子煲来吃。吃饭时,儿子不见鱼头,便问妻,妻说已给“老鬼”(指大有)。儿骂其妻笨,说生鱼头的面肉是最嫩滑,最为好吃的。妻笑指碟说已把面肉刮下来了。大有听了又气又怒,即横下一条心,从柜中取出全部田契,连夜摸到宝莲寺,向住持和尚诉说儿子不孝,并把全部田产捐赠宝莲寺作寺产。老和尚意料大有之子不甘,必来索要,于是在第二天清晨点火焚烧田契。不出和尚所料,大有之子果然闻讯急忙赶来,只夺回几张未烧完的田契,望着一堆纸灰,后悔莫及。后来,原宝莲寺对面的一百亩田便成了寺产,被人们称为“斑鱼田”。

3、白鹤观及鹧鸪岗

相传白鹤湖是白诸杨梅水、新桥珠江水的汇合处。湖边丛生芦苇,湖中的两个小土墩上常年都有群居的白鹤在生息。旺季时,白鹤在游戏,满湖一片白,故名白鹤湖。此湖于永乐年间(1403-1424年),因有新筑之新江堤围穿过,大多变成了良田。后来土人在“三鱼旺”塘另设筑一墩给白鹤栖息,并且公议谁也不得捕杀白鹤。直至解放初,人们尚见有成群白鹤栖于此墩上,其源就是来自白鹤湖。

宋仁宗景钓年间(1034-1037年),兴崇道教,各地名山多建有道观。时肇庆羚羊峡北山凹上的庆云观派首徒志慧道长来湖边的无名岗上,建了一间道观,观坐北向南,取面临之湖名,称白鹤观。志慧道长见岗形似鹧鸪鸟蛋,定其名曰鹧鸪岗。

元朝统治者对人民非常残酷,顺帝至正年间(1341-1368年),各地人民揭竿反元。高要白土有夏杰等人起义,元统治者对人民重施-。为保存生命,多数良民四处寻找偏辟荒芜之地以藏避元人搜捕,因其时对寺观、庵堂尚保留着豁免征役的制度,所以有的人加入了观籍。各地寺观由于乱世,无施济者往来,财物拮据困窘,遂适当地招来一些良民入其籍,以少些“籍银粮”以维持寺观需求。而入白鹤观籍者有区、李、黎、陈、吕、许、莫、麦、邓(即邓元达)、白等十姓十人。他们以观籍名义垦植白鹤湖周围的田和岗上的地,维持生活。

其中有邓姓叫元达,原名邓汝胜,字仲元,有叔伯兄弟两个:一是邓汝鸿,字仲维;一是邓汝显,字仲达。兄弟三人是高要邓族始祖材辅公(宋朝议大夫邓珉的曾孙,由三水白坭迁居要邑宋隆)第六代人,原生活在高要白土思礼大乾岗(今邓坑)。汝胜为长,先逃来要邑新桥鹧鸪岗,化名元达,加入了白鹤观籍,脱籍后住岗之大井头处,为始祖;汝鸿于明朝(1368-1644年)初转迁长山后再迁鹧鸪岗之隔塘村(今属马安镇新江二管理区)为始祖;汝显约元至正四年(1344年)偕妻罗氏及新生小儿一清逃至新桥的荒野之地黄坭屈(土名)藏匿了二十多年。一清小时随父逃难,过上苦日子,养成了刻苦勤劳的习惯。长大了勤奋又英俊,被邻近布塘村一个小财主寡妇所赏识。寡妇愿把独生之女儿廖氏许配给他为妻,至正二十二年,一清立室,至正二十四年三月初八日,生一子名斌。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国号洪武,鼓励人民大搞生产。各地逃匿的人纷纷钻出来重新选择地定居乐业。洪武二年(1368年),一清得岳母资助,偕同父子迁来鹧鸪岗东边定居。从此,岗上又增加了一永久性住户。一清岳母,中年亡夫守节,在一清迁来此岗后,也从布塘村搬来,与女婿一同生活。她去世后,葬于大坡头。后东岗邓族人称其墓为“婆低墓”。解放前每逢清明节都有人前往拜祭。邓族祖曾有出租田叫“婆低田”,就是其田产。

明朝中叶(由于各自的原因,鹧鸪岗上各姓人户脱离了观籍,除邓姓两户和部分白姓人外,相继迁往他地谋生。留下的白姓者至清末时归入了邓元达祖而改邓姓)。从此,岗上由原来十姓十一户人只有一姓两大户(元达、汝显)的裔人了。清康熙二年(1663年),因主持去了别观,留下的小道童不慎失火以致全观烧毁。尔后该观的全部道人也分别去了别的道观。

明朝隆庆五年(1571年),高要县衙差带府票来到鹧鸪岗,追索植元下役银。岗东邓族八世祖植元,恰为户首(负责承担若干户人的税役款项上缴者),说已缴清了役银,为何还要来索取?衙差硬要按票行事。植元多方解释也不行,终被带往县衙。顿时,邓族涌动。次日,八世半峰公(绅士)受族众推举上县衙,出示了已缴的银单数据。县官转言说是府衙派票来的,可上府衙查对。经查实,票上所写的有名无姓,县衙差误把鹧鸪岗作为鹧鸪坑,欠缴役银人实为新桥的鹧鸪坑号植元的何姓者。此事于府衙中惊到府台,府台即令县衙放人,并留邓氏二公(半峰公、植元公)交谈。府台略带歉意,谈及同一区域有一岗一坑之两“鹧鸪”而引出如今之事,为免再误,提议改其中一村名。邓氏二公觉得是道理,便请府台赐一村名。府台随口吟出“邓林高百丈”句,说可否以此为名?半峰公知其引自《山海经》“夸父追日”的典故,点头表示满意。回到村,半峰公把府台意见告之于众,无一说不好。遂呈文上县衙申报改村名,后得到批准。从此,鹧鸪岗改名为百丈村(即今马安镇新江一管理区新江一村)。

“百丈”其名意妙,可是外村者知其意,滥称自己也是百丈村人。故此,至清末(1911年),邻近村族皆称其村为“百丈”,形成有“百丈十三村”之说。“百丈”意妙,取意于邓姓始由及“邓”字的意义。相传由黄帝传至武丁,武丁念季父(叔父)曼摄政无私之功德为王宫中高大的柱灯,光明正大,以策封其为邓国之郡侯,赐食邑于河北新野之地(今汉水之北,即河南省南阳地区邓县)。曼裔以国名为氏。故“邓”字有高照远明之义,解释为高大光明。后文人借此义引申出“邓林”、“邓君”、“邓事”等言词。“邓林”以植物言,指很高很广的茂林。“邓君”,以人言,指光明正大的君子。“邓事”,以事言,指光明磊落的事。“邓林高百丈”的“邓林”,指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树林,即树木,为人造福之园地;“百丈”,言“邓林”之高、广,亦为人造福之地。

2、高尔夫渡假村

高尔夫渡假村位于广东省旅游名城肇庆市之南岸高要市,由世界名将加利·皮亚(Gary

player)设计。这个近乎天然的高尔夫球场建设良好,获得《中国高尔夫》杂志评为“97最漂亮景观球场”。

肇庆高尔夫渡假村于1996年曾举办“富豪中国巡回赛”其中一站――“蓝带公开赛”,上述比赛的140位选手皆对该球场有很高评价,张连伟赢得该赛事冠军,更成为该球场的美谈。球场长6,592米(金色发球台),而由白色发球台起计的长度则为5,739米,至于红色发球台也可达至4,760米。

球场内水障碍随处可见其中14个洞都是有水障碍的,水障碍既啬景观视觉效果,亦提高球场难度。各个水障碍虽然令球友又爱又恨,然而每个球友都很想去征服它们,看来该球场的吸引力便是贯于看来不难实质不易的玄妙之中。第7洞长384米、4标准杆,由发球台至果岭右边大部分是水,果岭重重被沙地包围。至于第16洞,3杆标准,184米距离中几乎全是水。

球场会所由意大利建筑师设计,从球道看过去,会所外型甚抢眼吸引;而站在露台那边看出去,球场广阔景色一览无遗。球会内建有一系列供会员享用的别墅小区,名为翠雅山庄,令到整个球场立现闲情雅致。凭着近乎天然而成的球场景观,于1998年被《中国高尔夫》杂志评为“最漂亮景观球场”,而球场的第1号球洞更以其独具特色的球道设计,于2001年被《高尔夫文摘》评为"中国十八名洞",获最佳高尔夫大奖的殊荣。

球场会所倚山而建,可远眺球场的多角度的景观视野。独特的设计充分体现渡假村“让每一位莅临的会员及嘉宾亲身感受到它的轻松自在、无拘无束,就象回到家一样”的文化理念。会所配备有中、西餐厅、高尔夫练习场、按摩沐足、酒店式客房、网球场、健身房、多功能会议室、桌球室、儿童娱乐室、钓鱼台等配套设施。

对于爱好打球者来说,肇庆高尔夫球场确是一个打球天堂,当球场内的渡假式酒店完成后中,定必更受欢迎。

交通状况:从市区前往球场30分钟

球场面积:3,500亩

标准杆数:73

球场状况:18洞

球场会所设备:练习场、驻场教练、球具专门店、中餐厅、西餐厅、住宿设备、停车场、蒸气浴、按摩、钓鱼场、射箭场等。

1、神符岩与西流洚

神符岩是高要境内很有特色的天然风景。据史料记载,高要名胜“首约鼎湖,次曰七星岩,又其次则神符岩之属”。随着行政区域的变迁,鼎湖、七星岩已划为肇庆市的端州、鼎湖两区,唯神符岩仍为高要所属。

神符岩位于莲塘镇荔枝村北面的神符山,距市城区七公里,距广东影视城仅3公里,有宽阔的莲(塘)江(口)公路相连,交通十分方便。神符山山体略似旗帜飘拂,当地百姓称为旗山。该山因前面高耸而后坡隆起,折叠而下,下面呈三角形,与“神符”极为相似,故又称神符山。

神符山的地构特别,上部为石灰岩、角砾岩的岩石构成,下部为土质,称为“土山载石”。近处实地观察,又有经风化后的土质覆盖于岩石之上,实是石载土山。山上林木茂密,郁郁葱葱;山下片片果园,溪水长流;山前是连成数百亩的水产养殖基地,静如明镜。山水相映,增添了神符岩的诱人美态。

神符岩分大岩、二岩、三岩。大岩(主岩)位于神符山西北面,在山腰的稍平处,有古庙洞天观(又称纯阳观,是供奉八仙之一的吕洞宾神像的),从山下有一小径直通岩洞。神符岩千姿百态,奇景目不暇接。洞外右侧有一突起之石,似“犀牛”伏身回首,仰面朝天,是“犀牛望月”景观。洞口的右上方岩壁上有摩崖石刻一方,是元朝肇庆路儒学教授赵鼎所题:

五丁擘破石岩岩,拔起孤峰顿此间。

近作莲塘中砥柱,远移蓬岛下尘寰。

晓采云翁龙归洞,夜来仙游鹤满山。

壁立东南为胜景,脚头高处愈跻攀。

这首诗符岩的胜景风光活龙活现地勾划得淋漓尽致。

进入岩洞,是一处高大宽敞的洞厅,可容纳三、四百人。岩壁上有巨大的钟乳石,岩顶有水渗滴,石钟乳仍不断生成。这些石钟乳千奇百怪,如大象,似麒麟,形蛟龙,象猛虎,形态迫真,惟妙惟肖。还有石钟、石床、石幔、石香椽、石兰花、石香蕉,应有尽有。

据说,神符岩有400多米长,里面的石钟乳、石笋更丰富。只是未开发,通道较窄,进出不很方便。要深入洞内需沿洞厅尽处左边的“虎穴洞”口匍匐进入,约10米左右可达里洞。这里的石笋、石钟乳、石柱更迷人,有“仙人对酒”,有“飞禽嬉戏”,更有趣的是,居然有一处酷似偌大的“食物宝库”:石莲藕、石丝瓜、石西瓜、石水瓜、石香蕉……应有尽有;倒挂的“牛大腿”、“牛百叶”和“猪上肉”也“冷藏”在库中,这些都是天然造化,神工鬼斧之成。在岩洞50米处左拐,登上数级,有涓涓流水往北流去,还听见远处有咚咚水声,由于岩洞的共鸣,如钟罄齐奏,仿如置身仙景。

神符岩不但有秀丽的自然风光,而且地貌结构奇特(属第三纪的古沉积岩层,还可能有海底生物化石),还有洞天观(属道教)旧址。所以,神符岩可以发展为观光、科研、宗教于一体的旅游景点。

西流洚

神符岩的千姿百态可以引人入胜,西流洚的悬崖飞瀑则使你留连忘返。

西流洚位于活道镇迳心村凰岗坪之北。源于与新兴县交界的老香山系大端山麓的大端水,流经洞心、松坑、沙岗,汇合姚村、官塘之水,沿洞尾、迳心、岗坪、上环等村庄,从水口注入新兴江。大端水流至凰岗坪,由于地势急剧下降,分别以20米和50米的落差分成两级直泻洚底,形成近70米高,30―40米宽的巨型瀑布,浓雾腾空,蔚为壮观。在丰水期,水流湍急,飞溅的水花如云雾翻腾,隆隆的水声数里之外可闻,气势磅礴。由于长年累月的冲刷,急流中的花岗石大小不一,形状各异,高低错落,雪白闪烁,光滑可人。瀑布两岸的青山,是大片茂密的混合林,灌木、乔木相掺,阔叶、针叶相间,品种繁多。所以奇、险、美构成了西流洚独特的自然景色,观其瀑、探其险、赏其景、求其知,皆得兴趣。

西流洚虽处深山之中,但交通十分便利,有水泥公路直达凰岗坪,步行百米可到瀑布之颠。也可经水口停车旧宅村,经上环可达洚底。无论从上到下游览,还是从下往上攀登,都可以尽揽西流洚飞瀑的壮观景色。

标签: 高要 景点 闻名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jianligu.com/redian/paihangbang/qv0x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