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简历谷 >

职场 >工作报告 >

大学生下乡调研报告

大学生下乡调研报告

摘要:内黄县后河镇曾是红色革命根据地,又以种植红枣而闻名远近,属于中国式乡村中别具历史文化气息的乡镇。通过我们在当地开展的为期一周的实地调查,了解了当地富有特色的红色生产模式,这种红色生产模式具体指红枣和红辣椒,种植这两种经济作物是当地农民靠土地增收的重要途径。调查中我们采用半结构访谈及面谈等方法了解到这种生产模式虽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也存在不少问题,现将所得资料整理如下,并提出笔者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和建议。

大学生下乡调研报告

关键词:大柴村;红色生产模式;大枣;尖椒;问题及对策;

调查时间:****年1月21日~27日

调查地点:内黄县后河镇大柴村

调查方法:半结构式访谈及面谈

调查人员:赵影霞、卢克玲、韩冬、李浩阳、李想、熊婧凤、刘龙

撰写人员:卢克玲、赵影霞、李浩阳

一、大柴村的概况

河南省内黄县大柴村地处豫北,晋、鲁、豫三省交界处,原黄河故道。现有七个小组分支,大约有2800名村民,村庄规模较为庞大,但居住地相对集中。该地地处平原,因其被其他村包围,且没有高等级公路通往该村,因此交通不方便,导致该村目前仍没有直通乡镇、县城的公交车。该村主要农作物是冬小麦,经济作物以红枣、红椒为主,以花生、玉米为辅,兼有红薯等。除此之外,当地的杨树种植面积颇具一定规模,通过实地走访,我们了解到该地近几年因枣树种植收益日益下降,有些原是种植枣树的土地已栽种上杨树。

大柴村庄民风淳朴,当地居民主要从事人工种植,土地收入是主要来源,对自然的依赖性较大,属自然传统的种植业模式。

二、大柴村特色生产模式及特点

(一)红色生产模式

后河镇本属红色革命圣地,已有强烈的历史文化气息。当笔者一行人进村时该村给人的整体感觉是——枣庄里面有枣树,远远的一片白雪看不到尽头,足以见其枣树种植面积之大。入村内,让人眼前一亮的是红色尖椒成片堆积。这三种红色(红色革命圣地、红枣、红尖椒)让人感受到该庄的红色生产模式开展得如火如荼。而下面的事实也可佐证以上观点。

1,红枣——大柴天之“骄子”

大柴村村落四周枣林环绕。为期一周的实地走访,通过和当地村民面谈,我们了解到这儿的大枣种植历史悠久,但没有人能说得上具体历史年份可以追溯到何时,即便是一些高龄老人也说他们小时候就有这些树。据调查该村人均枣树占有量约三十棵,另外据不完全统计,该村拥有近万棵枣树。如此一来,按理说这种老品牌的枣应该早具品牌效应且销售数额日益攀升,但令人诧异的是,现今枣树面临着弃种和砍伐的问题。

村民告诉我们,他们这里的枣主要为扁核(hÚ)酸,这种枣的特点是个小、皮厚、肉少、核扁、味酸,和新郑大枣(个大、皮薄、肉多、味甜)、新疆大枣(品牌效应)相比,他们这儿枣的市场占有额很少,又加之最近几年他们这儿的大枣出现严重病虫害等问题更无法增产,再者就是通过我们的深入调查了解到原本是天之骄子的红枣如今一落千丈的原因主要有:病虫害严重,宣传力度小,技术(种植技术、技术人员)匮乏,品种单一且退化,小农经营模式(生产、销售、加工)固化。具体表现为:

病虫害严重:病虫害对枣树危害严重,调查发现该村对枣树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出现漏洞,以致枣树产量减产,病虫害发生之后,该村又没有找到有效的药物进行治理。访谈中老乡告诉我们,他们这儿的枣树大部分基本处于无人管理状态,走入田间,清晰看见枣树枝丫零乱,老乡说枣树在地里也不用种,就只是在长虫的时候打打药。当发现病虫无法被制服的时候,就增加打药次数,甚至打十多遍,但困于找不到有效的农药。

‚宣传力度小:外部枣的冲击较强烈。近年来新疆枣、新郑枣崛起势头迅猛,加之两地政府科技投入力度充足,投资额较多,且枣果品种优良,如新郑枣又名鸡心枣,素有“灵宝苹果、潼关梨、新郑大枣甜似蜜”的盛赞。而大柴村的红枣虽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相对之下,内黄县政府部门对本地红枣的宣传力度较小,没能抓住本地特色与优势,导致当地的大枣知名度较低,买家收购价格较低,农户收益也较低。

ƒ技术(种植技术、技术人员)匮乏:首先,在种植技术方面,我们了解到该地的红枣树大都是历史传承的枣树,这种高龄枣树抵抗病虫能力差;其次,转村时向老乡了解到他们这儿的枣树肥料主要是靠粪肥和单一的由落叶转化的有机肥,这儿枣树种植面积较大且年年都要收枣,如此一来土壤对肥料的需求量就大,但该地为土壤增肥的工作没有做到位;再次,我们了解到大柴村村民采购复合肥等肥料较为不便,虽设有一个兴华农业合作社,但具体工作指导方面仍存在一些疏忽;最后,问及为什么有些枣树被砍,老乡回答说;“枣树老生虫,也没有药能制住它,买农药时也没技术员指导。”可见,当村民们遇到技术性问题时,比如病虫害严重、品种退化等都很被动。还有,在产品流通方面,没有形成网络信息系统。综上所述,可见大柴村在枣树种植技术方面的工作滞后于市场扩增的需求。

④品种单一且退化:驻村干部告诉我们他们这儿的枣树至少有几百年历史,而且品种主要是扁核酸,这种枣晒干以后特别酸,不像以前那么好吃了。树龄高,本身抗病虫力就差,而村民也没有良方来解决问题,也没有及时培育和改良新品种,还有就是,这儿的嫁接成效不好。走访了解,该地土地多为盐碱地,土地肥力较低,加之近几年的套种,乱施肥用药,对土壤和枣树造成了极大的污染,多种因素导致该村枣树质量下降。

⑤小农经营模式(生产、销售、加工)固化:走访时和老乡聊天我们得知他们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枣树,但都是小家自己经营,比较分散,承包商特别少,这种自家种植导致乡里之间信息不流通,而且他们的枣商大都来自邻村,销售时无论是价格还是质量评判标准都有别人来定,更为重要的是他们都一致提出当地没有深加工工厂,不仅没有邻近的就业地点,而且他们的枣都是粗放式的销售,不像新疆那边的枣是经过加工(洗洁、选品、精装)后放入大型超市里或者专门柜台卖。据此,我们认为当地的枣加工处于产业链低端。另外,由于该地的红枣种植带头人员匮乏或缺少领导者的组织,导致大柴村整体竞争力无法提升。

2,红椒——大柴地之“新宠”

大柴村内红椒产业近几年势头较旺,三四年前从邻村引进红椒品种后,短时间内已经在村内普及,时值冬季,收获的红椒都大批量的码在家门口或院内,景象一片红火。

走在村内,常见的是三五成群在一起摘椒,中间燃着椒杆火堆,而且大都是中年妇女,据了解她们冬季主要忙活就是摘椒,当然,这里边也孕育出了一种新的小型手工就业市场。具体是指,有能力的农户通过承包土地来大面积的种植红椒,等到红椒收获季节可以雇人来摘椒,然后以合理的价钱支付报酬。不过这种红椒并非只有一种品种,热心的老乡告诉我们他们摘的主要是弹头椒和新一代椒,且价钱不同。新一代椒个头儿较小,比较轻,价钱卖的稍好于弹头椒,弹头椒平均每斤4~4.5元左右,而新一代的价格在5元/斤左右。辣椒的田地种植亩数相对红枣来说较少,平均亩产量分别为:弹头椒400—500斤,新一代300—400斤,但它们的平均亩收入都是3000元左右。

红椒之所以迅速在村内红火种植与推广,也是有其优势的,主要是:

①从自然角度分析,当地气候、土壤等外界条件适合;

②种植程序相对简单,利于管理;

③红椒价格较高,农民收入可观;

④摘椒虽然麻烦,但基本安排在冬季非农耕劳作时期,不会占用忙时;

⑤农妇在闲时有一份小收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闲置劳动力的问题,同时也增加了家庭收入,丰富家庭收入来源;

⑥红椒质好、量轻、收成较好,方便运输,且附近村庄辣椒种植时间较长,经验交流较便利;

⑦当代人生活条件普遍好转,人们趋向于“吃香喝辣”的生活习惯。

辣椒种植红火,丰富当地人们的生活,但红椒种植也存在一些问题。同枣一样,椒也面临着销路不畅的问题,有老乡指出附近其他村有搞生态园建设的,即以生态园形式管理,当然这与领导人的支持和组织分不开,也需要建立在一定的投资基础之上。那为什么该村没有学习和模仿呢?老乡说他们搞种植没有技术辅导,也没有保障,选择种植任何作物都要面临巨大的压力,深怕投入血本无收益。笔者分析,虽然这与农村的落后条件有关,但应该存在政策执行上的一些纰漏还有当地村民的短浅目光、落后思想的问题,在此不作深究。

红色生产模式现今作为大柴村的经济作物主要种植模式,支撑当地经济作物的框架,显而易见对当地的农村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笔者理解到的有,增加土地收入,满足当地农民靠地吃饭的需求,增加农民收入。除此之外,枣业和椒业的发展,带动和促进了加工、销售、包装、运输、贮藏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二)红色套种模式

所谓的大柴村红色套种模式是在规模化的枣林间,种植其他可以见收益还有成效的经济作物或农作物。该地地处豫北,主要的农作物为冬小麦,兼有玉米。和老乡交谈了解到他们的经济作物种植多种多样,他们可以在枣林间套种花生、椒,除此之外还有小规模的桃树林、杨树林。

转村时,总会看见老乡的胳膊上挎着篮子,里面塞满花生,他们可以在和邻居的交流中完成花生的去壳任务,剥出来的花生留第二年做种子用。据了解,他们这儿的花生平均每亩35斤,单价分为两种:带皮的3元每斤,去壳的6元每斤。大多用户种植量约为10亩左右。

具体的套种模式是指对枣树的管理仍旧是遵循传统的生产方式,初春季节农户们对枣树进行修剪,把新枝减去,留下老枝;等到枣树开花季节,由于病虫害繁殖较快,农户们在这一阶段利用喷水管喷洒农药;该地大枣的收获时期在每年的国庆节。具体的收获方式是最简单的,即男的用竹竿打枣,女的在地上捡枣,这种收获模式耗时长,费力大,占用劳动力资源。每年四月份,是农户们培育种植椒苗的季节。一般的椒苗是和小麦套种,在种植初期喷洒农药,预防害虫,另外就是,在每年的六七月份(辣椒的开花、结果季节)再喷洒农药两次,与此同时,农户们每隔3~4天就需要对辣椒进行浇水,该地平均20亩就有一个水井,人们采用的是抽水式灌溉。中秋节前后,辣椒成熟的季节,田园里上面枣红下面椒红,相互映衬特别好看,但这也是农户们最忙的时期。但辣椒的存储期相对较长,为了错开忙时,农户们把红椒捆起来,留在年前来摘。

当地的大学生志愿者向我们介绍,她们这里有好多的枣树被砍伐,由杨树取代,是因为枣树收益不再像过去那么占据优势。

(三)特色模式的特点

该地农户不再像过去一样单纯地依靠种植单一的适宜当地气候环境的农作物—冬小麦来增加家庭收入,他们的种植作物呈现出多样化、趋向丰厚利润化,但不足之处在于大柴村内缺乏良好的经济带头人,技术人员的安排不到位,另外就是依靠模仿而不是内部自发创新致富之路。

三、“一代枣乡”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一)发展现状

现今的大柴村品种模式主要还是靠农枣间作增收,但这种枣和其他地方的枣相比,不具优势,虽有药用价值,但低端收购系统还是无法做到让农户盈利。而且“农枣间作”最易造成机械化操作的推广产生困难,占用劳动力资源,加之技术员的真正下乡推广种植技术的意愿不够强烈。走访了解,农户普遍关心如何增收,足见该地经济增收目前比较困难。规模方面,大片枣林虽颇具形态,但缺少生态园。

(二)发展前景

大柴村的发展前景——新型农村建设将会在未来几年得到有效推行。

和驻村干部交谈过程中他提到,他来到这个村的主要目的就是搞新农村建设,这个村目前交通不便,因距离濮阳较近,未来几年有集体合庄的趋势。当然一项新建设的推行需具备一定的因素,大柴村的条件在于:①成片枣林环绕村庄,缺少生态园的现状势必会引起乡镇干部的重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土地资源将会得到大力整合;②大学生志愿者告诉我们,大柴村的7个组里,第一组相对较富,而且这个地方的住宅村也呈现出向东发展的趋势,那么经济资源将会越来越集中,建设新农村的后备资源也日渐丰厚;③走访时,我们发现这里的住宅建设,比较破落,人们的生活比较简朴,空巢老人、留守妇女及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需要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为了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有必要进行村落重组;④新农村建设本身具有优势:新农村规模及划分明确,容量巨大有助于资源的集中化和优势化;全国各地的新型农村建设也正在进行中,可以提供经验参考;新农村村内各个区块分工明确,工、农、种植、教育教学、休闲娱乐可以各司其事。

大柴村的发展前景——走新型农业道路,即集约化农业,集中并整合农业所需的各项资源(人力、物力、财力等),让农民赶快富起来。所谓的农业集约化是指,在一定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劳动、技术,增加单位面积的收成。大柴村目前处于大量劳动力困于无法想到致富之路的田地之中,还有就是单位收成每年定量不增产,因此若想尽快让农民减轻负担,从而更好地承担家庭养老、教育、医疗、住宅等责任,那么,农业集约化是大势所趋。

大柴村的发展前景——新时代的农民。现代种植技术和致富技术将会得到更广范围内的普及,该地农民将会学习新兴技术以增加个人应对农业发展过程中的风险的能力。大柴村村民现在无力应对红枣与尖椒的病虫害,足以说明其农业知识方面存在一些欠缺,这些问题也已引起当地干部的重视,并想办法去解决。

四、浅谈对大柴村生产模式的一些建议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解决“三农”问题的治本之策,代表了咱广大老百姓的根本利益和强烈愿望,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任务艰巨。对于大柴村来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结合实际,量力而行。当务之急是下大力气解决好村民反应强烈、急需解决、经全村上下共同努力能够解决的几个问题,大柴村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所在,更是摆在全村干群面前的头等大事和永恒主题。大柴村的产业结构调整,虽经多年探索、多方努力、但效果一直不是很理想。症结就在于上面喊的和村民想的合不上拍。对于村民来讲,农业生产也好,结构调整也罢,就这么简单。绝大多数村民根本就不了解农畜产品的市场走势和行情,更谈不上掌握和驾驭市场紧急规律了,也只能是“庄稼不得年年种”。村民对市场的茫然,导致结构调整无从下手,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又是导致农民增收缓慢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要想富裕村民,就必须从土地上减少村民”。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就业,是村民增收的主要渠道之一。村屯规划问题大柴村村屯建设布局的现状不合理。因为没有系统的排水设施,一到雨雪天满街泥泞,污水横流,严重影响了村民的出行和身心健康。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在此从主、客观角度出发,提出一些浅薄的建议:

(1)建立完善的信息技术系统。因为该村枣树具有一定的历史底蕴,具有药用价值,所以,在种植方面,改良枣树品种,充分利用科学技术研究能解决病虫害的农药,并且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提高红枣的质量。另外引进优秀的技术指导员也是必要的,他们可以实地解决一些种植与生产经营的问题。

(2)建立新型的合作生产模式。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农村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般在农村大地上开展着。和传统的平等观念相比,公平原则在一定程度上占据了主导地位,并且社员决策和收益权与其交易额挂钩,这在某些方面激起了大家的积极性,有利于发挥农户们的聪明才智。

(3)引导农户们转变传统的观念。通过走访,我们了解到当地村民思想较为保守,考虑问题没有照顾到长远利益。譬如说,近几年枣树的收益不太好,有些村民就把枣树砍了,种植目前经济效益较好的杨树或桃树,这种以厚重的历史文化经济底蕴换取的短暂的经济利益是要付出巨大代价的。除此之外,村民们对带头人的期望较高,这种思想长期下来就产生了依赖心理。并且村民们没有勇气去尝试、锻炼自己。所以,要想大柴村更快的获得发展,村民们需从自身转变开始。

以上的浅薄语言,是笔者一行人在大柴村开展支农下乡过程中所了解到的,由于人员的专业知识有限、时间的短暂、资料的搜集方面存在着一些不可避免的困难,以上所见、所闻、所写还不可避免地带有笔者一行人的情感倾向,如有不当观点,还请认真校正,在此表示感谢。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jianligu.com/zc/gongzuo/l566w.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