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简历谷 >

热点 >心得体会 >

高中《人间失格》读后感范文精选五篇

高中《人间失格》读后感范文精选五篇

《人间失格》这么丧,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读?它,魅力何在?今天本站小编和大家分享的高中《人间失格》读后感范文精选五篇,供您参考查阅,谢谢!
高中《人间失格》读后感范文精选五篇

人间失格读后感

开篇时,三张照片,怪异牵强的笑容,为我们勾勒了一个苍白屡弱,与周遭似乎格格不入的青年形象,他似乎排斥着融入世界,却在同时又矛盾的渴望被世界所融入。

叶藏一生的悲哀,或许在最初源于他过分软弱的性格。出生于一个富裕的大家庭的。是家中么子,这使他有一种自己是可有可无的感觉,于是小小年纪便事事习惯于依赖长兄或父亲的意愿行事,父亲或长兄轻微的怒气都令他惊慌失措。他简直是诚惶诚恐的在讨好周遭的人了。

成年以后的他曾多次希望改变自己,向作为议员的父亲提出学画的请求是他自我的一大突破,但父亲是贵族议员,对于仕途十分看重,于是自己的梦想被毫不留情的全盘否定。叶藏的父亲这样说过:不能赚钱的废物,是没有资格当人的。叶藏开始了浑浑噩噩丧失目标的生活。

结交恶友,参与革命活动,结识了同队人生失望的女优,相携自杀,却只有自己活了下来还因为教唆谋杀被起诉。父亲兄族认为他是个没出息的给自己的仕途抹黑的人而与他断绝关系。走投无路,他无人可依。被一个寡妇(女记者)带回了家,在作为小白脸的生活中对自我愈发厌弃,羡慕与寡妇和她女儿之间的幸福,他渴望这种珍贵的东西,但又害怕那过于炽热而被灼伤,他离开了那里。因为父亲的嘲弄(不能赚钱的废物,是没有资格当人的)无可抑制的想要赚钱,于是有了漫画家的工作。结婚之后,纯洁的妻子遭到玷污,这一切都令他崩溃。

太宰治认为无论身逢乱世还是太平年间,最大的兵荒马乱到底都是幻灭。作为崇尚毁灭美学的大师,《人间失格》中叶藏悲哀的一生确实充满了毁灭破碎的美感。叶藏的一生都在挣扎着想要挣脱掌控,他的生活充满着重重矛盾。生活成长于一种被人掌控所有的环境,在他的人生中,父亲,好友,女人,金钱甚至药物,都是他生活的掌控者。他渴望摆脱这种生活,追逐自由,但又在同时害怕挣脱掌控之后生活的改变时他所不能承受的。

人间失格读后感

 

我有抑郁症,所以就去死一死,没什么重要的原因,大家不必在意我的离开。拜拜啦。

——走饭

你知道的,就是有人可以这样轻松自然的谈论死亡,仿佛在谈论一日三餐、周末旅行。

生存并且不厌恶自己,并不是人人都有的能力,痛苦这种东西,与生具来根植于一些人的心里。时值四月,张国荣先生已经离开十四载,十四年前,他在遗书中写下:“我一生没做坏事,为何这样……”

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并不是每个人的理想都有珠光宝气的光泽,鲁迅先生在《病后杂谈》中写到:“大愿,原是每个人都有的……一位是愿天下的人都死掉,只剩下他自己和一个好看的姑娘,还有一个卖大饼的;另一位是愿秋天薄暮,吐半口血,两个侍儿扶着,恹恹的到阶前去看白海棠”。如此阴暗的理想,听起来却不觉反感,“扶白海棠吐血”,竟有了些雅的味道。

相比之下,太宰治先生的理想就不仅仅限于“吐半口血”了,他一生都在追求死亡,打开太宰治先生的履历,除了获奖,便是自杀未遂,直到39岁那年他终于如愿以偿。我没有考证过太宰治是否真的患有抑郁症,但毫无疑问,他的文字里透着抑郁倾向。人们说,这是“无赖派”文学。

太宰治的人生信条可能就是:如果没什么事的话,那我就去死一下。

第一次自杀,太宰治20岁。他在寄宿的家中服下大量的安眠药,却因为未到致死量,自杀失败。研究者说这次自杀是因为他的学业不佳。

第二次自杀,时年21岁的太宰治与银座酒吧的女招待殉情,这次同样是服用了大量的安眠药,情人离他而去,太宰治却被救了回来。这让他一生都觉得背负罪责。

第三次是太宰治26岁时,学业门门挂科,毕业希望渺茫,报考报社不及格,绝望之余,便跑到山中上吊自杀,可是上吊的绳子却断了,太宰治悻悻而归。

第四次是在1937年春天,得知妻子与人有染,他悲苦愤懑,带着妻子前往群马县水上村谷川温泉,打算两人结伴共赴黄泉。这次两人也因药量不足致死而幸存了下来。

连死都死不了,我有何用?

最后一次,就是1948年6月13日与山崎富荣的情死了。那时具有自传性质的小说《人间失格》刚刚成书不久,太宰治已经开始屡屡咯血,病情恶化。据说投水之前,二人还服用了氰化钾,看来这一次当真是决意赴死,39岁的生命,终于如愿。

对于有的人来说,相比活着,死亡真的不可怕。

读《人间失格》,能够清晰的感受到作者的挣扎与痛苦。然而却丝毫不觉得同情,因为“同情”总是给他人,而《人间失格》里的种.种阴暗,总有一款适合你。就像张国荣先生在《异度空间》中所饰演的心理医生,以为看到的是“他人即地狱”,殊不知,自己才是地狱。

我们每个人苟活于世,除了见诸于朋友圈的种.种正能量,总还有更多的阴暗情绪缠绕着我们。有时候你隐隐的感觉到了它,却又难以具体描摹,甚至不敢面对,便放它匆匆溜走,如果你不幸并非生性乐观之人,那么诸多颓丧会更加肆无忌惮的在你内心肆虐。后来那些游离的阴暗情绪在深夜流出你的脑海,幻化成一本《人间失格》。

对内心世界采取几近白描的方式,毫不掩饰的告诉这个世界:我就是这样卑躬屈膝的一个无赖,我过着混乱的私生活,没有责任感,面对现实只知道一味的逃避,我颇有才华却不愿有丝毫进益,我面目可亲却只是混吃混喝的皮囊……我唯一热衷的事情便是死亡。

叶藏(书中主角)说,他是用“丑角精神”作为对人最后的求爱,可他其实根本不会爱,因为他缺乏袒露自己内心,或是探视他人内心的那点勇气。叶藏在小的时候发现,自己佯装一个蠢货的时候,貌似会得到周围人的认可与喜欢。于是他便走上了耍宝搞笑的道路,甚至当他发现“模仿劳埃德和大家寒暄的样子,她们笑得更欢畅了”。从那往后,每逢镇上播放劳埃德的电影,叶藏必坐在台下,偷偷揣摩他的神情举止。仔细回想的话,我们的生活中是不是都遇见过这样依赖耍宝搞笑博得他人认可的人?甚至我们自己,是否也在某些时刻扮演了这样的角色?站在高处的时候,莫名期盼自己会突然跌倒。

所以我们总是听说,真正的喜剧大师,台下总是沉默寡言,而真正出色的喜剧,都有那么一丝悲凉的味道。陈奕迅的《浮夸》被很多人翻唱,我总以为最出色的是王祖蓝那一版,除却技巧,我想是因为王祖蓝更能理解歌曲中所描述的“丑角精神”。

我没有能力分析这种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到底是什么,就像我无法真正理解太宰治为什么如此执着于死亡。因为在他人的记忆里“我们所认识的阿叶非常率真机灵,若是不喝酒,不,就算喝了酒,也是个像天神般的大好人呢。”以及“我早就注意到你了。对,就是这种腼腆的笑,这是大有前途的艺术家特有的表情哦。为我们的相识,干杯!小娟,这家伙是个美男子吧?可别被他迷倒哦,都是这家伙来了画塾,才害我沦为第二美男子啦。”

可是,这些根本无法填补心灵上的空缺。太宰治说,没办法,我只是想死啊。

这是一个暴露负能量会被咪蒙小姐骂翻的时代,我们太需要显现自己痴迷于读书旅行健身的政治正确了,没有人敢像《人间失格》一样,把阴暗的自己撕碎了给别人看。可是如果你像我一样,在凌晨三点和太宰治来一次精神碰撞,那么你不愿意再佯装幸福。谈到人生的真实状态,我在本书里也找到了最恰如其分的一句描述:

现在的我,谈不上幸福,也谈不上不幸。

只是一个谈不上幸与不幸的存在罢了。何为生活?

昨夜,美酒入喉,我心欢畅。今朝,酒冷香落,徒留荒凉。

是有所察觉的,但又无力改变自身,于是只能被动的接受所到来的种种。

人间失格读后感

说来惭愧,在结束了公考的之后,我的生活变得懒惰拖沓,也出现了许多之前都不存在的事情,有了许多的烦恼,自己的读书也陷入了一个停滞状态。五一假期,去往武汉的途中,在往返的十多个小时内,看完了太宰治的《人间失格》,也算是充实了这漫长的旅途。

在看这本书之前,没有听闻过太宰治这个名字,也是自己孤陋寡闻的一个印证,而整本书流露出的那种“丧”,我觉得倒是恰恰符合之前比较流行的那种“丧”文化。但是,太宰治的这种“丧”,更加流露出的是一种绝望。一种对于未来的绝望,一种对于人类恶根的绝望。于是乎,我想起了《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的那句经典台词“生而为人,我很抱歉”,而无独有偶的,居然发现这句话本身即是出自太宰治,虽然非是这本《人间失格》。

《人间失格》是由三篇手札和几个后记故事构成,也不能说是故事,几个片段构成的,里面的内容,虽然看似毫无关系,但其中透露出的中心确实相同的,很多人说这是一种颓废,就连本书的封面上也写着“饱受争议的破灭之书”。可是在我通读全部之后,却丝毫都感受不到所谓的颓废,我感受到了一种无奈,一种卑微,一种无力。甚至我感受到了作者对于这个尘世深深的爱意。只是一个不善表达的人,只能通过各种掩饰来述说情怀。我记得张爱玲说“爱一个人会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从尘埃里长出花来”这句话,用在太宰治的身上,我认为甚是合适。倒不是说我已经喜欢上了他,不过对于这本书,确实有一种感同身受之处。

本书通过叶藏的三张照片开头,通过三幅手札,分别介绍了叶藏幼年、青年和壮年时代的经历。叶藏,可以看做是太宰治自己的一个化身,因为叶藏的许多经历就是作者本人的那种经历。这是一本半自传式的小说,拥有着一种近乎真实的悲剧感,让我感叹的不仅仅是作者“丑角精神”,更加是那种“罪恶意识”人生来便有罪么,犯了罪的人应该如何与这个世界和谐共处,应该如何进行赎罪呢?想来整本书都是在诠释,一个人,一个拥有深深的罪恶意识,一个在外人看来天资聪慧,生性活泼,作为一个“开心果”存在的孩子,慢慢变成一个堕落的人,一错再错,直至自我毁灭。但事实是,这本来就是一个堕落的灵魂,犹如一匹地狱的野马,只是感受着人世间的痛苦,最后被痛苦折磨。

人间失格读后感

最近读了好几本书,其中一本是《人间失格》,大宰治的成名之作。其实一开始看到它,是在温柔和煦的大理,当时看了几页就放下了,可能太过明媚的城市不适合这本书吧。这次看它,是在阴雨连天的成都,一个下午就读完了,竟然觉得十分舒服,致郁的文字有种治愈的力量。

我不觉得它是一本丧丧的书,这明明是一种触不可及的温柔。

不知道大宰治是抱着怎样的心情,写下《人间失格》,既然这么不想活着,何不潦草与世界告别?然而他只是一直醉着,在生与死的界限徘徊,用世人不通融的方式继续在世上活着,即使他眼中的这个世界是如此乏味,也会因为一件喜欢的和服留下来。

他本就不决绝,并不想真的去死,在人间失格里,情妇毅然跳海,但是他没有真的死掉,一个心中尚且有希望的人,是不会真的赴死的。那一刻,他的心中必然有一念求生欲,便是这求生欲挽留了这个脆弱的生命。脆弱的东西,总是有一种残缺的美感,尽管登不上大雅之堂,却可以容纳在小众野生的视野里,兀自平淡的开放着。

大宰治就如同路边野花一样,洋洋洒洒的活着,从这一宿主家,移居到另一个宿主家,即便在哪里,也带不长久,因为这世界本就是来无影、去无踪的,他本就没有固定的居所可以一直安放灵魂。

大宰治是一个很聪明的人,聪明人往往会失去很多乐趣,看世界如同揭开魔术师幕布的'障眼法,直接看到了美幻背后的真实,那令人乏味无趣的一面,早早就印刻在心里。因此他尝试着搞笑,但是心中却不觉得好笑,尽管这搞笑的虚伪也掩藏不了这世界的无趣,他还是要努力去扮演一个搞笑的角色,周围的人都看着他笑了,仿佛他是一个愚蠢的智障,他因为自己的骗术高明而快乐。

大宰治这种讨好,并不属于真正的"讨好型人格",因为他从未真的软弱,连那软弱,都是一层伪装的假象。他努力掩藏起来的,恰好是软弱背后的坚强。因为一个太过聪明的人,是多么无趣,而一个太过坚强的人,是多么冰冷啊,他内心渴望的温暖与爱,或许会永远绕道而行,因此必须伪装。

假如大宰治一如寻常孩子一般成长起来,或许不会变的这么自欺欺人,但是他偏偏出生在日本大户之家,严谨的家规,刻板的制度,半点错处都不可以有的不自由,让一个小孩无法坦然面对自己的成熟,用搞笑来伪装,反而是一种对世间的温柔。

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这种伪装带来的好处,竟然是如此大。大家似乎都很喜欢他,人们对一个软弱的、无能的、幽默感十足的人几乎是没有抵抗力的。别人对你没有防备之心,这就意味着自由,因此女人喜欢他,他是一个多么善于讨人欢心的人,大宰治在女人那里得到了不少好处,他依靠女人而活,住在女人家里,花女人的钱花得心安理得,他渐渐失去了一个男人应该在社会上争取的价值。层楼终将误少年,自由早晚乱余生,大宰治用短短三十年的时间应征了这句话。

他活着,就如同在与世界进行一场嘲讽游戏,只是自己终究跑不过时间。

其实看完《人间失格》的大宰治,总想到另一个日本电影,它是一部看完一遍永远不想看第二遍的电影,那就是《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同样是讨好型人格,但是主人公松子和大宰治显然是不同的。

他们有太多的不同,最大的不同在于大宰治并不在意自己能否得到,他对于得到和失去,看的实在太淡漠了,他从不拘泥在一个女人身上,这是一个多么无情的人,殉情的情人第二天就完全忘干净对方的名字和长相了,他既没有爱人的能力,也没有爱人的心,因此从不付出真的努力。

既来之,则安之,你既然走了,那么我也不必留,醉醺醺继续上路了。这是大宰治。

而松子却是一个很用力的人,她倾尽全力去讨好每一个人,因为她实在太想被爱了,她从小就扮鬼脸,因为只有这样做,父亲才会对她露出笑容。因此,松子之后遇到的每一个男人,无论她是不是真的喜欢,她都付出了,像白日焰火一样奋力燃烧光和热。可怕的是,她付出的所有努力,几乎没有得到回报,她倾注的爱,没有得到回应,哪怕是一点点温度,最后松子终于耗尽了最后一点光和热,变成了心如死灰的烟尘。

坦白说,我很不喜欢她这样用力,松子实在太蠢了,她不如大宰治聪明、冷静、剔透,她不明白她所追求的,是多么易碎的,她更加不明白事物的两极性,你越是执着一件东西,它就越不会让你轻易得到。松子的愚蠢之处,是她自始至终,都在和自己的执念对抗,她并没有真的喜欢那个家暴她的作家,也没有喜欢莫名其妙遇见的骗子,她在机场搜寻一只船,这本就是错误的。

但是松子不无辜吗?在最后死的那一刻,她的记忆片段像快速播放的电影一样回放,竟然狠狠一枪打中我的心口,这是一个活生生存在过的人啊(尽管只是在剧中),但是和所有普通人一样,有过糟糕的经历,也有很多美好的回忆,有自己改变不了的缺点,也有那么多闪光点,在生命消逝前一刻,都付之一炬了。

尽管松子并不可爱,也不幸运,可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与世界告别,却让一个观看者这么心痛,痛的仿佛自己中了一枪。生而为人,对不起。松子连遗言都写的如同大宰治,他们仿佛路边野花轻轻凋谢一样不发出任何声音,但是又美得惊心动魄。

如果说松子是因为耗尽自己,那么大宰治是为什么呢?我想是一种无意义和无价值。他从未真的对世界感到绝望,他只是难掩对这世界乏味的厌倦。如同一个操控人偶的幕后工作人员,最后连搞笑这件事都开始觉得无聊起来。

大宰治在成长过程中,承受着两种心理压力的折磨,一方面,他总是担心自己假装搞笑,欺骗世界的伎俩被看穿,因此同学看穿了他让他那么恐惧;另一方面,他又要忍受不被真实理解的孤独、因此,半真半假的活着,半梦半醒的活着,你无法试图叫醒一个装睡的人。

人间失格,说到底是一本写自我的书,假如大宰治生在一个相对开明的国家,不是日本,不是一个必须要压抑本性才可以活下去的国家,哪么作者不会死。假如作者早早知道,其实自己并没有什么不同,即使这样活着,也与他人没什么两样,哪么他可能不会死。假如作者的内心不那么骄矜,不那么将自己看作特别的产物,那么他也不会死。

但是一万个结果,只会构成一个结局,在世间边缘活着的人,离开只是时间问题。他们是这样一群不同的人,他们似乎从未抗拒死亡,相反这个词汇通往无尽的黑暗未来,带来了无可想象的幻觉,起到了抵御现实最得力的通道。

哪怕现实中,只要一点点小小的柔情,就可以与之抗衡:

比如:一件美丽的和服,我想要在夏天穿上。

比如:一场期待已久的音乐会,要明年5月才会上演。

比如:一场未来可期的真爱,挂在永远到达不了的未来里。

其实并不想真的遇到,只是想给自己一种活下去的欲念而已。

这些所有的,总好过没有,人要不停地为自己增加幻想,并去实现它,在一次次小确幸中,找到平淡活着的幸福。这也是人间失格最美的地方,它虽然丧,却不沉沦;它虽然哀,却不悲伤。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春花秋月,年年岁岁。

人间失格读后感

读完太宰治的书《人间失格》,这是儿子要求我给他买的书,看了说大吃一惊,为了避免儿子正因不恰当的阅读选取而影响了人生导向,我义不容辞的在拿到书的第一时刻自己先行阅读。书里有一句十分经典的话"生而为人,我很抱歉"儿子说他第一次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感动的哭了,正因他似乎读懂了太宰治的无奈和痛苦,他很期望我能阅读这本书,并且期望阅读能够给我带来关于人生的思考,当然,所谓思考那是必然,但是我更关注对儿子思想轨迹的了解,因此,他读的书,或者是他推崇的书,都是我必须要读的。

人间失格,即丧失了做人的资格,这是太宰治的自传体书札,纤细的自传体中透露出极致的绝望,太宰治巧妙地将自己的人生与思想,隐藏于主角叶藏的人生遭遇,借由叶藏的独白,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整本书充满压抑和生活的混乱,正因无法理解自己生而为人的现实,使得叶藏一向生活在一种_和抽离的状态,也基于此,似乎他一向在生活的窘困之中无法自拔,金钱是永远没法解决的问题,辗转在一个又一个女生之间,藉此虚度生命,但并没有哪个女生能够令他找到生命的好处。他内心善良,总觉得他的行为似乎在对他人造成伤害,于是一次次的离去,但又总是无法逃脱命运的咒语,生活中永远是女生,能做的就是不断的用酒精医学专用自己,不断的把所有的东西送到当铺去,拿到的钱再变成酒,如此周而复始,最后沦为一个丧失行动力,靠画低级的漫画挣钱,靠自己的脸面去赊账的男生。为了生存,甚至于为了吗啡,总之,只要某个女生有什么他需要的东西能够给予,他都能够出卖自己的性和身体,在这本书里,不断的在看到这个苟活的男生内心世界的挣扎与一次次的崩塌,从书的最开始,我甚至于没有搞清楚为何,他会有那么强烈的人间失格的感受,这个世界真的不属于他吗?为何从幼年懵懂期的照片上,他就找不到内心真的归属?

其实我们大多数人,都并不知道来到这个世界的好处何在,但有些人在发奋中奋斗中寻找生命的好处,有些人却从很早就开始正因迷茫而放下,我不知道是上天怎样的安排,令这个原本富有才华的男生,这个临死但是才38岁的男生的一生竟是如此悲怆?好在最后,他最后自己做了一回主,跳河_身亡,生而为人,他很抱歉,但是死去的太宰治并不知道,他选取_,会对更多的人抱歉,总是说_是最不负职责的选取,就算是在宗教里面,_的灵魂也是无法解脱的,而这些,不知道太宰治是否知道,他的灵魂又是否能够逃脱那纵身跃下的冰河,每一世的功课总要做完,没有做完的就算是想逃跑,大概也只是徒增留级的悲哀吧。

儿子和我说起所谓的"日,本性",就是日本人在战后所谓的_妄想症,他们丧失了战前的勇猛和励志,总觉得自己是罪人,那种根深蒂固的感觉影响了日本的文化,而那个1948年就_的太宰治是不是也与生俱来的有所谓的"日,本性"呢?

这是一本需要带着自己坚定的价值观去阅读的书,贴合日本文学一贯的写作手法,有超多的内心描述,让人沉溺其中感觉世界都灰暗起来,我不知道儿子的年龄看了这本书会有怎样的体会,还是期望他能够多一些思考和决定,而不是陷入其中,好在一齐买的还有村上春树的《当我跑步时我在谈什么》,至少这是一本用心向上的书。这是两本在他们同学中间广泛传播的书,也期盼这些日本的文化能对他们这一代有正面的影响。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jianligu.com/redian/xinde/z8p25.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