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简历谷 >

热点 >心得体会 >

废后将军读后感8篇

废后将军读后感8篇

读后感的写法是很机动灵活的,最重要的还是感与读的结合,好的书籍也有值得我们记录的地方哦,一起来写读后感吧,本站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废后将军读后感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废后将军读后感8篇

废后将军读后感篇1

西汉名将李广英勇善战,历经汉文帝、景帝、武帝,立下赫赫战功,对部下也很谦虚和蔼。文帝刘恒、匈奴单于都很敬佩他,但最后被迫自杀,许多部下及不相识的人都自动为他痛哭,司马迁称赞他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公元前119年,李广任前将军随大将军卫青出征匈奴,时年李广六十有余。出行前,汉武帝认为李广年老体衰,命运不好,暗授卫青不要让李广与单于对敌。

出边塞以后,由于卫青事先曾抓到敌兵,知道单于的藏身之所,受汉武帝暗托的大将军卫青要自己带兵和中将军公孙敖去捉拿单于,却命令前将军李广和右将军赵食其从东路包抄。东路相对较远,又是荒原戈壁,水草缺少,不利大军驻行。李广亲临卫青帐前请求说:“我是前将军,理应冲锋在前,如今大将军却命令我从东路包抄;况且我从少年时就多次与匈奴作战,今天终于得到一次与单于对敌的机会,我愿做前锋,与单于决一死战。”

怎奈卫青一意孤行,最终没有答应李广的请求。李广忧怒异常,愤而领军与赵食其合兵从东路出发。进入荒原之后,由于部队没有向导,结果大军在茫茫荒原上迷路了。而更为扼腕叹息的是,卫青与单于交战后,虽然击退单于大军,但是并没有俘获单于。

卫青公孙敖只得收兵,归途中才遇到了赶来支援的李广和赵食其。

后卫青派长史询问李广和赵食其迷路的原因,并要给汉武帝上书备述军情,李广愤而拒答。卫青又责令李广军中人员前去受审。李广说:“他们没有罪,是我自己迷路的,我自己到大将军帐前受审对质。”

到了大将军帐前,李广说:“我少年从军,与匈奴大大小小对战七十余次,现在有幸随大将军征讨单于,可大将军却把我的部队调去迂回包抄,最终又迷失道路,难道不是天意吗!”李广一生刚烈,仰天长叹:“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愤而拔刀自刎。

李广死后,军中将士无不为之痛哭流涕,甚至百姓听到这个消息,不论和李广认识的和不认识的,都为李广叹息落泪。《史记?李将军列传》是这样描述李广之死的:“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

李广之死,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卫青分工有误、并推卸责任所致。作为前将军,李广勇猛无比,且与匈奴多次交锋,作战经验丰富,理应冲锋在前,而卫青却将他作为替补队员处理;李广迷路贻误战机,虽自身存在很多失误,但卫青几次三番威胁李广要将军情备奏汉武帝,李广不堪与京师文官对簿公堂,愤而引颈自刎。一代名将,落得如此下场,可叹可悲!

生活中,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一个公司一个企业亦然:员工要有做好本职工作,为企业创造效益的责任;领导干部要有运筹帷幄、指挥有方的责任。每个人扮演的角色不同,所承担的责任也就不同。但我们最终的目的都是要让公司得到更好的发展,员工得到更好的待遇。

现实生活中,也有少数领导干部事业心、责任感不强。有的只要不出事、宁可不干事,对工作敷衍应付、得过且过;有的遇到矛盾绕道走、碰到困难往后退,该抓的不抓、该管的不管、该改的不改,满足于当四平八稳的“太平官”。

“干事难免会出错,但不干事百分之百地错。”一个没有责任意识的领导干部是不称职的领导干部,一个缺乏责任感的领导干部也得不到群众的认可和组织的信任。

正人先正己,做事先做人。责任不仅是一种爱岗敬业的精神,更是一种敢于担当的品质。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只有敢于担当,不回避矛盾,不推卸责任,才能凝聚人心,带头创先争优;只有勇于负责,展现自我价值,实现理想人生,才能把干事创业作为自己的天职;只有知人善任,提高履责能力,优化责任分配,才能努力创造出无愧上级和群众重托的业绩。

孔子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

废后将军读后感篇2

夜读《李将军列传》,二千年前的故人故事在灯下犹如活过来一般。读第一遍,便为李将军功勋卓著,却长期遭受压抑,最终被迫自杀的不幸遭遇而扼腕痛惜。读第二遍,又被李将军的美好德行而深深感染。读第三遍,不觉出了一身的冷汗,一代名将李广的高风亮节足以使我辈凡夫俗子永生景仰。

李广作为将军,一生征战沙场,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他英勇善战,智勇双全,带兵有道,常常为兵士做出表率。当李广带着百来骑兵追击射雕者的时候,凭着自己高超的射术,杀死两个,活捉一个。把他捆绑上马之后,远远望见几千名匈奴骑兵。这样的紧急关头,李广的百名骑兵大为惊恐,想回马飞奔逃跑。可李广却镇定自若,出奇谋退了敌兵,保全了部队。真可谓有勇有谋,紧急关头现大智,在士兵前做出了表率。

李将军又是一个重情重义、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将军。李广的俸禄为两千石,四十余年,家里却没有多余的钱财。每受赏赐,他总是和士兵们一起分享。李广带兵,遇到缺粮断水的地方,见到水,士兵还没有完全喝到水,李广不去靠近水;士兵还没有完全吃上饭,李广一口饭也不尝。李广对士兵宽厚和缓不苛刻,士兵因此爱戴他,都甘愿在他麾下,“咸乐为之死”。所以每次战斗,李广的部下总能拧成一股绳,奋不顾身,英勇杀敌。

李将军还是一个敢于负起责任的人。在最后一次和卫青共同对付匈奴的时候,卫青让朋友公孙敖和自己一起攻打单于,而把李广调开,让他从东路出击。东路有些迂回绕远,最终迷失道路。卫青派长史责令李广幕府的人员前去受审对质,而李广却说:“校尉们没有罪,是我自己迷失道路,我现在亲自到大将军幕府去受审对质。”去了之后,因不能再受那些刀笔吏的侮辱而拔刀自刎了。一代名将,就这样含冤而死。

掩卷沉思,从李广的品性和遭遇延伸开去,我们可以获益良多。一个人一身中会或多或少地遇到困难和挫折,如何去处理和面对这些事情和问题呢?是冷静的沉着,不以个人得失作为衡量人生价值的准绳,还是斤斤计较功名利禄的索取和获得?

当今这个时代,李广这样的品质是十分欠缺的。他的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现代人的正好相反;他的重情重义、大智大勇,现代人的薄情寡义、胆小怕事;他的宁可自刎,也不愿受辱,现代人的鲜廉寡耻、虚伪透顶。

记得父亲曾对我说起过他的青年时代。当时我们农场里不管是干部还是群众,大家都一起劳作,甚至一起吃睡,相处十分融洽。但是现在不同了,场里的领导干部一年也难得去几趟下面各个村子里,更别说是一起劳动了。偶尔去一趟,也只是隔着车窗向外望一下,没有深入了解。前后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想,不管什么年代,干群关系、干部作风都应该是关键的问题吧。倘若做干部的能有李将军的表率作用,能有爱民如子的品性,我们亲爱的祖国是不是会前进得更快些?农村经济的状况是不是会大有好转?

现代人很少有少有能负起责任的。一个公司里出了问题,主管就会说,这是张经理的错,是李经理的错。一个小孩偷了别人的东西,被人抓住后,他会说,这是我妈妈的错,她没有给我买最好的。一个学生成绩下滑,她会说,这是我爸爸的错,他没有给我请家教。这就是没有负起责任。

日本有家三菱公司,在上海开了一家分店。进入上海市场之后,市场占有额迅速增加,没过多久,就抢占了大部分的电梯市场。上海原先那家最大的电梯公司寻找原因,一直没有找到。后来才发现是这样的:三菱公司的员工都能负起责任,这已经成为了他们公司的文化。当顾客打电话说电梯出了问题,三菱公司的员工说的第一句话是,这是我们的错,我马上赶来。便开始找原因,开始维修。结果发现是使用电梯不当造成的。然而我们来听听别人是怎么说的:“这是我们的错,是我们没有让您很清楚电梯的使用。”结果用户很不好意思。

上海电梯公司不是这样的。当顾客要求维修时,他们首先会反问几次,不是吧?怎么会呢?上次不是好好的吗?然后极不情愿地缓慢过去,检查完之后,他们告诉顾客,这是那些该死的装电梯的错。顾客于是问,你们是干什么的?我们是修电梯的。他们回答。

所以,负起责任,讲究诚信不仅在我们的人际交往中是一张通行证,在经济领域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和谐。

李广的品性值得我们学习,也促使我们反思。

废后将军读后感篇3

“读了一本好书,就像交了一个益友。”这个周末,我读完了由大奖作家史雷所著的一本书——《将军胡同》。

全书以一个八岁孩童的视角,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北平城中各种各样的人物思想变化与被压迫的生活场景。书中,图将军是主要的人物之一,他与作者所在的刘家有着不解之缘。图将军为人侠气,具有侠义肝胆和英雄气概,为刘家摆平了不少麻烦之事。

书中有不少令人印象深刻的情景,无论谁读了之后都会感觉心潮澎湃。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第七章中的一篇故事:作者的大舅是抗日地下党,被日本兵追捕时十分危险,他们家训养的獾狗铁苍狼奋不顾身地冲出草丛去咬死日本军犬让大舅得以逃脱,最后铁苍狼与日本军犬同归于尽。当时,作者对图将军说的话:“你是说铁苍狼死也不会放过日本军犬?”一只獾狗都能和敌人战斗到底,何况是人呢?还有第二章中斗蛐蛐,以代表民间正义力量的“铁弹子”与代表汉奸势力“紫黄”拼死战斗的场景。最终,“铁弹子”在身处绝境的情况下,义无反顾地对身形比它大的“紫黄”发起了进攻,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一只蛐蛐都能努力在绝境中寻求生机,在当时境遇下的人又为何不能呢?

?将军胡同》是一本充满童真童趣和绝地反击精神表现的儿童小说,大家有兴趣可以读一读它,在此推荐此书。

废后将军读后感篇4

我读过许多书,但让我印象最深最深刻的就是《将军胡同》,这本书对我有极大的影响。

这本书是我在读书房看见的,它的作者史雷可是儿童文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获首届青铜葵花儿童小说青铜奖。这本书写的是民国老北京的风貌。主人公大宝,出生于富贵人家,他的父母和两个舅舅因抗日离开了家,被皮影戏艺人父亲將秀儿寄养在大宝家里。还有前清八旗落魄子弟——图将军。

图将军是一个八旗没落子弟后代,没有任何生存的技能,但是却有着八旗子弟一切精通玩乐的技能,斗蛐蛐、斗蝈蝈、养金鱼、猎獾……样样精通,深受孩子们的喜欢。图将军本性善良天真,后来靠给大宝家拉车谋生。在日本人占领北平期间,图将军身上的义气、侠气被激发出来,最后死在日本人手里。

姥爷在北平也算得上富有的商人,但是非常有节气。他的两个儿子都走上了抗日的道路,女儿女婿也随北平的学校南迁到昆明。他和外孙大宝生活在一起,坚决不跟日本人合作,但是跟正义善良的日本人横泽成为朋友。

大宝呢,一个八岁的孩子,亲眼见证了北平被日本占领期间的种种罪行。他的童年,因为有了图将军的陪伴而充满乐趣。

秀儿让大家体会到了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汉奸的儿子小海子不愿意和父亲同流合污,本是一个无所事事的图将军,却做出了令人意想不到的英勇举动。

老横泽说:如果中国人能把精细劲放在经国大业上,日本人还能像现在似的吗?要坚强不懦弱;还有大宝,日本老师让大家唱樱花,庆祝武汉陷落,大宝带头抗拒,值得让我们佩服!

作品以儿童的视角、京腔京韵的故事和生动流畅的语言,讲述了抗战时期老北京人在民族气节、品德大义上的一段传奇。作品塑造了一位极具个性的“图将军”,将其性格中的义气、侠气、局气表现得酣畅淋漓。对老北京风物节令、物候时序、日常生活的展现充满了历史文化内涵。作品浑然天成、气象高远,有鹤立之势。

这本书告诉我。我们要为祖国出贡献!加油吧!中国的孩子献!加油吧!中国的孩子。为祖国,坚强,不懦弱!

废后将军读后感篇5

打开史雷的小说《将军胡同》,一股浓浓的北京味儿迎面扑来,使我情不自禁地往下看。

这本书的主人公是八旗后代——图将军图尔堪。他的祖上在乾隆年间曾随军平定过伊犁叛乱,祖上的祖上还曾随康熙皇帝打过雅克萨之战,三辈都曾授封“三等奉国将军”爵位。

刚开始图将军是一个纨绔子弟,他什么都会玩,而且都玩得很精,但他什么生计都不会,每天游手好闲,他卖光了所有家产,不得不去拉车维生。虽然图将军好玩,但他也有很强的民族正义感,后来他在与日本人的较劲中死去。

在书中,图将军意外救了日本人老横泽的女儿,并与老横泽成为朋友。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老横泽的善良和博学。他并不像一般的日本侵略者那样凶残。相反,他也是战争受害者,他被抗日人士误杀了。这点让我十分感慨。老横泽知识渊博,他治疗金鱼的科学方法也让人佩服不已。

除此之外,吸引我的还有书中随处可见的北京方言和特色物产,比如:拍花子、抹不开面儿、冰窖、掌掌眼、老帮菜、豆汁儿、沙燕儿等。同时还有不少北京常见的玩意儿和玩法,比如:碧玉鸟、铁弹子、淡白青、紫狮头、赏虫会、龙睛、紫黄、圈鸽子、白牙青等。这些东西我们南方人极少见,甚至闻所未闻。

看了这本书,我对北京有了新的认识。下次再去北京的时候,我要去北京的老胡同瞧瞧。

废后将军读后感篇6

读了《史记》,我最深的感触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在这些真实发生过的历史故事里,令我印象最深刻有几个。

一个是暴君商纣王,他虽然拥有好的口才,但他把这个才能用于拒绝大臣的进谏,他有强壮的身体,但他把这些力量都用于狩猎、玩乐之中,读到这,我的心隐隐刺痛,为商朝感到悲哀,明明商纣王有这么好的资本,完全可以好好地治理国家,让国力越来越强大。最令我吃惊的是,当忠臣比干劝说他的时候,他却“灵机”一动,想出一个“好”主意,他对比干说:“我听说圣人的心有七个孔,难道你是圣人么?我要看看你的心有几个孔!”说着,他就拔出剑,剖开了比干的胸膛,把比干的心脏当着众臣的面挖了出来!读到这一段的时候,我对商纣王如此暴虐的行为深恶痛绝,可以想象,当时的百姓多么痛恨这个商纣王。当周国的首领—周武王和纣王交战时,纣王的百姓、奴隶们竟然发过来攻打商纣王。结果当然不用说了,周武王赢得了民心,大胜而归。这个故事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得民心者得天下”道理!

?史记》的第四十二章也讲述了类似的道理,郑国的国君与妻子姜氏生下了两个儿子,但姜氏偏爱二儿子,厌恶大儿子,因为她生大儿子时难产。当长子生继太子位时,姜氏就不高兴,她想让二儿子段继位,于是在生登基时强迫生把京邑封给段,然后,让段在京邑暗中操练兵马,然而这一切长子生都看在眼中,但他不动声色。段听说他没反应,便进一步与母亲商量他篡位的奸计,准备内外呼应。读到这,我的心不由紧缩,生怕二儿子段会得逞。结果并非如此,生在段攻打京城时,拿出最精锐的兵马和段决一死战,结果生大胜。段的荒淫无度使百姓非常厌恶他,所以最终生保住了王位!

?史记》中类似的历史事件很多,他们都让我领悟到一个真理:正义永远能战胜邪恶,得民心者得天下!

废后将军读后感篇7

他,魁梧高大的身材,百步穿杨的箭法。行走于苍茫大漠,驰骋于天地之间,如太湖水一般深邃的是他的眼眸,如太行山一样凝重的是她的背影。那就是李广,听,他来了——

“我一生戎马,立下多少大功!不想,如今不仅丢了身家性命,连封赏也轮不上了。”眼前的这个人,饱经岁月的沧桑,一脸的茫然与无奈。我与李将军同坐于他曾拥有的山河之间,听他肆意倾诉他对大漠的爱与凄凉。他说他的梦想就是有一天可以击溃匈奴,这片纯净的天地,包含了它太多的爱,太多的辛酸。李光捧起一把沙土,嗅着那阳光的芬芳。李将军的情,又多么深,他是眷恋这山河的呀!

可是,竟落了个功过相抵。“我可打过这匈奴七十场了呀!”是啊,此刻的他,应想着那战场上,风在耳边呼啸,自己的飒爽英姿了吧!“事过境迁呀,我爱过这大漠,可最终还是葬身于此了。”这世道大概恨透了这个“飞将军”了吧!一生戎马,可一点功名也没有得到啊,李将军不爱功名,可他也爱这大漠阿!只因秦王的一句话,一生功绩,就此灰飞烟灭。历史对李广太薄,在次征战七十余次,竟迷失了生的道路,这也许就是李广的命吧!

“老天也毕竟待我不差,青史留名呀!哎——”大漠圆圆落日的映衬下,他的影子被拉得很长。这也许使我永远难以忘记的千年一叹吧!

卫将军青,卫子夫弟弟,同为平阳公主家奴,卫子夫幸于汉武帝,得皇子,卫青同时受重用。元光五年,就是马邑之围后四年,汉同出四路大军袭匈奴,独卫青袭龙城得胜而回。元朔元年,卫青出雁门俘虏匈奴千人,明年,得黄河南地,现在的鄂尔多斯草原,建立朔方郡。元朔五年出朔方郡击溃右贤王,俘虏五千人,拜为大将军,其三子皆封候,元朔六年卫青出定襄,无功,霍去病八百骑,深入敌后数百里,斩首二千二十八级,封千户候。同年,汉武帝新宠王夫人寿,卫青以五百金为礼。三年后,元狩二年霍去病出北地,功祁连山,得酋涂王,降者二千五百人,斩首三万二百级,获五王,五王母,单于阙氏,增封候过万,贵比卫青。元绶四年,去病卫青各五万骑,卫青会战于单于,斩首万九千级,单于失踪。去病五万骑袭王庭,封狼居胥山,单于姑衍,登临瀚海,斩首七万四百四十三骑。去病增封五千户,自此去病贵于卫青。卫青礼带士兵,同甘苦,去病为人少而不泄,有气敢任,曾言: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武帝待之甚厚,从军时数十太官伺候伙食,经常丢弃剩余的酒肉,而士兵有饥饿不饱者。

废后将军读后感篇8

李广其人,功有之,过亦有之,在汉代的几百年历史上,他以一种极其微妙的经历存在,与匈奴作战七十余场,爱士卒,轻权贵,骁勇善战精骑射,然,万般才华亦被弃。

人的一生太长,故事却太短,经历太传奇,描述却太平淡。司马子长用几页的字句汇聚他的一生,将英雄辗转指尖,我们仅来得及了解他起起落落的生平,在字里行间感受他鲜血溅沙场,却在朝堂上处处掣肘的无奈,同是保家卫国,部下青云直上,他却因种种缘由官途滞留不前。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在一个战争频发的时代,人的命运是自己的奋斗,在一个君主制下,人的命运是上位者的爱才之心,在一个复杂的官僚机构下,人的命运是关系的错综复杂,李广得以以足够高的身份驰骋沙场,在生命的最后却依旧只能以一个这样的身份自刎谢罪,不过可叹一句:时耶?命耶?史上人物入朝堂,封侯拜相,摆不脱皇室的亲近或疏远,无论是汉室或是任何一个朝代,纵是千古一帝亦有个人喜好,站在人类顶尖的他们,满足的只是大局上的成功与仁爱,他们为人间百姓而忙碌或担忧,却不会至始至终总为某一个人而停留,江山代有才人出,只要有合适的时候,总会有另一个合适的人物在这段故事中粉墨登场,然后让后世反复揣摩。我们慢慢咀嚼历史,品尝历史上的一切带给我们的心酸或感怀,感慨帝王意,不可猜,玩味权臣和英雄们的意气风发,看着他们一个一个微笑或苦涩地谢幕,让历史这本书翻过一页又一页,然后终于到了留下他们的名字的时候,李广不过是这其中一个,带着他的家族慢慢没落,而岁月后的我们慢慢重温他们的故事和光年,得到点点不知道算不算教训和道理的教训和道理,然后期待这些或许能举一反三在我们如今的世界上演,其实,我们只是多了点故事可说而已。

历史上的功与过,我们仅见九牛一毛,我们从千年后的今天对他们大肆批评或代他们遗憾,不得不有些片面,今天夜晚的月亮或许曾照耀过他们某个孤寂或是得意的夜晚,但是谁又知道今晚的月亮还是不是千年前的那轮圆月。时间在日升日落中流逝,生命在人来人往中换了一代又一代,也许"江湖"流传的故事很美,但我们只是想让历史上的人物与故事来为我们的没有道理的生活增添道理,甲乙丙丁,子丑寅卯罢了。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感想要告诉李广,只是望和他共饮一壶酒,一祝沙场骋驰,壮志难掩,二敬心系山河,暮年辗转,三四似见,月下独酌,愁绪难挽,五念含恨终了,一生望断,六感后世难忘,书中重演,七八唯愿,世间再见,无忌从前。

标签: 读后感 废后 将军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jianligu.com/redian/xinde/ld7d2.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