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简历谷 >

热点 >心得体会 >

徐志摩散文集读后感范文三篇

徐志摩散文集读后感范文三篇

在散文著作中大家最喜欢哪一本呢!那么在读完,你的读后感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本站为大家整理的徐志摩散文集读后感范文三篇,供大家参考。

徐志摩散文集读后感范文三篇

徐志摩散文集读后感范文

从志摩先生谈起,心中不由得为其感慨,他是一位具有一定影响性的文学家,也是一位对生活热爱的人。1921年开始长期的诗歌创作,后来读到的诗歌一部分来自这个时期,受英国唯美派诗人的影响,认为艺术至上。曾经写过不少优秀的作品,深受读者的喜爱。

《徐志摩散文集》是一部精选的散文著作,带给我的当然是少不掉的欣喜,每读一章都会深陷其中,过后便养成了闲余中的趣子。

其中印象最深的是“欧洲漫录”这篇散文,富有幽默感,又不失哲理性和语言刚柔并工的表达。让读者深陷其中,体会其中的情感。

对于托尔斯泰的书与人的看法及表达了他的人生观。对于莎士比亚的回信,更让读者了解他为人礼貌,性情温和的另一面。

可不幸的事情终究会发生,因从南京乘机去北平路途中,飞机失事遇难,他告别了自己光辉的一生。虽死犹荣,用在这样一位诗人身上,不容置疑。他的逝世是对文学历史上的一次深痛的失去,一位正处风华正茂的年龄,还没有结束的人生就这样画上了句号。

可他的一生是精彩的,在散文中,与泰戈尔的对话,相当的好,能与这样一位印度诗人如此联系,并与他环游亚洲,也不失为一种成就。并影响着徐志摩对于印度洋的恩情。

游历学习的志摩先生,写出了一批感人肺腑的散文,有对于环境,事物的描写,也有对于人与人之间感情的描写。

在我看来,他所写的是人所触的正常感受,只不过是他会用最准确,扣人心弦的语言描绘罢了,体会是深刻的。

如果世界上最后一本《徐志摩散文集》在我的手上,我该会是怎样的欣喜发狂啊……

徐志摩散文集读后感范文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再别康桥,再别志摩。熟悉的笔调还是难以让人忘怀。

《徐志摩诗歌全集》收录了徐志摩生前发表的《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和《云游》四部诗集,并整理了他的其它诗篇,合并为《醒!醒!》。诗人虽然轻轻的走了,但是他留下的作品却会永存于读者心中。

徐志摩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尽管他自己说:“在二十四岁以前,诗,不论新旧,与我是完全没有相干。”但他一旦拿起笔来,佳作便犹如山洪爆发一般涌现出来。作为新月派诗人的代表,徐志摩的诗作字句清新,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同时具有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色彩。他的诗就是一个五光十色的世界,而他那驳杂的思想也在这个世界中一一体现。他的诗歌写爱情、写生活、写景色、写人间疾苦。

这里引用徐志摩的诗:“但有人,比如我自己,就有爱落叶的癖好。他们初下来时颜色有很鲜艳的,但时候久了,颜色也变,除非你保存得好。所以我的话,那就是我的思想,也是与落叶一样的无用,至多有时有几痕生命的颜色就是了。”有着对自己思维方式的反思,人的思维不见得完美,有时只是一种多余。看似华丽,却经不起推敲,看似深邃,却不能传给后世,也是一种无奈吧!对自己的无奈!

“人类最伟大的使命,是制造翅膀;最大的成功是飞!理想的极度,想象的止境,从人到神!诗是翅膀上出世的;哲理是在空中盘旋的。飞:超脱一切,笼盖一切,扫荡一切,吞吐一切。”他可以看出理想的重要,诗的伟大,哲学的美好,他也可以用它的笔惊醒人们,别总关注物质,心灵的美也很重要。诗歌,它可以给你带来心灵的享受,它是不可或缺。

现在,诗歌已经越来越少,看诗的的人也更少了。的确,诗不能给人们带来财富,也许你认为它只是在浪费时间。但你,没有明白诗的意义。那种对心灵,对灵魂正真的描写,在诗人的面前,你能看到自己的心声,也许你一直在影藏它,你不曾发现的你的那份情怀。

“你真的走了,明天?那我,那我,……

你也不用管,迟早有那一天; 你愿意记着我,就记着我,

要不然趁早忘了这世界上有我,省得想起时空着恼,只当是一个梦,一个幻想;

“也许你没有志摩的多情善愁,但你也有着你的感受。被让世俗蒙蔽你的眼睛,睁开眼,看看诗的世界。诗歌不是一种任务,诗人不是一种职业,它是一种对自身的觉醒,一中参透。诗歌没有什么,只要有那颗向往的心,让我们细细品读《徐志摩诗歌全集》,发就自己以前所未有的情怀。

徐志摩散文集读后感范文

近日,限量版《徐志摩全集》对外发行,总计印行1931套,以飨同好。原书由中国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刘绍唐先生于1968年付梓,目前市场上已不易购得。徐志摩为我国著名新月派诗人、散文家和翻译家,其《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云游》等集汲取拜伦、雪莱等浪漫派手法,词采工丽,想象瑰奇,表现出唯美和理想主义的倾向;尤其是他与闻一多、朱湘联袂倡导新诗格律化,在现代诗坛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其人其诗,褒贬毁誉,见仁见智,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缺少了徐志摩这位重要的新月派诗人,我国现代新诗诗体的形成及其发展简直难以想象。由于几年前的一个偶然的机缘,经台湾思行文化公司的总经理陈建安先生鼎力相助,我们才有机会购进这一版本,从而使内地的读者和学人得以对徐志摩先生的生平和创作有更深入、更全面的理解。

《全集》由台北前故宫博物院院长蒋复璁和著名学者梁实秋两位先贤编订,并得到张幼仪女士的赞襄。诚如编者在弁言中所称,坊间翻印徐志摩选集、全集,舛误、讹夺不知凡几。1967年,张幼仪女士乘游台之机耑诚商请蒋复璁、梁实秋两先生董理《全集》编纂事宜。资料工作则由其子徐积锴先生在美国向各大学及公共图书馆中搜求,费时一年之久,一一影印邮台,版本务须以二三十年代在上海梓行者,方可采用,足见两位编者“保存文献,传诸久远”的初衷。

《全集》还收录了相当数量的徐志摩与亲友往还的信函及诗歌未刊稿。如梁启超先生于1923年初致徐志摩的长函真迹,规劝其“义不容以他人之苦痛易自己之快乐……最难堪者两儿,弟既已育之,胡能置之,兹事恐弟将终身受良心上之重罚无以自宁也”,言辞剀切,令人动容。此函胡适先生曾引用过,但从未正式发表。据徐积锴先生介绍说,此函是1960年胡适先生交由他保存的。再如,胡适先生关于徐志摩遇难那天的日记及剪报,原件曾在胡适纪念馆陈列,承胡夫人允诺将其复制照相,才得以制版刊出。此外,徐积锴先生还提供了若干徐志摩的诗歌原稿,吉光片羽,弥足珍贵。其中一部分后来虽已发表,各篇的词句颇有增减出入,由此可以窥见作者斟酌推敲的苦心,《全集》亦一并影印。

在《全集》的编纂过程中,蒋复璁、梁实秋两学者最大限度地保存了徐志摩创作活动的原始风貌,如在工作底本的甄别上,在对底本的讹误以及不同校勘本文字的采择上,均极谨慎,尤其不敢以一己之私见、一时情势之变迁“径加删汰”,表现出深厚、严谨的治学功力与风范。其实,不仅在古籍整理方面有版本的采择及尊重史实的问题,在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都有个尊重历史的问题,也都存在着不少历史的迷雾与误解亟须廓清。通过这个版本的引入,倘若内地的学人能够有所借鉴,有所进益,并从中悟到些许良好的治学理念,这自然是我们出版人的最大心愿。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jianligu.com/redian/xinde/18g0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