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简历谷 >

实用文 >观后感 >

电影《囧妈》观后感范文三篇

电影《囧妈》观后感范文三篇

  电影《囧妈》于大年初一以超出人们预想的方式上映了,看完电影《囧妈》想必被里面的温情所打动,也让大家明白了爱不是控制和占有,而是理解和尊重,下面是本站小编整理的电影《囧妈》观后感范文,看看大家看完《囧妈》,又怎样的人生感悟。

电影《囧妈》观后感范文三篇

电影《囧妈》观后感范文1

  总觉得能把人性和实际发生的事情拍出来的导演很优秀

  徐伊万,一个优秀的青年才俊,却也面临感情危机,正直与老婆张璐的离婚过程,原因在于:张璐原话,我不是你想象中的那个人,我是我自己。后来这句话也被徐伊万讲给自己的妈妈了,在他鼓足了勇气之后。

  一个被妈妈全然掌控感压迫下的优秀儿子,也会背叛和吵架,想要逃离母亲的魔掌。想起了我娘的种种

  为了自己的护照,和被教导的仅存在善心,徐伊万决定取了护照而继续陪目前前往莫斯科实现母亲的梦想,尽管一路只有六天六夜,却戏剧化的发生了很多故事,比如母亲细致入微又繁琐的生活方式,泡脚,在米里干手机,各种养生水,各种水果鸡蛋,各种貌似养生的生活理念对儿子来说是全然的压力,面对车厢里各种人的狗血,换车厢不成,而不得不和一个俄罗斯美女来了一段搞笑桥段,喝完酒后壮了怂人胆却也没能扔掉戒指的熊样,却意外能够勇敢和母亲摊派表达真实意图的冲动倒是被激发出来.与母亲吵完架后,又费尽心思找回母亲的努力与赤诚,像极了当下的我们,像极了我们狗血临头的现实生活

  诙谐却不失真意

  啃这本书——女人的基本修炼

  被一个俄罗斯家庭熊口救命后,享受到人间的爱意和暖意,最终实现母亲的愿望,一切都Happy ending,而且伊万终于想明白,在离婚协议书上签了字,并给予了前妻体面而负责任的交代,我喜欢这样的故事架构。

  最欢乐的是彩蛋有普京和黄渤,太嗨了

  为山争哥哥的智慧征服,更为剧情的真实而泪奔,当一个社会开始接受现实的价值取向而不再强奸人民意志的时候,当一个社会开始思考每个人的个性和天赋需求的时候,这个文化取向才无比具有价值。

  当然,隐晦的提到,一个有才华的人也需要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外语能力,

  感觉如同现实的电影版,我们都是脆弱而无助的人类,其实我们很容易受到影响,即便一句别人随口的问候或是评价,在我们看来或许也会成为举足轻重的指令。因为人类太脆弱了

  如同我们老去的父母老去的过往。

  世事如此简单而复杂。

  面对每个人的诉求我们是选择做自己去争执还是成全别人,这往往是一个难题,爱会伤人就如同爱会呵护人一样

  偏爱和伤害一样多,看的太多更明晰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虽然悲观却也清醒。

  喝了红酒后的微醺很适合过年的氛围,我喜欢。

电影《囧妈》观后感范文2

  我觉得这是2020新年初始,很值得一看的亲情贺岁喜剧片,可能这也是徐峥导演囧系列的最后一部影片,有我喜欢的女演员袁泉,有笑有泪有感动,挺温暖…

  刚才浏览了几个影评,褒贬不一,不可苟同,可能因为家庭环境、经历,阅历的不同吧,所以每个人的感触不同,《囧妈》让我印象深刻,值得思考。

  这部作品想要传达的,是围绕亲情这个主题,提醒我们,即使社会万千变化,人心复杂,众多压力,但对待父母,我们要懂得感恩,努力做到,善待他们,陪伴他们,并且尽力做好父母余生里的身份转换,这也是我们年轻人需要去好好学习的。

  逻辑不够,真情实感来凑,嘿嘿,接下来分享我的观影感受:

  关于父母,不管你多大,在父母眼里,你永远是个孩子,他们用自己认为的最好的中国式教育和付出,偶尔会给我们带来些许无形的压力,而我们,早已成长为独立自主的个体,不想父母为我们过多的操劳挂心,一直独自隐忍扛起,偶尔用发泄式的言语伤害了父母不求回报的温柔善意。其实父母与孩子之间,彼此都非常挂心惦记,这份亲情让人无法割舍又想要适度远离,可能这就是两代人的思想差异吧,互相理解,才能彼此内心顺意。

  关于爱人,我们因为对爱情的专一和越来越多的精神压力,偶尔会不自觉的彼此怀疑,把很多情绪和不理解全部憋在心里,不善沟通,不想沟通,独自硬撑委屈,结果误会愈演愈烈,矛盾升级。其实对待爱人,可以不要理性分析,回首初心,这种没有血缘关系的亲情才是与你相伴到老的情感真心。

  家,既牵绊又温暖。牵绊,是你强硬外表下的柔软内心;温暖,是你累了想要停泊的港湾。

  人生百态,世事无常,唯有亲情,才是这辈子最该珍惜的财富。无论爸妈还是伴侣,遇到困惑,积极沟通,转弯,释怀,彼此照亮,豁然开朗,才能越来越好。

  这个春节,如果你在父母身边,请给妈妈一个大大地拥抱

电影《囧妈》观后感范文3

  在非典疫情的严峻形势下,春节取消了走亲访友的活动,窝在家中陪伴家人共度佳节,尽管活动的范围是有限的,但是大家的内心却是温暖的,打开电视,原定春节档上映的影片《囧妈》免费播放,于是,全家一起看了这部关于“爱”的片子(考虑到剧透问题,本文省略剧情介绍)。

  很多父母对孩子总是过度关心,担心孩子吃苦,看到孩子经历挫折便于心不忍,试图用自己的方式帮助孩子阻断困难,批评,指责,要求,讨好,总之,希望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认为只要孩子听自己的话,便能终止痛苦。

  孩子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方面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关怀,另一方面却又有巨大的压迫感,想要逃离,这是因为他们需要空间和时间去面对和处理自己的问题,自己还未理清楚的,父母也很难理解,更无法人为地帮孩子克服困难,人无完人,人生亦无完美,挫折本就是人生的一部分,我们又怎能帮助孩子阻断一生的苦难呢?

  要求孩子“听话”的背后是不希望他的人生有痛苦,这既是一种大爱,也是没有心理边界的爱,血缘关系,总是使我们错误地认为孩子与自己是一体的,那么,孩子听从于我们也就成为了“理所应当”,当孩子表示出和我们的想法不同时,我们便会气愤,认为他体会不到自己的心意,指责,打骂,诱哄也就出现了。

  心理边界的模糊,导致了父母的“控制”,便过度想要替孩子规避掉挫折。气愤,来自于失控,也就是孩子的“不听话”,但事实是,被控制的感受是不舒服的,所以,孩子自然会感到压迫感,想要逃离。

  当父母的心理边界模糊时,子女往往也会在人际交往中如此,特别是对待自己的伴侣,他们会无意识地把爱表达为“控制”,因为在他们心目中,我们相爱了,你便是属于我的,我们便是一个人,你对我好是应该的,你听我的话也是应该的,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对你好,如果你表示出了“反抗”,我便会感到委屈,失控使我痛苦,为了使你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我要指责你,甚至热暴力,冷暴力对待你。

  心理边界模糊和过度依赖相辅相成,当我们认为和孩子或伴侣是一个人时,“应该”的想法便会出现,我们不仅用自己的方式“爱”,而且也会过度将自己的需求依赖于对方,认为他是属于自己的,向他索取是“应该的”。

  自我价值感的缺失,是控制的核心,当我们自我价值感不足时,便无法感受到自身的独立性,也就无法感受到孩子的独立性,我们不是不爱,而是会错误地表达“爱”。

  爱,是尊重对方拥有自己的思想和需求,是能够满足他的需求,这无分对错,因为没有任何两个人是完全相同的,尽管孩子身体里流的是我们的血脉,但自从他脱离母体之时,便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存在,我们需要在他成长的每一个阶段帮助他完成他力所不能及的,也要在他能独立时允许他独立。

  控制,隐藏的是伤害,教会孩子认识人生,在成长期树立正确的认知,以及面对挫折时的态度,便是对他最好的爱。

  无论是亲子关系,还是亲密关系,尊重对方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彼此倾听,沟通,理解,才能将爱正确地表达出来,关系才能更美好。

  当我们和自己的关系出问题时,和身边的关系才会出问题,自我的成长,不仅是个人幸福的关键,更是带动身边人幸福的关键,最好的关系,便是一起成长!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jianligu.com/syw/guanhougan/g5g56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