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简历谷 >

热点 >心得体会 >

找问题心得体会7篇

找问题心得体会7篇

每一次写心得体会的时候都不能随便应付,要知道心得体会也是别人认识我们的方式,心得体会的内容是一定要深刻积极的,这样才会给读者带去动力,下面是本站小编为您分享的找问题心得体会7篇,感谢您的参阅。

找问题心得体会7篇

找问题心得体会篇1

著名作家刘心武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一个人的心态,犹如一条线,而人身上的优点,就像一颗颗珍珠。良好的心态会将珍珠穿成一串美丽的项链;而一条脆弱的线,会使珍珠散落在地,失去价值,”的确,优秀的心理素质是一个人所有素质的基础。目前高校大学生心理障碍患病率呈上升的趋势,在大学生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维护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已是学校教育所面临的无法回避的现实课题,应势在必行。

一、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1)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如何指导大学生在观念、知识、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尽快适应新的要求,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需要研究和解决的新课题。

(2)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有利于培养他们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自知、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更好地适应我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复杂的社会形势,成长为具有较强的心理适应和心理调节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优质人才。

(3)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直接的作用,是整个素质教育的心理基础,同时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是高校德育理论教育和高校德育实践教育得以整合与实现的基础与桥梁,只有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确保了高校德育内容的完整性,才能进一步实现高校德育方法的科学性和效果的有效性。

二、当代大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

大学生是特殊的一个群体,心理健康问题是他们成长过程中影响最大的问题之一,当前大学生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心理问题:

(1)大学生生活适应性差。我们强调大学生生活要“自觉、自律和自省”,“自己事情自己做”等,往往不少学生在进入大学后,不能较快适应大学学习生活等,在学习方面,存在被动学习现象,无法较快的拜托中学“逼学”、“填鸭式”学习思维,形成主动学习习惯;在生活方面,衣服裤子、床单被罩请人洗。且现在多学学生都是独身子女,父母怕孩子受苦事事包办,学校老师“宠着”,一旦在学习、生活和感情上遇到一点波澜,往往显得无所适从,甚至怀疑自己。

(2)追求怪异,讲求独特。“90后”大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并没有能够供其进行参考和一起成长的伙伴,所以通常喜欢跟着时代潮流,现在的“哈韩”,“哈日”现象使“90后”盲目跟风及模拟的问题越来越严重。90后大学生有着很强的独立意识,因为这一代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大多是父母来包办他们的一切事情,自己洗衣服和做家务的次数很少,经济以及日常事务方面都过分的依赖父母。

(3)社会交际能力薄弱。当前进入大学的都是90后学生,面对的是新的室友、同学和老师等,由此形成的同学、师生和异性关系让很多学生极不适应,有的学生一直在父母呵护下长大,从未离开过,不懂得如何去关心别人,帮助人,生活在自我闭锁的世界中,没有倾心交流的知心朋友,遇到问题时无人可诉。

(4)承受挫折能力弱。“90后”大学生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使他们成长的道路变得更加顺利,他们的成长被赞扬和呵护不断的围绕着,优越感太强,在他们的世界里充满着阳光和笑脸。但是这样的成长经历使这些“90后”大学生们的心理太过脆弱,不够坚强,一不小心就会丧失信心,严重的情况会导致他们形成厌世的情绪。笔者在本院校系对于“对待挫折态度”的调查,经过调查的100名“90后”新生,在遇到挫折后希望“总结经验,重新来过”的人占73%,大部分“90后”大学生心理素质过差,没有足够强的抗挫折能力。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途径

开展新时期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正确对待“90后”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每个时代的青年都具备自己独有的特点,社会、家庭、个人以及学校的共同作用促使着这些特点的形成。在对待“90后”大学生表现出来的特点时,应该持有一颗平常心,对他们的特点进行适当的利用,针对他们的特点设计出适合他们的教育形式。首先应该对他们身上存在的共同特点予以承认,然后站在他们的角度去看待和思考问题,对他们的行为和态度加以理解,因为只有了解了他们才能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加强课程建设,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按照贴近当代90后大学生的心理、贴近大学生的生活、贴近大学生的实际的原则,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必修课程和多元化的相关选修课程。课程设置和内容要有针对性和实践性,心理健康教育要贯穿大学阶段教育的全过程,分年级和专业有所侧重。例如,一年级主要是适应、自我和学习心理辅导,二年级是交往、情感和恋爱心理辅导,四年级侧重于就业和成才心理辅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不能再是一般的心理学理论传授,要有活动性、互动性和体验性,还要有针对性、趣味性和艺术性。

(3)开展心理辅导和健康咨询工作。高校要重视开展大学生心理辅导和健康咨询工作,要积极创造条件面向全校学生,通过个别面询、团体辅导、心理行为训练、书信咨询、电话咨询、网络咨询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向大学生提供经常、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性。按照相关编制规定合理确定高校心理辅导教师人数,建立一支由专职人员、兼职人员、教师和学生心理辅导员多方面联合组成的工作队伍。在班主任、辅导员和学生工作队伍中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常识与技能,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化水平。争取校内外心理健康教育专家的支持与指导,建设一支以少量精干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职相结合、专业发展背景互补、多学科人才融合、专业综合素质较高、人员相对稳定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队伍。加强专业学习培训,把心理健康师资培训工作纳入学校总体培训计划,鼓励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采取自学、函授等多种方式,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专业资质,同时尽快解决从事此项工作教师的工作量与职称评定等实际问题。

(5)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学校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外部条件,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可以使大学生感到轻松、民主、和谐,保持良好的心态,还可以使他们有一种归属感,心理上有所依靠。良好校园文化环境的营造还要动静结合,并辅之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以便形成一种和谐、奋进的群体心理氛围,使大学生处于一种积极的影响之中,促使他们的精神世界更丰富、更健康,最大限度地减少心理应激和危机感。

(6)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应将高校的心理素质教育同社会实践相结合,帮助他们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增强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在社会实践中,对一些不良现象给予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辨别是非的综合判断能力、承受挫折的适应环境能力。

总之,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时代和社会全面进步对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艰苦而长期的任务,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专业技能,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个性的和谐发展。

找问题心得体会篇2

媒体技术的广泛运用,使教师成为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师不再是以往的知识传授者。而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能力的培养者。

教师是如何地进行多媒体教学环境下的教与学的呢?也就是说他们是如何进行信息技术课程化以及完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互动性双向整合?学生也不例外,他们是如何完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学习的呢?在我查找的有关于信息技术与某个具体的学科的教学设计资料中,无非都是涉及到了九大教学法。但我觉得不仅仅只经过了创设情境、教学过程、评价、总结这几个步骤,教师在完成多媒体教学环境下的教与学的全过程必须得包括以下几个方法:

1、教师的教学活动步骤

一、师利用网络备课,熟悉内容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它设计的教学内容不仅限于传统教学中教师传授单一的教材内容,而是要涉及到与学科知识相关的社会、生活、技术等知识。再者,如今它是通过多媒体来进行教学,教师要尽可能地利用这一大资源来备课,虽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方式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但它的基本目标始终还是为了学生掌握综合知识。因此,教师利用网络备课,筹备了很多有关知识,才能引导学生去学习。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人类学习的过程不是被动地接受外界刺激的过程,而是外界刺激与人的内部心理相互作用的过程。利用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工具,让它充分发挥声、电、光、影、形、色等多元素的功能。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和网络资源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地参与此情境下的建构知识活动。

例如:芙蓉区育才小学的陈律严老师的一堂语文课《颐和园》的创设情境的手法是:在导入新课前引入了一幅对联:“烟景学潇湘细雨轻航暮屿,晴光总明圣软风新柳春堤。”其中涉及有潇湘的“细雨轻航”,又有杭州的“西湖”的新柳春堤,同时,他利用多媒体环境在屏幕上显示了一幅幅的景观图,并且还配有声音,进入了新课的学习。学生被这一幅幅的图片所吸引住了,都想探索,浏览这美丽的地方,都想尽快地了解、知道这迷人的地方的历史背景、地理位置等。可见,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信息技术提供学生图、文、声、形等融为一体,多种感官的接触,使学生迫不及待地探究知识,产生学习知识的欲望。显而易见,创设情境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条件。

三、多种教学方法结合

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的教学实践中,着眼于学生的利益角度,它的教学方法有以下几种:讲授教学法、示范教学法、同步教学法、探索教学法和任务式教学法等。这些方法是根据学科的内容来选择的。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学习者的特征来选择教学方法,往往单一的教学方法可能会不完全达到所要求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师要切当有有机地把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各种教学方法之间并非独立应用于课堂教学中,而是根据教学内容,在同一堂课中不同教学阶段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一位学生收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四、质疑启发,培养创造性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积极地创设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不断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此处可以从很多纬度进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比如,根据学科特点:

①增加益智类的游戏,来创设问题,既以“趣”促思;

②鼓励动口,以“言”促思;

③操作实践,以“练”促思;

④搭建“脚手架”。

五、让学生课堂演示操作

为了培养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掌握知识以及技术,教师有必要地在一堂课中给学生演示操作的时间,让他们亲临其境的感受当教师的滋味,同时巩固已学知识,而且还掌握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这岂不是两全其美?既掌握了技术又掌握了理论,这样也有利于教师对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了解。这也是从实践中学习的一个体现。

六、迁移创新,扩展知识面

不能让学生局限于特定情境的问题解决,要能脱离这一特定的情境发展他们的知识迁移能力,要做到学以致用。对知识的迁移和运用的能力是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让学生具有融会贯通地运用知识,灵活地迁移知识的能力,才能在今后的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中有所创设、有所作为,实现学习的价值。因此,教师在学生掌握了学科内容达到了某种程度,尽量地涉及到多方面的知识。比如,对某个主题的探究,教师可以从不同的纬度来提示学生,使他们的想象力丰富,不仅限于某个特定方面,充分发挥创新能力,因此,他们可以从多角度地把事物联系起来,不仅仅只懂得这个主题的本质问题,还可以获得另方面的事物的情况,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且还可以增加他们的知识面。

七、课堂检测,巩固提高

不能以能否解决问题、获得知识作为最终效果的全部目标,但不是不需要获取相关知识和解决特定问题的能力。

因此,有必要对本节课的重点进行检测、巩固,这是目的之一;但同时更应注重在此基础上的提高,以适应不同情境下学生解决问题的需要,真正作到“触类旁通”。

八、拓展延伸,体现个体

不同学生的基础不同,能力不同,学习的目标和要求也应有差异。为满足不同学生学习的需求,同时更为加深对课本知识的深化理解,有必要系统整合相关的资源,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满足学生拓展提高的需要,体现个体化学习,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指导思想。

2、学生的学习活动

①预习

学生在课前要预习,明白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难点心中有数,这样听课会顺利些。这点也是教师经常要求的。我想当学生的也应该明白其具体的原因,在这里也就不详细的说明,然后可以对不明白的问题进行提前查询,也可以把他们记录下来,等到上课的时候,认真地听讲,这样就不会半疑半懂。

②网上阅读,自主学习

多媒体教学环境下的学培养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在上课的过程中,教师用问题来引导学生,让他们带着问题到网上自主学习,培养他们搜索信息、处理和加工信息的能力,使学生们在质疑后有的放矢地进行自主学习,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认知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索精神。学生们利用关键字查找相关知识的信息,认真地阅读,然后把要点记录下来,用来回答老师的问题,看自己的概括能力与对问题的认识程度如何,这样就可以知道自己的自主能力有如何,因此,可以不断地完善。

③协作讨论,合作学习

学生通过网上查询资料,扩大了知识面,但是往往只是个人的理解,考虑问题的范围可能会有限,认识事物可能会不透彻,因此,学生们要与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进行交流、讨论,对同质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探讨,分析问题,有助于他们对知识建构起新的、更深层次的理解,而且还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如何组织合作学习,如何听取别人的意见,态度应该怎样等一系列问题。比如,webquest这种方式就是体现学生们的合作学习能力,让他们分组,明确角色,明确自己的任务,进行资料的查询,然后小组讨论,总结问题。再者,学生间的认知水平参差不齐,学生间的合作学习可有助于他们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④亲身实践

某门学科,不一定都需要信息技术来完成,不一定都要到网上去查询,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去学习。学生可以通过亲身实践,去参观、考察或者实验来完成学习,这样既可以理论结合实践,通过动手操作去掌握知识,达到理性的认识,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对知识的认识不会停留在表象上,可能会进入长期记忆,这样的学习方式也是可取的。

⑤自我评价、反思、总结

学完某节课、某个知识点,学生要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自我的评价与反思,不一定等老师对自己的评价,可以无时地自己评价,可以从多方面进行,比如自己的学习态度、操作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处理信息能力等等,看看自己是否达到了自己定下的学习目标,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如果没有,应该进行自己反思,总结哪方面还没有达到目标,怎样做才能达到,并用于实践中,这样在自己脑海中总感觉到有一种动力不断的推动自己,因此自己自然而然不断地提高与完善,达到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

找问题心得体会篇3

?义务教育数学课标标准(xxxx年版)》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记得钱学森:“教育最重要的是培养具有创新思想的人才”,可见,数学课堂教学就是学生思维训练的体操。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该如何放慢教学的脚步?现将我的导师肖老师执教二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混合运算)》为例谈谈:

一、复习铺垫,快速训练思维。

这一环节教师出示了4道的计算题,即:(30-20)÷565-8×572÷(18-9)20+7×5,让学生独立完成,反馈时鼓励学生回答问题说完整的数学语言,训练学生的口算能力,概括能力,会概括混合运算(同级、不同级、有括号的)顺序,思维得到快速的训练,为学习新知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做好铺垫。

二、学习新知,慢速发展思维。

肖老师呈现例题(图文应用题)即:我们一共要烤90个面包,已经烤了36个,每次能烤9个,剩下的还要烤几次?让学生先学生仔细观察,收集信息,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请学生画图的来表示自己的方式思路,并结合自己的思路图说说想法,等学生完成后,肖老师在这请了4位同学上黑板逐步展示与大家分享自己的作品及想法,学生的构图都不够完整,表达思路不够清晰,但肖老师却耐心地倾听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最后得知孩子们对隐含条件的问题过度思维发展较差,当学生懂得把90个面包分成两部分(已烤和没烤),学生充分理解题意,教师灵活点拨,你们要想求烤几次,应先求什么?再求吗?学生再次列试计算,3个同学汇报答案,集体交流,有分步解决的,有综合算式解决的,有忘记标括号的等答案,学生不断地在说想法中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利用好错误资源,让学生更明白混合运算解题的策略,教师“慢”的教学艺术促进学生思维的训练、发展。

三、巩固训练,匀速发展学生思维。

本环节肖老师逐步让学生完成2道题(图文应用题),即:

(1)爸爸说:我们家原来有25只兔子,又买了15只,一共有8个笼子,平均每个笼子放几只?

(2)(图:有27人在操场做广播体操),同学们在做操,如果9人一排,可以站几排?提示:认真读题;思考题中的隐含条件是什么;独立完成;列综合算式解答并说想法(用语文的句式:先什么再什么)教师给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独立思考、讨论交流,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思维方法,反馈时,也多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结果显示答案相同,可解决问题的方法多种多样,创新思维得到了发展,实现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

找问题心得体会篇4

?心理学》这门课程对于我们每一位大学生来说是必修的科目,也是我们了解心理知识的所要走的阶梯,对我们了解人的心理尤为重要。

虽然我已经在老师的指导和教导下,学了这门课程大半个学期,还未学完,但我已经对心理知识的有关方面有了一定的了解,人的知识、情绪、行为、动机、感情等等都与心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人的心理有积极与消极,主观与客观、好与坏、高兴与悲哀……在现实生活中,一些现象令人愉悦,一些现象使人忧虑,美好的事物引发人的爱慕之心,丑恶现象惹人产人产生厌恶之感。人具有喜、怒、哀、惧以及自豪感、美感、理智感、自卑感等多种情感和情绪,而这些情感与情绪作为人对事物和自身的生活态度体验、构成了人类心理生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在课堂上,老师每讲到新的知识,都会耐心地指导,并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来授课,甚至还有一些比较经典的视频以指导我们,让我们掌握起知识的要点时容易理解和,使我们的思维能力得到拓展和提高,增加知识的“免疫力”,因为这样我们在记忆知识时更加牢固。有时在讲到一些重要理论时,还会出一些心理实验来测试我们的能力和心理素质的承受能力,这些课堂实验使我们感到十分有趣而且这样别具心裁的课也十分生动和形色,是我们学生所喜欢的,上课时不会感到枯燥乏味,能够引起我们的兴致,因为它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活跃课堂气氛,真正达到育人效果。学生在实实在在的活跃的生动的并且有一定新意的活动中受到教益和启迪,促进知行的结合。学生在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中,激发了感情,明白了道理,情理凝结,这也而况仪让我们了解自己的心理能力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是好还是坏,是强还是弱,是积极还是消极的,是高还是低,这都是我们需要去了解的,因为可以从实践中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

?心理学》是一门科学的课程,它是以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以及它们活动规律科学,更加是人类为了认识、摸透、掌握和了解自己而研究自己的一门科学,这主要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同时也考察人的行为、感情、动机,并且探讨心理现象与行为之间的规律性关系。有人说,心理是一种精神现象,它不具形体,难以直接考察和研究的。然而,人的心理与人的行为,可以了解人的心理。可以分为社会心理和个体心理。社会心理与个体心理是密不可分的。社会心理现象体现在个体心理活动当中,它离不开个体心理。但对个体而言,社会心理又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现实,直接影响个体心理的形成与发展。个体心理是社会现实在个体头脑中的反映,虽然属个体的主观精神活动,但其中包含着丰富的社会心理因素。

受遗传、教育、生活经历、职业活动和其他因素影响,不同的人的心理会形成各不相同的特点;在不同的时间或条件下,人的心理活动具有不同的状态。对于人类来说,人是个体的也是社会的,具有双重属性,即人作为个体而存在,又与周围的环境、与他人发生着不可脱离的关系,这说明了人的心理受着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影响。人的心理是无法脱离这两个关系而成为个体独立存在的,没有这两个因素的影响,人类是无法能透彻地了解和认识自己。特别是在这个日益发展迅速以科技和信息为中心的社会,人的心理和行为的方式和现象也会越来越复杂,因为这个社会就是一个复杂的个体而存在于这个世上,如果人类不能跟上和掌握它们之间的规律关系,就无法进一步了解人类的心理关系,也就不无法使人类在社会中得到提高,社会也不能以良好的姿态前进到一个美好的世界。正因为如此,这个社会中又多了一份职业,就是心理医生,为人类解决有关的心理问题和心中疑问,使人们有一个良好的心理以生活在这个社会中。

?心理学》对我来说是尤为重要的,这对我的心理能力和素质的成长缺它不可,我需要它剖析自己。但更重要的是我的职业,我的职业需要它,因为我选择的是师范职业方向。它是我们师范专业所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也是培养未来教师师范技能与职业素质的重要基础课。我通过心理学的学习,我可以了解到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变化的特点和规律,理解和掌握学校教育教学中各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规律,为以后的教育实践工作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应用,注意心理学基本理论与学校教育实践的结合、基础知识与应用方式的结合、现实需要与未来发展的结合,这在培养人才质量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学习了这门课程,丰富了我的心理知识,提高了自我认识的水平,我学到了很多我从未接触过的知识和问题,使我对心理的见识增长不少。随着这课程的深入,我对这门课程越来越有浓厚的兴趣了,而我也渐渐地发现并解决了我以前所疑虑的心结,并让我不断地完善个人,升华到另一个自我的境界。我觉得这个学习过程和学习时间都是值得的,因为我学到了以前不能学习也没有学到的知识。以后学习的过程中我还会更进一步理解和了解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我记得老师曾经说过,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心理医生,因为最了解自己的人就是自己,虽然有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说法,但不可否认的是只有自己才知道自己。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更要努力去学习心理学知识,了解自己,掌握自己,同学也了解到别人,对提高自己的心理知识、能力和素质至关重要,使我们可以成为一个科学心理、健康心理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就是对生活和学习有乐观的心态;有正确的自我主观意识;能很好地把握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同学们关系和谐,很好的融于集体;能很好的适应环境,对自己以后的人生道路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培养足够的人与人之间的亲和能力,有了好的品质,创造亲密的关系能力,提升心和心之间的交会沟通能力,只有这种亲密关系才能使我们心理成长,因为它是滋养生命的最佳营养。从今以后,我将不断的提高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同时也运用到实践中去,不断的学习成长,争取做到我好,你好,世界好。

找问题心得体会篇5

最近读了一些关于教师心理学方面的书籍。非常有幸拜读了周国韬先生的《积极心理学与教师心理调适》这本书,读完之后,令我感触颇深。为此,我表达如下几点自己对于这本书的理解。

这本书为人们学会积极的心理调节、形成乐观向上的心态提供了有益的知识和策略,掌握这些知识和策略对于从事教书育人工作的教师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积极心理学与教师心理调适》针对中小学教师的实际选取了部分有助于教师心理调适的积极心理学内容,因此命名为“积极心理学与教师心理调适”。我觉得非常合理。书中采用了一些心理测量工具和训练程序,这些内容要求我们学习者进行练习。并且有很好的平台对其内容进行辅导,以便使我们这些学习者更好地理解有关的知识,学会运用有关策略进行心理调适。

书中介绍了“学习能力感”概念、“习得性无力感”等相关内容。其实使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介绍的有关“习得性无力感”的研究成果,已经被纳入到积极心理学的领域之中。其中的情绪管理能力部分对于我们这些中学教师非常受用。情绪管理能力是指管理自己和他人的情绪,控制情绪表达方式的能力。情绪管理能力较强的人,一方面能够在适当场合表现出适当的情绪;另一方面也善于调节自己和他人的情绪。例如,在正式聚会当中,适当表达喜悦的情绪,在悲伤的葬礼上适度表达悲伤的情绪,在人际冲突中控制自己的愤怒情绪,善于调节气氛激发他人的积极情绪或者善于安慰他人的消极情绪。情绪管理能力由以下四种能力组成:对愉快和不愉快的情感保持开放心情的能力;根据对信息的判断和利用,成熟地进入或远离某种情绪的能力;成熟地觉察自己和他人相关情绪的能力;管理自己和他人情绪的能力。

这本书中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地方,我会结合书中的方法与实际情况来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感到他们真的需要我们,我们不仅是学生前行路上的指明灯,还是他们性灵的创造者,更是他们灵魂的塑造者。我会用适当的方法与他们交流,减轻他们的压力,同事缓解自己。希望我们在心与心的交流上,他们的学习,精神能更上一层楼。

找问题心得体会篇6

本次学习《问题分析与解决》,共学习了2天,课程的主要内容有:1、情景分析,2、原因分析,3、决策制定,4、计划分析。通过对思维的转变、改善行动、养成习惯,提升我们员工和队伍的素质和专业能力。培养我们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预见问题”的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预见问题”是管理人员“综合能力、领导力、决策力”的基础,通过对“什么是问题?这是谁的问题?问题是怎样产生的?产生问题的根源是什么?”这一思维模式的训练和面对问题应树立正确的态度。通过对如何有效解决问题的“原则、对策、措施、技巧、方法”等系统的学习,达到快速提高学员“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提升团队综合管理能力,提高工作能率。

通过本次学习,我学到了很多的知识,开阔了视野,发现了不足。付老师睿智、生动的讲解,为我打开了思维的大门。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当你面对问题时,没有面对问题的决心,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当今时代,知识是第一位的,思想是无限的,我们要转换思维,改善行动,养成习惯。把思想转变成行为,把行为养成习惯,行动不一定成功,不行动一定不成功。

这在我们的企业中更为重要,在工作中对我们的要求是行动,是思想的转变,思维模式的转变,从被动思维到主动思维。通过查找自身的不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与解决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存在的缺点,不足;加强各部门间的沟通与协作,避免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和不确定因素,把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和工作中的损失减到最低。通过思维模式的改变,工作的方式、方法的改变,更好的发挥个人的能力和作用。通过分析解决团队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改变我们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加强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加强协作,充分发挥我们员工的智慧和能力,强化我们的队伍,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和保证我们企业的目标的实现。

找问题心得体会篇7

古人云“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心怀大我,是一种大格局、大抱负。唯有如此,青年才能不迷惘、不畏惧,勇往前行。正如,一滴水,融入大海,才能激起最美丽的浪花。每一个青年的奋斗,汇入时代的洪流,方能凸显其价值。以“小我”撬动“大我”,是青年正确的奋斗方式。

“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大者”即是心有“大我”的家国情怀,先立“大者”,青年前行多远都不会迷失方向。城市的进步,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情怀,体现在千万个“小我”的幸福上,也取决于千万个“小我”的不懈奋斗。正是有一个个追梦人,一个个奋斗者,才让我们的生活走向美好。

青春是一段需要奋斗的时光。试想,如若没有奋斗的姿态,不能以“小我”撬动“大我”,如何面对困境与磨砺,走出坚实的人生步伐?历史上,许多优秀知识分子心怀“大我”,建立了彪炳史册的不朽功勋。钱学森、邓稼先等一代科研先驱,他们的青春充满了山河凋敝,却依然靠不懈努力为国家找到大铀矿,以“小我”推动祖国的发展。这恰恰说明,只有以“小我”撬动“大我”,勇于拼搏,才能绽放青春之光彩。

青春不只关乎自己,还连结他人。许多青年选择返乡创业,当起了“农创客”,带回增收致富的新点子、新技能,鼓了乡亲们的腰包,富了村民们的头脑;许多大学毕业生选择村官这一职业,无畏旁人的眼光,依靠心灵深处的“乡村情怀”,带着最初的梦想,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正是,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紧密结合,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理想,以“小我”撬动“大我”的奉献精神,使许多青年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在青春的画卷上肆意挥洒,诠释了以“小我”撬动“大我”的真谛。

近年,虽然我国经济社会事业加速发展,但也要认识到,当前我们在科技领域有很多关键技术尚处于“卡脖子”的境地,尤其在中美贸易战中,核心技术的缺失让我们处于被动的局面。显然,在这个充满挑战的新时代,也是广大青年朋友奋斗的机遇期,以“小我”撬动“大我”,才会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从而在新时代的使命和挑战中书写新的奋斗篇章。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广大青年只有以“小我”撬动“大我”,才会有海一样的胸怀,山一样的崇高。在奋斗中释放青春能量,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标签: 心得体会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jianligu.com/redian/xinde/24nw4.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