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简历谷 >

热点 >求职风向 >

温州求职登记数连续10年减少

温州求职登记数连续10年减少

“招工难”加剧,温州求职登记数连续10年减少

温州求职登记数连续10年减少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用工缺口约6万个

■ 老板跑路风波暂对招工 影响不大

■ 企业月薪与民工预期差500─1000元

■ 企业转型升级是解决方向

在刚刚过去的几天时间里,温州这个在2007年被中央电视台评为“最受农民工欢迎的十大城市”的地方,还一直处在“缺工”的焦虑当中。缺工,给温州的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带来不小的冲击。

温州求职登记的农民工数已经连续10年逐年减少了。作为中小企业重镇,温州的“用工荒”现象具有典型的样本意义。

此次“用工荒”更多体现的是季节性的用工需求。对此,企业应进行必要的反思。如今,新生代的农民工对工资待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继续把他们定位为廉价劳动力,显然已不合时宜了,企业的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势在必行。

浙江温州,沿海港口城市,陆域面积为11784平方公里。温州的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位居全国第4位,地级市中位居第2位。温州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是中国民营经济的发源地,是农民工最早进驻的城市之一。

2月3日,工人在浙江省诸暨市大唐镇的一家袜子企业包装车间工作。这家企业全线开工时,有约40名工人会将整排桌子坐满, 而现在只有几位本地的工人。新华社 图

早报记者 仇锋平 发自温州

昨天是农历正月十六,温州企业已陆续开工,正处于一年招工的关键期。

18岁的肖峰(化名)绕着龙湾工业园区转了一圈,感觉不爽——各家工厂的薪酬相仿,虽比去年略有上涨,但跟老家四川成都的差不多,有些还不如老家,难怪很多老乡春节回家后不肯出来了,“要不是想多学点技术,今年我也不出来了,就在老家开代工点、做小老板。”

受外来务工者增量回落、东西部薪酬差距接近等的影响,今年温州的“招工难”加剧。据温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职业介绍指导服务中心,亦是温州最大的职介中心统计,农历正月初七至农历正月十一,职介中心的民工日流量从2009年的5000─7000人次逐步减为今年的1000─2500人次,介绍成功的民工就业量自2005年的3540人减少为1286人,均为历年新低,今年的岗位空缺量高达1.19万个。

跑路风波加剧招工难?

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认为,去年温州的“老板跑路风波”是今年招工难加剧的原因之一。当时,一些企业主因资金链断裂出逃甚至自杀,企业停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外来务工者的就业信心,认为在温州就业不稳定。

温州市服装商会常务副秘书长陈琦翔表示,高端技术工人受“跑路风波”影响较大,“因为他们的薪酬多与业绩挂扣,年底兑现,且总额较大。”此外,也有一些管理人员因担忧企业的稳定性,不愿再来温州工作。

但从温州市职介中心的数据看,“跑路风波”对今年招工并没有特别明显的影响。中心副书记王瓯翔表示,今年该中心的民工流量、求职登记、介绍成功数的降幅与往年相当,没有特别之处。同时,招工需求依然较大,2日就有1880家企业招收1.35万人。

温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劳动监察支队支队长颜可城表示,相比温州的40多万家企业,老板跑路的企业只是零头;涉及的员工与温州300多万民工相比也是极少数。另外,相关部门基本在1周甚至2─3天内动用欠薪应急周转金,垫付了工人工资。

温州市鞋革行业协会执行会长谢榕芳表示,含老板跑路、企业停工、压缩规模等原因在内,去年行业溢出的近4万名工人已被吸收。据介绍,当地有2588家鞋革企业、60多万名一线工人。

计划招400 仅1人求职

2月4日的温州阴冷有雨,但龙湾工业园区很多企业当日仍在门口搭着雨篷招聘。

包吃住,宿舍配电视、空调、宽带、电梯,车间有中央空调,基本8小时工作制——浙江乔顿服饰股份有限公司的福利在园区内堪称顶尖,肖峰就是被用工环境吸引,想从附近的服装厂跳槽。

乔顿服饰的工作人员热情接待着每位咨询者,邀请他们参观厂区后再谈工作,暂时没有对口岗位的,也会以其他岗位劝其留下。

“不热情不行”,她介绍,今年企业计划招100─200人,多为一线操作工,但应聘者寥寥,初步预计只能招到三十几个。生产线3日已陆续开工,去年此时厂区挤满应聘者,但今年却空荡荡的。早报记者注意到,近半个小时,只有4名民工进厂区参观,最后均婉拒进厂工作。“元宵节后的返工潮还没到,但可以预计今年的招工不乐观。”工作人员说。

肖峰说,从年初七开始,工业区内的工厂陆续开工。往年此时,园区内到处是找工作的民工,但今年人很少。

据温州市经信委统计,温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用工缺口约6万个。当地女装企业风笛服饰有限公司节后计划招400名普工,3日仅1人到厂区登记求职。

据市职介中心统计,用工需求、缺口最大的是普工,其次是服务员、驾驶员、学徒工,普工的需求和缺口是后者的数倍。相对而言,由于需求量较少、与中西部工资差距大,冲床工、钳工、电焊工等技术工的缺口较少。

30岁以上应聘者超六成

温州巨一集团的招工有“老员工带新员工”的传统,解决了一定的用工缺口。据总经理潘建中介绍,以往带来的九成是年轻人,但去年开始,中老年人增多,“尤其是今年,连60岁的老人都有。”

据温州市职介中心统计,求职者的平均年龄在逐渐增大。2009年农历正月初七至正月十一求职登记的民工,30岁以下的占52.47%、31─45岁的占26.77%、45岁以上占7.07%,而今年同期,占比分别成了38.03%、45.99%、16.03%,31─45岁的民工成了主流。

这种变化也是国内人口结构变化的缩影。中国社科院今年发布的《社会蓝皮书——2012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称,“人口金字塔”的底部持续收缩,人口增速放缓,18岁左右的劳动力供给趋于减少。

虽然长期看,中老年劳动力的份额过大会影响生产率,但短期却是利好。温州市服装商会常务副秘书长陈琦翔表示,按掌握的技术程度,工人可分普通工人、产业工人、技术工人。40岁上下的工人多为产业工人,即在某行业工作较长时间,积累了一定经验和技术,轻易不会跨行业跳槽,有利于行业的用工稳定。从微观上讲,这个年纪的工人有家室,工作较认真、稳定,也便于管理。

浙江省公共行政与人才人事科学研究所所长陈诗达认为,民工年龄结构的变化是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表现,短期不会影响企业生产,中国的“人口红利”至少将延续10年,但政府、企业不应无视这种趋势。

求职男女工比例9:1

另据市职介中心统计,今年1月29日─2月2日(农历正月初七至正月十一),求职登记的男、女工占比分别为88.7%和11.3%。王瓯翔介绍,温州职介中心在1993年设立,当时的求职男女工占比约为52%、48%,之后逐渐失调,近几年基本维持在9:1。

他认为这是多重原因作用的结果,如传统观念的“男赚钱,女顾家”。另外,随着东部与中西部收入差距接近和东部生活成本高涨,女性即便打工也会就近就业,既赚钱,还能照顾家人。“但是,性别比例严重失调会加剧招工难,青年男性民工若能在打工地找到恋人或配偶,能延长双方在当地的工作时间,甚至在当地安家。”

陈琦翔表示,服装企业偏爱女工,但温州服装企业的男工是主流,约占七成,“女性供给不足,连缝纽扣这样的活都是男人在做。”陈诗达则认为,企业的男女工比例事实上没有“9:1”这样悬殊,“这与女工找工作的方式有关——倾向于亲戚、朋友介绍,较少去职介中心。”

工资难涨至员工预期

四川宜宾的张富友1993年起出外打工,2003年后基本在温州。他说,近年温州的工资有上涨,但生活成本涨得也快,去年,光是吃的,大米从1.7─2元/斤涨到2.5─2.7元/斤,青菜从1.5元/斤涨到2.5元/斤,猪肉从9元/斤涨到14─16元/斤。

而据温州市职介中心统计,近3年农历正月初七至正月十一所有工种的月均工资分别为1548元、1810元、2336元,今年仅比去年上涨29%。

早报记者在职介中心采访多位民工,他们均认为企业开出的工资太低,月薪与预期有500─1000元的差距。4名婉拒乔顿服饰工作的民工,理由也都是工资低。据介绍,乔顿服饰的月薪在2000─3000元。肖峰称,龙湾工业园区内企业的工资水平与乔顿服饰相仿,与成都比起来并没有太大优势,“成都的服装企业,月薪也多在1500元左右,有些皮革技术工种5000元,比温州还高。另外,成都工业园区比温州整洁,员工间也少地域隔阂。”

周德文表示,温州制造企业的年毛利润才1%~3%,不可能再给员工增加500─1000元的月薪。

中国社科院的《社会蓝皮书》显示,东部与中部、西部的民工月收入差距不大。如2010年男性初中学历民工的三地平均月收入分别为2403元、2105元、2137元。而且,随着中、西部制造业的发展,当地也出现招工难。去年二季度,东、中、西部的求人倍率比分别为1.08、1.07、1.04。中西部有些地方已开始干预民工流动,希望就近就业,先满足本地所需。温州市服装商会常务副秘书长陈琦翔告诉早报记者,广西某县制造业工人的月薪已达1500元;有些地方的村长还劝说壮年劳力留在当地打工,春节后甚至会在村口截留外出打工的村民。

更麻烦的是,民工总供给量在减少。中国社科院《蓝皮书》称,农业户籍人口出生率自1980年代开始下降,随着教育分流和人口结构变化,民工这个城市劳动力“蓄水池”的水位开始下降。温州市职介中心的统计显示,求职登记数自1990年代一路上涨至2002年的506284人次后逐年减少,去年为107026人次。

用工转型将成解决方向

“解决招工难的关键是转型升级,提高劳动生产率。”浙江省公共行政与人才人事科学研究所所长陈诗达表示,招工难已从2003年延续至今,幸运的是,从浙江去年9%、之前持续多年的两位数GDP增幅看,低端劳动力短缺并未成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这给转型升级留出了时间。当下的重点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劳动生产率,为转型升级创造条件,而前者必须快于后者,“打个比方:买了高精设备,没有工人懂操作总不行。”

“当前一些政府部门的角色定位有偏差——总把自己定位成职介,去中西部招工,招来的人又很快流走。”他表示,政府应该构筑良好的用工环境,促使企业转型升级、提高劳动生产率,这样才能形成良性循环:企业创造更多利润,加大技术开发、改造投入,提高生产率,提高工人工资。

主营女鞋制造的巨一集团总经理潘建中表示,目前企业年销售额10亿元,以行业平均水平计需5000名工人,实际只3000多人,原因就是通过管理和技改提高劳动生产率,如将电脑针车从2008年的2台增加到50台,精度远高于人工,生产率是人工的5─10倍。

录入编辑:李琪

标签: 求职 温州 登记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jianligu.com/redian/qiuzhi/xk8nz.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