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简历谷 >

热点 >心得体会 >

教师读一本好书心得8篇

教师读一本好书心得8篇

认真记录个人感受,是写心得体会必须做到的一点,一篇优秀的心得体会可以反映出我们对一些事物的看法,以下是本站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教师读一本好书心得8篇,供大家参考。

教师读一本好书心得8篇

教师读一本好书心得篇1

从事英语教育教学工作近20年的我来说,很多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教学方法都需要更新,继续学习充电加强自身教学能力显得非常重要。本学期龙岩市曾放珍名师工作室领衔人曾老师为我们精心选择了《给英语教师的101条建议》这本书,此书对我而言就是一场及时雨,让我茅塞顿开,让许多平时教学中困惑的问题以及急需解决的问题都得到很好的解答,对我今后的教育教学起了很大的帮助。这本书让我找到了行动的航标,让自己增加一些实际的操作经验,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导航。

?给英语教师的101条建议》在总结学习国际先进语言理论和教学理论的前提下,为新课程改革的英语教师提供了新思维。全书101条建议从教学观念、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课程资源、教学评价和师生关系等多个维度出发,提供了英语课堂重构的新理念、新经验和新举措。此书在坚持“国际视野,本土行动”的原则上,总结梳理了有效的课改范式和经验。同时在注重实效和解决问题的同时,与同道建设真正意义上富有智慧的交流互动。

全书101条建议,主要是围绕新的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在英语教学的理念与策略、知识与技能的教学、课程标准的领会和课程资源的开发、文化意识、评价方式、外语课堂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学法与教法等方面全景式地勾勒出英语教学的新视野。本书的作者都是立足于英语教学的实践,力图把国内外英语教学的理论与方法同中国外语教学课堂上的教与学有机结合。此书并非纯理论阐述或学院研究,而是根据各自的探究、积累的经验与感受,针对目前英语教学现状中的弊端,给我们提供不同类型的案例,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实际的例子来诠释解决问题的技巧和建议,有感而发,真切地提出了合理可用的建议,旨在反思和有效地解决中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书宏观和微观结合,大胆吸取国外英语教学的有益成分,取舍有度,并尝试在英语教学观念、教学过程、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方面体现新课程背景下英语教学的新思维、新体会、新举措,多维度地为中小学英语教师提供新课程改革精神的方法和思路。

这本书给我的教学工作提供了很多帮助,他使我们的心情不再浮躁,思路不再狭窄。作为老师,我们不但要了解我们现实中的教育,更需要了解书本中的教育,只有这样,我们老师的教育才会更加智慧,教学才会更加和谐。它像海上的明灯,引领我们脚踏实地、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老师。

教师读一本好书心得篇2

读一本好书,犹如同一位为高尚的智者交谈,使人受益匪浅。《做卓越的教师》就是这样一本充满智慧的好书。在这本书中,,彭兴顺大师从“做卓越的教师”、“做幸福的教师”、“做会育人的教师”、“做会上课的教师”、“做会写作的教师”、“做会当家长的教师”等等方面论述了如何做卓越的教师,为教师专业发展指明了前进的道路。寒假里拜读、品味《做卓越的教师》,我对教育、对教师的工作有了更深更新的认识。

“做卓越的教师”强调:“教育是打造卓越灵魂的事业!”“让每一个学生都渴求事业的成功、渴求人生的卓越、渴求生命的辉煌,这才是我们教育所终极追求的目标,这才是把我们国家和民族引向腾飞和强盛的教育!”能够从学生长远来分析研究,真正体现了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要培养卓越的学生,就必须有卓越的教师!

卓越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梦想境界。追求卓越是教师体验职业幸福的过程,是对人本质的弘扬和价值的升华。”要想走向卓越,必须自觉从六个方面进行修炼:差异有限,潜能无限;不能离开,好好爱她;勇于实践,善于积累;博览群书,以书为友;没有最好,仅有更好;加强研究,勤于写作。书中列举了一个个鲜活的事例,讲述了一个个富有哲理的故事,彭教师深入浅出的对这六个方面作出生动详尽的讲解。

“一个人想要自我成为怎样的人,他就能成为怎样的人”。“今日做事的态度,决定了明天存在的状态。”做教师,就要努力做卓越的教师,这不仅仅是教师个人事业的追求,更是更是一份职责,是一份沉甸甸的职责。今后,在自我的教学中,我将会按照书中讲的六个方面修炼自我,更加热爱教育事业,“爱我所选终不悔”;多读书、读好书,“腹中有书气自华”,以书为友,不断丰富完善自我;在日常的教育生活中,更加注重教研与反思,积累教育教学经验,注意多磨“斧子”,在反思实践中使自我的教育教学水平不断“登新高”,走向卓越。

教师读一本好书心得篇3

书是知识的海洋,读书对每个人来说都十分重要,它甚至能够影响人的一生。读书能改变一个人的品德,提升一个人的思想,铸造一个人的灵魂。经过读书,让我们懂得了做人的道理,陶冶了情操。坚持读书是教师最起码的职业底线,尤其是处在这样一个学习社会化的时代,仅有读书,才能不断完善自我,提升人生品位,促进专业发展,超出“匠”的局限。

读书,能够促进教师的精神生长。

人,最可怕的是灵魂空虚和精神萎缩。由于生存的压力和物质利益的诱惑,大家都把眼光和精力投向外部世界,不再关注自我的内心世界。其结果是灵魂日益萎缩和空虚,只剩下了一个在世界上忙碌不止的躯体。对于一个人来说,没有比这更可悲的事情了。避免陷入这种“更可悲”状况的最可行的办法唯有读书。

书籍会使教师不再自甘平庸、俗不可耐。

书籍中,那些大师充满生命活力和智慧的言语,超脱的情怀,会使我们变得异常开阔、灵动、开放、乐观、旷达。一个对书籍敬而远之的人,不管他怎样刻意包装,总是难以潇洒起来的,惟有经过书卷的浸润,才有可能超越自我、发展自我。

当我们独处的时候,享受读书的乐趣;当我们交往的时候享受读书带来的文雅和气度;当我们创造教学生活和生命的时候享受读书而获得的魅力。这时候,就会产生一种奇异的感觉:书中那金子般的思想和奇妙的灵智是支持生活和生命的一部分。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教育家的成长历史,就是他的读书的历史。教师作为传承文化的使者,必须伴随着读书而发展而超越自我。

读书,能够使教师不断增长职业智慧。读书是课改的需要。

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尖锐而有力的挑战。新课程不再像传统课程那样统一机械、墨守成规,很少变通,而是具有许多不确定性。不读书,就不明白当今教育观念变化之大,教育形势发展之快,也不明白自我的教学观念落后到什么地步,自我过去的教学是多么可悲、可笑。只要一读,就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心里就会敞亮多了。要读教育改革的理论,读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总结,读哲学,读文学,读历史,读科学。在与大师、优秀教师的对话中反思自我的理念,反思自我的教育教学实践,将读与思,读与教,读与研等结合起来。

书读多了,认识提高了,实践也就有了方向,有了信心,有了力量,就能使自我的教学闪耀着睿智的光彩,充满着创造的神奇。教育需要知识渊博的教师,教育要培养出智慧的人材,而仅有知识渊博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智慧的学生。

教师读一本好书心得篇4

本学期,我认真阅读了《小学英语教与学》,收获很多。书中指出小学生学习外语具有模仿力强,记忆力好,勇于开口等特点和优越条件,对今后进一步学好英语,培养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将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这本书以“教”与“学”为主线,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总结了各种宝贵的教学经验,特别是介绍了许多具体的教学方法和管理学生的策略,为我今后的教学开阔了思路,总结一下,主要有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一、让学生动起来,思维活起来

书中指出:活动是课堂的灵魂,活动是转变教与学方式的关键,只有课堂动起来,学生的思维才能活起来。低年级的孩子无论课堂内外,总是那么生气勃勃、活泼可爱,想象力丰富,这是他们的优点。但同时低年级的孩子又存在自控力低、有意注意时间较短的特点。要想持续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力求使学生处于动眼、动手、动口的主体激活状态。而充满趣味性的情境教学,可极大调动眼、耳、口、手的动作。教师在组织活动的同时一定要做到活而不乱、动静结合。如果不能做到收放自如,就会适得其反。当发现有的学生过于兴奋不能自控时要及时调整,可用善意的眼神、亲切的话语进行提示,也可通过树立好的榜样影响其他人,如当我们表扬某某学生一直说得很好、某某学生一直坐得很好时,我们会发现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全班学生都会立刻做到最好。

二、教会学生学习,建构自主学法

古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当今是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的积累是以几何级数的速度递进,学生获取知识光靠教师“教”是很不够的。一个人从小学到大学在校学习的时间加起来不过十几年,但人生要有几十年,学习也将伴随人的一生。教学过程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重要的是教学生如何获取知识的过程。只有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才能实现终生学习,才能面对竞争、变化、发展的社会。

学习方法是一种程序性、操作性的知识,因此,在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时,要注意指导具体,特别是刚开始训练一种学习方法时,首先要有示范,方法要可操作,要有程序性。例如书中提到的:一年级学生,刚上小学要养成听录音,看图说话的习惯,可以设计表格,让学生贴在书后面,把学习的要求、方法具体化,将一个单元的练习全部列出,每天听哪一页,说哪一页的图,演唱哪首歌,都要讲清楚,在列出的表格中,让学生做完一项就打个“√”,久而久之,形成习惯,学生就会养成自己的学习方法。

小学英语教师,在具备与其他学科教师共性的素质,如敬业精神,良好的师德,广博的文化知识之外,还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因为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心理品质对学生心灵的影响,是任何其他教育手段无法代替的它不仅表现为一种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成败,而且作为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人格。同时要具有系统而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几方面的技能和能力和较强的教学能力,包括语言的示范能力,综合教学技能等。还要有改革创新的意识,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重新设计塑造自己的形象。

总之,读了这本书,我受益匪浅。《小学英语教与学》告诉我:教师的课堂教学、学生的管理、教育、能力的培养都是教师不可忽视的内容,他们相互联系,互相影响,息息相关。作为教师,要将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与教育科研结合起来,边研究、边教学、边实践,不断的探索教育教学的科学规律,我学习、研究的脚步将永不停止。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我们的注意力和精力应该放在其语言技能的培养上,而不是放在单纯的语言知识上,要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获得英语的一些感性知识;打下较好的语音基础,学习一定量的词汇,接触一定量的日常交际用语,从而具有以听说能力为主的初步交际能力;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个性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

教师读一本好书心得篇5

早就听说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是一本非常好的教育名著,我仔细阅读了《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后,觉得这本书的内容对我们教师很有借鉴作用。书中既有生动的实际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论分析。文字深入浅出,通顺流畅,极便阅读。

书中每一条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平。书中众多理论对我影响深远,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条“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一看着题目我就被深深吸引了。是啊,我们经常听到老师们这样谈论“我忙,没有时间啊。”平时我也经常这样地抱怨。一昼夜只有24小时,每天在单位工作的时间只有8小时,而且这8小时是排得满满的:备课、上课、批改学生的作业、辅导学习能力比较差的学生、还要时常接待家长、处理学生之间发生的摩擦,已经是有点应接不暇,晚上回到家还要忙着家中琐碎的事情。那么教师的时间到底从那里来呢?带着这个问题与烦恼我仔细阅读了这一章节。书中写到: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

对啊!这段话发人深省,让我从本质领悟了一些教育技巧的奥秘。在科学知识的大海里,我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一粟。明白了这些道理,一切抱怨都抛到了一边。书中所举的那个历史教师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证明。他的成功之处就是用他的终身的时间在扩大自己的知识海洋,持之以恒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

教师的时间问题是与教育过程的一系列因素密切相关的。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怎样使这些小溪永远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断的流水,这是我们安排时间时应该首先考虑清楚的!

教师读一本好书心得篇6

以前,对一些教育类的书籍置若罔闻,根本没有列入自己的阅读计划之内,总觉得那是些生硬的道理与说教,没什么实在的意义,也激不起多少阅读的兴趣,久而久之,更是无从读起,以至于从教两年多了也未读过几本名篇佳作,想来真是惭愧。

近日有幸拜读了朱永新教授的《我的教育理想》一书。细心品味作者的教育理念,对未来的教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教育的伟大使命是使人们从无知走向成熟。作者书中用精辟的语言勾画了二十一世纪教育理想的灿烂和辉煌,使人们对未来的教育充满信心。我心中对教师的形象有了更深的触动。

朱永新教授的《我的教育理想》,它的开篇就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谁在保持梦想,谁就能梦想成真;谁能不懈地追寻理想,谁就能不断地实现理想。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把理想播在学生的心中,更要把理想珍藏在自己的梦中。”是啊!每个人都有理想,更应该把理想珍藏在自己的梦中,并努力使梦想成真,作为一名教师,如果单从教育而言,我想理想第一位的便是做一名理想的教师吧!在《新教育之梦》的第七章——理想的教师从八个方面详细论述了理想教师应具备的理想素质。理想确实是理想,真的想做到也许很难,但它又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前进的阶梯,这样不断前行才会让我们不断进步!所以,要做一名理想的教师,首先必须具有远大的理想,至少要有更高一点的理想以促使自己不断前行。

要想做一名理想的教师,首位要做的便是要有丰富的学识吧,这是古往今来不变的真理。以前崇尚教师有一桶水,现在随着新的课程标准的推行,恐怕一缸水、一池水都是不行的了,而应该是一条河流而且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惟其如此,才能让学生更有所学、有所获!否则,拿什么来教给学生呢?这就要求:一要勤于读书,充实自我,使自己的知识海洋不断得到充盈,不会枯竭,才能源源不断地使自己充满活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获得教育素养的主要途径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

通读全书,我们认为它有如下几个明显特点:第一,教育理想与教育现实相结合。第二,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相结合。实践性与科学性、整体性与开放性的统一。再次又切入对中国德育改革与创新的关注,提出了中国道德教育目标、内容、方法、体制等创新的具有较强实践价值的具体构想。第三,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第四,教育热情与教育沉思相结合。

朱永新教授说:“教育需要理想,只有燃烧起理想的火焰,才能使我们整个民族变得强盛,变得有凝聚力,我们才能在与世界各国的竞争中站住脚。”我们教师应该不懈地追求理想和超越自我,使我们的民族燃起理想的火花。读这样一本书,在读之初就需给自己进行一次心灵洗涤,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融入到书中的教育世界中去,也才能更好的领会书中的理想境界。

如果汗水可以积攒,我们的黄河将会更长,如果信念可以堆积,我们将树起另一座泰山。我想,只要有信念,有汗水,我的教育之梦将会变得五彩缤纷。我想,或许我们会从中获得一些启示。我觉得像这样的教育才称得上是让人终身受惠的教育。其实这种教育也在进行灌输,但它不同于传统的灌输,它充满着灵性与智慧,能给每个孩子以深深的心灵震撼,又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能给每个孩子树立起远大而切实可行的目标。“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一些教师,他教一年,然后重复五年十年乃至一辈子;有些教师,实实在在地教了五年。一个实实在在教五年的教师与一个教了一年却又重复了一辈子的教师,他们的成就是不一样的。因此,作为一个教师,我觉得应该具有不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做一个教育上的有心人,千万不要成为一个高高在上的教书匠。

教师读一本好书心得篇7

作为一名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质量有所提高。我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受益匪浅,从中选出这几个“建议”谈谈我的想法。

一、教师,珍惜儿童对你的信任

“教师面对的是儿童极易受到伤害的,极其脆弱的心灵,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其实,师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融洽的,教师应该学会蹲下来看学生,使他们感觉到你对他是公平的,信任的。每个孩子都有他的可贵之处,在教师的眼里学生没有好坏之分。在学生做好的大时候,我们应该给他们更多的鼓励;在学生做的不好的时候,我们更要关心和指导他们向正确的方向前进,使他们在认识的道路上更进一步。不要加以指责,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很脆弱的地方,孩子也是一样。其实他们也很痛苦,作为教师就是要时刻给他们启发和鼓舞,使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使他们有自豪感和尊严感。

二、教学相长,取长补短

“如果你发现绝大多数儿童练习本的字迹端正秀丽,错别字很少,那么这就是个明显的征兆:在这个班级里学生可以学到许多东西。”

想一想,我这几个月的教学其实真是这样的,“练习本”就是学生习惯养成的一面镜子,也反映着一名教师的教学效果。

对于新教师而言,学生习惯的养成是今后有良好教学效果的基础,我所缺乏的也就是这一点,要时刻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真正得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使得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更省力更有效。

要对同事们的经验加以研究和观察,并进行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进修和自我教育。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

“学习优秀经验,并不是把个别的方法和方式机械的搬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而是要移植其中的思想。向优秀教师学习应当取得某种信念纲的知识对于教师来说,应当只是他的知识的事业中的起码常识。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的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可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能手、艺术家和诗人。”其实,要想达到这样的境界,我想,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断地充实自己,完善自己。“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的这个方面正是取决于此”想想自己,在这方面做得确实不好,每天不停地忙于备课、上课、批改,管,而那些教育书籍却安安静静地躺在书架上,早已落满了灰尘。只有在需要的时候,才想起找一点书来,看看有没有可以借鉴的文章,有没有可以参考的教案,此时,想一想实在是可悲!可怜!现在觉得自己还年轻,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还足以能“应付”小孩子,然而面对飞速发展的今天,可以说孩子们的视野更加开阔了,我们不得不时刻要求自己要走在前面,那么惟有读书才能武装我们的头脑,才能让我们摆脱“坐吃山空”的尴尬境地。而读书的这种意识更应该是发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望。

年轻的我对于教师这个行业还存在着比较稚嫩的想法,而学习对于我来说是补充自己,使自己成熟的一个最好的方法,我要不断地学习,积累经验,使自己能成为一名名师。

教师读一本好书心得篇8

利用暑假时间,粗粗浏览了一下霍姆林斯基的学术著作《给教师的建议》一书,翻开书,才读了十几页,便有一种强烈的感受:这是我教育迷途中的一座“航标”!

霍姆林斯基说:“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的这个方面正是取决于此。读书是人类灵魂的第一精神需要。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坐下来深入的思考。”的确如此,从这本书中,我感受到了从事教师职业的可贵,我深深的认识到,唯有做好本职工作,才是最踏实和安心的。

?给老师的建议》一书列举了100个教育的事例,每个事例都很生动,更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有益于开阔教师的眼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书中的一百条建议,每一条谈一个问题,或长或短,语言通俗易懂,深入浅出。

从这本中还了解到,苏霍姆林的教育思想特别丰富,能涉及的内容,范围非常深广。他说:“如果有人问我,在我的生活中什么最重要,我将毫不犹豫地回答说:对儿童的爱”。这是他教育思想的基础,因为,在他看来只有爱儿童,才能信任和了解做儿童,才能把心灵献给他们,才能把教育工作纳入儿童茁壮成长的轨迹。他说:“如果跟孩子没有友谊,跟孩子思想上没有同一性,这种教育如在黑暗中徘徊。他又指出:智慧只能用智慧去培养,善良的心只能用善良去培养,对祖国的忠诚只能用积极为祖国服务的行为去培养。”

看着孩子们一张张稚嫩而又可爱的笑脸,心中有喜也有忧。喜的是迎来了这32个小天使,忧的是如何帮助他们适应幼儿园的生活。由于孩子的年龄小又是刚离开爸爸、妈妈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在感情上较难适应。都说“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而且热爱孩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孩子体会到老师的爱就更困难了。于是我们始终用“爱心、耐心、细心”真诚的对待每个幼儿。刚开始,孩子的情绪变化很大,哭的哭,闹的闹,我们每天早晨入园、傍晚离园时坚持以热情的态度接待家长和孩子,面带微笑用抱抱孩子的方法从家长手中接下孩子,让孩子们和家长在潜移默化中慢慢感受老师对孩子的爱。

孩子们是天真的,在我们的抱抱、摸摸、亲亲、轻抚、蹲下来同他们轻轻地交谈、热情地回答孩子的问题后,很多的孩子逐渐将依恋家人的感情转移到对教师的依恋。在开学的这段时间里,由于孩子们的生活习惯有所不同,对于午睡呈现出不同的态度。一部分孩子有午睡的习惯,而且知道午睡过后就是爸爸妈妈来接他们的了,于是只要老师说:“宝贝们,睡觉喽!”他们就开开心心的睡了。可是还有一部分孩子没有午睡习惯,于是两个小时的午睡时间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漫长、难熬的过程。于是在开始的几天里午睡室里难免会传出叽叽喳喳说话的声音。看到这一情况,我忙说:“呀!那个小朋友在说话,把小嘴巴关起来,好吗?”孩子们听了我的话后,没什么反应,仍然各说各的,而且说话的声音越来越大。我一急声音就响了起来:“安静!”这下不仅说话的孩子没有停下来,而且还把原来睡着的几个孩子给吵醒了。这可怎么办呢?

于是我想了一个好办法:和孩子说悄悄话。没想到效果很好。我轻轻地走到一个小朋友跟前,抚摸了一下他的头,贴在他的耳边,说了声悄悄话,他笑眯眯的闭上眼睛。我这一举动一下子被孩子们吸引住了,接连几个,他们马上静下来,好奇的问我:“老师,你对他说什么?”我装出一副神神秘秘的样子说:“你们想知道我说了什么吗,那么谁先闭上眼睛,不和小朋友说话我就告诉他。”孩子们听了我的话后,赶忙把自己的小嘴巴和眼睛闭了起来。

于是,我就一个一个的对每个小朋友都说了同样的悄悄话——你是好孩子,老师喜欢你,请你快快闭上眼睛,好好睡一觉,祝你做个美梦!就这样,孩子们都甜甜地睡了,睡梦中,他们的小脸上洋溢着笑容。原来,让幼儿安静的睡觉是那么的简单,一个爱抚的动作,一句亲切的话语,就能使孩子感到你的爱,让他们自觉的遵守你的规则。

通过这件小事,使我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要教育好孩子,就要抓住良机,寻找适宜的教学方法。而且现在的时代在变化,环境也在变,孩子更是在变,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只有读懂孩子的心,了解孩子的需要,因势利导,灵活教育,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随着孩子们情绪的稳定,和老师也建立了感情,我们把重点工作放在孩子的一日生活方面,__班的孩子年龄小,各方面更需要老师的关心和照顾,吃、喝、拉、撒、睡都需要老师的帮助,琐碎的工作也比其他班级来得多些。这就要求老师具备一种很强的责任感,也只有解决好这些难题,才能使他们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安全感。

为此我们在这方面还是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手把手的教给孩子穿、脱衣服的方法,手把手的带孩子入厕、洗手,鼓励孩子自己动手进餐。在这些看似简单的环节中也要使幼儿感受到老师的爱,让他们感受到充分的关注。孩子不愿意吃饭是一大问题,刚入园时孩子们一到吃饭就开始哭着找妈妈。在常规的培养上,老师仔细观察,坚持统一的原则和一贯要求的原则,使孩子慢慢的形成一种较自觉的行为。

现在我们的教育教学模式已经从以前的教学型向教研型转变,社会对我们的教师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学校需要搞课题研究、教师个人也要搞课题研究,如何实现成为一个教研型的教师?让学生喜欢我们的课堂。我们很忙,白天上班、晚上备课,还要照顾家里的孩子,那么我们教师的时间从那里来,霍姆林斯基的学术著作《给教师的建议》为我们指明了方向,答案是: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

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能够在阅读的同时进行思考和在思考的同时进行阅读的学生,就不会在学业上落后;而没有学业落后的现象,教师的工作就容易了。实践证明,如果阅读对于学生成为通往知识世界的一个最重要的窗口,那就没有必要花费许多时间给学生补课了。这样,教师就有可能跟某些儿童进行个别谈话,但这种谈话不是长时间的讲解,而是加以指点和提些建议,告诉他们怎样独立地掌握知识,预防不及格和学业落后。

标签: 好书 一本 教师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jianligu.com/redian/xinde/05ko5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