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简历谷 >

热点 >教师文案 >

光的认识教案通用6篇

光的认识教案通用6篇

日常教学工作开始前,相信大家一定都事先准备好教案了,想要写出有利于课堂发展的教案,就必须认真思考自己的教学目标,以下是本站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光的认识教案通用6篇,供大家参考。

光的认识教案通用6篇

光的认识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时间单位“秒”的认识,知道1分=60秒。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收集有关时间的信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养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

时间单位“秒”的认识,知道1分=60秒。

教学难点:

让学生通过观察、探究分与秒之间的关系,收集有关时间的信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每年除夕之夜我们都和亲人坐在一起收看新年联欢晚会的直播节目。你看,新年的钟声就要敲响,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新年的钟声敲响了!像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板书:秒的认识。

二、新授

(一)认识秒,知道1分=60秒

1、 拿出手中的表看一看,你都看到了什么?

同位交流,指名汇报。

2、 你想知道有关秒的什么知识?

生1:一秒有多长?

生2:秒针走一圈是多长时间?

……学生提问。

谁能帮他解决问题?

3、小结

秒针走1小格是1秒,秒针走1圈(60格)时分针走1格,所以1分=60秒。板书:1分=60秒。

三、巩固练习

1、练习十四,第1题,填写合适的时间单位。

小明大约每天睡9( );小红戴红领巾需要20( );电饭锅煮米饭大约要25( )。

学生独立做。说一说想法。

2、做一做2。(感受时间的长短)

教师掐表,让学生做一样自己喜欢的事情,试一试,1分钟能做什么?

学生一起做。

3、小游戏:同学们闭上眼睛,老师说开始,你觉得1分钟到了就举手示意,看看谁对1分钟的估计比较准。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光的认识教案篇2

教学目标

①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

②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③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渗透美育和德育教育。

教学重难点:

学会辩认和区别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形状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生活用具,学习用具和玩具、图形卡片。

教学过程

一、设景与激趣

1.设景。

师:(出示课件,带音乐的机器人)瞧,谁来了?

生:机器人小叮当。

师:对,机器人小叮当想和我们共同学习,还给同学们带来了一篮礼物,想知道有什么吗?

生:想!(学生很好奇地观察礼物)

师:赶快打开看看,喜欢这些礼物吗?

生:喜欢!

2.激趣。

师:这么多的礼物,你们能把“形状相同”的放在一起吗?试试看。

评:用学生喜欢、熟悉的机器人发礼物的情境来开课,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又在无形中布置了学习任务,为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作了良好的铺垫。

二、活动与交流

1.分一分,按要求分组活动。

师:谁能说说你们是怎样分的。

生1:我们组把牙膏、鞋盒、烟盒……放在一起。

生2:我们组把魔方和那些正正方方的盒子放在一起。

生3:我们组把篮球、足球、乒乓球、垒球放在一起。

生4:我们组把茶叶筒、易拉罐放在一起。

师:大家分得真不错。刚才我们分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现在老师还有一些东西要大家分一分。

(出示课件:动画球,魔方……)

师:请看大屏幕。这是小叮当留给自己的一份礼物,它想请大家帮他一个忙,把这些礼物按形状相同的分一分。各小组讨论一下,看看该怎么分。

生1:把球放在一起,蛋糕和易拉罐放在一起。

生2:魔方和玩具盒放在一起,牙膏盒单独放一起。

生3:把降落伞和灯泡放在一起,因为它们的形状很相像。

师:观察得真仔细,还有补充的吗?

生4:我觉得应该把筷子笼、降落伞、灯泡三种东西放在一起,因为它们和前面四堆物体的形状都不同。

师:说得真好。小叮当也分了一下,看看你们分得和他一样吗?

评:“分一分”是用实物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辨认物体的形状,同时又把电脑屏幕上的“实物”让学生分一分,使学生初步形成这些物体形状的表象,为建立图形概念打下基础。同时,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最喜欢被表扬,教师用激励性的语言、肯定的语气对其进行褒奖,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摸一摸(感知物体的形状)。

师:请你们把刚分好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认真地看一看,摸一摸,看你会有什么感觉并把你的感觉跟小组的同学说说。

师:谁能用最大的声音告诉老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牙膏盒长长方方的。

生2:有6个面,每个面摸起来都是平平的。相对的面一样大。

生3:我摸到了尖尖。

师:有什么感觉?

生:手摸在上面痒痒的。

生4:我看到魔方是正正方方的。

生5:魔方也有6个面,而且6个面一样大,摸起来也是平平的。

生6:魔方也有尖尖。

生7:我看到茶叶筒是直直的,摸起来光光的。

生8:茶叶筒上下两个面看起来圆圆的。

生9:茶叶筒上下两个面一样大。

生10:茶叶筒的面是平平的。

生11:球是圆溜溜的。

生12:球摸起来光光的。

老师逐一肯定学生的发言。

评:由大概到细致的辨认,由整体到具体的感知,“摸一模”这一环节非常重要,图形概念的形成,空间概念的建立,就是在这些分、摸、辨、说的活动中逐步完成。若没有这些活动,孩子们就不可能有那些生动的、形象的、极富情趣的表述。

3.搭一搭(区别物体的特征)。

师:把桌子上的学具像搭积木一样搭一搭,看谁搭得最漂亮、最平稳。(学生按要求分组活动)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不能把球放在最下面,因为它容易滚了。

生2:茶叶筒或易拉罐只能竖着放在下面,如果横着放也容易滚了。

生3:我发现把牙膏盒或魔方放在下面搭得比较平稳。

师:说得不错。所以我们做房子的时候用的建筑材料通常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比如:红砖、预制块。

评:通过搭一搭,让学生进一步实实在在的区分这些物体的特征,感知它们的根本区别,在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由于是分组活动,组内四同学开始意见并不统一,发生争论,最后在事实面前达成一致。由不统一到一致,由一种搭法到多种搭法,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4.揭示概念。

师:每种形状相同的物体都有二个共同的名字,你们知道吗?

生1:我知道牙膏盒、鞋盒……叫长方体,因为它们是长长方方的。

生2:茶叶筒、易拉罐叫圆柱。

生3:魔方是正正方方的,叫正方体。

生4:篮球、足球、垒球、乒乓球都叫球。

板书四类物体的名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5.形成表象。

师:通过看、摸、搭我们了解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样子,那么,它们的图形又是怎样的呢?通过电脑,抽象出四种图形。

6.游戏:看谁摸得准。

师:每组3名同学蒙住眼睛,另外两名同学一位提要求(摸什么),一位当裁判(看摸得对不对)。师示范游戏的做法,生兴致高昂地分组做游戏。

评:揭示概念,形成表象,是以上活动的必然结果,顺理成章,水到渠成,是这些活动的进一步深化,是形

成空间观念的最佳时机。

三、解释与应用

师: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物体(板书课题)。它们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其实,像我们今天

学习的四种形状的东西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很多,想一想,你见过哪些东酉的形状和我们今天学习的四种物体的形状相同呢?

生1:我们坐的教室是长方体的。

生2:数学书是长方体的。

生3:我家的电冰箱是长方体的。

生4:牙膏盒、鞋盒、酒盒、烟盒都是长方体。

生5:魔方是正方体的。

生6:我的玩具盒是正方体的。

生7:旗杆的形状是圆柱体。

生8:铅笔的形状是圆柱体。

生9:易拉罐是圆柱体。

生10:我爸爸抽的香烟是圆柱体。

生11:篮球、足球、垒球、乒乓球都是球。

生12:地球仪的形状是球。

生13:弹珠的形状是球。

评:“实践——认识——实践”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般规律。学生用刚形成的图形概念来“解释”现实中的图形物体,正顺应了这一认识规律。从学生的表现看,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观察力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

四、拓展与提高

1.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觉得我们班的同学都很聪明,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电脑出示机器人),你们能数一数机器人小叮当是由多少个长方体、多少个正方体、多少个圆柱、多少个球组成的吗?

生:小叮当是由2个长方体,1个正方体,4个圆柱,3个球组成的。

2.师:小叮当来的时候跟老师说过,让老师在这儿准备了4种不同颜色的塑料袋子,请你们把长方体装在红色袋子里,把正方体装在黄色袋子里,把圆柱体装在白色袋子里,把球装在黑色袋子里。

评:最后这一环节的设计相当妙,既前后呼应,又进一步深化了本节教学内容,还培养了学生的自理能力,一举三得。

总评本节课的教学有三个特点:

1.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学生空间观念的建立是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本节课中,学生并不觉得“难”,就是因为整个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分一分、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搭一搭……为图形概念的建立作了坚实的铺垫。

2.学生的活动充分。好动是一年级学生的特急,教师利用这一特点,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使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并且活而有序,活而不乱,活而有趣。

3.学生探索的空气很浓。整节课学生都处在不断“探索”之中。当然,对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探索只能是浅显的、表面的。实物——图形——实物,再到建立较清晰的图形概念,就是不断探索的结果。同时,分组讨论、小组合作也为学生探索的开展起了重要作用。

总之,本节课很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指导性,重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是一节好课。

光的认识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时钟的结构及分针、时针的运行规律。学会看整点。

2、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3、教育孩子珍惜时间,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份硬纸片钟。

2、动物手偶。

3、实物钟。

活动过程:

一、引入并简单认识钟及其作用。

1、引入并简单认识钟的种类及其作用。

教师调闹钟闹铃引入。

提问:

⑴你们猜猜是什么声音?(闹钟的闹铃)

⑵家里还有哪些钟?是什么形状的?

(有闹钟,手表,挂钟和大座钟)

⑶钟有什么作用?

(钟不停的走,告诉人们几点了,人们就按照时钟上的时间进行学习休息)

2、简单认识钟面。

教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个钟,看看它是什么形状的?(圆形)请你仔细观察钟面上有什么?

总结:有两根针和12个数字。

提问:⑴这两根针有什么不同?(长度不同)

教师:他们都有自己的名字,长的叫分针,短的叫时针。我们再看看数字,

提问:⑵正上面的是数字多少?(12)

⑶正下面的是数字多少?(6)

二、由时针、分针赛跑,引导幼儿感知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

教师:今天呀,时针和分针要进行依次跑步比赛,现在他们都摘在数字12的起跑线上了。请你们猜猜谁会赢?好,比赛就要开始了,预备—开始!(教师操作钟表)

提问:⑴谁跑的快?(分针)

议论:分针和时针跑的时候,他们之间有什么秘密呢?教师反复操作。

总结:分钟走一圈,时钟走一格,这就是一小时。

三、认识整点。

教师:那么分针和时针指的数字又表示几点呢?别急,老师来告诉你。看钟的时候,先看时针,再看分针。当时针正指着一个数字时,分针又正指着12时,就表示“几点了”边拨钟边和幼儿一起“一点钟,两点钟,三点钟……六点钟”

拨钟的时候,一定要按照顺时针的方向拨,顺时针的方向就是钟面上的数字从小到大的方向。

四、请个别幼儿练习。

练习拨7点,8点,9点,10点……12点。

五、全体练习。

请幼儿按照一日生活时间表“早上7点起床,上午9点上课,中午12点吃午饭,下午4点放学,晚上9点睡觉”另外请小动物来检查。

六、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

1、讲游戏规则:老师扮演老狼,请小朋友来当小羊。老狼在前面问“小羊,小羊几点了?”老狼呢就双手拿着一个钟,然后拨的时间,小羊一起说几点了。如果老狼拨到6点,那就要吃小羊了。

2、请几名幼儿和老师先示范一次。

活动反思:

为什么要有时钟呢?时钟的作用是什么呢?由时钟人们会很自然的想到时间,针对问题,根据我们班幼儿的接受能力和水平,我们预舍了本主题活动的目标,在活动中,幼儿兴趣浓厚,积极主动。反思整个活动过程,我认为活动成功的关键是让幼儿在积极主动的探究过程中能力得到提高,身心获得发展,主要体现在:

一、知识的呈现与幼儿生活实际相结合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的目标是:"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科学教学应该是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从事科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我首先用欢快的音乐形成轻松的活动气氛。认识时钟时,为幼儿准备足够多的材料,说明时钟在日常生活中的多用性和普遍性,使幼儿充分感受时钟就在身边的生活中,认识时钟对学习、生活有很大帮助,从而激发幼儿学习情趣和学习动机,促进幼儿主动去探究新知。

光的认识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通过对实际物品的操作,理解8的实际含义。

2、运用目测、动手操作材料,感知数量8、体会数学活动的快乐。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重难点:

理解8的实际意义

活动准备:

‘8’的数字卡片,邀请8位大班幼儿,设置小超市—内置书、盒子、牙刷、笔、(物品图片),幼儿练习本,教师图片等

活动过程:

一、复习7以内的任意数

1、为幼儿介绍超市,他们是来邀请大家去超市参加活动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找出‘超市中任意物品的数量’,把数数结果展示在展板。奖励一个星!

二、分享自己的发现,感知‘8’

1、幼儿相续说说自己的发现—例3把勺子、4见衣服、5个小铃———请幼儿来说说自己是怎么发现数量的

2、在超市里发现那么多的数量为的’8’物品,请问幼儿有谁认识’8’的?

出示数字卡片8,一起说说8像什么?

3、小结:8除了可表示超市里的那些物品外,请孩子来说说还可以表示其他物品?(还可以在自己的身体上找)

4、教师出示图片,请幼儿目测图片上的原形—分别依颜色将图形分类,出数量是8的图形。

三、运用自己的认识,作业’8’

1、感知,了解了8的含义后,请幼儿完成相关作业练习;

2、教师讲评,提醒幼儿:凡是数数合起来有8样(种)的物品,饰件都可用’8’表示;

3、活动结束后可找找在幼儿园里,有哪些东西是可用8来表示的;

活动延伸:

1、依班级幼儿能力表现,设置相关作业投置益智区,供幼儿练习;

2、家园配合:利用生活,游戏等,帮助幼儿充分理解8

活动反思:

幼儿其实有自己的很多经验,只是这些经验是零碎的,缺乏系统性的,教师最大的任务是帮幼儿把这些零散的经验总结概括出来并进行提升。而我在上课一开始就犯了这方面的错误,没有把幼儿对“8”的认识经验进行总结提升,仍旧使幼儿的这一经验处于零散状态。另外,这个提问本身能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却因为我语言上缺乏引导性,使它丢失了应有的价值,这就说明我没有做好幼儿的引导者,违背了《新纲要》宗旨和要求。但是不管怎样,我相信通过自己不断的反思和改进,这些问题都会一个个被解决,并且努力做到防患于未然。

光的认识教案篇5

活动设计背景

根据《指南》指出,“学前教育课程设计要充分注意每一种活动的综合教育作用,以及不同活动之间的互动与渗透。”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事物的认识是表面的、缺乏概括能力的,因此,为幼儿设计开展的活动应该是具有启蒙性、整合性、开放性特征的课程体系。学习《指南》后,我在活动设计时努力打破学科界限,突出活动的有效整合。在上学期《花儿朵朵》主题活动开展以后,孩子们不仅认识了花儿的朋友,同时他们也发现了“花有哪些颜色呢?”的问题,颜色的变化使幼儿兴奋、惊奇,孩子们对颜色产生了浓厚的探索欲望,他们对各种各样的颜色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于是我尝试着开展一个关于颜色的活动。整个活动是以小动物为线索层层推进,整合了科学领域、艺术领域的内容,活动以孩子的参与和操作探索为主,试图让孩子全面系统地了解色彩。

活动目标

1、通过给小动物送礼物的游戏巩固幼儿对各种颜色的认识。

2、能利用色彩进行各种艺术创作活动。

3、在活动中体验游戏的乐趣。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让幼儿能准确说出是什么颜色。

2、在搞活动时注意幼儿的安全。

活动准备

各种颜色的头饰、地上画好的圈、各种颜色的水粉色及宣纸、各种颜色的玩具、6种小动物及小动物的家。

活动过程

1、《颜色大风吹》的游戏引入课题。小朋友们今天咱们玩一个好玩的游戏——颜色大风吹,把小朋友们分成六组,每组戴不同颜色的头饰,我们先请幼儿看看自己的头饰是什么颜色的,然后老师说:“大风吹红色头饰的小朋友”红色头饰的小朋友就站在圈内,其它颜色头饰的小朋友则站在圈外用力吹,老师检查有没有错,再替换不同的颜色。

2、这个游戏好玩吗?小朋友们表现的那么好,现在请你们帮个忙行吗?行!你们看小猪它们家住的是什么颜色的房子,红颜色的,那它们家放什么颜色的玩具?红颜色的,小猫的家是什么,瞧!这么多颜色的玩具放在一起都混了,那请小朋友们帮帮忙给分一分,把各种颜色的玩具放在小动物的家里。

3、小动物们热情地邀请咱们去做客,那咱们带什么礼物叱?噢,有了,老师教你们染色,每位小朋友染一幅漂亮的染画送给小动物们。幼儿进行染色游戏。

4、利用染好的“小手绢”进行舞蹈表演,《彩色世界真奇妙》

5、小朋友们戴着自己的礼物到小动物家做客——进行区域游戏。

科学区进行调色游戏,观察颜色的变化。

美工区进行涂色各种颜色的水果,各种颜色的碎纸来添色。

语言区,提供有关于红色的图片,想一想,红色的物体并说出它的作用。

6、延伸活动:进行户外锻炼,各种颜色的队伍进行比赛。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能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兴趣进行设计,在科学活动中整合了美工活动染纸和舞蹈表演。幼儿在游戏中巩固了对色彩的认识,并能采用各种色彩的搭配进行染色活动,孩子们深深地融入了这彩色的世界,感受着色彩的丰富多彩。

活动以生动有趣的游戏开始《颜色大风吹》,孩子满足于游戏的快乐,不知不觉地复习了红色、黄色、蓝色、橙色、绿色、紫色。接下来的游戏是色彩的辨别操作,孩子们根据小动物家的颜色给他们配上相同的玩具。第二个环节和第三个环节过渡得较好以给小动物送玩具为由引入染纸活动。染纸活动简单且色彩鲜艳,孩子容易完成,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在染纸这个环节接近尾声时响起了《彩色世界真奇妙》的音乐,有些较快完成的孩子已经拿起自己的作品,跟着音乐翩翩起舞,过了一会儿一些做得较慢的孩子也来了,大家一起跳起了欢快的舞蹈。接下来的区域活动是让孩子到小动物家做客,通过交流、探索感受颜色的变化规律,了解颜色的用处,孩子们认真地操作着,互相交流着。活动的各环节清晰,衔接自然。孩子的作品展示中,教师及时将幼儿的介绍及对颜色的认识记录下来,作为活动的资料进行展示,供幼儿观察和欣赏。

每个活动都存在一些不足,本次活动的不足就在于教师试图把所有的事情交代清楚,所以语言烦琐了一些,就怕孩子做不好,部分思想还停留在替孩子包办上,在染纸环节,交代过于细致,完全可以让孩子自己探索,染色的方法,比较哪种方法染出来的效果最好。这样的经验是孩子自己获得的,对他们的成长更有利。另外教师应及时捕捉幼儿的兴趣点,并生成新的活动,效果会更深入和显著。

光的认识教案篇6

一、活动名称:

认识长方形(中班)

二、设计意图:

认识长方形是中班的教学内容。在幼儿认识平面图形的过程中,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幼儿已经认识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在此基础上来认识长方形,对幼儿来说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提高的过程。《指南》中强调,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不应为追求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对幼儿进行灌输和强化训练。为此我设计此活动,让幼儿能大胆地参与活动,积极地投入实践中去。

三、活动目标:

1、了解长方形的基本特征,正确说出长方形的名称。

2、能不受大小、颜色、摆放位置的干扰正确辨认长方形。

3、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4、进一步学习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

四、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

1、《认识长方形》的ppt课件

2、长方形卡片和正方形卡片各一张

3、闯关游戏幼儿操作卡片人手一份

4、印有一个长方形的幼儿操作卡人手一份

5、水彩笔幼儿人手一只。

经验准备幼儿已经认识常见的图形,如圆形,三角形,正方形。

五、教学重点:

了解长方形的基本特征,正确说出长方形的名称。

教学难点:能不受大小、颜色、摆放位置的干扰正确辨认长方形。

六、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巩固幼儿对正方形的认识并引出长方形。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收到了图形王国的国王的邀请,要带你们去他的图形王国参观,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图形王国里有这么多好看的图形,我们来看看都有谁。(圆形、三角形、正方形)3.今天这里来了一个新朋友,你们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嘛?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它吧。

(二)出示长方形,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讨论交流长方形的主要特征。

1.出示长方形宝宝,提问:这个图形有几条边?几个角?跟什么图形像呢?

(有四条边,四个角,跟正方形很像)

2.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比较他们的异同点。

观察发现,相同点:它们都有四条边,四个角,四个角都是一样大的。。异同点:正方形,四条边都是一样长的;长方形,有两条面对面的边是一样长的,另外两条边是一样长的。相邻两条边是不一样长的。3.下定义:有着四条边,四个角,四个角一样大,面对面的边一样长,相邻的两条边不一样长的图形叫做长方形。

(三)闯关游戏"寻找长方形",幼儿巩固加深对长方形的认识。

图形王国的图形宝宝非常喜欢我们小朋友,邀请我们一起进行闯关游戏,看看我们的小朋友能不能闯过所有的关卡。

第一关:首先出示颜色相同、摆放整齐,但是大小不同的各种图形的操作卡,让幼儿从中寻找出所有的长方形并用笔将长方形圈出。

第二关:摆放整齐,但是大小、颜色都不相同的各种图形的操作卡,让幼儿从中寻找出所有的长方形并用笔将长方形圈出。

第三关:出示更多各种各样的图形宝宝,它们的大小、颜色、摆放位置都不相同,让幼儿从中寻找出所有的长方形并用笔将长方形圈出。

教学反思:

1、在教学活动中充分调动幼儿和积极性、参与性。

2、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表达形式表达的意愿、教师给予配合和支持。

3、在教学活动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性格特征给予相应的指导。

标签: 教案 通用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jianligu.com/redian/jiaoshiwenan/1xnx8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