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简历谷 >

热点 >教师文案 >

人教八上数学教案优质7篇

人教八上数学教案优质7篇

在上课前拥有一份详细的教案是可以让我们有很大的安全感的,教师在上课之前,通常都会准备好自己的教学教案,以下是本站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人教八上数学教案优质7篇,供大家参考。

人教八上数学教案优质7篇

人教八上数学教案篇1

教学内容:

成数(课本第9页例2)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物,经历认识成数,解答有关成数的实际问题的过程。。

2、对成数问题有好奇心,获得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

理解成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解决解答有关成数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填空

①四折是十分之( ),改写成百分数是( )。

②六折是十分之( ),改写成百分数是( )。

③七五折是十分之( ),改写成百分数是( )。

2、商店里花了56元钱买了一条牛仔裤,因为那儿的牛仔裤正在打七折销售,这条牛仔裤原价多少元?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有听农民们说:今年我家的稻谷比去年增产二成,我家的桂皮晒干后只有五成等吗?他们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原来商业上与百分数有关的术语是折扣,而农业上与百分数有关的术语就是成数。渗透环保教育

三、探究体验

(一)成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十分之几,通称几成。例如一成就是十分之一,改写成百分数就是10%。

1、让学生尝试把二成及三成五改写成百分数。

2、让学生说说除了农业上使用成数,还有哪些行业是使用了成数的知识。

3、练习:将下列成数改写成百分数。

二成=( )%; 四成五=( )%; 七成二=( )%。

(二)教学例2

1、出示例题,某工厂去年用电350万千瓦时,今年比去年节电二成五,今年用电多少万千瓦时?

2、让学生读题,分析题意,今年比去年节电二成五怎么理解?是以哪个量为单位1?

3、学生尝试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巡堂了解情况,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4、理解节电二成五就是比去年节省了百分之二十五的意思。从而根据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解法列出算式和解答。

350(1-25%)=262.5(万千瓦时)

或者引导学生列出

350-35025%=262.5(万千瓦时)

四、巩固练习

1、三成=( )%; 五成六=( )%; 八成三=( )%;

2、第9页做一做

3、解决问题

(1)某乡去年的水稻产量是1500吨,今年因为受到天气灾害的影响水稻产量只有去年的八成五,今年的水稻产量是多少吨?

(2)鼎湖山20xx年累计旅游人次是18万人次,20xx年累计旅游人次比20xx年增加一成五,20xx年累计旅游人次是多少?(出外玩要做好垃圾分类)

(3)我校20xx年的在校生人数有820人,比20xx年在校生人数减少了二成,我校20xx年的在校生人数是多少?

(4)某鞋厂20xx年的年产量为30万双,20xx年年产量比20xx年增加了一成六,20xx年年产量又比20xx年增加一成,这个鞋厂20xx年的年产量是多少万双?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人教八上数学教案篇2

教 材 分 析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当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本课所学内容就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简单事例,让学生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的方案,初步体会统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

学 情 分 析

四年级学生在数学知识和技能方面已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其思维能力尚停留在形象化和表面化,对于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也不能灵活运用,所以在教学时,教师应做好课前准备,让学生提前了解烙饼的方法和时间。

教 学 目 标

1、通过生活中的简单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到优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中的策略的多样性,初步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化方案的意识。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优化思想。

教学难点: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

人教八上数学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合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问题,练习学生的生活实际

教学难点:

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课件

教法运用:

讲解法 分析法 引导法 练习法

学法指导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检查预习)

一、复习导入,导入新课

1.列竖式计算。

48÷5= 36÷6= 53÷7=

2.提问:你认为试商时要注意什么? 全班齐练,三人板练,集体订正

通过复习巩固了旧知

(初步探究)

二、图片导入,初学新课

1.出示课件 条件:每时租金9元。问题:30元钱最多划几时?

先小组讨论怎样列式,并完成在练习本上。

30÷9=3(时)……3(元)

答:30元钱最多划3时。

提问:上面的横式中3元表示什么?为什么不能划4时? 先默读题目,独立思考条件和问题。后指名回答。

2.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三、引导释疑

(合作学习)

2.如何引导学生列式解决上面的问题吗?

首先让生独立思考并列式,再交流解释为什么这样列式。交流时关注以下问题

(一)引导生讨论清楚每条船每小时租金都是9元,和前面学过的平均分也是一样的道理,所以可以用除法计算。

(二)要有意识地把列式与画图,列表联系起来,引导学生思考算式中的每个数在图中表示什么,特别是余数表示什么?

(三)引导说明商3就是说27元可以划3小时:余数是3就是说还剩下3元,剩下的3元不够划1小时,所以答案为最多划3小时。 首先让生独立思考并列式,再交流解释为什么这样列式。 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

基本环节 教师授课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学习过程(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四、拓展学习

(深入探究) 3学生试做教材第12页第6题。

引导生思考

如果租1辆大车,那么就有25—7=18(人)坐小车,小车需要18÷4=4(辆)。.....2(人)所以4+1=5辆

如果租2辆大车那么就有25-7×2=11(人),小车需要11÷4=2(辆)。.....3(人)所以2+1=3(辆)

如果租3辆大车那么就有25-7×3=4(人)坐小车,小车需要4÷4=1(辆)

引导生第三种是最合适的方案。只要说对都给以肯定。

学生做完后先让学生汇报交流第(1)(2)小题。然后重点讲解第(3)小题。 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

五、当堂检测(学习诊断)

1.完成练一练2,3,4题。 先让生独立思考,学生做完后指名回答,然后集体订正。

2.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六、课堂小结

(梳理归纳)

本节课你学会了吗?你觉得那道题比较难理解,说一说。

1.小组交流。

2.指名汇报。 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人教八上数学教案篇4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初步理解笔算减法中验算的算理。

2.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有序思维能力。

2.通过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培养学生认真计算和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

教学要求:

使学生认识到验算的重要性,学会用加法验算减法,培养认真计算和验算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到验算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学会用加法验算减法,培养认真计算和验算的好习惯。

教学步骤:

一、复习

1.把下面减法算式改写成加法算式。

(1)15—3 = 8( )+( )= ( )

(2)42—30=12( )+( )= ( )

2.按课本上面:“如果把例3里的差和减数加起来,结果怎样?算算看。”

用竖式计算:1230—425 805 + 425

指定二名同学板演,其余同学在下面列式计算。

做后,引导学生观察两道复习题,并说说加法和减法算式中各部分数之间的关系,由此导入新课。

二、新授

1.教师将上述两题竖式中相同部分用线连起来如下:

在学生观察、讨论的基础上,得出如下结论:“差和减数相加,结果等于被减数。” 我们用“差和减数相加的方法,可以验算减法。”

教师说明:为了保证计算的正确,不仅要掌握计算法则,认真计算,还要学会验算方法,养成验算的习惯。

教师板书课题:减法的验算。

2.教学例4。

(1)出示:4736 — 826 =

指名用竖式演算,然后用差和减数相加的方法验算。全班学生计算并验算。

(2)利用学生的板演,指名讲计算过程。(数位要对齐,从低位减起,百位不够减,从千位退1作10,百位17减8得9,千位剩3。)

(3)正验算是否正确,看差与减数相加是否等于被减数。

教师还要指出:如果题目没要求验算,为了简便,也可以不另写验算的竖式,就用原来的竖式验算。验算时也是把差和减数加起来看得数是否等于被减数。

可以让学生看看原来的竖式,从下往上,由学生口述:个位0加6得6,十位1加2得3,百位9加8得17,千位是进上的1加3得4。

板书如下:

3.小结:用差和减数相加的方法可以验算减法。

三、巩固练习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齐读验算的方法。

做课本 “做一做”和习题第1 — 3题。

四、课堂练习

练习二十五第5 — 7题。

五、课后练习

练习二十五第8、9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

人教八上数学教案篇5

教学内容:

抽取游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理解抽取问题中的一些基本原理,并能解决有关简单的问题。

2.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抽取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抽取问题的基本原理。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

盒子里有同样大小的红球和蓝球各4个。要想摸出的球一定有2个同色的,最少要摸出几个球?

1.猜一猜。

让学生想一想,猜一猜至少要摸出几个球。

2.实验活动。

(1) 一次摸出2个球,有几种情况?

结果:有可能摸出2个同色的球。

(2) 一次摸3个球,有几种情况?

结果:一定能摸出2个同色的球。

3.发现规律。

启发:摸出球的个数与颜色种数有什么关系?

学生不难发现:只要摸出的球比它们的颜色种数多1,就能保证有两个球同色。

二、做一做

第1题。

(1) 独立思考,判断正误。

(2) 同学交流,说明理由。

第2题。

(1) 说一说至少取几个,你怎么知道呢?

(2) 如果取4个,能保证取到两个颜色相同的球吗?为什么?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文练习十二第1、3题。

人教八上数学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2、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使其进一步感受生活里的数学事实。

3、解决问题:通过引导学生操作、观察、分析、讨论、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估测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的品质。

教学重点: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及初步学会用尺子量物体的方法。

教学难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准备:

教具:学生尺、课件。

学具:学生尺一把,小方块一个,三角形学具一个、方格纸一张。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小朋友,我们又见面了,能小朋友一起学习数学知识,老师感到非常高兴,你们高兴吗?咱们接触时间不多,彼此还不太了解。小朋友你们看看,老师和大家有什么不同?

二、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数学故事,想听吗?

(播放小裁缝的故事)

咦,怎么回事?衣服怎么做小了?(装做不知道)

2、噢,原来是这么回事啊,老裁缝的一拃和小裁缝的一拃是不一样的,量出的结果也不同。看来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有统一的工具。现在我们一般用什么来量长度?

三、探索实践,建构新知

1.认识尺。

小朋友都有学生尺,(指着尺)这也有一把,是一把放大的尺。

观察一下,尺上都有什么?也可以看看自己的尺。

你发现了什么?

(生:有数)有哪些数?读一读。

还有呢?

(生:有线)这些线都一样长吗?有的——长,有的——短,这些长短不一的线是刻度。

每条长刻度下面都对着一个数。刻度0表示起点。(这是刻度1,这是刻度5)

细心的小朋友还发现了什么?

(生:字母)(板书:cm)cm是英文字母,表示厘米,(板书:厘米)厘米是一种常用的长度单位。今天咱们就来认识这个新朋友。板书(认识)

2.认识厘米。

(1)看这把放大的尺,从刻度0到刻度1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

瞧,(课件演示1厘米长度)这就是1厘米。

真正的1厘米有多长?你能在自己的尺上找到吗?

自己说说是从刻度几到刻度几的长度是1厘米。

还有谁找得不同,但也是1厘米?

(3—4人)指名说一说。(师注意纠正第一个学生:从刻度几到刻度几之间的长度是几厘米。)学生说的同时,教师在投影上指出来。

(停一会儿)你们有没有发现,每相邻两个数之间的长度都是1厘米。(指着课件)

(2)1厘米到底有多长,咱们用小手来比划比划?

这个小正方体每条边的长正好都是1厘米,用大拇指和食指轻轻拿住它,手指不能动,哦,轻轻抽开它,瞧,两个手指之间的距离就是1厘米。自己试一试。

把你比划出的1厘米放到尺上比一比,手指不能动,再拿一看。

(3)好,放下手,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再用手比划比划,放到尺上看一看你比划得准不准。

(4)小朋友都能比划出1厘米了,找找咱们周围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的?(学生说到的第一第二个教师拿出尺帮他量一量。)

小朋友们观察得真仔细,你们有没有留意到,咱们手指的宽度大约也是——1厘米。(拿出尺放到手指上)

3、认识几厘米。

我们知道1厘米有多长了,2厘米呢?到尺上找一找。

你为什么认为它是2厘米?(如果学生说不出来,师自己说。)

有2个1厘米,就是2厘米。

还有谁也找到2厘米了?(指名学生回答,2个)

伸出小手比划出2厘米。

小朋友比划得挺准确的,你还能找到几厘米?指着尺子说给同桌听听。

(学生说了3厘米)你怎么找到的?有3个1厘米是3厘米。

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

①(都从0开始)你们为什么都从刻度0开始?

②(不是从0开始的)你数得真仔细,从刻度8到刻度15是7厘米。(数一数)还有谁也找到8厘米了?哪种方法更好?

③(找的短的)还有谁找得长一些?

看来,从刻度0到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我们一般都从刻度0开始看起,这样非常方便!

(6)看,这枝铅笔长几厘米?你是怎么看的?线段呢?

(7)刚才小朋友认识了1厘米,还知道看几厘米时一般从尺的刻度0开始。现在厘米和尺是咱们的好朋友了吗?和咱们的好朋友唱首歌,怎么样?请出咱们的好朋友。(师也拿出尺和cm卡片)

4、课间活动:唱《找朋友》

(师举起cm卡片)还把它送回去。(示意学生放回抽屉)

咱们认识了直尺、厘米,现在和好朋友玩个闯关游戏好吗?

5、第一关:量一量。(课件出示)

(1)准备好了吗?(停一下)

(出示学具三角形)

用尺量量这条最长的边是几厘米。把你的方法和同桌小朋友说说。

谁想上来量。

(没有对准0的)老是看到有的小朋友这样量,你有什么意见?

(一般把刻度0对准线段的一个端,看另一个端对准几就是几厘米。)

(2)(师举起纸)再量一量方格纸的长边是几厘米,比比看,谁量得又快又准。

(放歪,师随意把尺往方格纸上一放。)尺子这样摆行不行?尺要放

小朋友觉得在量长度时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板书:量:对准放平。)

(3)再来量一量手掌宽和一拃长。(出示:手掌,一拃)量手掌宽时要五指并拢,从最宽的地方,平平地量。

那你看这个手掌宽大约是几厘米?说说你的想法。正好6厘米吗?(更接近几厘米?)可以说大约6厘米。

如果比6厘米多一点点呢?接近几厘米可以说大约几厘米。

(4)你能像图上这样量自己手掌和一拃大约是几厘米吗?

自己量一量,写下来。(师下去指导学生量)

这就是咱们身上的尺,每个小朋友手不一样,量出的结果也不同,就象老裁缝和小裁缝,他们的一拃也不同,咱们要记住自己身上的尺。读一读,记一记。

真棒,恭喜你们顺利闯过第一关,把热烈的掌声送给你们。(课件演示)(耶!)下面进入第二关。

6、第二关,画一画。

(1)画一条长4厘米的线段。(切换视频)

画完后,自己量一量,检查一下是不是4厘米。

谁想画看?一边画一边说。

这是放大的4厘米,真正的4厘米只有这么长。(指着学生作业)

(2)再画一条比它长3厘米的线段。你画了多长?

同桌交换,互相量量,画对的,给他画一个五角星,夸夸他。

7、第三关估一估。

小朋友真能干,顺利闯过第二关,放个鞭炮庆祝一下。(耶)有没有信心接受新的挑战?

(1)小朋友还记得第一关量的身上的尺了吗?有哪些身上的尺?(手掌宽、一拃长、食指宽)记住身上的尺了吗?

咱们来做个游戏好吗?比眼力。

先把尺藏好,放到抽屉里。

(等学生收拾好,注意力都集中后,再开始)

估一估这块橡皮大约有多长?

说说你是怎么估计的。(指名回答)(板书学生答案)

小朋友,你们看他会用自己身上的尺或刚才量过的东西帮自己估计,真会动脑筋。

(也可以借助对1厘米或2厘米的认识进行估计。)

老师帮小朋友量一量?(板书正确答案:6厘米)(指名学生回答)

一般前后相差不超过2厘米的,比较接近的都称得上是估计高手。是估计高手的请举手,真棒。

(2)小朋友们,你们都会估计了吗?没有尺,可以怎么办?用这样的方法自己试一试,好吗?

咱们估计2个,(出示课件表格)估计自己的中指长和数学术封面短边的长,把估计的结果填在这2个括号里。

小朋友估计得怎么样呢?拿出尺来量一量。

(把学生作业放到投影上)看他估计得怎么样?(如果相差远:没关系,咱们刚估计了2个,以后多观察,估计能力会越来越强。

这次估计得比较接近,是估计高手的站起来,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自己。

小朋友,咱们第三关也过了,(课件演示放礼花)耶!

四、全课,拓展延伸

今天咱们和谁交了朋友?这个新朋友能帮我们干什么?(量物体长度)

小朋友都量了什么的长度?你还想量什么?自己量一量。

给老师帮帮忙,量量教室的长好不好?怎么了?

看来,用厘米做单位是量一些比较——(短)的物体。

量比较长的物体还要用到其他的长度单位。还想再继续研究吗?

课后:

人教八上数学教案篇7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一个人去找工作时,他一般最关注什么?

生:工资。

生:工作环境和待遇。

师:找工作时工资的多少往往是人们最关心的,李叔叔看到一份超市招聘公告上写着:本超市工作人员月平均工资1000元,现招收员工若干。李叔叔一看条件不错,就应聘做了超市的一名工作人员。可第一个月他只拿到工资500元,第二个月也只有600元,问了一些同事大部分都是600元,少数超过600元。他找到了超市副经理说:你们欺骗了我,我已经问过其他工人没有一个工人的工资超过1000元,平均工资怎么可能是每月1000元呢?超市副经理拿出了超市工作人员的工资表:

某超市工作人员月工资如下表单位:元经理副经理员工a员工b员工c员工d员工e员工f员工g员工h员工i

月工资30002000900800700700600600600600500

问题1请大家仔细观察表中的数据,讨论回答下面的问题:

(1)副经理说月平均工资1000元是否欺骗了李叔叔?

(2)你有什么想法?

生:刚才我算了一下,这11个数的平均数是1000,所以月平均工资1000元没有欺骗。

师:对,我们学过平均数的知识,平均数是1000元是没有错。

那为什么李叔叔只能拿到600元。大家可以阐述一下自己的观点。

生:因为两位经理的工资很高,带动了员工的平均公资。

师:,看来这组数据中,由于出现了两个特别的数据,所以平均数1000不能真实反映大多数员工的工资水平,你认为应该用什么数反映这个超市的工资水平比较合理呢?请大家观察这些数据的特点,然后说说你的想法。

?设计意图:本环节痛过李叔叔在找工作时遇到的实际问题,使数学贴近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帮助李叔叔的过程中感受到在这里平均数和中位数不能真实反映员工的工资水平,初步感受众数产生的必要性。】

学生小组讨论:

生1:我们小组讨论后认为用600元是比较好的,因为这里600元的人是最多的,有4个人。

生2:我认为700元比较合理,因为它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师:大家分析的不错,很有自己的想法。平均数会受一些特别偏大或偏小的数据的影响。那么李叔叔最有可能挣到多少钱?

生:600元

师:600在这里出现次数最多,它代表的是多数人的工资水平,所以600就是这组数据的众数。

二、探究新知。

板书:众数。

?设计意图;本环节提出这样的问题,主要想通过工资表中出现次数最多的600理解众的含义,进而理解众数的意义。】

师:请大家试着说一说众数的意义;然后教师小结出示概念。齐读概念。

师: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三个统计量,那么,面对具体的问题,我们应该选择哪个统计量来描述数据的集中趋势呢、下面请看这个问题。

五(2)班要选10名同学组队参加集体舞比赛。下面是15名候选队员的身高情况。(单位:米)

1.41,1.41,1.41,1.44,1.45,1.4,1.48,1.49

1.51,1.51,1.51,1.51,1.52,1.54,1.54

你认为参赛队员的身高是多少比较合适?

学生小组合作。根据学生汇报,教师小结。从审美角度以及队伍整齐观点来看应以众数1.51为标准选择队员身高会比较均匀。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小组活动给学生提供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使他们在思考,探究,讨论。交流中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在实际问题中体会三个统计量的区别和他们各自的适用限度,让学生意识到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感受和体会数学中美的因素】。

三、分析数据,尝试统计决策。

师:同学们,全世界都关注的奥运会就要在北京召开了,我国的体育健儿正在紧张的训练,准备迎战奥运会。国家队的教练想在两名优秀的射击运动员中选择一名去参加比赛:(出示两名运动员成绩)

甲:

乙:

看到两名运动员的成绩,大家能否猜想一下,教练会选择谁去呢?

生1:我认为会选甲,甲的成绩很高。

生2:我想会选乙,乙打中10环的多。

生3:我想应该看看他们的平均分。

师:大家说的很好,大胆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让我们用掌声来鼓励他们。那我们就先从平均数入手,大家动手做一做,看看他们的平均数是多少?(可以同桌合作)

生:老师,平均数一样,都是9.5。

师;平均数一样我们该怎么办呢?

生1:看众数。甲的众数是9.5。

生2:9.4也出现三次,9.4也是众数。那两个都是众数吗?

师:当然,众数可以不止一个。也可以没有,比如说我们班前五名同学的成绩就没有重复的,那自然就没有众数了。

生:乙的众数是10,所以乙获胜的机会大一些。

师:在平均数相同时,我们应该看众数。

?设计意图:通过一组练习,使学生能灵活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一些数据的特点,并从数据的波动大小中,体现概率的可能性。让学生能根据统计量进行简单的预测或作出决策。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从解决问题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更加热爱数学。】

四、学生畅谈收获。

五:教师小结。

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众数这一统计量,并且通过练习理解了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这三个统计量的联系与区别,根据我们分析数据的不同需要,可以正确选择合适的统计量。

案例反思:

1、创设问题情境,教学开始,我提出的是一个生活中的真实问题。让学生在参与中引发他们的理性认识,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和交流,引起了学生对月工资水平的认知冲突,发现单靠平均数来描述数据特征有时是不合适的。让学生从具体问题中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在分析讨论中促进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众数的概念,我没有直接给出,而是通过学生观察、分析、讨论、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逐步建构的,这样做使学生逐步体会到这三个统计量都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但描述的角度并不相同,三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同时也渗透出了他们的优越性与局限性。可以比较全面、正确地理解所学知识。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思考总结,如射击队员的选择,数据越多,频率越稳定。如能经过更多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根据方差的特点由数据的稳定性及波动大小再考虑一下其他因素,可能结果会不一样。对不完善的地方再加以补充,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同时,教师作为参与者,主动加入到学生的讨论中,对学生的认识起到帮助和促进的作用。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jianligu.com/redian/jiaoshiwenan/x50lm.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