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简历谷 >

热点 >优秀作文 >

极端灾害天气舆情事件传播特点及应对策略浅析作文范文

极端灾害天气舆情事件传播特点及应对策略浅析作文范文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拥有了私家车,随之而来的天气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以下是本站为大家整理的极端灾害天气舆情事件传播特点及应对策略浅析作文范文资料。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欢迎你的阅读。
极端灾害天气舆情事件传播特点及应对策略浅析作文范文

摘 要 2019年3月21日晚,广西桂林市临桂区发生17级极端大风天气。该事件受到全国媒体和网民的广泛关注,借次极端灾害天气浅析气象舆情传播特点和应对措施。研究发现针对极端天气的突发舆情,气象部门在舆情应对和处置时可从加强舆情收集研判、及时回应舆论、正向引导舆论进行着手。
        
        1 极端灾害天气舆情事件传播分析
        1.1 舆情事件回顾
        2019年3月21日晚,广西桂林市临桂区发生17级极端大风天气。根据桂林市地面气象自动站监测,受冷暖空气共同影响,3月21日8时到22日7时,桂林市有5个县气象站出现大于8级以上的大风。其中,受一个强对流风暴过境影响,3月21日临桂区气象站21时08分记录到8级(17.4米/秒)大风,随后风速急剧加大,21时13分极大风速达60.3米/秒(17级),打破广西有气象记录以来的风速历史记录。
        1.2 “3·21”桂林临桂区17级极端大风天气舆情分析
        该事件受到全国媒体和网民的广泛关注,截至3月31日,全网相关舆情12 088条,其中,微博9 892条,客户端919篇,新闻网站637篇,视频226条,微信192篇,论坛182篇,其他平台40篇。
        首先,舆情走势。在3月22日时,微博相关内容已经超过了7 000条,而视频、论坛、微信、新闻网站以及客户端等方面的舆情走势则整体上呈现出平缓趋势。
        3月21日晚,少数网民在微博平台发布“桂林17级大风”相关信息,在网上引发一定的关注。21日22时48分,微博大V“@中国气象爱好者”(粉丝912万)发布一则消息:【17级!超级强对流袭击广西临桂,已超越超强台风威马逊打破广西纪录】受弓形回波影响,3月21日晚广西桂林下辖的临桂县遭遇超强雷雨大风,平均风力达8级,最大阵风达17级(60.3米/秒),打破超强台风威马逊在涠洲岛创下的广西风速纪录。目前尚不清楚极端强风是否为龙卷风。该微博被转发30余次,相关舆情呈升温趋势。
        3月22日,微博平台走势呈现出最高峰值,当天相关微博7 482条,“@人民日报”“@环球时报”“@梨视频”“@新浪视频”“@中国新闻周刊”“@新华网”等众多拥有千万粉丝的微博大V关注报道了此事,引发了网民的热议。
        微博平台出现了多个相关话题,其中,由“@梨视频”发起的“#桂林17级超强大风#”话题热度最高,阅读量1.1亿次,讨论数6 471条;由“@人民日报”发起的“#桂林现17级大风#”话题阅读904.1万次,讨论数1 744条。
        在新闻网站和客户端平台,3月22日,人民日报客户端、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新闻网、中国日报网等中央媒体,澎湃新闻网、新京报网、东方网、财经网、南方网等地方媒体报道了此事,新浪网、搜狐网、腾讯网等主要门户网站转载推送了相关报道,该事件一度占据门户网站热门新闻位置。3月23日,舆情整体热度维持较高态势。3月24日以后,各大平台关注度基本回落。
        其次,舆情关键词。在这一方面,“大风”“广西”“桂林”“临桂区”“强对流天氣”“打破”“历史”“罕见”“气象站”“气象台”“预报”“预警”“防范”等关键词出现频率较高,反映出舆论主要聚焦关注此次极端大风天气的历史罕见特征以及气象部门的预报预警信息等。
        2 舆情特点、舆论反馈以及应对策略
        2.1 临桂极端大风舆情特点
        2.1.1 短视频助推舆情快速发酵成全国性特点
        在该事件中,短视频在舆情传播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梨视频”“@新京报我们视频”等账号发布的“桂林17级大风”相关的短视频被“@人民日报”“@环球时报”“@新华网”“@中国反邪教”“@广西消防”等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媒体和政务微博转发分享,相关视频在网上“病毒式”传播,17级大风的威力极大的刺激了广大网民的眼球,网民参与互动和讨论,导致舆情热度迅速升温。
        2.1.2 相关部门舆情引导效果良好,未出现次生舆情
        在此次极端大风天气出现前后,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服务中心、桂林市气象局、临桂区气象台等相关部门通过主流媒体、官方网站、官方新媒体积极发布天气预报预警信息,提醒公众做好防范工作,例如“@广西气象”发布的“冷空气南下影响 全区由北至南降雨降温”“临桂已出现17级大风,请做好防范”“昨夜桂林临桂区出现罕见17级大风”“冷暖空气碰撞 桂林临桂区罕见17级大风破历史记录”等多条微博动态,动态更新此次极端大风天气的情况,保障了公众对相关信息的需求。3月22日,临桂区宣传部门对外回应,此次大风未造成人员伤亡。
        可以看出,在此次极端大风天气出现前后,当地相关部门线上线下工作联动、高效开展,舆论引导效果较好,未出现谣言传播和次生舆情灾害,有效维护了当地政府部门的良好形象和公信力。
        2.2 临桂极端大风舆论反馈
        梳理全网舆情信息得知,舆论关切和舆情倾向主要表现在关注天气本身、关注部门工作以及相关知识普及三方面。大多数媒体和网民关注此次极端大风天气本身,被其威力所深深震撼。部分媒体关注报道当地职能部门相关工作情况。一些媒体、自媒体以及政务新媒体账号普及相关知识。腾讯自媒体“中国气象爱好者”发布《堪比超强台风?广西桂林临桂区遭遇极端强对流和极端大风》一文称,如此大的极端风速,当然有数据出错、仪器故障的可能,极端强对流之后,临桂站的温度湿度观测中断,也代表了一种可能性。但我们认为,此次强对流中,临桂区遭遇强烈雷雨大风,临桂国家气象站被小型龙卷风击中,最大阵风达17级的可能性完全存在。临桂气象站不是一个低级别的自动站,而是国家级气象站。这里的仪器质量和观测水准是高于自动站的,出bug的可能性很小。
        2.3 应对措施
        一方面,及时介入,加强舆情收集研判。极端天气发生后,易引发舆论的关注和热议,相关职能部门应做到实时监测、收集、研判舆情发展走向,及时上报舆情动态,为应急处置提供第一手资料。信息传播方式主要有五种,即大众传播、组织传播、群体传播、人际传播以及内向传播。在此次临桂极端大风预警中,政府就是通过对上述方式的合理运用,将大众传播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并占据了舆论主动地位。大众传播属于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职业传播者会通过对机械媒体的利用,快速、广泛发出讯息,其主要目的就是让呈现出成分复杂、人数众多特点的受众主动来分享传播者想要表达出来的含义,并尽可能影响人们。在气象预报与上下班时间临时调整等信息发布中,政府采取新媒体传播方式,在较短时间中就促进了广泛信息传播的实现,并在各大平台信息扩散中,保留了众多原始信息,不但为信息真实性与完整性提供了有力保障,还可以促进信息公开化与透明化的实现。这样,既能够保证公众的知情权,还可以有效缓解其恐惧心理。同时,信息公开化传播还能够为政府获得舆论主动权提供帮助。在临桂极端大风这一事件中,政府部门属于公众最初获得信息的来源,保证信息的公开性与客观性,能够让公众凭借客观、理性态度正确看待大风天气,并围绕政府议题展开舆论话题讨论,有利于将更佳舆论环境提供给大风天气治理。另外,针对网上出现的一些危言耸听的谣言和不实信息,应及时联动宣传、公安、网信等部门进行处置,避免误导公众、造成社会恐慌。同时组织网评员积极正向引导舆论,牢牢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为线下工作开展奠定良好的舆论基础。
        另一方面,及时回应舆论的主要关切,保持口径一致。极端天气容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等情况,这也往往是舆论的核心关切点。针对舆论的关切,职能部门应做好信息发布工作,满足公众对相关信息的需求,在对外信息发布中,各级部门应做到步调统一、口径一致、权威发布,避免说法不一、自相矛盾,引发质疑。这也就意味着,市政府应该促进部门联合与事业单位配合的实现,让公众主动参与到相应治理工作中。其中,部门联合是由市城防指挥协调和统一调动来完成的,在制度设计方面,主要就是分管副市长负责指挥工作,其余人员各司其职,促进相应指挥系统的形成,并有效联合大风治理的各个关键环节。而在制度运行方面,政府应该采取政事合作、政企合作以及部門合作等措施,以此来实现协同治理。各事业单位与企业单位不但要严格将政府提出的上下班时间落到实处,还需要将自身职能充分发挥出来。另外,还需要调动社会公众的参与积极性,让其主动参与到具体治理活动中,从而将极端大风天气带来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
        3 结论
        综观来看,此次桂林17级大风极端天气出现后,广西-桂林-临桂区三级气象部门以及当地宣传部门联动做好信息发布和舆情引导工作,官方权威信息持续占据舆论制高点,未出现次生舆情灾害。此次极端天气事件由于线下防范工作到位,未出现人员伤亡情况,并且舆情应对和处置整体得当,3月24日舆情热度迅速回落。总而言之,要想有效应对极端灾害天气舆情事件,政府就必须及时了解实际情况,并通过掌握舆论主动、实现舆论动员等措施,为妥善处理极端天气事件、将不良影响降到最低提供有力保障。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jianligu.com/redian/youxiuzuowen/4ve51d.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