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简历谷 >

热点 >心得体会 >

弘扬长征精神走好长征路心得体会6篇

弘扬长征精神走好长征路心得体会6篇

写心得体会可以为自己的写作,积累相应的素材,现在通过工作我们接触到心得体会的机会也越来越多了,本站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弘扬长征精神走好长征路心得体会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弘扬长征精神走好长征路心得体会6篇

弘扬长征精神走好长征路心得体会篇1

长征精神的来源: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失败后,中央红军主力被迫撤离江西革命根据地,准备与二、六军团会合,沿途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兵力损失过半。12月,黎平会议后,红军改变会合计划,向贵州腹地进发。1935年1月,红军攻打娄山关,占领遵义城,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毛泽东在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会后,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翻越夹金山。6月,与红四方面军会合,开始与张国焘的分裂主义作斗争,左路军走过人迹罕至的草地。随后,红一、三军团和军委纵队继续北上,攻克天险腊子口,翻越六盘山,到达吴起镇与陕北红军会师,中央红军长征结束。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省会宁地区会师,红军长征结束。红军指战员在长征途中表现出了对革命理想和事业无比的忠诚、坚定的信念,表现出了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无产阶级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了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高尚品德。这些构成了伟大的长征精神:不怕牺牲、前赴后续的精神,勇往直前、坚韧不拔的精神,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精神,百折不挠、克服困难的精神。

长征精神的主要内涵:

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其主题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弱小走向强大精神力量。

长征精神的现阶段意义:

长征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典范。纵观整个长征的过程: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每一个战略方向的改变,每一项战略任务的确定,每一次战斗胜利的取得,都无不体现出中国红军将士大无畏,不怕艰难困苦,永久坚持的精神。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艰苦奋斗精神的楷模。长征途中,红军将士面对的是一条条波涛汹涌的大河,一座座巍然耸立的雪山,一片片茫无涯际的草地,前有敌军,后有追兵,可就是在这敌军围困万千重的逆境中,红军转战两万五千里,终于从100万的敌人中杀出了一条生路。谱写出一曲曲动人的永久奋斗的革命乐章。

长征是充满着无私奉献精神的史诗。无论是难以自拔的沼泽,还是茫茫无际的草地;无论是皑皑白雪,还是飞机大炮;无论是酷暑严寒,还饥饿干渴……红军将士都抱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坚忍不拔的毅力,与穷凶极恶的敌人展开殊死搏斗,将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死的威胁留给自己。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团体,只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实事求是,无私奉献,就能够成就事业,创造辉煌。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党领导和团结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强大精神动力。然而,有些党员认为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没必要讲艰苦奋斗了,因此贪图安逸、追求享乐,讲排扬、摆阔气,生活高标准、工作低要求,特别是有少数党员领导干部过着纸醉金迷的奢侈腐朽生活,甚至坠入了违法犯罪的深渊,如果这种现象任其不断扩大和蔓延,势必严重侵蚀党的肌体,破坏党群关系。所以,在新的形势下,要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艰苦奋斗作风不能丢。

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才能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是共产党人崇高的追求和强大的精神支柱。在革命战争年代,革命前辈在井冈山如果不发扬以门板当床、稻草做被的艰苦奋斗作风,就难以点燃革命的星星之火;在长征路上如果不发扬爬雪山过草地、嚼草根吃树皮的艰苦奋斗作风,就难以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在延安如果不发扬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艰苦奋斗作风,就难以取得抗战胜利;当年如果我们共产党人没有艰苦奋斗、勇于胜利的精神,就难以实现推翻三座大山、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的革命理想。同样,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仍然要靠艰苦奋斗精神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并不断丰富艰苦奋斗的内涵,将崇高理想与现实工作统一起来,使之不断地与时俱进。

缺乏忧患意识,就没有远见卓识,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就会惊慌失措、陷入被动,甚至导致事业的失败。对于一个政党、国家和民族来说,忧患意识是成熟的表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是被历史反复证明的真理

我们相信,在新的历史时期,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的长征精神,将激励中华民族实现伟大的振兴!

弘扬长征精神走好长征路心得体会篇2

雄关漫漫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题记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尽管时光易逝,犹如白驹过隙,可那人、那精神是不变的。曾经历史课上,听过老师讲遵义会议,但并无强烈的情感。可今天看了影片后,竟不知,红军当年长征是如此艰难,革命形势是如此恶劣。其中有几幕,可谓看得我叫百感交集。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可如今,不怕远征难的红军们被“反革命”捆住了手脚。相信反革命大家是明白的。正是因为它,才让有想法、有策略的--下了指挥台,被人说成“在担架上动弹不得”。正是因为它,才让一心向国、赤胆忠心的秋紫烟被人禁锢,想寻死自了。给我最大触动的,便是方云霄营长的一句“多说了一句话就成了反革命,荒唐!”

当然,让我最钦佩、最煽动内心的,是--管他的敌人蒋介石客气地称为“蒋先生”,这是最出乎我意料的。这也是作为一位领导人,最难能可贵的。当我看到这一幕时,眸子间似乎略过一丝惊叹与佩服。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与瞿秋白辞别的那一幕总在我心中挥之不去。在那西风烈的傍晚,瞿秋白手中拿着一双草鞋,对--说:“穿我的鞋,走你自己的路。”这不禁让我感慨现如今那所谓的情意,让我在人世浮尘中看透了那真真假假。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红军们像骑着汗血宝马一般,无畏的冲在危险前面。即使脚下是万丈深渊,眼也不眨就大步跨过。浪淘沙,渡过泸定桥,铁索飞云空,浪涛汹汹,泸定桥横高峡中。我记得他们是二十二人,却在两个小时内飞夺了泸定桥,穿过了那片黑暗的枪林弹雨。因为他们明白,是不能让胜利的喇叭声咽然与长空的。

“喇叭声咽,情意浓浓,聚而散之。”可幸的是,红军们冲破了乌云闪电,相聚在那光芒之路上。但相聚中总有分离,秋紫烟与方营长在刚聚首时,便又“聚而散之”。随着方云霄的离去,只听一声枪响回荡空中,方营长便永远倒在了那金灿灿的麦田中。我的心不禁隐痛,那是一种揪心的痛,看着秋姑娘那泪水潸然而下,我的眼眶也无意间红了。

这部影片不仅仅是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取得的胜利,更是让我们记得曾经那段艰苦的岁月,让我们铭记革命烈士的光荣传统,“当年抢英雄,敌军重重,红军冒死建奇功。而今又踏长征路,山河峥嵘。”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要将“长征精神”延续到我们的学--和生活当中,争做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弘扬长征精神走好长征路心得体会篇3

1934年10月21日中国工农红军开始了伟大的长征。中央红军在毛泽东等的指挥下,灵活机动,英勇作战,在川黔滇等地迂回曲折地穿插于敌方重兵之间,歼灭大量敌军。四渡赤水,南渡乌江。佯攻贵阳,奔袭昆明,抢渡金沙江,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取得了长征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而后又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先后在陕北、甘肃完成了三大主力的会师,标志着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结束。

我们党领导红军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熔铸了光照千秋的长征精神。长征精神集中反映了我们党为实现崇高理想而不懈奋斗的政治本色,集中体现了我军排除万难走向胜利的特有优势,集中展示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伟大品格。研究中心党总支要求我们认真学习长征精神,领会长征精神,并将其用于指导我们的工作。程主任强调,学习长征精神就是要居安思危,努力学习,创新工作,为冶金渣综合利用工作作出贡献。

居安思危,不是一个危言耸听的口号,而是根据我们工作实际所作出的重要指示。老一辈革命家用鲜血和生命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和平稳定、幸福的新时代。然而正是这种安逸的生活环境消磨了我们的毅力,这种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心态消磨了我们自己的吃苦耐劳的能力。实际上,我们正处于建设社会主义全面小康社会的征程中,前途的艰辛与风险我们无法预知,我们急切需要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长征精神。

从我个人角度来说,我对自己的要求不够严格,满足于现状。这次研究中心组织的长征精神的学习活动,不仅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而且教导我们要学习长征精神。因此我们需要反思,在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真的有必要发扬长征精神。我们要汲取当年红军战士长征精神中的精华——惊人的毅力,坚定的信念,吃苦耐劳的决心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所以我觉得在安逸稳定的生活中,我们更应该坚定自己的信念,克服自身的惰性,寓长征精神于学习中。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革命队伍为我们创建了新中国,创造了幸福生活,我们现在有责任接下前辈们手中的接力棒,担当起建设祖国美好明天的责任,努力完成历史赋予我们的庄严的使命!

居安思危,创新工作,重点在创新工作。伟大的长征实际上是一成功的规模空前的战略转移,是我们党军事理论的创新。长征的胜利终于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前进开辟了道路。

长征是独立自主、开拓创新的伟大胜利。创新是国家发展的灵魂,是推动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强大动力。当前,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面临着许多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我们可以回顾冶金渣公司的发展建设历史,实际上也是一次技术上、思想上伟大的创新。冶金渣公司经过几十年的努力,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终于使十里渣山变成了园林式的工厂,使为钢厂倾倒废物的倾倒地变成了拥有几千人工作的环保型企业。

我们研究中心也是深刻领会了长征的创新精神而不断发展起来的单位。研究中心的前身为冶金渣公司分流性的部门——开发分公司,当时各个部门下来的人员都集中到开发分公司来养老,工作秩序混乱,人心涣散。研究中心的成立彻底改变了这种状态,研究中心领导创新工作,根据公司发展的需要,并结合各人实际的情况,对原开发分公司的原有组织机构进行了重新整合和划分,突出了项目开发和质量检测的职能,为公司领导的正确决策提供依据,同时根据公司领导的指示,承担了公司战略研究的职能。这种创新性的工作使研究中心焕然一新,改变了研究中心被边缘化的局面,同时也为研究中心的职工的发展创造了广阔天地。

我自己作为一个从事冶金渣研究与开发的技术人员,也需要创造地开展工作。冶金渣的利用是一个很复杂的课题,涉及到冶金渣的处理、加工和利用等多个环节。鉴于目前冶金渣特别是钢渣利用率一直在低位徘徊,我们分析其原因主要有几个: 1)钢铁生产技术的提高和发展,钢渣成分日趋复杂,难以利用;2)钢厂的扩能导致钢渣总的产量逐年增加,钢渣的综合利用率逐年下降而且综合利用技术发展不平衡,高附加值的利用途径不多;3)钢渣利用率低的原因是富矿冶炼后对原料要求严格,钢渣中含p、si高,给钢厂带来成本增加,难以返回烧结;4)钢渣热焖粉化技术推广困难,导致钢渣性能不稳,难以在建材上大规模使用。因此我们需要认真研究钢渣前期粉化技术,不断研究并尝试钢渣新的综合利用途径。

一次改变中国人命运的伟大征程已在人们的评说中去过了半个多世纪。然而长征所赋予的力量,一种因历史而越发令人臣服的力量,却让我们不断思索,不断总结,不断努力,不断前进。处于和平幸福年代的我们虽然并无法深刻体会那种革命情怀,但是通过理解长征精神,我们学会了坚强,也学会了坚持;学会了谦让,也学会了团结;学会了节俭,也学会了严谨。我们应该居安思危,好好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继承和发扬先辈的精神,更加努力地学习,不断充实提高自我,创新性地工作,以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弘扬长征精神走好长征路心得体会篇4

成为入党积极分子已有一年的时间,在这一年中,我始终都以一个党员的身份来要求自己,思想上与党的先进性保持一致,行为上积极实践各种各样的活动,努力提高各方面的才能。我很高兴在党即将到来的95岁生日之际谈一下我的个人感悟。

20xx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xx周年、长征胜利xx周年,也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回眸历史,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以一个先进的,崭新的正当的姿态登上中国的政治舞台,他带领中国人民胜利的走过了革命,建设,改革95年的光辉历程,95年来,党始终以先进性建设作为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使自己一直保持着勃勃生机,奋发向上的朝气。历史的一再证明,一个不断追求真理,善于与时俱进,用于理论创新的党,必定是一个先进的党,一个大有作为的党,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中国共产党必将带领全国人民谱写出更加动人心魄的壮丽 篇章。

在共和国的年轮上,我们渡过了漫漫的95年历史长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95,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共,凝聚了 13亿多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业绩,这是实践探索的95年,是阔步前进的95年,是辉煌胜利的95年,我们送走了一个95年,并将迎来又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我们从昨天走到今天,又从今天走向明天,今天,是历史的交叉点,也是历史的大看台,在这个历史交叉点上,以深邃的历史眼光,既回头看看我们是如何创造光辉的过去,又向前看看我们该如何开辟美好的未来,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步子走的更快更坚实。

95年来,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领导中国人民冲破重重难关,夺取了革命斗争和经济建设的一个又一个胜利。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领导全国人民改革开放,奋斗进取,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取得了举世闻名的成就。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全党工作中心向经济建设的转移实行改革开放,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逐步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国家生产力迅速发展,中国由落后走向繁荣,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历史,是一个绵延不断的过程,是不能割断的。历史承载着我们的过去,蕴含这对于未来的启迪,中国人民正在从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这就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这个历史过程既有阶段性,又有继承性。过去的95年我们有成功也有失误,有顺利也有曲折,有经验也有教训,这一切都必须认真加以总结,总结,要提倡实事求是的态度,即冷静的看待过去,客观的评估的是,辩证的判断是非。总结,又要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既往的时间进行认真的审视,思考,分析,下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真功夫,努力探索一切经得起时间和历史检验的内在规律,这样,才能有助于我们吸取历史的养分,提高认识能力和时间能力,在今后工作中增强自觉性,预见性和主动性。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全部历史证明了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发展才是硬道理,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在发展,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又要发展,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总的来说,我们党在发展问题上是经受住了历史和时间的检验的,我们党经历了长期的曲折探索,通过科学总结正反俩方面经验,终于确认中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简短,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并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但是,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蓝图的上,还有许多风险,挑战和考验,无论怎样,我们都要在发展中解决问题,都要在坚定不移的依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的发展中,在坚定不移的推进改革开放的发展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精神,不断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打牢党的执政基础,不断把党的前进性建设推向前进。

在这建党95周年、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我觉得是时候说了。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95年的磨练,95年的奋斗,95年的操劳,您辛苦啦!您的光辉业绩将永载史册,也将永远印在我的心中。生日到了,送上我最诚挚的祝福,祝您永葆青春,繁荣昌盛!

学习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心得体会范文篇2

二万五千里长征,举世瞩目,彪炳史册。我们记忆长征,是为了汲取智慧力量;我们不忘初心,是为了继续前行。推进强军兴军实践,需要从走过的每一段路上,接过那些照耀我们顺利前行的火炬。

一、信仰与忠诚

人类有三种关系:人与物的关系,产生自然科学;人与人的关系,产生社会科学;人与自己的关系,产生宗教和信仰。有信仰的人什么样?我们现在还能看到__烈士临刑时的照片,披着一件破旧的棉大衣,戴着铁链,目光透着刚毅。他用自己的头颅,换取心中那坚定的信仰。这就是有信仰的人。

共产党人应具有这样的信仰与忠诚。从甲午战败,到红军长征胜利,再到抗日战争胜利,短短几十年时间,还是那个种族的人,还是靠简陋的装备,为什么会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许多人在追问。其实共产党人从登上历史舞台那天起,就把这个谜底鲜明地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上。党领导的红军将士用信仰与忠诚,给了世界这样一个奇迹。他们都坚信,自己是一个伟大事业的奋斗者,都坚信中国革命一定能胜利。漫漫的长征途中,信仰比阳光、水和粮食更重要。正是心中怀着不灭的火炬,他们才像种子一样生根发芽,并最终绽放了整个春天。

信仰与忠诚靠行动来诠释。法国思想家罗曼·罗兰讲:“信仰不是一种学问,而是一种行为,她只有被实践的时候,才有意义。”长征就被所有的红军将士赋予了这样的意义。大渡河铁索上匍匐前行的勇士,草地里用自己的身躯为队伍铺路的烈士,雪山上把石头装进口袋冒充干粮的战士,他们用鲜血、用生命,诠释着什么叫心中的信仰,什么叫追随的忠诚。

理想仍在远方,路途依然艰难,前行需要力量。强军兴军的伟大实践,需要我们这一代人,传承红军将士的血脉,用具体行动续写这种信仰与忠诚。

铸牢信仰与忠诚的理论根基。理论上的清醒,决定着信仰与忠诚的坚定。当前,我们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学习领会好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做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对设计的强军兴军路线图坚定不移。

牢记信仰与忠诚的核心内涵。对于人民军队来说,信仰与忠诚最核心的,就是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这个永远不变的军魂。在这个问题上,不管在什么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都不能有丝毫的游移和动摇,必须坚定对党中央、中央军委和的高度信赖,坚持军委主席负责制,确保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要不断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全面彻底肃清郭伯雄、徐才厚流毒影响,做到在理想信念上忠贞不渝,在价值追求上执着永续,在方向原则上立场鲜明。

践行信仰与忠诚的庄严承诺。要把对党的忠诚与追随,写在踏石留印的每一个脚窝里。切实把党员领导干部的标准树起来,做一个名实相符的老实人;把知、行统一在自己的行动中,做一个身体力行的战斗员;把慎终如始贯穿于事业的追求中,做一个持之以恒的耕耘者。

二、重生与动力

长征的胜利,使党领导的工农红军犹如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特别是长征路上的思想解放和大胆创新,使党和红军获得了重生的动力源泉。推进强军兴军实践,同样需要这种动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重整行装再出发。

长征,绽放着思想解放的光芒。人的头脑就像降落伞,只有打开,才能起作用。思想和观念一旦被束缚和禁锢,带来的后果无疑是灾难性的;而一旦得到解放和更新,焕发出的力量,便是无穷无尽的。第五次反“围剿”期间和长征初期,曾因无法摆脱苏联经验,以及理论和观念上的束缚,导致苏区和红军的重大损失。遵义会议的召开,使红军重新走向正确的道路。“走”与“打”相得益彰,战斗力勃然迸发。思想一解放、观念一更新,天翻地覆。

长征,充满着大胆创新的活力。重生的最大阻力,来源于陈旧的思想、习惯的阻碍、利益的羁绊;重生的最大活力,在于不断自我纠错、革除自身旧弊的大胆创新。长征的胜利,归功于党领导红军,在思想理论、路线方针、战略战术、指挥方式等方面的一系列创新。正是有了这样的创新,克服了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战胜了张国焘的分裂主义,摆脱了国民党上百万军队的围堵,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

推进强军兴军实践,是军队在新形势下的浴火重生。完成这样的重生,需要弘扬长征精神,向思想解放要动力。在思想深处、灵魂深处,进行一场革命,寻求思想上的大解放,观念上的大更新。我军有过辉煌的历史,我们要从过去的光环中走出来,打破传统习惯束缚,拓展思维空间,提升思维能力,跨过强军兴军路上新的“雪山”“草地”。

向革除旧弊要动力。推进强军兴军实践,要有敢于向自身开刀的非凡胆识和勇气。严酷的现实证明,只要是私利,终究会被打破。不被自己打破,就被别人打破。今天不打破,明天必打破。我们要以壮士断腕、刮骨疗毒的魄力,冲破个人利益、部门利益的藩篱,以更开阔的视野、更宽广的胸怀、更坚决的行动,打赢改革强军这场攻坚战。

向大胆创新要动力。强军兴军之路是创新之路,没有可以模仿的定式。创新,还要追求自主、原创,敢于标新立异。想别人没有想的,说别人没有说的,做别人没有做的,不是跟在别人的后面亦步亦趋。今天,是一个让人思想的时代,迫切呼唤一批又一批思想者深入思考。我们每一个人,哪怕只有一点点思想火花,都可能燃起熊熊燎原之火。思想火花多了,前行的路就亮了。

三、责任与担当

目标引领方向,目标牵引责任。目标的高远,决定责任的重大。红军长征,不仅是摆脱敌人围追堵截的战略转移,更是红军将士高举北上抗日旗帜、挽救中华民族于危难的历史担当。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大目标、大追求,才有长征路上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翻越夹金山、跨越毛儿盖。这样的血性担当,把“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抒写得这般豪迈。

伟大的时代总有伟大的思想作支撑,伟大的思想又总是由伟大的变革者付诸实践,从而成就了这个伟大的时代。当年的两万五千里长征路,是全体红军将士用双脚,一步一步量出来的,今天的红色江山,是先辈们用鲜血和汗水,一点一滴浇灌出来的。历史总会以传承的方式,记住伟大的思想者,更以雕塑的方式,记住伟大的实践者。

长征的伟大,还在于她锻造了一大批掌握战争规律、具有高超指挥艺术的将士,构筑了一个人才高地。正是这些高素质的人才,奠定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成就了那个时代所赋予他们的责任。

强化目标责任意识。当前,我国正处于由大向强的关键跃升时期,军队处于由打赢传统战争向打赢未来战争的重大拐点。越是在历史转折的重要关头,越需要勇立潮头、劈波斩浪的弄潮儿。要有吞吐天地的大气魄,敢于设想我们的远大目标,勇于追求远大目标,因为我们所承载的希望,往往比自己认识到的,还要深远、还要重大。要有干成事业的大追求,把自己的人生价值,体现在强军兴军实践的每个具体行动中。

锤炼强大执行力。没有强大的执行力,再完美的顶层设计、再宏伟的目标,也只能是一纸空文。有了目标,更要有真抓实干的行动,要有不怕困难的韧劲,要有抓铁有痕的有效落实。锤炼强大的执行力,最核心的是思想同步,做到思想统一、听令而行;最要紧的是从政治表态转入实际行动,特别是推动战斗力标准真正落地;最关键的是作风务实,看长远、补短板、打基础,善作善成。

提升打赢素质本领。肩负起强军兴军的重任,需要我们再经历像长征那样的“磨难”,淬炼出一大批素质高、本领强、能打胜仗的指战员。我们的能力素质,还难以适应强军兴军的新要求。没有认识到差距,比存在差距更可怕。只有认识到本领恐慌,把自己逼到墙角,才能置之死地而后生。要想改变世界,首先改变自己;只有改变自己,才能改变世界。

长征胜利已经80年,她留给我们的,是融入我们血液的,那份信仰、那份忠诚,那份执着、那份担当。我们坚信,即使再过80年,后来人追忆起前辈走过的长征路时,同样会记忆起我们这代人的信仰与担当。

弘扬长征精神走好长征路心得体会篇5

遵义,是每一位共产党员都铭记于心的红色革命圣地。红军纵横万里,最关键的会议、最重大的转折、最神勇的战斗、最恢宏的辞章,都成就于遵义这片土地。在遵义会议纪念馆里,陈列的一幅幅历史图片、一件件珍贵实物、一行行史料文字,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无所畏惧的牺牲精神,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人不怕牺牲、不畏艰险、艰苦奋斗的伟大革命精神;在红军山烈士陵园,我们向革命烈士纪念塔敬献了花篮,在烈士纪念碑下,仔细聆听了有关邓萍烈士的英雄事迹,为革命烈士不畏强敌视死如归的精神深深感动;在枫香镇,大家在习总书记曾经与乡亲们谈心的地方感受小镇翻天覆地的变化和乡亲们致富奔小康的智慧和勤劳;在苟坝会议纪念馆,我们认真聆听了遵义会议重要组成部分——苟坝会议详细情况的介绍;在茅台镇,我们参观了当年红军四渡赤水中第三渡的茅台渡口,仔细聆听了四渡赤水的历史始末和毛泽东同志如何运筹帷幄,将红军困局转危为安的精彩故事……

在此次培训中,通过专题授课、聆听红色故事会、参观革命旧址等方式,让我有了与遵义会议历史、革命先烈和英雄事迹亲密接触的切身体验,让我深刻认识并感受了遵义会议精神的广阔内涵,更加深入了解了我党我军的早期革命斗争历史,从而加深了对中国共产党革命奋斗史和伟大精神的认知与理解。

逝去的是硝烟,不灭的是精神。在遵义接受的红色教育,将激励我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遵义考察调研时的讲话精神,用遵义会议历史经验指导工作,以扎实的工作成绩和务实的工作作风助力法治建设,以实际行动告慰长眠在祖国青山绿水间的烈士英魂。

弘扬长征精神走好长征路心得体会篇6

长征(1934年10月--1936年10月),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共产党领导的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方面军分别从各苏区向陕甘苏区的战略撤退和转移。其中红一方面军行程为二万五千里,因此长征又常被称作二万五千里长征。1934年10月10日晚6点12分,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率红军主力五个军团及中央、军委机关和部队共八万六千人,分别自瑞金地区出发,被迫实行战略转移,从而开始进行红军打败国民党的转折点。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七百多座县城,红军牺牲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其间共经过11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二万五千里长征,一次改变中国命运的征程已在人们的评说中过去了大半个世纪。回首风雨来时路,漫漫征程,说不完的艰难困苦,道不尽的严峻险阻,但是无论什么样的艰难险阻,都阻挡不了红军们向前迈进的步伐,都阻挡不了他们要改变中国命运的信念。他们利用自己的两只脚,长驱直至两万余里,纵横11个省。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大雪山,攻占腊子口……二万五千里长征路,二万五千里血与汗谱写着一曲动人的壮歌。他们排除万难,经历了九死一生的激烈战斗,战胜了任何人都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他们在一条布满荆棘和鲜血的道路上一步步艰难地走来,走向了光明和胜利。1934年至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以血肉之躯谱写了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英雄史诗,二万五千里长征,它那传奇式的牺牲和坚韧不拔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赖以成功的基础,它激励着一个有十多亿人口的中国朝着一个梦想前进。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举世无双的壮举,它像一条永远铭刻在地球上的红飘带,成为人类坚定无畏的象征。

回首向来风雨路,如果没有长征的胜利,哪会有抗日战争的胜利?哪会有新民主主义的胜利?哪会有我们充满生机的活力,欣欣向荣今天? 一段岁月,波澜壮阔,刻骨铭心;一种精神,穿越历史,辉映未来。一面旗帜引领一支队伍,一种信念点燃一把火炬。时间不会磨平记忆的棱角,我们不会忘记这段历史。

时光荏苒,转眼80年过去了,长征得的故事或许被时光冲淡,但是长征的精神,却一直照耀在中华民族的大地之上。作为当代的人血青年,我们应该报复伟大的理想——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这也是一次充满艰辛的“新长征”,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大力弘扬与继承长征精神,艰苦奋斗,努力创新,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锐意进取,自强不息。将一身热血投身于报国之行,扬起长征精神的旗帜,乘风破浪,将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让中国昂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jianligu.com/redian/xinde/2557x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