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简历谷 >

热点 >心得体会 >

《走出孤独》读后感最新范文

《走出孤独》读后感最新范文

 读完一本书除了能够复述主要内容以外,你对这本书的整体感想也要心知肚明。写读后感作文感想部分必不可少。以下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走出孤独》读后感最新范文,希望大家喜爱分享。
  
《走出孤独》读后感最新范文
 
一:
 
《走出孤独》是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所著的孤独十五讲,该书从人的社会性特点开始,认为人不同于其他动物,人必须群居。而人生活在社会中,人生的意义在于人必须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同时为他人做贡献。
 
该书十五讲都以这一论点展开,每一句话都如此真实,没有一点点浮躁,都是真知灼见,体现了作者严谨的工作作风以及对事物真实体验后的总结。该书从每个人的人生目标,社会感,孤独、虚荣、性格、伤感、家庭、儿童时期、自卑、优越感,人生的问题,分析人的方法进行阐述,以及孤独引发的犯罪,继而引发作者为预防犯罪所作的努力-----增强合作能力。无不感受到作者的伟大,感受到作者身为人类的一员认识到:消除犯罪这种人间悲剧,值得我们用一生去努力。人类中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卑。而“自卑是一种十分正常的情绪,是人类改善自身环境的原动力。正因为人类知道自己的无知,又对未来充满期待,才会努力探索自然、宇宙,科学才得以诞生和发展。可以说,一切文明都是在自卑情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就个人而言,因为自卑,我们才会努力超越自己,追求成功,实现自己。超越自卑的途径之一,是学会合作。没有学会合作的孩子,会陷入悲观和自卑情结之中难以自拔。在生活中,即使是擅长合作的人,仍然要在各种困境中辗转沉浮。没人能完全控制自己的命运,生命如此脆弱,必须终生努力。”
 
作者认为,人生中所有的问题都与社会有关,都体现在不愿意与人合作这一因素,这些不合作产生失败的环境,其实从孩子早年的家庭已经开始了。父母必须认识到这点,努力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是让孩子在以后的人生中远离一切人生问题和疾病的唯一保障。而当你有了一个有崇高的理念,一个崇高的孩子就是你对这个世界的贡献。总之,作为父母和作为正在培育孩子的父母值得一看。
 
 
二:

如果用一句话评论这本书的话,我想说,它可能不能帮你走出孤独。
 
在我看来,阿德勒劝诫人们走出孤独,却并没有说明如何走出孤独,甚至都无法说服读者为何要走出孤独。
 
阿德勒孤独十五讲可分为社会感、优越感、人生意义、孤独成因、性格成因等主题,每个章节中有占主导的主题,但又不完全独立。
 
主要相关章节:第一章,第四章
 
人是群体动物,需要在社会中生活,社会感是人的本能。
 
心灵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与社会生活相适应。我们只能站在社会的立场上来评价一种性格是好还是不好。也就是说,我们评价个人价值的标准其实是某个理想化形象的社会价值。
 
社会感是正确衡量一个人的价值和思想行为的唯一标准。
 
感想:
 
或许他人评价我们的标准是理想化的社会价值,可这是否就可以等同于真实的自我价值呢?
 
历史上有很多人都与社会疏离,甚至受到大众的排斥或迫害,这样就可以否定他们的价值吗?
 
主要相关章节:第三章,第十二章
 
人的共同目标就是追求优越感。一切主动行为都以安全感匮乏为动力,为的就是获得满足和安宁。
 
达成既定目标,可以让人获得优越感和成就感,这是创造人生意义、提升人格的主要手段。对优越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它是构成人的精神和思想的基础元素。
 
优越的目标不仅能出现在人生的有用面,也能出现在人生的无用面。合作是人类最明显的共同特征,是人类衡量一切价值和成功的标准;我们对理想、目标、行为、性格特征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它们一定要有助于整个人类。
 
感想:
 
人类的潜意识中根植着自卑,这一点我很认同,同时让我联想到了以色列历史学家Harari的《人类简史》。
 
人类走上生物链顶端的历史,相比整个进化史来说十分短暂,人类的本能中残留着安全感的深深匮乏,不得不追求社会认同和接纳,并努力适应环境,来寻求内心的安宁。这是我在吸纳了多个作者的思想后,对社会感和优越感的看法。然而,本能是需求优越感和社会感的根源,可是否这样就可以赋予它们正当性?来源于本能的需求就一定更好更正确吗?
 
主要相关章节:第二章,第十三章
 
阿德勒认为,人生意义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有好坏之分。个人的人生意义体现在他为群体做出的贡献上。只有为别人的人生做贡献,才能真正让自己重要起来。
 
人类的现实生活是由职业、社交和亲密关系这三种重要关系构成的。我们对人生意义的理解决定了我们会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缺乏社会感、缺乏与他人合作的能力会在这三个问题上遭受束缚和限制。
 
感想:
 
人生的意义这个命题哲学家们讨论了数千年都还争论不休,甚至是否存在都莫衷一是,阿德勒的观点是其中之一。
 
主要相关章节:第五章,第六章
 
阿德勒:孤独背后,是对人群的敌视。有遁世倾向的人,强化自己和社会的差异,是为了抬高自己的地位,获得崇高的优越感。有遁世倾向的人,通常都有强烈的焦虑感,来自对社会的畏惧,对人生阻碍、责任和义务的逃避。
 
阿德勒:过度虚荣的人,只关心自己,对于他人唯一的想法就是“他们是怎么看我的”。(贪慕虚荣的人)会找到一个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不受规则限制的特权位置,让自己不用参与主流的社会生活,然后用冷漠的和怀疑的眼神观察别人的生活。虚荣常常能使孩子从社会感中脱离出来,在一定程度上拉开和他人的距离。虚荣的人心里充满仇恨,无时无刻不在指责、控诉、批评和讥讽这个世界,没有任何事物能使他们满意。贪慕虚荣的人需要通过贬损他人来获得优越感。
 
阿德勒:缺乏社会感,人就会感到孤独。我们常说:“天才往往是孤独的。”其实,犯罪分子也是非常孤独的,只不过他们的孤独感把他们引向了人生的无用面,引向了犯罪的边缘。
 
感想:
 
喜爱独处可能不像叔本华说的那样好,但也不像阿德勒说的那样坏。
 
主要相关章节:第七,八,九,十,十一,十四,十五章
 
性格,是个体为了适应外部环境而表现出来的一种特殊风格。性格是一种社会概念,只存在于个人和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性格也是一种行为模式,个人通常以此为依据,来增强社会感、追求优越感。
 
性格是个人追求优越感的不同方式。
 
儿童时期的三种困境:缺陷(生理缺陷和贫困)、被宠坏、被忽视。可能会破坏孩子的可塑性,一种是自卑感的过度增强,另一种是错误的人生目标。
 
自卑情结是自卑感被夸大的结果。
 
乐观与悲观:
 
乐观的性格通常是心灵与儿童时期发展方向一致的结果。这种性格的人,能够勇敢地面对人生中的一切苦难。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以乐观和相对恣意的态度对待人生。
 
与乐观的人相反,悲观的人显然是教育失败的产物。童年的经历和记忆,使悲观的人产生严重的自卑情结,于是他们以后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会得出人生艰难、世事险恶的结论。
 
进攻与防守:
 
进攻型的人主要表现为激烈、豪迈的性格特征,如果他们急于向世界展现自己的能力,会把勇气变成鲁莽的行动,这恰好证明了他们已经是不安全感的俘虏。
 
失败会使这种人的性格转向另一个方向——防守。在遇到困难时,他们不再采取进攻的态度,而是以忧虑、戒备、懦弱来弥补安全感的匮乏。
 
几种进攻性性格:嫉妒、贪婪、憎恨。
 
情绪情感:
 
联合性情感:快乐、同情
 
疏离性情感:愤怒、悲伤、厌恶、恐惧、焦虑
 
联合性情感的滥用以及疏离性情感的体现都是个体为追求权力、优越感以及补偿不安全感所做的努力。
 
感想:
 
阿德勒认为:每个人都是完整的人格统一体,即使那些心理倾向于行为模式乍看起来截然相反的精神病患者,也一样如此。意识和无意识并不像人们通常认为的那样处于对立和冲突之中,事实上,两者向着同样的方向一起运转,而且两者之间也没有明确的分界线。
 
阿德勒对人格的看法似乎完全和荣格背道而驰。荣格认为,心理疾病的特征是人格的不统一。只有成人,而不是小孩,才能够将人格打造完成,整个生命都是超此一目标去成就。生命个体的最高度发展目标,他称之为“统一”或“统整”,是心灵不同要素的持久整合,包括意识和潜意识的,也可以说是跟精神分裂那种分崩离析状态截然相反的一种境界。
 
有很多人,在其他人看来,很好地融入了社会生活,可是他们并不能获得内心的安宁和幸福。甚至荣格的很多病人便是如此。我相信人格的整合,能够坦然地接受最真实和完整的自己是最高的发展目标。
 
总体而言,阿德勒(1870-1937))著于20世纪早期的这本书对我有所启发,懂得如何去直面内心隐藏的自卑、焦虑、虚荣。
 
由于距今久远,当年的主流价值观和对个人独立意识的思考似乎难以令现在的我产生特别深的共鸣。这本书本身也更像是一个专家和长者的告诫,没有采用特别清晰的结构和严密的论证,少了些许说服力。
 
从实用的角度看,或可以使读者对孤独产生一些警惕和思索,但恐怕不能帮助孤独的人走出来。
 
标签: 读后感 范文 孤独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jianligu.com/redian/xinde/1xkxrw.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