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简历谷 >

热点 >心得体会 >

《教育漫话》读后感精选热门范文三篇

《教育漫话》读后感精选热门范文三篇

《教育漫话》这本书的主要思想就是强调了“绅士教育”的理念,让我们从德智体三方面来参考,你还在为写相关的读后感而惆怅吗?以下是本站小编和大家分享《教育漫话》读后感精选热门范文三篇相关参考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参阅。

《教育漫话》读后感精选热门范文三篇
《教育漫话》读后感 篇1

不必担心看这样一本书要花费多长时间,因为它只是薄薄的一本;也不必担心这本书有多么晦涩深奥,因为它的行文平易近人。看完这本书,你会发现很多在教育过程中的问题原来都是古今相同,中外尽然的。从一个孩子的健康教育到良好德行的培养,再到知识技能的教育学习,作者都提出了很多中肯实在的观点和方法。特别是在对孩子的德行培养方面,作者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例如要在儿童的早期教育中培养孩子的自制能力;对孩子的要求应该是合理,凡是合理的要求都应该坚持;道德教育最重要不在多记,而在多做;而父母与老师的榜样力量在教育孩子时会产生重大的影响,这就需要孩子周遭的人要言行一致,以身作则……

事实上,对于身处小学教育阶段的我们来说,对学生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教育是更应该放在首位的,那些常常因为偏重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学生德行的培养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深刻反思自己在教育过程中是否也有失之偏颇的地方,还可以借鉴作者提供的一些教育方法去加以实践操作。正如作者所说“教育问题相当复杂,得写满一本书才行——其实,写满一本书也无法说完。……要找到能用一模一样的方法解决教育问题的两个孩子,非常困难。”因此,所有的方法我们也应该区分对待,实事求是地去加以借鉴和实践。

摘抄:

P54《别用物质引诱孩子》

……我认为把钱花在教育子女道德上比给子女买房要有价值。只要有益于教育,花钱再多都值得。给子女买玩具、丝绸等东西的钱可以省,但用在教育上的钱绝对不能省。使子女“富物质穷精神”的做法是不对的。

P59《该给孩子请怎样的家教》

老师的职责是:塑造孩子的美好心灵,养成孩子的良好习惯,保持孩子的德行善举,教给孩子人情世故,让孩子以优秀榜样为模仿对象,培养孩子积极、勤奋、努力的品质。为了避免孩子无所事事,老师要给他们布置学习任务,让他们知道付出必有收获。虽然孩子应该学习一些批判、演说、逻辑、自然哲学、数学、历史之类的知识,但了解即可,千万别深究进去,因为没人期望孩子在老师的教育下成为一个批评家、演说家、逻辑学家、自然哲学家、数学家或历史学家。而孩子永远不会排斥多学一些教养、人情、道德、勤奋名誉之类的知识的。

P61《与孩子成为朋友》

教育孩子主要依靠父亲的严厉态度及孩子对他的敬畏心,但不能因为孩子还是学生角色就一直那样管教他们。孩子成长了,做事情也会谨慎一些,此时就别那么严厉地对待他们了。孩子长大后,父亲要跟他们保持一种亲密的关系,甚至一些事情可以跟孩子商量着做决定。这样做有两个好处。首先,这种做法能督促孩子认真思考。但你征求孩子的意见时,便是把他们当做成年人看待,孩子便能更快地成熟。当你们深入交谈后,孩子的思想也无形中提升了,并把注意力从贪图享乐上转移开。很多事例表明,父母越把子女当孩子对待,他们的言谈举止越难摆脱孩子的影子。

P62

……给孩子讲一些真实事例,让孩子自己运用理智去判断,这比你用嘴讲出的劝诫更能让孩子接受,并在内心牢记各种行事原则。说到底,语言只是对事物的一种模糊描述,很容易就被人遗忘了,让学生亲自参与一些事情的讨论、发表个人观点,能使他们更好地理解优雅和正直的标准,以及对应该做的事情有更加形象的印象。

P63

让孩子依赖你、受你管教,你就有了威信;若孩子做了邪恶的事情,特别是说谎,你就应该对孩子采取严厉的措施,让孩子敬畏你;若你让孩子享受应有的自由,从来不当面管束孩子因年幼而产生的天真举动和快乐,你和孩子就建立了友谊;你要对孩子宽容、爱护,特别是当孩子表现优秀时,要用各种方式嘉奖,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关怀。当你这样做时,就建立起孩子对父母的特殊感情,你的目的就达到了。这些做法已经让孩子在心理树立起对父母的崇敬之情,这种感情有爱也有畏惧。要让孩子内心永远都有这种感情,以帮助孩子形成美好的心灵。

P65《如何对待孩子“耍性子”及“占有欲”》

……孩子说的“我饿了”和“我要吃烤肉”是不一样的。孩子有自然性需求,当他们提出因为自然性需要(比如饥饿、口渴、寒冷等)而受到痛苦时,父母及周围的人有责任去为其解除痛苦。不过父母有权决定解除痛苦的东西是什么、需要的量是多少。这些通通不能让孩子自己决定。如果孩子说“我要喝酒”或“我要吃白面包”,那么父母听到后不应该让他们得到满足。

P66

……要引导孩子养成控制欲望、历练身心的习惯,从而使身心变得健康、积极、坚强。拒绝孩子提出的要求,能够让孩子变得谦虚、温顺、隐忍。相反,把孩子喜欢的东西变做奖励孩子优秀品德的工具,会让孩子体会到那些人(要求他们言谈举止有德行的人)的爱。控制欲望是种美德。孩子学会控制后,就该把孩子喜欢的东西作为奖品给他们。注意,别把这些奖品看做换取德行的条件,而应看做是言行良好的自然结果。若你拒绝了孩子的要求,别人却满足了孩子,此时你在孩子心中便失去了威信,孩子也会觉得你不喜欢他。

P72《正确看待孩子的两种哭》

得用严厉的方法阻止孩子抵抗性的哭泣。若一个眼神或指令不能让孩子停下来,就得责打了。这种哭泣是傲慢、顽固、要求满足欲望的表现,源于错误的心灵,所以得用严厉方法加以纠正。而抱怨地哭泣是源于心理的脆弱,所以得用温柔的方法进行纠正。

《教育漫话》读后感 篇2

真理总是朴素的,平淡的文字总会发挥实实在在的作用。洛克在《教育漫话》中像拉家常般告诉我们一些实用的教育真理,看似琐碎的小事,实际关乎孩子一生的命运。

无论将来如何,一个人童年起拥有健康的身体是一生幸福的基础。一个儿童要遵守几条简单的规则:多吸新鲜空气,多运动,多睡眠;食物要清淡,酒类或烈性的饮料不可喝,药物要用得极少,最好是不用;衣服不可过暖过紧,尤其是头部和足部要凉爽,脚应习惯冷水,应与水接触。人是自然之子,古人在运动中捕猎生存,往往健康强壮,饮食上多食植物,遗传下来就习惯素食,虽然古人的寿命比不过现代人,可他们到死是无疾而终。现代人虽是寿命较长,但很多人最后的几十年疾病缠身。羸弱的身体多是娇气的生活方式造成。幸福的人生必须以强壮的身体为基础,否则哪来健康的精神。我们的教育审时度势,实行体育锻炼大课间,每天至少锻炼一小时,我感觉学生们的身体素质正在不断提高。

对于学生的羞耻心和名誉,洛克说:儿童的错误有时不能不加以斥责,因而斥责不独应当出之以严肃的、不任情的词句,并且应当背着别人私地里去执行;至于儿童应受表扬的时候,则应当当着别人的面前去得到。我觉得,小学生脸面很重要,很多时候的当众批评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反而适得其反。现在教的是三年级的孩子,明显感到比一二年级的孩子爱要面子。想起前面有的学生私下嘀咕:老师就爱板起脸来训斥人。我应该变换一下教育方式了,于是就在这个学期,在班内宣布“无批评日”,得到了学生的一致响应。我提出了条件:我要大力表扬有良好行为的同学,对犯错的同学会凝视10秒钟,希望每个同学注意老师的眼神。这个方法真管用,以前不太与老师进行目光交流的孩子能不时地盯着老师了。这一天,有那么几次,我要忍不住批评学生时,会提醒全体同学:“现在犯错误的学生赶紧改正,要不我可忍不住了。”这样的“无批评日”,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激起了学生的羞耻心,促进了学生情感的发展与精神的成长。

洛克在《教育漫话》中谈到的很多观点,朴素而实用,就像一轮皎洁的月亮,把柔和的光芒撒向自己的心底,使自己变得胸有成竹起来,知识是力量,智慧更是力量。

《教育漫话》读后感 篇3

英国教育家约翰·洛克(1632—1704)是绅士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有:《政府论》(1690)、《人类理解论》(1690)、《教育漫话》(1693)、《关于理解的指导》(1706)、《自然哲学基础》等。他的教育思想主流是进步的,但也有反映人民的因素,他提供的许多教育措施可供参考。在《教育漫话》一书中,洛克阐述了他的绅士教育思想,他为英国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的贵族描绘了一幅培养绅士的教育蓝图。他的绅士教育思想概括为以下方面:

(一)论体育

洛克十分重视绅士的体育。在他看来,通过体育获得健康的身体对于绅士来说是极为重要的精神,"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他把身体的养育作为全部教育的前提,视为满足个人幸福,获得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首先,健康的身体是精神快乐和生活幸福的保证,因为"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这是对于人世幸福的一种简短而充分的描绘。"其次,健康的身体是绅士干事业的保证。洛克说,"我们要能工作,要有幸福,必须先有健康;我们要能忍耐劳苦,要能出人头地,也必须先有强健的身体。"洛克娴于医理,并有过当家庭教师的教育实践,对养育儿童有丰富的经验。他从医学理论出发,详细论述了养护和锻炼儿童健康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许多至今仍然可贵的建议。他的体育理论可以集中为一句话:“要忍耐劳苦,不要娇生惯养。”。此外,他还认为,儿童需要经常到户外去游戏,稍大一些还要学习击剑、游泳、骑马,以锻炼身体。洛克重视人的健康与幸福,这与中世纪天主教会鼓吹“身体是灵魂的监狱”等禁欲主义思想是相反的,体现了洛克的现实主义和人道主义。他极力反对“娇生惯养”和“席丰履厚,优游岁月”,其矛头直指封建贵族的糜烂生活,也针对当时上流社会教育中存在的弊端,表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勤俭创业精神。

(二)论德育

洛克认为"在一个人或者绅士的各品性之中,德行是第一位的,是最不可缺少的;…¨如果没有德行,我觉得他在今生来世都得不到幸福。"一个人有了德行不仅能获得幸福,也能获得成就。他在《教育漫话》中一开始就指出:“我们日常所见的人中,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他说:"德行愈高的人,其他一切成就的获得也愈容易。"德行对于绅士如此重要,德育也就自然成为绅士教育的核心了。

在洛克看来,德育应当培养儿童理性、礼仪、坚忍、节制等品德。理性是指克制自己的欲望,它是一切德行与价值的重要原则及基础。仪礼是指处世做事要有优雅的方法和态度。洛克认为"在多数的情形之下,作事态度的影响较之所作的事还要大。"礼仪对于绅士来说十分重要,"是在他的一切别种美德之上加上的一层藻饰,便它们对他具有效用,去为他获得一切他接近的人的尊重与好感。"洛克希望年轻的绅士能够随人、随时、随地都有适当的举止与礼貌,务使他的一切言谈、容颜、动作、姿态、位置等全都合适。坚忍是其他德行的保障与支柱。"真正的坚忍是当一个人无论遇到什么灾祸或危险的时候,他都能够镇静自处,尽责不辍。"在洛克看来,坚忍需要勇气,一个人没有勇气是很难尽责的,很难具有一个真正有价值的人的品性,节制是德行的一种基本原则,没有节制能力的人往往一事无成。洛克告诫年轻的绅士:"大凡不能克制自己的嗜欲,不知听从理智的指导而摒绝目前的快乐或痛苦的纠缠的人,他就缺乏一种德行与努力的真正原则,就有流于一无所能的危险。"

鉴于德育的重要意义,洛克建议应当及早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他说:"凡是有心管教儿童的人,便应该在儿童极小的时候早早加以管教。"至于德育的方法,洛克提出了如下建议,教育方法应适合儿童的"心性",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一是要用"说理"的方法。洛克认为,说理要符合儿童的能力与理解力,不是长篇大论的说教。说理的时候,你的举止应温和,即使惩罚他们,态度还是要镇定,要使他们觉得你的作为是合理的,对于他们是有益的,而且是必要的。二是利用榜样的力量。洛克认为:"在各种教导儿童及培养他们的礼貌的方法中,其最简明、最容易而又最有效的办法是把他们应该或是应该避免的事情的榜样放在他们的眼前。"三是多练习,少讲规则。洛克认为,儿童不是用规则可以教好的,规则总是会被他们忘掉的,导师和父母应当创造机会给他们一种不可缺少的练习,使他们养成习惯。但是,同时培养的习惯不可太多,否则花样太多,把他们弄得头昏眼花,反而一种习惯都培养不成。四是奖励与惩罚适当。洛克认为,在儿童的德育中奖励和惩罚是应该采用的,但方法应得当。如果妄用奖励与惩罚的办法,那简直是牺牲了他们的德行,颠倒了他们的教育。洛克明确反对体罚,认为体罚是种奴隶式的管教,因为它"所养成的也是一种奴隶式的脾气。教鞭威迫着的时候,儿童是会屈服的,是会佯作服从的;可是一旦不用教鞭,没人看见,知道不会受到处罚的时候,他便愈会放任他的本来的倾向 "。

(三)论智育

在智力发展和知识教学关系问题方面,洛克主张智育应以智力发展为重;在他看来,智慧和德行是同等重要的;在智育中,"一切的重大责任是德行与智慧"。洛克将有德行的和有智慧的人并列,认为他们"比一个大学者更加无限可贵。"但他又说:"读书、写字和学问,我也认为是必需的,不过不是主要的工作而已。…¨学问对于德行与智慧都有帮助。…。学问是应该有的,但是它应该居于第二位。"于是,洛克要求教师记住:教师的工作"不是要把世上可以知道的东西全都教给学生,而在使得学生爱好知识,尊重知识;在使学生采用正当的方法去求知,去改进他自己。"

对教学的原则和方法,洛克也作了深入的论述:

洛克反对强迫儿童学习,要求诱导儿童学习。他说:"儿童是喜欢变换、喜欢自由的……所以,我们不应该把书本和别种我们要他们去学的事物当作一种任务去强加给他们。这是他们的父母、导师和教员所易忘却的;他们心目中想到了什么要儿童应做的事,他们就急于要使儿童去做,就想不到设法诱导儿童去做了。"他告诫教师,强迫会使学生对于学习产生憎恶的心理。他主张,宁可让学生迟一年学会读书,也不能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憎恶的心理。他希望教师能设法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能进一步学习。

洛克主张应鼓励和培养儿童的好奇心。他认为,儿童的好奇心是一种追求知识的欲望,应该加以鼓励。为此,洛克建议:第一,儿童无论提出什么问题,你不可制止他、不可羞他,也不可使他受到讥笑;你应答复他的一切问题,解释他所要明白的事物,按照他的年龄与知识的能量,便他尽量值得。第二,采用一些特殊的称赞方法。第三,儿童提出的问题不可忽视,同时也应格外注意,不可使他们得到虚妄的答复。

洛克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应能集中和保持学生的注意力。他说:教师的"巨大技巧在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并且保持他的注意。"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洛克建议教师"应该便儿童尽量明白他所教授的东西的用处,应该使他知道,利用他所学过的东西,他就能够做出以前所不能做的事情了;这种事情能给他以能力,能给他以胜过不懂这些事情的人的真正好处。"

洛克主张教学应由浅入深,分量适中。他说:"你要十分注意,要从明白简易的地方开始,一次教的分量越少越好,要等他们完全掌握了所教的材料,才可以再教那门学科里面的新材料。"

洛克还具体地谈到了一些课程的教学方法。例如,语言课程的教学,他建议采用阅读和会话的方法。在他看来,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日常的社交与交换思想之用,因此,用会话的方法最省时、最合用、最自然。

总之,洛克的《教育漫话》是一本包含哲理,又写得深入浅出、生动感人的书,除了时代和阶级所带来的缺点外,其他主张,如对教育力量的深刻信念、对父母的教育责任和早期教育的重视以及很多具体的教育工作的见解,时至今日,还是令人发人深省的。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jianligu.com/redian/xinde/kx35n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