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简历谷 >

实用文 >观后感 >

经典电影《上甘岭》观后感三篇

经典电影《上甘岭》观后感三篇

《上甘岭》讲述了战役中,志愿军某部8连在连长张忠发的率领下坚守阵地、与敌人浴血奋战、最终取得胜利的故事。下面是本站小编整理的经典电影《上甘岭》观后感三篇,以供参考。

经典电影《上甘岭》观后感三篇
《上甘岭》观后感

班主任利用晚自习时间带领我们观看了《上甘岭》这部电影。

《上甘岭》的主要内容是:在抗美援朝时期,美帝主义的侵略者们为了扩张野心,而和中朝两国爆发了战争!中国决定支援朝鲜,抗美援朝,保家为国。中国的解放军们都是天不怕,地不怕的英雄,有智有谋地击退了敌人的二十三次进功。但是因为日美两国的武力火药都比中国的多,比中国的强,把中国解放军打得伤亡惨重。于是,中国解放军决定在坑道里隐藏,拖住敌人。由于坑道里的水源和粮食都不充足,人们身体弱,只等待着后勤准备好武器再进行大反攻。卫生员王兰,在人们最困难最消极的这段时间为他们唱歌,安慰他们,使他们有信心,使他们把饥苦忘掉,对生活有了希望!是希望的天使。终于,火药武器齐全了,解放军们使出浑身的力气做了最后的大反攻,号角响了,呜……呜……我们解放军胜利了!

看了这部电影,我感到很惭愧。我如果衣穿不好,吃不好时我都会大发脾气,如果把我放在战争的年代,在那种情况下,我会怎样?我庆幸我出生在新世纪,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但这些并不代表我不学习他们的精神。另外,我也敬佩这位女卫生员,王兰,能舍身在战场抢险,在黑夜里为战士们点亮那一盏盏明灯,为他们指引希望的方向!我敬佩他们,喜欢他们,赞美他们坚持不懈的精神!

《上甘岭》观后感

著名作家魏巍曾写过一篇文章叫《谁是最可爱的人》,歌颂的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战士。我之前读这篇文章时,没能很好地理解,直到我看完《上甘岭》这部电影后,才深刻体会到《上甘岭》中战士的“可爱”。

影片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为了保卫祖国领土不受侵犯,中国派军队到朝鲜支援作战。战士们忍饥挨饿,最终凭着顽强的毅力成功完成了保卫上甘岭的任务。

其中有一个情节给我留下了最为深刻的印象:在严重缺水的情景下,司务长冒着生命危险给连长送来了两个苹果。连长摸了摸这两个红彤彤的苹果,咽了咽口水,把这两个苹果递给了一位重伤员。重伤员用鼻子嗅了嗅这散发着清香的苹果,舍不得吃,又把苹果传给下一个伤员。他们这样一个接一个地传,最终苹果又被传给了连长。连长被深深地感动了,只好决定把苹果切成几片,每人一片分着吃。

这是一个多么感人的情景啊!战士们先人后己的精神让我联想到了自我。在生活中,我总是先为自我着想,这与上甘岭的战士构成了多大的反差啊!我决心改掉这不好的习惯,做事先研究别人的感受,多关心别人,多为别人着想。

最终,我想呼吁大家一齐像这群最可爱的人学习,把方便留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我,这样,这个世界就会变得更加完美。

《上甘岭》观后感

这是美丽的祖国

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

到处都有明媚的风光

朋友来了有好酒

若是那豺狼来了

迎接它的有猎枪

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70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拉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电影《上甘岭》讲述了志愿军某部八连,在连长张忠发的率领下坚守阵地,与敌人浴血奋战,最终取得胜利的故事。在观影过程中,触动了我的内心,带给我极大的震撼。特别是三个镜头的刻画令人记忆深刻,同时引发了我的思考。

镜头一:指导员孟德贵为抓队伍组建党支部

同志们,嚷什么,这是党给我们的任务。

是共产党员都举起手来。

在经过艰苦的战斗之后,七连连长牺牲,七连指导员孟德贵受伤失明,七连损失惨重,八连连长张忠发接过孟德贵守住的阵地,继续战斗,师指挥所要求八连坚守24小时以待后援,可就在一个上午,敌人进攻次数多达23次,我军伤亡惨重。师指挥所命令张忠发暂时撤进坑道。张忠发抓住敌人大举进攻五圣山的时机,命令连队配合其他部队主动出击,打退了大股敌人。师指挥所要求张忠发拖住敌人,使后方争取时间调度兵力,补充弹药。面对坚守坑道的任务,战士们的想法各不相同:有的战士认为坑道条件艰苦不易坚守,有的战士认为要向上级求增援夺取阵地。此时孟德贵站了出来,他提出坚决完成上级任务并要求组建党支部。孟德贵通过组建党支部实行集中统一领导迅速统一了思想,凝聚了战斗力。

孟德贵的举措不禁让我感叹:党支部的作用是如此重要。党支部实行集中统一领导,是基层连队的核心和灵魂,发挥着战斗堡垒的作用。党支部能激励官兵发扬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能使官兵克服一切困难,保证完成任务,能对战斗行动实施不间断、强有力的领导。

镜头二:连长张忠发身先士卒炸地堡

张忠发是机枪射手出身,敢打善战,但是他有一个习惯打仗时爱喝水。张忠发带领部队坚守坑道。坑道内的战士每天都有伤亡,他们不仅要跟头顶上的敌人作战,还要为生存而斗争。坑道与后方的联系被敌人切断,坑道内严重缺水,条件十分艰苦。敌人步步紧逼,在坑道口附近修建地堡企图困死坑道内的战士。等到晚上的时候,张忠发派人去炸地堡,却发现敌人在地堡前放置了空罐头,人员匍匐接近就会发出声响,敌人听到声音马上进行扫射。张忠发对此想了个方法,他命令一名战士每隔一会扔一个空罐子到坑道外,经过一段时间后,敌人的警惕性下降,不再听到声音便进行扫射。此时,张忠发亲自带着战士毛四海拿着手榴弹就窜出了坑道,他们匍匐缓缓靠进了地堡,最终两人摧毁了两个地堡安全返回。

张忠发作为指挥员,本不该作战如此激进,但他身先士卒的行动充分发挥了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有什么样的连长就有什么样的兵,张忠发不怕牺牲的无畏精神已经潜移默化地影响了连队官兵。我想这也是张忠发能带领连队不断打退敌人的进攻坚守24天,最终迎来大部队反攻的胜利的原因。作为一名预备干部,我不禁对张忠发感到敬佩,也意识到要提升自身思想境界,向革命先烈看齐。

镜头三:通讯员杨德才危急之时爆破火力点

什么样的连长就有什么样的通讯员电影中的师长这么说。

杨德才是张忠发的通讯员。在退守坑道之后,张忠发希望配合后续部队夺回阵地,于是让杨德才在黑夜中摸回营部报告情况。面对这危险性极大的任务,杨德才的回答仅有一声是。经过重重磨难,他顺利地完成了任务。他跟随连长在坑道坚守24天,最终迎来大部队反攻。反攻时部队被敌人一个火力点阻击,张忠发连续派了三个小组均爆破失败。杨德才在这危机时刻自告奋勇担任爆破任务,即使身边的战友一个个倒在了冲锋的路上,他还是坚定而缓慢地靠近敌人的火力点。杨德才摸到火力点前猛地将爆破筒扔进碉堡,敌人却迅速地把爆破筒扔了出来,他再次将爆破筒塞进碉堡,而敌人也在用力想把爆破筒推出来。为了完成爆破,减少战友的伤亡,他毅然用身体将爆破筒压入碉堡,并用胸膛堵住碉堡的射击口,在最后时刻他回过头看向连长的方向并高喊一声连长。我想此时他是想向连长说:我做到了。他牺牲了自己,完成了这艰难的任务,对进攻作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看到这一幕的时候,我的泪水止不住的流了下来。杨德才的原型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英雄黄继光,这种危难时刻的奉献精神让我深受感动,也让我深深敬佩。正是因为有这种精神才能做到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才能做到坚守至最后一人,才能做到不断在一场场战斗中取得胜利。

通过这部影片我看到了革命先烈身上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血战到底的无畏精神、为了胜利的奉献精神。也正是凭借这些战斗精神,先烈们屡屡创造奇迹,打赢一场场看似不可能取得胜利的战役。同时也看到了我自身的不足,作为当代官兵中的一员,我认为我与革命先烈思想上的差距十分巨大,我要向英雄们学习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来提高思想认知。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jianligu.com/syw/guanhougan/5ex4l.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