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简历谷 >

热点 >心得体会 >

《正面管教》读后感热门精选三篇

《正面管教》读后感热门精选三篇

《正面管教 》这本书告诉家长们要学会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学会赞扬和夸奖自家的孩子,促进健康成长,你知道相关的读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本站小编和大家分享《正面管教》读后感热门精选三篇相关参考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参阅。

《正面管教》读后感热门精选三篇
《正面管教》读后感 篇1

来家有学童版之前,有人向我推荐过《正面管教》一书,我没有看但很认同这个观点。今天我依然没有看,但是想写个读后感,因为我认为此书精华就在“正面”一词。

节前,我回复了一张儿童问题贴,当时就在想,这坛上多人推荐了《正面管教》一书多次,为什么这个“正面”做得如此不到位?于是想借借他山之石。搜了一下关于这本书的帖子,却明白了我初来此坛时面临的状况。

就如同社会不公平问题的现象总结,我们很容易得到一个观点:平等意识不到位。但是如何做到平等,却手把手教不了,因为人多元。同理,正面管教意识也是一种认识,但是如何做到正面管教呢?《正面管教》一书中的事例和行为指南,首先应该是帮助家长们去理解什么叫“正面”,而不是一种教条的行为结论灌输。举个例:小时候背“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可不是为了“天”只能对“地”,“雨”只能对“风”。否则,人的创造性和能动性,就在这种唯一正确中给教没了。所以,我不看书的内容,也可以写自己对正面管教的理解,因为现实家庭情况可以不同,但“正面”的原则相同。

《正面管教》这本书在进入中国后,还出现了一问题,国内营销活动给这本书加上了不实之词。比如:“正面管教讲述的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

对于那些爱心无比,现实中又因为管教孩子而无比心痛的父母亲来说,这可是最好的广告词,但仅是广告词而已。竖立规则和界限,如果语言文字就可以了,还要监狱干嘛?记得以前某偶像电视剧中有句台词“道歉有用,还要警察干嘛?”,说得正是这个道理。

这样的广告词,对于营销父母们去学习学习“正面管教”是双赢,但是对于教条思维的大脑来说,也伴随着,世上有无负面管教作用(神仙手段)的虚妄认识。这不是该书应有的东西。

《正面管教》读后感 篇2

最近,我读了美国教育学博士、心理学家简尼尔森的让数百万孩子、家长和老师受益终身的经典之作《正面管教》。

《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骄纵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书中主要介绍了如何运用正面管教方法使孩子获得这种能力。书中用了非常多的案例来告诉我们如何有效地与孩子沟通,以及为什么这样做背后深层的原因。令人信服地讲解了家长和老师为什么必须这么做的深层蕴涵,以及如何正确解读孩子的错误行为背后的信息,该怎样采取最有效的应对方法。

书中说到“孩子们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他们就无法生存。”是的,孩子们需要成人的鼓励,才能茁壮成长。那么什么是鼓励呢?首先我们要将鼓励和赞扬有效的区分开来。作者也提出我们给予孩子的是鼓励,而非赞扬,这一时让我十分困惑,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吗?难到我们不应该给孩子们赞扬吗?带着疑问我继续读下去,慢慢地才了解到话中的含义。鼓励的学问非常深,平时我都没有好好地运用鼓励,而书中从若干个方面加以阐述,比如时机、相互尊重、着眼于优点等,让我们了解到什么才是有效的鼓励。

书中的正面管教孩子的方法,让我们老师在与孩子们的相处过程中提供了有效的一些的方法,对待学校里课堂上的一些活泼的好动的学生们,老师们学会用正确的,正面的方法管教孩子,让孩子们在自信、自立的快乐环境中健康成长。

1、把握时机,及时赞扬鼓励

2、就事论事,坚持原则

3、鼓励也要爱的衬托

总之,该书给了我很多启示,让我在经后的工作中学习更正确、正面的方法管教孩子,让孩子在自信、自立的环境下快乐健康的成长。

《正面管教》读后感 篇3

作为一名普通的望子成龙的家长,我常常困扰于如何教育孩子的问题,不十分明晰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才能达到圆满有效。孩子的成长过程,同时也是我学着作一名合格家长的过程。我通过与优秀孩子的家长、老师的探讨,不断地自我反省并改进自己对孩子的管教方式;也读了大家公认的育儿方面的一些好书。在朋友的推荐下,我刚读完两本关于如何教育孩子的国外著作,心灵被触动,深有感慨。这里摘录一段与大家共享:

“鲁道夫.德雷克斯把对待孩子时和善与坚定并行的重要性教给了我们。“和善”的重要性在于表达我们对孩子的尊重。“坚定”的重要性,则在于尊重我们自己,尊重情形的需要。专断的方式通常缺少和善;娇纵的方式则缺少坚定。和善而坚定是正面管教的根本所在”——简.尼尔森《正面管教》。

对孩子的管教,我们作为家长或者老师,都应该避免两种极端情形。孩子的要求和行为不论对错全盘服从,过于溺爱与娇惯的结果最终很可能培养一个寄生虫;无论何种情形都由家长主观臆断,丝毫不考虑孩子的感受,要求孩子无原则服从、过度控制的结果也只可能造就一个毫无创新力的应声虫而已。所以,我们应该在尊重孩子、尊重自己的基础上,找到一些易于被接受的处理方式,既让孩子体会到爱与关怀(和善),又让他们自觉遵从一些必须的准则(坚定)。相互的理解与尊重,有效的沟通与交流是讲究技巧的。

希望通过我们家长和老师的不断自我完善与正面管教方式的实施,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成为集阳光、向上、富有责任感等诸多美德于一身之人。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jianligu.com/redian/xinde/2dg77.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