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简历谷 >

热点 >心得体会 >

电力拖动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电力拖动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电力拖动,以电动机作为原动机拖动机械设备运动的一种拖动方式。又称电气传动。这次本站小编在这里给大家整理了电力拖动课程学习心得体会,供大家阅读参考,希望大家喜欢。

电力拖动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电力拖动课程学习心得体会1

  进入到大四我们接触到了一门新的课程叫《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几次课上下来发现这门课包含的内容实在是太多了,涉及到了自动控制原理、电机拖动、电力电子和高数等多门学科的知识,让我觉得学起来有点吃力。但经过老师的细细梳理,使我慢慢对这门课程有了新的认识,电力拖动是以电动机作为原动机拖动机械设备运动的一种拖动方式。电力拖动装置由电动机及其自动控制装置组成。自动控制装置通过对电动机起动、制动的控制,对电动机转速调节的控制,对电动机转矩的控制以及对某些物理参量按一定规律变化的控制等,可实现对机械设备的自动化控制。 现代运动控制已成为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控制理论,信号检测与处理技术等多门学科相互交叉的综合性学科。课上老师简单介绍了运动控制及其相关学科的关系,随着其他相关学科的不断发展,运动控制系统也在不断发展,不断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在课上跟随老师的思路,使我对运动控制系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运动控制系统的任务是通过对电动机电压,电流,频率等输入电量的控制,来改变工作机械的转矩,速度,位移等机械量,使各种机械按人们期望的要求运行,以满足生产工艺及其他应用的需要。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运动控制系统提出了日益复杂的要求,同时也为研制和生产各类新型的控制装置提供了可能。

  在前期课程控制理论、计算机技术、数据处理、电力电子等课程的基础上,学习以电动机为被控对象的控制系统,培养学生的系统观念、运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初步的工程设计能力和研发同类系统的能力。 课堂上老师全面、系统、深入地介绍了运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控制原理、系统组成和结构特点、分析和设计方法。 运动控制内容主要包括直流调速、交流调速和伺服系统三部分。直流调速部分主要介绍单闭环、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和以全控型功率器件为主的直流脉宽调速系统等内容;交流调速部分主要包括基于异步电动机稳态模型的调速系统、基于异步电动机动态模型的高性能调速系统以及串级调速系统;随动系统部分介绍直、交流随动系统的性能分析与动态校正等内容。此外,书中还介绍了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多电平逆变技术和数字控制技术等内容。

  《运动控制系统》既注重理论基础,又注重工程应用,体现了理论性与实用性相统一的特点。书中结合大量的工程实例,给出了其仿真分析、图形或实验数据,具有形象直观、简明易懂的特点。 第一部分中主要介绍直流调速系统,调节直流电动机的转速有三种方法:改变电枢回路电阻调速阀,减弱磁通调速法,调节电枢电压调速法。 变压调速是是直流调速系统的主要方法,系统的硬件结构至少包含了两部分:能够调节直流电动机电枢电压的直流电源和产生被调节转速的直流电动机。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可控直流电源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相控整流器,它把交流电源直接转换成可控直流电源;另一类是直流脉宽变换器,它先把交流电整流成不可控的直流电,然后用pwm方式调节输出直流电压。

  本章说明了两类直流电源的特性和数学模型。当用可控直流电源和直流电动机组成一个直流调速系统时,它们所表现车来的性能指标和人们的期望值必然存在一个不小的差距,并做出了分析。开环控制系统无法满足人们期望的性能指标, 本章就闭环控制的直流调速系统展开分析和讨论。论述哦了转速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控制规律,分析了系统的静差率,介绍了pi调节器和p调节器的控制作用。转速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能够提高调速系统的稳态性能,但动态性能仍不理想,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是静动态性能良好,应用最广的直流调速系统;还介绍了转速,电流双闭环系统的组成及其静特性,数学模型,并对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动态特性进行了详细分析。

  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交流调速系统。交流调速系统有异步电动机和同步电动机两大类。异步电动机调速系统分为3类:转差功率消耗型调速系统,转差功率馈送型调速系统,转差功率不变型调速系统。同步电动机的转差率恒为零,同步电动机调速只能通过改变同步转速来实现,由于同步电动机极对数是固定的,只能采用变压变频调速。 本章介绍了基于等效电路的异步电动机稳态模型,讨论异步电动机变压变频调速的基本原理和基频以下的电流补偿控制。

  首先介绍了交流pwm变频器的主电路,然后讨论正选pwm(spwm),电流跟踪pwm(cfpwm)和电压空间矢量pwm(svpwm)三种控制方式,讨论了电压矢量与定子磁链的关系,最后介绍了pwm变频器在异步电动机调速系统中应用的特殊问题。并讨论了转速开环电压频率协调控制的变压变频调速系统和通用变频器。详细讨论了转速闭环转差频率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控制规律,并介绍了变频调速在恒压供水系统中的应用实例。 矢量控制和直接转矩控制是两种基于动态模型的高性能的交流电动机调速系统,矢量控制系统通过矢量变换和按转子磁链定向,得到等效直流电机模型,然后按照直流电动机模型设计控制系统;直接转矩控制系统利用转矩偏差和定子磁链幅值偏差的符号,根据当前定子磁链矢量所在的位置,直接选取合适的定子电压矢量,实施电磁转矩和定子磁链的控制。两种交流电动机调速系统都能实现优良的静,动态性能,各有所长,也各有不足之处。 作为一个即将踏入社会的毕业生,这学期的学习又让我充实了不少,也给自己奠定了基础,非常感谢吕庭老师对我们的帮助,以后进入到工作岗位一定会做到学以致用。

电力拖动课程学习心得体会2

  课程设计的本质是培养学生的综合所学知识,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点是锻炼实践能力,是对我们实际工作的具体训练和考察。

  在这次电力拖动与控制系统的课程设计中,学到了很多无法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无论是理论的分析能力还设计能力都有所提高,还有掌握了跟多学习方法和查询资料的渠道。

  通过不断地修正和反复试验,我发觉自己的逻辑思维也渐渐变得缜密起来,还锻炼出来不骄不躁的耐性。尤其是系统仿真上,会因为各种小问题而得不到正确的结果,所以在设计时候,细心、耐心都是等同重要的。

  在这期间,曾遇到过许多困难,同学之间的互相帮助很重要,独立的思考当然是必要的,但不同的观点往往能使人更加全面地分析问题,发现自己思维的局限性,设计的时候更加合理。当然 ,由于能力有限,有些方面肯定是存在不足或者错误,今后应当努力改正,并且不断充实自己,要在这方面取得更大的进步。

电力拖动课程学习心得体会3

  “电机与拖动”课程是自动化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课程分为“电机学”和“电力拖动基础”二部分内容。在一般院校中,这门课程在大二下学期或大三上学期讲授,由于本课程的内容抽象、知识点多且杂,导致出现了“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二难现象。笔者从事该课程教学五年,同时讲授与该课程相关的“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课程,深知该课程对学生学习后续课程重要性及教学难度。现总结出笔者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体会和学习方法,与大家共享。

  一、明确目的,有的放矢

  教授这门课程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本课程的学习目的强调使学生掌握各种电机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与工作特性,能够分析直流拖动系统和交流拖动系统的各种运转状态,掌握有关的实现方法和计算方法,并为拖动系统选择合适的原动机。这也是笔者所在学校该课程大纲的要求。由于这门课程内容多,知识点杂,教师在明确教学任务的情况下,结合现代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动机,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学生理解这门课程的内容。精讲内容讲细讲透,泛讲内容以各种形式让学生了解,讲到的知识点要做到有的放矢。

  二、激发兴趣,强调重点,循序渐进,举一反三

  上这门课之前,学生可能从别处了解了这门课的性质和特点,觉得这门课很抽象、很难。所以上第一节绪论课时,以科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克服畏难心理。比如,绪论课上给大家讲了课程的性质后,分“电机学”和“电力拖动基础”二部分内容给大家讲解。

  讲解“电机学”时提出问题:“什么是电机?什么是电机学?”给大家一个原理框架,让学生知道,“原来电机就是利用物理学中的电磁感应定律来工作的元件,跟我们学的其他的电气元件是相同的,只不过复杂一些,需要我们用科学的方法研究它”。紧接着,提出设问“我们为什么要学习电机?”给学生讲解,电机同我们的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电机无处不在。大到工业中的各种工程机械,农业中的各种农业机械,电力系统中电能的生产、传输、分配,小到家用电器、精密医疗设备、教育教学设备等,都离不开电机。既然电机与我们的关系这样密切,我们自然应该学习它,可是电机有哪些,怎么学就成了要解决的问题,于是引出电机有哪些类型、“电机学”部分要学习哪些内容,如何学习等问题。

  “电力拖动基础”部分,先给学生介绍了“电力拖动”的概念,然后简单介绍了“拖动”的发展及“电力拖动”的发展,结合实际例子,使学生清楚电力拖动是当今最主要的拖动方式,学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应该掌握这样的系统,但“拖动基础“只讲一些基本的概念和方法,还有后续的课程要讲述这些系统的具体控制和实现。

  绪论以科普的方式用循序渐进的方法引导学生进入到“电机与拖动”课程的学习,后面讲具体内容时,也不断用身边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兴趣,尽可能地将学生吸引到课堂上来,并且主动去寻找相关问题并解决之,最终完成该课程的学习。

  三、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掌握共性,注意个性

  每一章学习后,都要给学生们进行知识点总结,一则让其掌握本章学习的知识框架,二是帮助他们回顾一些细节性的东西。同时指导学生要养成善于自己总结的习惯。

  1.学习电机学

  “电机学”主要讲解传统的几种电机:直流电机、变压器、异步电机和同步电机,控制电机作为选讲内容。主要讲各种电机的工作原理、结构组成及运行特性,不涉及电机的具体设计问题。看似几种不同类型的电机,但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们掌握共性,注意个性,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1)原理部分。首先知道这种电机的功能是什么,比如说,电动机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电能转化成机械能,发电机就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机械能转变成电能,变压器是一种静止的交流电机,是实现将一种电压电流形式的电能转变成另一种电压电流形式的电能。在功能的指导下,再讲原理。对电动机和发电机来说,因为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来工作的,所以首先要知道磁场是怎么产生的,是什么形式的,比如直流电机的磁场是永磁的,或直流励磁的,交流电机的磁场是由三相对称定子绕组中输入三相对称交流电后产生的旋转磁场。讲过磁场之后,对电动机来说,要有载流导体,直流电动机是通过电刷和换向器向电枢中通入直流电,转子绕组中有了电流;异步机的电流是感应出来的,因为转子导条切割磁场,产生感应电动势,转子导条短路,转子导条中就有感应电流。有了磁场,有了载流导体,截流导体在磁场中就会受到力的作用,于是产生电磁力和电磁力矩,电动机就转了起来。对发电机来说,有了磁场后,要有机械能的输入,机械能哪里来?那就是由原动机拖动电机旋转,导体在磁场中运动,会产生感应电动势,这种电动势被引出来,就是发电机发出的电能。对于变压器,讲出来磁场后,说明利用变比,如何把一种规格电压变成另一种规格电压就可以了。

  (2)结构部分。电机既可以作为电动机也可以作为发电机。无论是电动机还是发电机,都有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所以要有定子和转子二部分,定子部分主要产生磁场,转子部分主要产生运动,这样再具体到不同电机上就较易理解它们的结构。对于变压器,以电路中讲的互感器来对比学习,也会很容易。

  (3)运行特性部分。推导出基本方程后,以等效电路为基础,列写基本方程,对于变压器和交流电机来说,绘制相量图。从能量角度来分析电机的基本方程,要求学生时刻把握电动机或发电机的能量变化方向,从而掌握能流图。

  2.学习电力拖动基础

  在电力拖动基础这部分,首先学习拖动系统的动力学方程,之后分直流拖动部分和交流拖动部分二块内容给学生讲解,每一部分又以机械特性为基础,分起动、制动和调速三小部分给学生讲解,而且由于直流拖动和交流拖动有很多概念相通的地方,要求学生对比学习。最后给学生讲了拖动系统中电动机的选择。

  (1)动力学方程部分。由于拖动系统的动力学方程来自物理学中的力学平衡方程,学生理解起来并不难。但要对学生强调,要掌握在拖动系统中方程中各物理量的含义、方向规定,并能根据方程判断拖动系统的状态。尤其是拖动系统的稳定运行及稳态运行。

  (2)直流拖动和交流拖动部分。每一部分的讲解都非常有规律:机械特性、起动、制动、调速。机械特性要细致地讲,因为正是它与负载转矩的配合,决定了拖动系统的运动状态,而且它也是另三部分分析和计算的基础。起动、制动和调速重点讲方法及方法的特点。直流拖动部分主讲计算,使学生掌握利用机械特性进行稳态点及过渡过程的计算;交流拖动部分主讲方法。在大框架的支撑下,注意里面的细节,思路就会很清楚,学习效果也会大大加强。

  每一章学完后总结时,先以大框架形式告诉学生这一章学习了什么,然后一点一点地向里面加“内容”,细节部分是帮助学生回顾的,再将重中之重的内容用特殊的标记给学生标记出来,便于学生日后学习和总复习。最后再用习题巩固重要知识点。

  全部学完后,再用框架的形式给学生总结本课程学习的内容,细节要求学生自己添加。这样,学生就会做到思路清晰,也会感觉只要掌握精髓,其实这门课程并不难学。

  四、理论联系实验和实践

  “电机与拖动”不仅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同时也是一门与实践联系密切的课程,上课时,经常提到一些实际系统,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因为这门课程是专业基础课,所以配以实验很关键。这门课程可开的实验很多,如直流电机、交流电机和变压器参数的测定,直流电动机和直流发电机工作特性的测定、他励直流电动机在各种运转状态下机械特性的测定、三相异步电动机起动和调速、绕线式异步机机械特性的测定等。上好实验课不仅仅是对理论课的理解和巩固,同时也学会了一些实验方法,为后续课程及走入社会打下基础。应针对本门课程多开实验课,最好单独设课,并开出一些能够让学生主动思考的实验,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创新。

  五、结语

  以上内容就是笔者教学中的一些教学方式和总结出来的一些学习方法的体会,希望对新任该课程的老师和学生的学习有所帮助。其实,掌握了大框架,然后再讲具体内容,无论对老师来说,还是对学生来说,讲与学都是不难的。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jianligu.com/redian/xinde/82q3gz.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