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简历谷 >

热点 >优秀作文 >

让心灵在翰墨中浸润作文

让心灵在翰墨中浸润作文

心灵在翰墨中浸润
让心灵在翰墨中浸润作文

又是一年芳草绿,又是一度春花烂漫时,让心灵在千秋楷圣的故里浸润,翰墨的芳香扑鼻而来。

拂去深埋在岁月中的尘土,以“唐风·书韵·野趣”为主题的欧阳询文化园,将遥不可及的历史拉近,让我们在书堂山发出由衷的怀想,与欧阳询进行一次无言的对话,生发对书法的赞美与对生命的追问,获得书法的审美意趣,尽情领略和享受翰墨飘香带给我们的宁静之美,去感悟和捕捉哪曾在这静谧的山岗流连,在潺潺流淌的溪水边远去的身影。

因为他把生命融进了笔端,彰显了生命的价值,扩充了生命的内涵和张力;因为他熔铸汉隶、继承魏晋六朝书法神韵温丽的书风,吸收北朝刚劲朴茂的特点,镕铸王羲之书法的神髓、融会贯通,创出自家独特的风貌,被世誉之为“欧体”。

从容、舒缓的千余年时光过去了,笔架山还是那座山,因为他,改名为书堂山;泉还是那眼泉,因为他,唤作洗笔泉;山村还是那个山村,因为他,而今命名为欧阳询文化园。对于抒写了生命灵魂、彪炳书法史册的人,历史铭记着,家乡人民更应该铭记。这是人类情感的自然流露,更何况是书法缘于法度,有史以来少有争议的“楷圣”呢?

欧阳询是位与苦难相伴,不断超越苦难的书法家。历经三朝,幸有江总舍身家性命相救,才没有湮没这位有旷世才华,今天叹为观止的书法家。人间温暖的情愫安慰这饱尝创伤屈辱的生命,博大深广的大爱成为这个脆弱生者最强大的精神支撑;并成为了今天我们成长和对生命价值思索时的精神资源。

浓厚的兴趣,就是上天赋予生命光明的禀性。《新唐书》云:“尝见索靖所书不平,观之,去数步复返,及疲,乃布坐,至宿其傍,三日乃得去”。如今,这一记述,形象化地凝固在书堂山登山的路旁,供我们审察、端详。试想没有极大的热情,没有深入的探究;穷尽心之神明,倾尽毕生精力,哪能在一笔一画中舒徐自如,有神来之笔?

今兮昨兮,那些在岁月长河中,应运而生的古文字,无不凝结着祖先的智慧,延续着绵延不绝的民族魂。汉字以不同寻常的生命特质,无论我们怎样回溯,往前、再往前,总是经过不断的创新,最终以鲜活的面貌展现于世人的眼前。汉字,保持了中华文明的火种,记载了历史,使学术得以传承。

大篆始于殷商甲骨文,西周金文、东周石鼓文,至秦朝小篆,到汉代隶书,而后草、楷、行一路发展下来,由繁而简,古质而今妍;由质向文,由拙向巧,故不同时期,书家辈出,而欧阳询窥意象而挥毫,穷变态于毫端,将楷书推向了极致,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登上书堂山,仰望广袤的天空,繁茂的山林里,不时传来阵阵婉转的鸟鸣,与远处的湘江涛声相应和。置身在这无拘无束的自然环抱之中,感受着春的气息,心情是那样的舒畅。大自然是那样的圆满,自由活泼,生生不息,可宇宙生机中又包含着多少玄妙,需要用心领悟才能参透呢?

这位饱经忧患而不放弃对书法的热爱,聪明好学而又独辟蹊径的书法家欧阳询,在这世外桃源中是怎样获得审美超越的艺术感悟呢?是“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能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通会之际,人书俱老”的吗?

此时此地、此情此景,我未尝没有感受到你欧阳询生命里的悲愤、悲壮、悲怆、悲凉,心灵深为震撼,如司马氏写《史记》时想见其为人一样,而整个人却被你的书魂洗礼,被你的书法法度之美升华,更多的是一种对生命的赞美,一种情感上的守望。那种进退失据、无所归依的痛楚,只要一息尚存,从此抛却九霄云外!不然,生命只能瞭望彼岸之美,不会发出熠熠光辉!

标签: 翰墨 浸润 心灵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jianligu.com/redian/youxiuzuowen/4vplo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