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简历谷 >

实用文 >演讲稿 >

电视片《远山的呼唤》解说词

电视片《远山的呼唤》解说词

阳春三月,山野里生机勃勃,一派欣欣向荣。

电视片《远山的呼唤》解说词

在秦岭深处的陕西省山阳县岩屋沟村,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落,被笼罩在节日般喜庆的气氛中,人们默默地念叨着、传诵着、呼唤着,翘首期待着一个走出大山、创业灵宝,又为乡亲们做出了无私奉献的亲人——周和义。

这位农民的儿子,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岩屋沟村。在贫穷、闭塞、物质生活极度匮乏的环境里,他度过了艰辛的童年。

他是家中的长子,生活的重负便过早地落在了这个少年的肩头。中学毕业后,懂事的周和义不得不告别学校,开始了他坎坷的创业史。

他开过荒,种过树,当过民工,背过矿,也当过山崖上的养路工。硬是凭借着过人的睿智、勤劳和毅力,一步步挺了过来,用心血和汗水谱写了一曲辉煌的人生乐章,成为一位远近闻名的民营企业家。

如今的周和义,已经是拥有两亿资产的河南和意集团董事长。他把公司开到了陕西宝鸡,开到了河南灵宝,开到了广州......从事着服饰生产、矿业开采、选矿冶炼,烟花爆竹营销等业务,把产品销到了日本、韩国、欧美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走出大山的周和义,没有忘记养育他的那个大山深处的小山村,没有忘记曾经帮助过他的父老乡亲们,他眷恋着那片热土。尽管企业的资金比较紧张,尽管全家人早已搬离了大山,他还是一次又一次的慷慨解囊,筹集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为家乡架设电线,修建公路,建造学校,发展文化事业......深受乡亲们的热爱和拥戴。

春节过后,周和义就酝酿着要回一趟小山村,筹措一些资金,为发展家乡文化事业再出一把力。我们摄制组一行有幸与他同车前往,去亲历,去见证那激动人心的一幕幕....

汽车在高速公路上疾驰着。车窗外春意盎然,车厢内暖意融融。灵宝,潼关,西安,山阳......一座座城市一闪而过......周总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奋,滔滔不绝地讲述着他少年时期的点点滴滴....

家乡的每一条道路都铭刻着他童年的印记。周总兴奋地告诉我:这条99里长的羊肠小道,是当时山阳县城通往家乡最近的一条山道。他当年14岁,还是一位中学生,靠着在乡供销工作的亲戚帮忙。假期里,从县城往乡供销社背红色油光纸和火柴。为了那少得可怜的一元多钱运费,他背着百十斤重的货物,翻山越岭,两天跑一个来回,中途就住在亲戚家。饿了,啃几口窝头;渴了,喝几口山泉水;脚底磨破了,咬咬牙继续走;衣服被汗水浸透了,拧一拧再穿上。遇到雨雪天气,往往要到半夜才能回到供销社。

周总还告诉我,他还从乡供销社往村里背过化肥。一袋化肥一百斤重,要翻越两座大山,往返六七十里,每天一个来回。初中三年中,他连续背了三个暑假。

这是一位什么样的少年,竟然有着这样惊人的毅力、体力和忍耐力!

当汽车停在一座高耸的石灰窑前时,又勾起了周总那久别的记忆:当年,就是在这座石灰窑上,为了五块钱的装运费,他硬是用了一顿饭的功夫,用背篓将5吨重的生石灰从山坡上一趟一趟地背下来,装到了公路边的汽车上。

整整一万斤的生石灰,几十米的高坡,15岁的少年,一个多小时的时间,五块钱的费用....看着身边的周总,我们都哑然了,也似乎明白了周总投资家乡建设的深远意义。

汽车在无边无际的峰岭沟壑中颠簸着,行进着,总也走不到头。翻过了一座山,前边还是山;转过了一道弯,前边还是弯.....

在这弯弯的山道上,留下了周总太多的故事和记忆:当年负责养护的路段......休憩、避雨的小石崖......借宿过的农家小屋......他曾经迷路的峰岭......他亲手种植的山林......他饮用过的山溪和泉水.....

在沿途,我们还遇到了很多周总儿时的伙伴和打工时的工友,以及曾经帮助过他的乡亲们。每一次,周总都是急切地走上前去,热情地拉着他们的手,递烟点火,嘘寒问暖。遇到家庭困难的,还要送上些零用钱。

这熟悉的乡音,这憨厚的笑容,这热烈的场面,从另一个侧面折射出周总性格中那可贵的人性光辉。

太阳压山的时候,我们终于来到了散落在山谷中的岩屋沟村。

顾不得拂去身上的风尘,顾不上乡亲们的招手与呼唤,周总像个孩子似的,带着我们一头扑进了他家的老屋。

多么熟悉的小路,熟悉的院落,熟悉的小屋,熟悉的山泉;还有屋前的小竹林,屋后的那棵大铁树,他亲手栽植的箭杆杨;还有屋旁那安息着父母双亲的两座小坟头......这一切的一切,都包含着周总心灵深处那最纯洁、最神圣的乡思、乡愁与乡情。

顾不得抹去脸上的汗水,顾不上舒展那回忆的思绪,周总又马不停蹄地去走访左邻右舍了。

匆匆的几句问候,匆匆的握手道别,再塞上一叠叠零用钱。周总用这人世间最真切、最诚挚的感恩方式,表达着对父老乡亲们深深的眷恋之情。

夜幕降临了,乡亲们都聚集在村支部书记苏玉秀大娘的院落里,为周总接风洗尘,感谢他多少年来对家乡建设的无私奉献。

村里的老人都来了,妇女们全都加入了做饭的行列。这丰盛的饭菜,热腾腾的馒头,浓郁的玉米酒,飘香的板栗、核桃、花生......无声地诠释着乡亲们对周总的崇敬和谢意,也包含着对他的祝福和期望。

乡亲们不会忘记:早在1987年,周总的事业刚刚起步,就自己贷款8万元,为村里架起了通往山外的8公里电路。他为山乡带来了光明,也带来了希望。从此以后,乡亲们用上了电灯,看上了电视,用上了电器......

乡亲们不会忘记:在周总的倡议和运作下,村里筹措了20多万元,盖起了白龙小学。彻底改变了山村学校“漏房子,土桌子,泥孩子”的落后面貌,小村里走出了一个个高中生、大学生、研究生......

乡亲们不会忘记:20XX年,周总再一次召集岩屋沟村在外工作人员,先后筹资50多万元。他亲自规划路线、购置物资、组织施工......修通了连接外界的4公里水泥公路。使乡亲们告别了羊肠小道,山村里也用上了拖拉机、汽车、摩托车......贫穷、落后、闭塞的岩屋沟村与山外连成了一体,步入了现代化的发展大道。

谈及此事。苏玉秀大娘动情地说:“我们村修公路,架电线,建学校,全靠了周和义。他是我们村的骄傲。全村人永远都不会忘记他为我们做出的贡献....”

夜已经很深了,乡亲们围着周总仍不肯离去。

第二天,周总与村干部们一起商讨了文化事业发展规划,又逐一的与在外工作人员电话交换了意见,议定了捐款事宜和管理办法,共筹集到了近50万元的资金,用于发展群众文化事业。他不停地打电话,不停地叮嘱交代,不停地求人,一直忙到深夜......

在这白云生处的深山沟里,我们的思绪始终被一些东西深深地感动着,鼓荡着。不清楚是周总对故乡的炽热情怀,是乡亲们对周总的尊敬和爱戴,还是山里人那特有的憨厚淳朴与古道热肠......

第三天清晨,按计划我们就要离开了。

临行前,我们请求周总说几句话。

面对着恋恋不舍的乡亲们,面对着家乡的千山万壑,他激动地说道:

“我是大山里走出来的农民的儿子,是秦岭山养育了我,成就了我。我一定努力工作,多出成果,回报山村,回报父老乡亲,为家乡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jianligu.com/syw/yanjianggao/8o226.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