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简历谷 >

热点 >心得体会 >

最新关于《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后感范文

最新关于《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后感范文

读书能使笨者聪明,读书是一种涉及全身的活动,因此我们都要多读书,那么相关的读后感该如何写呢?以下是本站小编和大家分享的最新关于《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后感范文,以供参考。

最新关于《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后感范文
最新关于《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后感范文

第一次看到这个书名,我就有一种莫名的紧张。心中隐隐的怕,真的担心我就是拿走孩子幸福的罪魁祸首。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读完这本书,终于如释重负。《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是一本关于选择与运用方法的书,是“人性教育”的个案分析,介绍了作者的一套独特而新颖的教育方法,是作者李跃儿老师经过二十二年的摸索的经验结晶。

读后,我被书中的故事感动着,我被书中的情感感染着,我被书中的思想教育着,我被书中那浓得不能化解的爱融化着。

我也是一个普通的教育工作者,在没有读到这本书之前,我总是骄傲自满地认为自己是一个尽职尽责的好老师。可是,读完这本书后,我汗颜呀!我离一个好老师的标准太远了。回想我的教育生涯,我感到深深的自责和不安。在我刚当老师的时候,我对教育的理解和投入只是空有热情。曾经为了让学生完成作业而留学生不回家吃午饭,虽然我去给他们买来包子,但是,并没有得到家长和学生的理解。现在想起来,其实就是缺乏真爱。如果一个真爱学生的老师,不仅仅关心孩子的身体,更应关心他们的心灵,仅仅为了完成作业,就剥夺孩子吃饭的权利,仅仅为了让孩子填饱肚子,只买来包子充饥,这些都是不妥的。因为孩子在没有完成作业以后,肯定已经非常害怕,而我又不让他们回家,回去后肯定没法向父母交代。

忍饥挨饿不说,还要担心父母的责骂,还要战战兢兢地写作业,这些,对于一个7、8岁的孩子来说,是怎样的一种折磨啊?而我却全然不顾孩子的苦苦哀求,还咬牙切齿地说“今天就是不让你们回家,我陪着你们饿肚子,反正,少吃一顿饭,也饿不死!”现在回想起来,自己是何等的残忍呀?后来,逐渐在教育里找到一些乐趣,才又慢慢重新喜欢上了这份工作,恢复了最初的热情,少了过去的任性,多了一份责任,少了过去的焦躁,多了一份为人母后的爱心。原以为现在的自己成熟了,可以胜任这份工作了,因而沉浸在骄傲自满中。

感谢李跃儿,在这个时候,为我、为许许多多迷失在教育里的人们,倾情奉献了这样的一本好书,这样的一个理念,这样的一份情感,这样的一声爱的宣言。使我猛然醒悟,非常庆幸——我读到到了她。

还给孩子本应有的幸福,呵护与珍爱幸福童年,实在是教育的根本职责。教育的难点不在于有没有现成的方法,而是在众多的方法中选择出“只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这就需要教育的智慧。古人讲:药无贵贱,医病者良;法无高下,契机者贵,说的就是这样的意思。李跃儿提出自己的观点就是“孩子是脚、教育是鞋”,教育者(教师、家长)是造鞋人,只有他们了解了孩子脚的大小、形状、特点,造出合适的鞋,孩子才会感到幸福。

最新关于《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后感范文

自从走进李跃儿老师的《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就有那种想一口气把它读完强烈愿望。但每读完一篇,却又不得不停下阅读的步伐,因为有太多的感促和联想,让我去深刻反思和剖析自己的教育教学和家庭教育。特别是李老师在“巴学园”中给孩子们上美术课的那些章节,更让我对美术课中“创造能力不能教,只能培养”有了全新的认识;还有就是在如何看待和说服学生和家长在教育方面不能急于求成学到了有效的方法。

“创造能力每个人天生俱有,我们做的只不过让这种能力展露出来罢了。”当我们意识李老师提出的这个观点,就不会在美术课上一味地让学生一步一步地跟着老师的示范去绘画,也不会一味地去指责学生“怎么画得这么难看?”、“你画的怎么一点也不像呀”?作为美术教师,需要的是要为孩子提供一个平台,“这个平台上可以让孩子们放飞想象,放飞思维”;在这个平台上,老师要“给无助的心灵带来希望,给稚嫩的双手带来力量,给迷茫的眼睛带来光明”。

读到这,我不禁想起我给学生上的那节美术欣赏课:《国内外著名建筑》。课中,我把巴黎的凯旋门、悉尼的歌剧院、英国的国会大厦、意大利的比萨斜塔……一张张优美的图片、一座座雄伟的建筑展示在多媒体屏幕上,把这些尚未有条件走出国门的同学们带到了世界各国的著名建筑中,仿佛是环球了一周世界,让同学们大开眼界,增长了不少知识。他们知道了不同的国度有着不同的历史;不同的历史条件,影响着当代建筑物的风格,所以才有了帝国风格建筑、希腊复兴建筑、歌特式建筑等不朽之作。之后,我让同学们围绕“知道了些什么、感受到了什么、不知道什么、很想知道什么……”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思考和参与,他们不断提出了质疑:为什么在埃菲尔铁塔建成114年后的今天,它早已不是世界最高的建筑,却仍旧那么吸引人?为什么比萨斜塔不会倒塌?悉尼歌剧院的构造特点能使歌唱水平更加出色吗?……我不敢说,孩子们在这节课中得到了很大收获,但我敢肯定,他们不仅知道了:除了我们中国的长城、故宫,在其他国家里也有更多气势浑厚、庄严雄伟的建筑。更重要的是,通过欣赏,还为他们树立了将来要为祖国的建筑史增添光辉一页的信心和决心。我想,这已经达到了本节课的目的所在,这是更为重要的。正如李跃儿老师说的:“教育不止是教,不止是传授,更多的是用前人的知识技能的结晶作为刺激,提供给我们的孩子,使每个不同的孩子接受刺激后产生认知的实践过程,最后由孩子产生自己的结晶,再将这个结晶与前人的洁净进行比较,从而提升孩子的审美能力。”

在“创造是孩子身体里的种子”这一章节里,让我更加佩服李老师的是说服家长在培养孩子方面不能急于求成的策略与智慧。

当家长们质疑李跃儿老师的的教学质量时,李老师让家长们跟着她画小女孩,他们都画得很认真,一点点地擦、一点点地改;之后他们再跟着李老师的口述画《长袜子皮皮》的时候,家长们画的“皮皮”和第一次画的小姑娘很像,而且所有的家长画的都差不多。这会儿轮到李老师质疑家长们了:这是什么回事?为什么这么多人画的全部一样?家长们这才醒悟:我们的思维被侵略了,被李老师所教的东西控制了,第二幅画受到了教给他们画的第一幅画的影响,使我们没有了个人的空间,没有了想象,没有了创造。所以李老师告诉家长:“我们的教育不能只用教的方法。我们可以引导孩子感受、思考,在这个过程中寻找机会使他们产生知识与技术的需求。不会画脸,我就告诉他需要的脸的画法;不会画辫子,我就告诉他画辫子的画法。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会学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而且是在不知不觉中学会的,没有负担,只有乐趣。……如果他们的思维被我控制了,就像孙悟空落到了如来佛的掌心似的,怎么跳也跳不出来。”——其实,这正是长期以来美术教学的瓶颈,也是家长们没有认识到:学习美术其实就是在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呀!

为了使家长们能用深远的眼光看待创造,让创造的观念渗透到家长的灵魂中,李老师又以“国王觉得刚出生的女儿太丑”这个浅显但寓意深刻的故事,让家长知道:教育是慢的艺术,对孩子的教育不能迫不及待、急于求成。就像有个哲人说:你要想十天见效,就去种花;你想要十年见效,就去种树;你想要种植一种思想,起码需要一百年时间。现在,我们在培养孩子的灵魂,是不是需要长一点的时间呢?

愿我们的老师、家长们给孩子们一个充足的空间和时间,放飞孩子的想象,放飞孩子的思维,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们创造的种子发芽、长茎、开花、结果,这才真正的是在帮助孩子成长!

最新关于《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后感范文

寒假中有幸阅读孩子给我一本书籍——《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一书,我被作者书中列举的在教育过程及生活当中的不同实例,解读孩子内心世界的声音,以及客观地评价教育者的各种状态,深深地吸引进去。其中,李跃儿说"要是不懂什么是儿童,就不如不教,不教或许会更好。

书中,李跃儿说,“中国的家长一般分为三类:第一类既懂教育又有责任心,他们的孩子最容易成为人才;第三类家长既不懂教育又没有责任心,他们的孩子也比较容易成为人才;最可悲的是第二类家长,不懂教育但有责任心,他们占据绝大多数,失败的孩子大都由这类家长制造。”从我们教师的角度来看,是不是教师也可以分成这3类呢?虽然,教师上岗前都进行了教育学、心理学的考试,但扪心自问,你真的懂得教育学、心理学吗?我有点惴惴不安了。李跃儿说:给孩子最大的幸福就是不要阻碍孩子的成长,要顺应孩子的生长规律。我们老师和家长常常打着“为了你好”的幌子,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当我们将孩子喜欢的漫画书撕得粉碎的时候;当我们将兴致盎然地玩着电脑的孩子从电脑前拉开的时候;

此书有些事例,使我觉得,教师和家长都太功利了。家长希望在孩子身上完成自己未完成的梦想;教师希望按自己的意愿塑造孩子获得成功感,可是,我们都忘记了,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立的个性,每个孩子的成功之路也是不可复制的,为什么老师家长想像复印机那样复印孩子的未来呢?现在这样做的结果是:老师和家长感慨: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教;孩子也很无奈:老师家长怎么就不懂我的心?双方的关系有的甚至紧张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有些地区甚至有弑父、弑母的悲剧发生。可是这能完全怪我们的孩子吗?异化的教育,异化的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形成了恶性循环。

孩子和成人是平等的,不尊重孩子等于不尊重自己,试想一个孩子不再用童贞、纯洁的语言和思维来思考和解决问题,这还是一个孩子吗?作为孩子的家长、老师,在不知不觉中做了摧残纯美的童年生活的刽子手。我们在以爱的名义做着伤害爱的事情。我们把自己以为重要的喜欢的强加给孩子,从来没有平等地蹲下来问孩子真的需要嘛?这样合适吗?我们给孩子太多的压力,孩子的生活被我们一双双无形的手控制着,这样的孩子,自身会产生一种自然流露,如清泉般涌动而出的幸福感吗?真的爱自己的孩子,就俯下身子,温柔亲切地问他,他需要怎样的帮助和关爱。无论哪个孩子,都具有优良的品质。这些优良的品质可能会受到损害。所以,为人师的要早早发现这些品质,把孩子们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不要硬把孩子塞进老师设计好的模式中,要让他们在自然的环境中无拘无束。因为孩子们的梦想远比老师计划的还要远大。

孩子的世界是那么的空灵,那么的纯净,如果我们自己不能够保护孩子的世界,让孩子拥有幸福的童年、少年,拥有幸福的每一堂课,拥有幸福的每一天,不真正躬身乃至蹲下来和孩子们交流,孩子们的幸福人生又从何谈起呢?虽然,巴学园只有一所,但如果我们每一个教育者都能像李跃儿老师那样俯下身子,给孩子他真正需要的关爱。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时就像在一面光洁的镜子前观照自己,渺小而卑微。她使我的心灵受到震撼,使我的灵魂受到洗礼。虽然距她的教育观点还差得很远很远,但是,我会向着“爱自己的班级的幼儿,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的方向去努力,干好自己的工作。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后感7

现实生活中,人们一谈到教育,总是与一系列矛盾和悖论联系在一起,比如管教与自由、慈爱与溺爱、幸福与痛若、希望与失望……人们在不断地探寻以期得到答案,养育者和教育者也在不断地反思:是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吗?问题在哪儿,怎么解决呢?正是这些疑问,让《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具有了无比现实的意义。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是著名儿童教育专家李跃儿所著,李跃儿从自己创办的中国第一所“巴学园”的教育实践,和自己育儿实践的切肤之痛中领悟到教育的真谛,然后用流畅的故事语言表达出来,出版了这本书,深受读者喜爱。在北京召开的一次这本书的专题研讨会上,与会专家认为与其说这是一部关于教育的专著,不如说这是一部用心血凝成的关于爱育的宣言。

著名育儿专家小巫把李跃儿称为“上天送给孩子和家长的福音”,认为她不仅精通教育,而且是个讲故事的高手,能让我们入迷地读着故事的同时,学习着怎样做一名合格的家长;愿天下父母都来读一读她的故事,学一学其中的道理,把幸福还给我们的孩子,并在为这本书写的序言中把它推崇为“一定要看的一本书”。她写道:

“对读者,我想说,如果你想博览教育群书,我推荐你先看这本《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如果你懒得多看书,只想看一本,那我建议你别的书都可以不看,却一定要看这一本《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这本书分为四部,分别是“用灵魂感受孩子的灵魂”“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把孩子脸上的笑容找回来”“幸福使孩子产生学习的动机”。书中,李跃儿用她那爱与真诚的语言讲述着关于爱育的故事,通过一个个性格鲜亮的小精灵,告诉人们孩童的世界是怎样的世界,要人们去理解那个色彩斑斓而鲜活跳亮的心灵。用她自己的话说:“研究孩子和懂得孩子是教育的根本。抓住了,所有的方法都是对的;抓不住,所有方法都是错的。”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的封面语上赫然写着“不懂得孩子,就不懂得教育”一行字。这是李跃儿的教育观,她的教育座右铭是:“孩子是脚,教育是鞋”。这意味着做鞋的人一定要让穿鞋的人感到舒适;舒适的先决条件就是鞋子适合于脚。对教育来说,只要适合于孩子,孩子就不再感到困惑。她在书中表明,孩子总是要按照自己的方式成长。孩子从出生到学会走路、说话、吃饭、写字,一切从无开始,就像生命之树,只要你种下种子,什么时候发芽,什么时候出土,什么时候抽叶,什么时候开花结果那是按预先设定好了的机制在起作用。婴儿实际上就是一颗准备长成精神大树的种子。

李跃儿告诉人们,一定要懂得孩子自身的成长规律,并尊重和理解这些规律。在一次家长会上,她苦口婆心地劝说一位家长:孩子6岁之前是属于大自然的,他们天生就具有自己的发展方式和学习方式,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都不是由养育他们的成人所决定的。正因为他们能够固执地按照自己先天所带来的方式去选择自己所要学习的东西和学习的方法,才使他们成为他们自己。阅读本书,我们就能明白什么叫“爱育的宣言”。她大声疾呼,要为孩子营造爱的平台,用爱占有孩子的灵魂。

很多时候,成人并不能真正理解孩子的一些行为。由于不理解而带给孩子许多痛苦,这些痛苦造成了孩子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被解决就会成为他们人格的一部分,成为将来他们性格中的一部分,为他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困难,影响他们的发展。故事中的杨一凡,起初她的身体里像没有灵魂一样。她并不是天生就是这样麻木的,也不是不能改变的,我们成人完全可以避免孩子变成这样沉睡的状态。如果由于不懂使孩子成了这样,我们也可以引领她走出麻木和沉睡的状态。

读完《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这本书,我感觉一个个鲜活的形象仿佛就站在眼前,感动着我。这本书的作者李跃儿是有着一颗真爱之心的人,她是用心去感受生活,用情去滋养生活、用爱去升华生活的一个人。李跃儿在书中所提到的教育,说白了就是“爱”的教育。

标签: 读后感 范文 拿走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jianligu.com/redian/xinde/l6emn.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