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简历谷 >

热点 >心得体会 >

霍比特人1的读后感8篇

霍比特人1的读后感8篇

读后感是一种特殊的应用文,为了写出优秀的读后感,我们应该从哪些角度来思考呢,本站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霍比特人1的读后感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霍比特人1的读后感8篇

霍比特人1的读后感篇1

?霍比特人》特别适合冬天围着被子一边喝茶一边看。这篇和《魔戒》一样,是从小人物视角来的。霍比特人比尔博·巴金斯意外加入矮人的寻宝复国旅程。《魔戒》群雄争锋,像《伊利亚特》,这本千回百转,像《奥德赛》。

整个旅程非常惊险,被狼围在树上,被食人魔抓住,被龙追逐等等,比《魔戒》更奇幻了。特别有意思的是巴金斯获得至尊魔戒的情节。咕噜为了魔戒身心俱变,巴金斯获得它却毫不费力。这让我想到孙悟空取如意金箍棒……啊哈哈,托老就算没读过《西游记》,也一定看过亚瑟王拔石中剑,就是这样的缘分所在,自然入手。巴金斯也是一直保持悠闲心态的人,没有被魔戒侵蚀。如果说弗罗多·巴金斯是赤子之心,比尔博·巴金斯则是有充分思考和阅历之后选择了悠闲心态。巴金斯和咕噜猜谜很有意思,最后决胜负的是“我兜里有什么”,这不是通过已有知识来思考和猜测,而直接退回到认知了,虽然不完全算“猜谜”吧。但除了这个,咕噜已经几乎忘记了“蛋”这个来自地上的知识,所以无论哪个谜语,起决定作用的还是认知。这让我想到图兰朵的故事,前三个常规的谜语之后,王子出了最终的谜语:“我的名字是什么”,让对方无从下手。再发散一点说,奥德修斯在十年征战十年漂泊之后容颜改变,与妻子相认也是来自他俩共同的认知:床脚是棵树。总之,猜谜这段不仅传奇,还挺哲学。

?精灵宝钻》里大家争夺精灵宝钻,《魔戒》里大家争夺魔戒,《霍比特人》里大家探寻阿肯宝钻,似乎每个传奇故事的中心都有一件宝物。《伊利亚特》里更是上升到人的形态——美女海伦。巴金斯是很罕见的不执着于宝物的人。奥德修斯也是。巴金斯轻易得到阿肯宝钻,用它换了和平。与其说他大义凛然,不如说他并不在意。并不是说生在这个世界就要和大家的追求一致,我想这也是作者一直在写霍比特人的原因。作为身材小,能力平凡的种族,他们热爱的是自己的生活。这个生活更不是通常意义上的高楼大厦,子孙满堂,而是享受每天的第一顿早饭、第二顿早饭、午饭、下午茶、晚饭,把家布置得温暖整洁,与巫师或精灵做朋友,慢慢写自己的书。梭林他们经常把家谱挂在嘴边,巴金斯则经常怀念自己的小窝,完全自己建立起来的小窝。前者是抽象的家,后者是具体的家,也就是生活。

大部分人不容易理解霍比特人的生活。电影版新加了很多情节,包括精灵王瑟兰迪尔一家、射龙的巴德、梭林与阿佐格,他们的故事都更像人类行为。好在巴金斯还有朋友,巫师甘道夫、精灵王埃尔隆德,还有一大群矮人,当然后来还有阿拉贡。总之,经过这是一趟上天入地的旅程,巴金斯老爷回到了舒适而有思想的生活,可喜可贺,可喜可贺。

霍比特人1的读后感篇2

2005年,开始玩魔兽世界,玩了几个职业,最终安定地玩一个人类战士,叫黑铁锭。

做任务、组队、下副本、刷装备、刷装备、刷装备……每个玩家基本都是这么一条路。而如果这样的玩家碰巧又有时间又有金钱,那么必定一身强力装备,虽然真打起来并不一定吊炸天,但绝对是见过市面的。

黑铁锭就怂了一大截,很多副本没去过,很多boss没见过,战场各种被虐,装备渣渣渣。

幸运的是,他消灭了每一个他看到的叹号,帮一些人干了一些傻事、恶心事、奇妙事。

幸运的是,他有个公会,担任会长,组织大家下副本、讲荤段子、聚会。没人在乎他黑装备又黑金。

幸运的是,他是个幸运的黑铁锭!

但和比尔博比起来,黑铁锭简直悲惨到家。

不是因为他没有隐形戒指。

也不是因为他皮肤黝黑,以对得起黑铁锭这个名字。

而是因为他的冒险旅程不过是别人走过的路。而已。

我们伟大的小比尔博,经历着各种奇妙的旅程。他将各种危险化险为夷的方法不是喝着血瓶顶着打,而是思考出一个巧妙的方法,再凭借自己的机智勇敢去和敌人斗智斗勇。兵法里称之为“不战而屈人之兵”。

我真的很期望,我的父母能够在我小的时候给我读这本书,给我讲比尔博的故事,比尔博小小的个子,大大的勇气不知会将如何撼动我那幼小的心灵,并在我心中埋下一颗智勇兼备的种子,慢慢长大,影响我的一生。

所以我要将这本书讲给我未来的孩子听,不管他将是一个要面对凶残社会的男子汉,还是一位要经历人生欺骗的柔女子。

我希望你终可成为一名像比尔博一样的霍比特人!

而不是像你父亲一样的黑铁锭。

这本书让我想起来之前看过的《吹牛大王历险记》,也是讲的某人的“传奇”历程,虽然人们认为他在吹牛,但人人都爱坐下来专心听他吹吹牛逼,用故事填充自己苍白的一生。

霍比特人1的读后感篇3

在地底的一个洞府里,住着一个霍比特人,他的名字叫比尔博·巴金斯。霍比特人的洞府是富丽堂皇的,地上没有一点杂物。霍比特人大概只有我们成人一半身高吧,特别爱串门,他们的门都是圆的,脚上生着一层硬壳,所以从来就不用穿鞋子。

好了,言归正传,巴金斯先生老年的时候非常富有,至于他的这些财产是怎么来的呢,那就要从很久以前说起了……

很久以前,在巴金斯先生四五十岁左右,有一天,他正在吃蛋糕,忽然传来一声“咚咚”的敲门声。他跑过去开门,但发现门的外面不是霍比特人,而是一位穿戴非常奇怪的人。

那人说:“早上好!我叫甘道夫。”

“您来这有事吗?”巴金斯问道。

“有,我是来找您的。”

“什么事?”

“有一个冒险……”

“停!如果是冒险的话,那么请你到河对岸找别人吧!”他非常不礼貌地把门关上了。

被关在门外的甘道夫却笑呵呵的,一点也不生气,他用一根魔杖在门上画了一个图形,然后就走了。

第二天,巴金斯又听到有人敲门,他打开门一看,发现既不是霍比特人,也不是甘道夫,而是13个长着红胡子、黄胡子、蓝胡子的小矮人,他们齐声喊道:“我们愿意为你效劳。”“我也愿意为你们效劳。”巴金斯说。这些小矮人也是来邀请他去冒险的。

原来,多年以前,一条贪婪、凶悍、狠毒的龙几乎杀光了矮人,抢走了他们的珍宝。他们的头领梭林站起来说:“要是谁能得到这些珍宝的一部分,就能终身享受荣华富贵!”这句话引起了巴金斯的注意,但梭林的后一句话又使他的眼神黯然失色。梭林说:“宝藏被有史以来最邪恶的恶龙斯毛格看守,一旦发现有人偷东西,他就会用烈火烧死他。”

他们谈啊谈,谈到差不多太阳下山了,巴金斯终于被说服跟他们一起去冒险。

他们在去孤山的路上,遇到了许许多多的麻烦:躲避半兽人、险战大蜘蛛、逃脱木精灵的大牢……但他们始终没有放弃。后来梭林得到了许多黄金,但人也变得失去理智。孤山上有一颗宝石叫阿肯宝钻,是一颗永远会发光的钻石,为此他们与半兽人发动了一场战争,最后矮人、精灵、霍比特人组成的联队取得了胜利,但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有许多精灵、矮人、霍比特人没来得及享受胜利的果实就死了,非常悲惨。

这本书很精彩,我觉得一个人如果拥有的金子太多了,可能就会失去理智。还有,对待困难要有足够的勇气,要敢于冒险,在冒险中不仅可以收获财富,还能收获友谊。

霍比特人1的读后感篇4

“越过冰冷而又雾蒙蒙的大山,在那深深地下洞穴已有千年,我们必须要赶在天亮前出发,寻找那黄金颜色浅浅。”

……

在山腰的洞府住着一个霍比特人:比尔博。巴金斯。他每天过着千篇一律的生活,直到巫师甘道夫与一群矮人不请自来,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他就像上述的歌曲一样,越山岭,与食人妖、半兽人激战,在黑暗中巧获魔戒,被阿佐格逼在悬崖青松上大气都不敢喘一声……然而,一切都才刚刚开始,因为巨龙,苏醒了。

我十分欣赏霍比特人过人的胆识。他不要刀不弄斧,只玩过弹弓。但他面对可能会被粉身碎骨的危险,毫不犹豫地踏上了征途。面对杀人不眨眼的食人妖,是他第一个打头阵,要知道,那时候倘若不小心就会被那些丑陋的大家伙抹上孜然粉,做成焦黑的烤串啊!在洞府中的下午茶时间,他却伫立在悬崖边上,差点被石头巨人敲下来当球滚。但他退却了吗?没有!

霍比特人对朋友也特别忠诚,在悬崖边上时,矮人们的首领索林与巨大的苍白半兽人单挑,不出几回合,索林就已跪倒在地,鲜血直流。阿佐格“哼”了一声,轻蔑地摆了摆手,他手下的.一员大将持刀过来,刚举起准备一下让索林人头落地,霍比特人突然飞身过来,一刀刺入它的胸膛!几天前,索林还说当初不应该带他来,他是个废物。这次,霍比特人也没有犹豫。

霍比特人舒适的洞府里有柔软的小床,还有美味的食物和青山绿水作伴,我想这些条件肯定比在外探险,风餐露宿要好千万倍,但他选择了后者。因为当他打开门后,展现在眼前的是大千世界,而不是他那所谓舒适的地底!

家园已在身后,世界尽在眼前。

霍比特人1的读后感篇5

霍比特人+魔戒,一共六部,这个电影系列可谓是影视特效的历史丰碑,视效电影领域的经典之作,视觉上非常的华丽炫目,这里当然也有新西兰的自然风光。但正是因为特效制作的精彩,每次都让我忽略了剧情的连接,可以这么说,到现在为止,这个系列电影我看过几遍,但却根本不知道故事要讲述的来龙去脉。所以,这也是还要从文字当中寻找具象情节的原因,我是带着非常敬仰的态度来看这本书的。

开始的时候我非常非常的认真,看一部分小说,顺便再看一段电影,再看一部分小说,再来一段电影,文字和电影,让这两种艺术形式,按着顺序一起进行,这样也好让思路更清晰。

起初,我发现小说写的比较简单,阅读起来没有任何障碍,顺水推舟情节不断发展,不断继续,,,我看着看着发现有些问题,这小说如果按这种情况推理下去,显得实在是太过于简洁了吧,或者说这个故事,是属于一个青少年读物,只有不断的叙事,一件接一件,文字中很少有总结和心理描写,当然也没有细节刻画,书中甚至也没有任何一个生字,就这么通顺的看下去,一个危险解决了,就出现下一个危险,然后再解决,再出现,遇到一些朋友,然后遇到一些敌人,,,一个霍比特人巴金斯,和十三个矮人,首领是梭林,还有个巫师甘道夫主要协助,就这么去经历一场神奇的旅行,,,我突然觉得,这个小说弱爆了!就是组团打怪兽的探险故事!

然而这部小说可是被誉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文学经典啊,这大概就有点像是外国人读《西游记》的感觉吧,我是很难理解和消化这部伟大的文学作品了。幸好有彼得·杰克逊,还是电影来得更直观些,还是电影这个艺术形式更加的国际化,更加的让人觉得亲切。幸好这本书不是我自己买的,是从学校借来的,要不更闹心。

好多人都给了这本书五星,你们一定没认真的看完这本小说,要不中途就会被折磨的死去活来,是这本书名声在外波及的范围太大,影响了大家的评判。还是得感谢彼得·杰克逊啊,是你救活了这部小说。没看过的朋友就不要看了,直接多看两遍电影就好。

霍比特人1的读后感篇6

“红岩”为我们塑造了一批革命英雄的形象。这些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的经历,共产党人和革命者的不同的个性,笔者的仔细鉴定后,都在生动的形态出现在我们的面前。江姐是在努力塑造笔者,她对党的忠诚,对敌人不屈不挠的斗争,在革命同志血肉情深危机从容镇定的关键人物。华蓥山上要走的路,她看见丈夫挂头骨的墙壁上,虽然悲痛欲绝,但为了不暴露身份,仍然从容以满足双枪老太婆。就义前,她平静地与他的战友们一一告别之吻“狱花”,梳理头发,换上了干净的蓝色礼服,抚平皱纹的好衣服,然后从容地走向刑场。这一切是如此令人兴奋,崇敬,悲愤,感叹!

“红岩”有一些真实的人与事,而这些人做同样的时代,紧紧地握在一起的时代。“为了减轻下一代的苦难,我们愿牢底坐穿”,“失败膏肓土,成功地提供苍生”,“毒刑拷打是什么?亡不能叫我开”,以及这些想法,实践是具体的人,而这些人不在家的一些困难的条件下,吃不饱,不穿保暖的衣物的时候,都是一些青年知识分子,从小富裕的家庭生活,拥有良好的生活条件。但在其中的自己的人生选择道路的实践,从事社会革命,实行对整个国家和广大这一崇高选择的利益促使我们认为人们应该如何生活?人应该怎么打?人们应该如何确定自己的价值?而对于国家社会状态的个人责任,应该是最好的和义务?

“红岩”的原型 -歌乐山烈士是一个奇特的英雄群体和文化群体,他们几乎每个人都会写诗。在这种令人毛骨悚然的地狱,他们拿起笔枪和刀,刺向社会的黑暗和残酷的敌人。“失败膏黄土,成功济苍生”,“从来壮烈不贪,答应一切轻党的人”,“想向我的血后土,永久的和平,以换取神”,这首歌的心脏,那首歌陆续在背后的革命乐观主义的英勇烈士精神,所有的性能吧。

他们用自己的鲜血染红了我们的国旗,那么我们如何让我们的国旗更加鲜艳?我们在享受现代文明,当和平来源于生活可以忘记它的血腥历史?可以忘记曾经发生的战争?可以忘记谁支付的烈士的生命和鲜血呢?不能忘记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庄严感?不,不,我们没有资格忘记。用生命的父亲,以换取和平和幸福,我们有今天,现在他们没入历史的进程,那剩下的就是我们的责任,我们希望我们的祖先的精神一直持续下去,让我们的国旗在我们的土地更加自豪地飞行!

霍比特人1的读后感篇7

我愿花一生时间只画一条河。

——艾伦李笔下的托尔金世界

文/普罗

文学插画是否可以算是伟大的艺术?戴维布兰德在《书籍之插画》(the illustration of books,1962)的引言中说道:“有人爱将‘插画师’作为贬义词来压低画家(画界中个别人有时也这样做),这些人最好记住:我们西方的美术就是从书籍插画中诞生的。”

“在人生的中途,我发现我已经迷失了正路,走进了一座幽暗的森林。”爱书人读到《神曲》的第一行时,心中首先浮现起的一定是居斯塔夫多雷笔下但丁那令人心悸的惊鸿回首。同样,比亚兹莱那冷峻、辛辣的线条,完美谐调的构图,黑白色块的大胆对比,或许比王尔德的《莎乐美》文本本身,能够更为清晰地向后世传达出唯美主义的颓废。当我们评点一位文学大师的时候,常常会颂扬他创造出一个属于他自己的心灵的世界。而一位文学插画大师的功绩,则在于他将一个原本只存在于作家思想中的世界,以风格鲜明的视觉形象直观表达,从而深远地影响世人对这个特定的世界、这部作品乃至这位文学家的理解与想像。

毫无疑问,对于英国文学大师j。 r。 r。 托尔金所创造的阿尔达(arda)世界而言,艾伦李正是我们视觉印象的领路人。

20世纪三四十年代,j。r。r。托尔金以其《霍比特人》《魔戒》《精灵宝钻》等一系列作品,为英语世界构建起了一个全新的神话体系,也即发生在阿尔达这片虚构的瑰丽世界里的可歌可泣的史诗与传奇故事。深谙古典神话体系的托尔金,通过数以万计的笺释为阿尔达世界塑造了完整而传承有序的编年历史,壮阔而富于细节的地理面貌,精确而各司其职的神明系统。这里的精灵、人类、霍比特人、矮人、恩特树人等诸多种族,以及他们的语言、传统、生活风俗,相互之间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随笔带过的一草一木,一歌一叹,背后都有着托尔金精心谱写的篇篇故事与传奇在身后作为支撑。自《霍比特人》《魔戒》出版以来,世界各国的插画家都深深痴迷于阿尔达庞大世界观的诱惑,力图以自己的画笔和理念对其进行艺术表现。其中著名者,不乏如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托尔金教授本人,但在英国插画大师艾伦李之后,全世界的托尔金迷似乎才真正张开了双眼,看到了这片神秘而美丽的大陆。

1947年出生于英国米德尔塞克斯的艾伦李,同托尔金教授一样,深深醉心于英国传统的地理面貌、生活方式与价值理念。艾伦李居住在位于德文郡的一个潮湿温润的小村庄里:常春藤覆盖的小路、起伏的荒原、生满苔藓的森林、扭曲百结的树木。时至今日,已经很难讲究竟是这里的景色影响了艾伦李日后水彩画的气质,还是因为艾伦李一直醉心于这样的氛围,所以才将自己的居所从大伦敦迁移此处。但正如艾伦李自己坦陈而言,他从根本上说是一位风景艺术家,他的灵感直接来自于大自然的线条、语调与形式。而达特穆尔对于艾伦李而言,堪称最为完美的布景——这片土地蕴含着伟大而多变的美感,深深地植根于上古的故事之中,这片土地上有着青铜时代的废墟,风掠过的群山上屹立着巨石。

对于所有热爱传奇与奇幻的读者而言,艾伦李仿佛是上天赐下的厚礼,他从不会去迎合奇幻读者们贪慕华丽的趣味,而是在自己的艺术道路上探索,引领他们去进行更为高雅、幽深的思考与想象。相对于约翰豪所代表的绚丽夺目画风的奇幻插画师而言,艾伦李完全属于另外一个传统,艾伦曾言:“在技法和主题上,我深受20世纪早期一些书籍插画师的影响——尤其是阿瑟拉克姆和埃德蒙杜拉克,还有伯恩—琼斯和某些拉斐尔前派成员,以及由他们产生的‘艺术与工艺运动’。我不断地得到伦勃朗和勃鲁盖尔的启迪,受到耶罗尼米斯博斯、多雷和透纳的启迪。这不是说他们在某个确切的方向上影响我的作品,而是说,他们是我的模范,激发了我的灵感,重新确认了我对于图像之力量的信念——图像可以使我们感动与欢欣。他们向我展示出我还有多远的路程要走,还有多少可能性。自从首次游历威尼斯与佛罗伦萨,我就深深沉醉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波提切利、贝里尼、达芬奇和其他人。他们的作品宁静、克制,然而每张脸庞、每幅风景都保有这样一种激情。在波提切利的画作之中,每块鹅卵石、每片树叶都以宗教式的虔诚予以表达。当他对每一块石头投下深切的关注时,有崇敬孕育其中,这使绘画本身转变成为一种礼拜的形式,一次祷告的行为。”

将托尔金与其他奇幻作家区别开来的地方,也正是将艾伦李与其他奇幻文学插画师区别开来的地方。托尔金与艾伦李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世界,这世界充满他人难以匹敌的瑰丽想象与丰富细节,但他们没有让这样的舞台仅仅被超自然的龙与魔法占据,他们创造这样伟大的世界,是为了服务于更为宏大的主题:人与一种更为超验的秩序——无论你称之为神还是其他不可知的力量——之间的关系。在人行进于漫无边际的自然之中时,他是渺小的一员,他偶尔雄心万丈,但更多时候是独立无助的,这种时候,他将独自去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他人的关系,人与自我的关系。对这种种关系的点滴思考与答案,并非仅仅存在于奇幻的世界当中,更存在于无关确切时间与地点的世界的每时每地。而这恰恰是托尔金与艾伦李的伟大之处和共通之处。无论是托尔金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泥泞行军,还是弗罗多怀揣魔戒前往魔多末日火山的艰难历程;无论是艾伦李在廷河河畔蜿蜒小道上的悠闲散步,还是比尔博巴金斯告别夏尔前往孤山的勇气之旅。

人,从世间走过。这是一段属于他自己的旅程。

所以艾伦李和托尔金所做的,恰恰不是去夸大他们的艺术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区别,不是通过超自然的设定去改变世界的秩序。他们为想象的世界注入了惊人的真实性,从而去在他们(相对于上帝创造世界而言)的“次创造”当中,探索我们身处的世界的秩序与可能性。托尔金曾经这样思考他自己的创作与神的创造之间的关系:光可以通过棱镜折射出七种色彩。如果说神创造了光,而人不能创造光。那么人可以创造一个特殊的棱镜,通过这种“次创造”的特殊角度,将光的某种美妙的颜色呈现在世人面前;而把握这种美妙的颜色,本身也就是去把握神所创造的这个世界的秩序。艾伦李说:“我第一次阅读《魔戒》和《霍比特人》是在18岁。作者编织起一个宏大无比而又天衣无缝的故事,其中简直包含了我能想到的每一种元素。对我而言更重要的是,托尔金创造出一个世界,一片辽阔、美丽、令人敬畏的风景,即使主人公们终结了战事,各自踏上自己的归程之后,这世界仍长久地作为一股源泉留存下来。在为《魔戒》创作插画的过程中,我让风景居于率先统领的地位。在某些场景之中,人物被画得小到难以辨清。这符合我自己的习惯倾向,我希望尽可能不让更着重于故事人物及人物内在关系的图像,去干扰读者脑海中已经建立起的形象。我感觉自己的任务应该是去跟随那些史诗中的英雄,有时要保持一段距离,当其感情饱满之时走近特写,但要努力杜绝对于文本中的戏剧高潮点进行二度创作。”

艾伦李是一位大自然的热爱者。他所有的创作都来源于他对于大自然的不懈崇敬与学习。“我将尽可能多的时间都用于写生自然。”面对向他寻求建议的青年艺术学生,艾伦说道,“达特穆尔包含着如此丰富的风景多样性,这里有着我的心灵所能渴望的那么多的巨石、卷浪的河流、扭结的树木……当我向一条河流深处看去,我觉得自己可以花一生的时间,只画这一条河。”艾伦李会长时间地漫步于乡野,有时手中拿着素描本——吸取着色彩和光的品格,为他的作品“注入活水”。“你去画一棵树,对这棵树的方方面面倾尽关注,这行为不仅是在向这棵树致敬,向大地本身在致敬,也是向我们人类与它的关联在致敬。这正是绘画的魔力之一 ——它向我们呈现出这种关联可以看见时的瞬间。毛发、风、岩石、水,这每种元素,其实我都是用同样的物质(石墨、油墨、颜料)去展现,这将它们联系在一起,从而带出了我们清楚存在于自然的那种和谐。它们从创世时起即是如此,如同我们所有人一样,它们都是由自宇宙的黎明之时即已存在的微粒组成的。这同样也是神话的力量,它将我们与自然世界结合在一起。”

1988年,j。 r。 r。 托尔金的出版社与艾伦李接洽,请其为《魔戒》的全新豪华版创作50幅全新插画,以迎接托尔金百年诞辰。这项工作花费了艺术家两年时光,于1991年得以出版—— 优美的画作令人屏息,它们捕捉到托尔金所创造的世界的独一无二的魔力,并在世界范围内广受赞扬。自此,托尔金基金会宣布,艾伦李的系列插画将作为最为基金会认可的、有资格与托尔金的文字共同出版的正统插画。1997年,在《霍比特人》初版60周年纪念之时,艾伦李完成并出版了包含26幅水彩画和38幅铅笔素描的《霍比特人》插图本。这项成就使他在次年召开的世界奇幻大会上,荣膺年度最佳艺术家的桂冠。

在《霍比特人》的水彩画作当中,艾伦李采取了与《魔戒》有着微妙不同的创作角度。当然,他永远不会放弃他所偏爱的那种对于细腻潮湿风景的描写:“乘桶逃脱”之中树木弯曲的枝条,“荒野边缘”雨后初霁时远方的蒙蒙天光。即使是全书高潮的“巨龙斯毛格”之中,艾伦李仍然在使用颜色时保持着大师的克制,他不是用夸张的色泽,而是以线条的流畅去表现造物的神奇,从而去传达那种闯入者无法触碰、不敢打扰这种和谐感的紧张氛围。但是,与《魔戒》倾向于创造一种史诗舞台感的远观氛围不同,艾伦李很明显感受到了《霍比特人》的焦点与气质的不同。“对于《霍比特人》,不合适去保持《魔戒》那样的距离感,尤其不应远离这故事中的英雄本人。”于是在这批作品的许多画作当中,我们非常难得地看到艾伦李将故事中的人物放置在了视觉的中心:“不速之客”中叠罗汉般趴在门口的矮人们上抬的眼神,“黑暗中的谜语”中比尔博与咕噜的对峙,“展示瑟罗尔的地图”中甘道夫统领全局的气度。这些都是在艾伦李过去强调距离感,更注重自然的作品中所不多见的。

这位文学插画大师并没有永远固执地抱持着自己的喜好与倾向创作,他不断地返回文本,去体会和捕捉经典文本所蕴蓄的独特气息。在《霍比特人》中,他敏锐地感受到了托尔金最为原初的对于霍比特人的理解:“霍比特人已经越来越少见了,而且也越来越畏惧我们这些大种人了。他们简直不会什么法术,当我们这些笨重的大家伙晃晃悠悠地走来,发出大象一般的声响,让他们在两哩地之外就能听见,只有这时,他们才会使出那种再平常不过的小法术,悄没声儿地凭空消失。”即使是对艾伦李的《霍比特人》画作相当熟悉的读者,可能也未必发现我们的英雄比尔博巴金斯先生其实一直隐藏在主焦点之外的某个角落里。你注意过吗?巴金斯先生其实隐藏在见到黎明天光的食人妖的肩头,隐藏在座狼莹莹目光与畏惧的矮人群对峙之间的树干上。他就悄悄地走在通往幽谷之桥的最前头,一直充满勇气、尽职尽责地扮演着他那“飞贼”的角色。这个身上流淌着热爱冒险的图克家血液的霍比特人,他没有辜负甘道夫的期待。在托尔金如椽巨笔的悉心描绘下,比尔博拥有了自己的生命,自己的性格,成为文学史上一个光辉经典的形象。艾伦李同样感受到了巴金斯先生的生命:“我很喜欢自己那幅比尔博在袋底洞门口驻足的画作,那是在甘道夫到来之前,比尔博的世界还没被搞得天翻地覆的时候。但这时,我已知悉,霍比特人悄无声息又躲躲闪闪,他会避开插画师窥视的眼睛。”

注:本文中艾伦李的发言多引自terri windling, “pathways through enchanted lands: the art of alan lee”一文。泰里温德林是英国插画师、作家,更是艾伦李的邻居。艾伦李的院子“是邻里最喜欢的聚会场所,有茶,有闲谈,思想在这里交流分享。在这里,创意是一种可以触摸得到的存在。缪斯女神在房椽间盘旋,俯视着魔法在生长。”

霍比特人1的读后感篇8

据说有一天当托尔金正在批阅试卷时,他在一张空白的纸上写道:“在地底的洞府中住着一个霍比特人。”《霍比特人》在刚开始只是伟大的托尔金为儿子写的一本儿童读物——当然以其优美精巧的文笔和动人的趣味而言,即使70余年后也是第一流的儿童读物。 近代以来西人贵族中曾经盛行过“壮游”的传统,这种著名的旅行被作为青年教育必不可少的部分而著名。但更根深蒂固的是西方文化传统中的漫游叙事。

如果有一天,13个陌生人冲进我家大吃大喝,第二天留下了字条让我一定要追上他们去冒险,我会怎么做?明明我的日子过得很好,有舒适的洞府,每天舒舒服服吃上两顿早饭、两顿午饭、两顿晚饭,冒险不是我人生中不得不做的事……可是,越是活得无忧无虑,十之八九,我越可能像比尔博·巴金斯一样,懵懵懂懂追上矮人团队,陷入到这场从一开始就总想回家的旅程。

?霍比特人》里,无辜的比尔博·巴金斯,莫名其妙地卷入了矮人梭林去讨伐恶龙夺回传说中遗产的冒险之中。一开始,这个队伍里有看似可靠的巫师,有一群好像能干的人在,有充足的小马和配给,比尔博是个可有可无、受人轻视的角色,他自己也只是想着就这样跟着走吧,冒险快结束吧,结束了就可以回家了。可是,一群自命不凡的傻瓜草率的长途跋涉,注定了一路倒霉。在到达孤山之前,一行苦命人经历了无数次饥饿的考验,迷路、爬山、涉水。比尔博在这个过程里,慢慢变得重要,他这个轻巧的“飞贼”霍比特人,一次次解救身处险境的同伴,和妖魔鬼怪甚至最后的恶龙斗智斗勇……

该从《霍比特人》里获得怎样的乐趣呢?在我看来,这是一次返老还童又逐渐成长起来的过程。

在这部小说里有一部童话和神话必须具有的所有要素,矮人、精灵、半兽人、食人妖和恶龙,看那些他们跋涉冒险的段落,想象他们可能的样子、说话的态度、声音和姿态,就让我觉得自己逐渐变小,也像比尔博一样光着脚踩在森林的软地上,正走向心慌又刺激的未知。

而与此同时,我内心成熟世故的那部分又在想比尔博的处境,为他担忧,也不断将他的经历当成现实生活的隐喻,想到这处境就是人之常情:被猪一样的队友拖累,不得不从无欲无求变得肩负重担,明明不是自己的人生追求却不断把施救于人的责任揽上身,从以为自己一无是处变得有了点儿自信和力量,被无可奈何和期待结束的不耐烦逼出煞有介事的“勇气”,造就成半吊子的“英雄”,在最后,难免做出“未必对”的选择,总是会想,如果我没有那么做,会不会事情的结果就不一样,至少会比现在好。当然,往好了看,最终事情都会过去,钱财奖赏都并不重要了,得到了宝贵的经验,像一枚在关键时刻帮大忙却在未来会束缚你的魔戒。

托尔金不能接受英语文化没有自己的神话,他从北欧神话借来了精灵、矮人这样的角色,故事写在20世纪,却更像一部源自中世纪甚至更远古的传说,甚至在书里他自己画的插图,都带有一种古风。他运用了语言学家独特的技能,构建出一个从霍比特人开始的各种族有自己独特语言的庞大神话世界,又用英国人的喝茶吃点心的日常加以包装,让角色和场景都充满活力。

?霍比特人》是“魔戒”系列小说的源头,嘴上叼着长长烟斗的比尔博,最终把魔戒交给了佛罗多,所有的善恶纷争,有关那枚充满夺魂摄魄力量的戒指的故事,都缘此而起。

标签: 读后感 霍比特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jianligu.com/redian/xinde/7dd645.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