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简历谷 >

热点 >其他文案 >

课内比教学心得6篇 "探索课内比教学:教与学的双向启示"

课内比教学心得6篇 "探索课内比教学:教与学的双向启示"

本文主题是课内比教学心得,通过介绍教师们在课内的教学心得,以帮助教育工作者更好地理解教学方法。对于学生,这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所学内容。

课内比教学心得6篇

第1篇

课堂比教学让我认识到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优化课堂教学,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使学生成为真正学习的主人,是我们一线教育工作者不懈追求的目标。在各种类型的课堂上,我看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明显变化:以往的“师问生答”变成了“畅所欲言”,“师说生听”变成了“自主学习”,“个人学习”变成了“合作探究”,课堂的师生互动气氛异常的活跃,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了明显的提高。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学生的学习方式,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于教师。我们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要理性的思考分析和认识,将理性和激情相结合,让课堂充满真实,更加精彩。

课后访万家让我们全面了解了受访学生及其家庭,学校教育难以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从而无法因材施教,不能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的教育。由于种种原因,在学校教育环境中,学生的个性不能完全展现;而在家庭环境中,学生处于一个比较自然的状态,个性能够得到正常的表现。到学生家中进行交流,是一个全面了解学生情况的便捷途径,是一个难得的了解学生的机会。

在我们登门家访时,家长对老师的到来都感到由衷的高兴和激动,很多家长把亲朋好友都招来和我们一起交谈,甚至一些邻居也挤进来参与谈话。我们充分利用这个机会,详细、认真、热情地向他们介绍学校各科课程设置、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情况。家访过程中,我们经常听到一些家长要求老师对孩子进行严格教育管理。很多家长说:“孩子不听父母的话,只听老师的话,老师管得严一点没事的。”他们把教育的责任与希望全部寄托到老师的身上。可怜天下父母心,让家长放心是我们的职责所在,我们必须以十分的热情、百倍的努力去做好自己的每一项工作。

通过此次家访,我们得到了许多收获,并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家访工作,为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课内比教学心得6篇

第2篇

一、课堂教学,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

本学期我们每位数学教师都是课堂教学的实践者,为保证新课程标准的落实,我们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学习环境,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紧扣新课程标准,和三维互动五步导学的教学模式。在有限的时间吃透教材,撰写教案,根据本班学生情况说课、主讲、自评;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反复推敲完善出精彩的案例。实践表明,这种备课方式,既照顾到班集的实际情况,又有利于教师之间的优势互补,从而整体提高备课水平。课前精心备课,撰写教案,实施以后趁记忆犹新,回顾、反思写下自己执教时的切身体会或疏漏,记下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或困惑,是教师最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教训的吸取,对今后改进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评是十分有用。课前准备不流于形式,变成一种实实在在的研究,课后的反思为以后的教学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与启示。

综合起来看教学活动兼顾到知识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和谐统一,而这些都并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完完成的。需要教师不断学习、不断修炼,提高文化水平与做人境界,这将是一个长期而非常有价值的努力过程。我们在总结成绩的同时,不断反思教学,以科研促课改,以创新求发展,不断地将公开课上的精华延伸运用于日常教学实践。努力处理好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努力处理好应用意识与解决问题的重要性,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

我们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

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抓基础知识的掌握,抓课堂作业的堂堂清,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量采用等级制,定性采用评语的形式,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例如:“这几天我们学习了较大的长度单位《千米的认识》,同学们通过自

己的努力,能收集、记录较远的路程,知道如何推测、估计较远的距离,在这方面是班里最好的。但在语言表达方面有一定的困难,希继续努力。等级评定,优。”这个以定性为主的评语,是学生与老师的一次情感交流,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树立了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也知道了哪些方面应该继续努力。

本学期我们在作业评价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做法是老师对一日作业做出评价,学生自查后给予改正。

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强化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并力求常规与创新的有机结合,促进教师严谨、扎实、高效、科学的良好教风及学生严肃、勤奋、求真、善问的良好学风的形成。

教师从点滴入手,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查找资料,精心备课,努力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兴趣,教给了学生知识,更教会了他们求知、合作、竞争,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方法,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实在,确有所得,向40分钟要效益。做好教学的每一件事,切实抓好单元过关及期中质量检测。为了使新课程标准落实进一步落实,引到老师走进新课程,抛砖引玉,对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估、及教育价值观等多方面体现。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

第3篇

经过这次课内比教学,使我成长很多。听了许多不同地方、年龄老师的讲课让我学到更多的教学方法,得到许多良师益友。下面我就谈谈这次课内比教学比赛给我带来的一些感受:

首先,我对教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不能以消极的态度去面对自己的职业,要真正认同教师这个职业,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参与工作与学习。教师是阳光下最耀眼的职业,我们要真正做到对得起教师这两个字,教书育人,发自内心的去关心爱护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的爱,改变学生对老师的一些偏见。

其次,在其他老师那里学到了音乐学科的特点及好的教学方法,开启了上好音乐课的思维与灵感。音乐学科的教学特点在于三大点:音乐性、审美性、过程性。新的教学理念提出: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让学生的思维和身体真正的“动”起来。心理学研究证明:一个人的感知、记忆、注意、思维、想象等智力因素都受主体情绪的影响。在轻松自如的环境下,人的自主探索和体验状态最富有创造性,也就是说只有课堂充满生动活泼的气氛时,学生的精神才会饱满,情绪才会高涨,兴趣才会浓厚,思维才会活跃,学习效率才会提高。因此在教学中我尝试对学习环境和氛围的创设,取得较好的效果。

传统的教学是以教定学,即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让学生配合老师的教,时间长了,学生习惯被动学习,学习的主动性渐渐丧失,不愿意学也不会学。所以我在课堂中一直告诉自己,要摆正教师的主导地位,主动自觉做好角色转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音乐新课程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是学生具有高尚的审美情操。所以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该考虑到美感能力的发展由简单到复杂,从初级到高级,循序渐进的展开。尤其是小学年龄段的学生,可以通过对作品的比较、评价,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操。引导学生从真正美好的东西中,得到美得享受。

最后,学会反思。好的教学方法和经验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得,但是不去实验,不去尝试,你有再多再好的方法和经验也是毫无用处的。通过这次培训,使我在今后的音乐教学上有了深刻的反思。一名优秀的教师,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经过长期的磨练,在反思中不断的成长起来的。

这次的课内比比赛留给我的记忆与思考是永恒的,使我提高了认识,理清了思路,我将不断梳理与反思自我,促使自己不断成长。虽然比赛结束了,但思考没有结束,行动更没有结束。我将带着收获、带着感悟、带着信念、带着满腔热情,使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第4篇

近期,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课内比教学”活动,这次活动,使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在以后的教学中,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提升自身素质去努力,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学习百家而顿悟,积淀教学素养。虽不能成为名师名家,但也会使自己的教学生涯更加靓丽。

本次活动教师参与是全覆盖,不仅仅局限在本校比,还层层选拔。是啊,教学比武就是一种展示,就是一个教师们静下心来互相交流和沟通的平台,就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几来年的教学经历,让我对教学有了更深刻的体会,教学是一门艺术,这门艺术博大精深,只有不断的追求,才能不断的进步,才能有所收获。每次课堂技能大赛,既是展示教师个人风采的舞台,又是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因此我认真对待这次课堂比武活动,藉此在竞赛中快速成长。几天来,我的感触颇深,下面就谈谈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吧。

通过这次比赛,我对如何上好一堂课有了更深的认识,总的来说,我觉得要把握好两个度:“风度”和“尺度”。

一、课堂上,要让学生接纳你,信任你,必须要有一定的“风度”。这就必须以良好的教师形象,扎实的专业素质,过硬的教学技能和你的心理素质为前提。

数学专业知识,是数学教师知识结构的核心,我们一定要具有扎实的数学功底。要善于把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学习方法和思考方法传授给学生。当然,这也包括要具有驾驭课堂的能力。要满足学生“上课听的懂,作业做的对”的要求。如何突破重点和难点,教学目标如何快速达到,这些都需要我们的智慧。因此,不断的提升自己,充实自己,“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已经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电脑和网络将成为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重要手段,学生可以通过各种媒体获取信息,帮助思考。因此,我们不仅要掌握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做到有备无患;还要具备多媒体与课本结合的能力,切忌“电脑打开,课本关上”。

教师的心理素质,也对课堂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这次课内比教学中,有老师出现了不少的漏洞,其中甚至还包括了专业知识漏洞。对于这么一堂“试了又试”的课,出现了这些问题,大概是因为紧张吧。我想只要有扎实的数学知识为基础,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自信一点,勇敢一点,是可以上好一节课的。

以微笑面对学生,以自信面对一切,让学生看到一个风度翩翩的老师,一个有亲和力的老师。他们就会愿意亲近你,愿意与你合作,与你交流。这样,成功离我们也就不远了。

二、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当中,我们也要把握好一定的尺度。

新课程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要让学生自己来说。然而,学生的“说“毕竟可能出现错误。如何对学生的反馈作出合理的评价呢?记得在其中一堂课上,老师对一名问题回答错误的同学说了这么一句话:“我们就是在纠正错误的过程当中不断进步的。”这名学生高高兴兴地坐了下去,在接下来的过程当中依然积极参与。而有一个老师对一些思维敏捷,反应快的学生说:“你们还是蛮聪明的嘛。”这到底是在“夸”学生,还是在“贬”学生?学生的想法可能跟老师的就不一样了。我们在课堂上,要切记“言者无意,听者有心”这句话。你的每一句话都可能让他们退缩,也可能给他们以鼓舞。我们要让学生有成就感,要让他们完全参与到我们的课堂中来,建立师生之间的互信。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学习的材料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相联系时,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因此,选择合适的生活素材,主题明确,思路清晰,可以使学生在“玩”中学数学,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数学技能。但是,切忌太过花哨,让学生看花了眼,毕竟,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知识。所以要注意引入要合理,巧妙的引入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经历了风雨就能收获彩虹,经历了磨砺就能收获幸福,经历了“课内比教学”就能收获进步的喜悦。通过这次“课内比教学”活动,我顿悟了,真的感谢这次“课内比教学”活动,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知道了自己身上存在的诸多不足,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不断加强学习,取长补短,注重业务修炼,优化完善教学,以期收获新的精彩,新的辉煌。

第5篇

课内比教学,构建了教师能力展示的新平台,加强了教师之间业务交流和切磋,更是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一场能力与智慧的较量;课内比教学,让我们感受到了教育方式的再次变革,教学理念再次更新,课堂教学过程再次优化,学法指导再次创新的缕缕气息;课内比教学,是更新课堂教学受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教学方法陈旧,教学结构不合理,教学效率不高的教学方法,寻求高效率的数学课堂教学的新舞台。总之,课内比教学,对于构建高效和谐的新课堂,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此次课内比教学,比的是教师的“能力和业务水平”,通过“比”来充分展示教师个人教学能力和水平。通过“课内比教学”也可以考察教师在教学中的备课、说课、评课等基本教学技能,结合教师的互评,学生评价等手段必将促进教师进一步锤炼教学基本功,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这次课内比教学活动让我看到了一群勤钻苦研,敬业乐业、与时俱进的同行们。此次课内比教学充分体现出了老师们的细心、耐心和精心。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环节的优化、教学问题的设计、教学方法的安排、教学语言的组织??尤其是课件的制作,更是体现出了各年龄段教师的综合素养和较过硬的基本功。而这一切正是我们构建高效和谐课堂的物质基础:有一支专业过硬,勤钻苦研、敬业乐业、与时俱进的教师团队。因此课内比教学,势在必行,她将是我校推进到名校的行列,铸就新一代名师的重大举措

课内比教学全员参与了这次活动。通过听课、评课、讲课、说课等活动,一方面大开了眼界,认识到了什么样的课才算是好课,怎样教学才能构建高效和谐的新课堂;另一方面自己的专业素质又上了一个新台阶。这次活动让我看到了我们的课堂是师生互动、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的热闹场面充分展示了学生的个性,把学生的自主学习贯穿与整个课堂,让我们的课堂不再沉闷,不再是老师唱独角戏。

教学设计是老师为达到预期教学目的,按照教学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是在实施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依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进行教学设计,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用一种动态生成的课堂观来指导自己的实际教学。

从这次“课内比教学”的课堂教学中,能感受到教师的准备是相当充分的:不仅“备”教材,还“备”学生,从基础知识目标、思想教育目标到能力目标,体现了依托教材以人为本的学生发展观。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的处理也都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从授课教师的教学过程来看,一方面都是经过了精心准备的,从导入新课到布置作业课后小结,每一句话都很精炼、每一个问题的设置都恰到好处、板书也充分体现了数学知识的结构体系。能根据自己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在知识深难度的把握上处理得很好,那怕是课堂气氛的设计也非常用心,如何创设最佳的气氛是激发学生学习情绪的先决条件。如果只是公式化的教学,不考虑学生的学习情绪,课堂就是一潭死水,毫无生气。环境包括教学的设计、布局、形式等因素,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就是创造了学生良好的心态,为进入角色做好准备。大家都能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另一方面对于实施教学过程中师生教学活动离开或超越了原有的思路和教案;表现在结果上,指的是学生获得了非预期的发展。对于这两方面的情况,大部分的老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都能够驾驭课堂处理到位,体现了我校教师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的过硬。

教育家布鲁姆说过:“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一成不变地上演“教案剧”,而是师生、生生之间不断互动而生成的精彩华章,是师生积极互动、共同交往、共同发展的一个动态过程,此次课内比教学.‘我们看到教师都能够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在精心预设的基础上,针对课堂教学实际进行灵活调整,追求动态生成,从而让数学课堂在预设与生成的融合中焕发生命活力.:唯有追求课堂的动态生成,才能达到学生信心的重塑、情感的绽和个性的张扬。

“注重课堂中与学生的对话,使课堂成为教师、学生互动交往的场所,成为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的综合生成过程,使问题不断产生与整合,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发散和集中,方法不断选择与求新,从而使课堂高潮迭起,产生了一个又一个不曾预约的精彩”。如果说恰到好处的预设与精彩的意外生成是老师高超的专业素质的真实体现,是课堂教学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那么构造基本图形,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则是课堂教学的一朵艳丽的奇葩。合理运用基本图形的分解、构造、变换,对于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重新构造组合熟悉的基本图形进行计算和推理的能力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比如三角形角平分线是三角形的一条重要线段,它在几何的证明和计算中起着桥梁作用。利用三角形角平分线构造基本图形,会给我们解决问题带来极大的便利。如我们以“角平分线”为对称轴构造全等三角形;以“角平分线、垂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以“角平分线、平行线”构造等腰三角形等等,还有平行线在几何推理论证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运用平行线构造基本图形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都有一定的帮助。如运用平移变换构造全等形,可以解决线段或角的和差倍半问题,利用平行线构建有关比例的基本图形,在证明有关比例式和相似,由此也可以转化为证明线段和角的相等等会带来极大的便利,充分利用构造的基本图形,从而让复杂的几何图形转变为几个简单的基本图形进而转换为简单的数量关系。

这次“课内比教学”一个重要的亮点就是我们的老师在课堂上充分合理运用基本图形的分解构造来指导教学,在理性的探索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当今中考命题的命题指导原则是,有利于高校对人才的选拔,确立了“以能力立意”的命题指导思想,这就加大了对能力的考查。基于这一点,我们这次“课内比教学”凸现了这一原则。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注意了这个问题:在了解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指导学生去归纳、去概括、去总结,让学生先于教师得出结论,从而达到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的目的。

四、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数学源于现实,源于实际,是对现实世界的常识性的认识的精微化和概念化。事实上,进入数学学习的个体并不是白纸一张,他们对现实的世界早已有了许多的认识,只不过在这当中许多认识不是显得那么精细、规范,那么有条理。然而,正是这些对数学常识性的认识,有些甚至是模糊的、直观的认知结构却成了他们学习数学,理解数学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遵循学生的认知结构规律,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构成,引导他们在操作、观察、思考、猜想、概括等活动中,构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对数学问题的再创造,使学生的数学素养不断提高。这次课内比教学,一个新的亮点就是关注学生的认知结构,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注重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总之,课内比教学,一是优化了课堂结构。我们的课堂,是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的主动建构过程;是充满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交流等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是富有个性化的、多种学习需求的过程。二是提升了教师的品位,教育技能的完美化和追求效益的最大化得到了完美的体验。我们经历课内教学比武,听课,说课,评课及课后反思等一系列活动,使我们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从这次课内比教学的活动,我们看到了崭新的教学理念,精致的课件作品,先进的教学手段,扎实的教学功底,课堂教学效率的最大化,师生角色的转变;看到了一个个热爱教育事业,沉潜务本,爱岗勤奋,遨游在教学研究中的人;看待了沉醉在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式,探究学法指导,设计优化学习过程的状态下的人;看到了教学比武带来了教师专业素质的再磨炼再提高;看到了一个个老师对活动的积极参与热情,我们比听课的感受,比评课的感悟,比听课的门道,比谈诱发的思考,比谈能激励你成长,成功的可借鉴的价值取向;看到了比教学的老师谈课堂教学的得与失,反思教学过程,更新教学理念,在尝试中造就,在造就中提高,在提高中成长,努力铸就新一代名师。

所以我们说课内比教学,是构建高效和谐新课堂,提高教学质量,创办名师名校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活动。

第6篇

全体教职员工兴致勃勃地观看了《湖北教育网》直播的“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视频推进会,一个半小时的节目,使我们享受到了一顿丰盛的精神大餐。作为其中的一员,我受益匪浅,更是觉得受到一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和启示。我深刻认识到了这次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省教育厅提出的“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是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举措,是实施“有效德育”的重要途径。

这次活动能够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和教育教学水平,赛课和家访活动,让全体教师都感受到了自身的责任和价值,对学生家长、对教育都会有新的认识,我想我也将在这一过程中慢慢成长。回味这次视频会中相关领导和专家的发言,我认为有以下几个特点:

此次视频会所选取的三位代表都非常具有典型性。三位代表所讲述的内容均令人耳目一新。武汉外国语学校小学部给人留下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他们的“恒中创新”,即教师实行全员聘任制。在这样一种制度的激励下,每一位教师都兢兢业业,努力做好自己份内的工作。武汉二中的代表所讲述的设立多个平台来$2老师,这一举措也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还有襄城区实验小学的“四课制度”、“三晒制度”等等也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聆听了陈安丽厅长的报告,倍受鼓舞。也深知这次“比教学,访万家”活动不同于以往的“作秀”,而是要寻出那些“平常中的优秀,优秀中的平常”。它就是要返璞归真,还本原于教学。从陈厅长所讲的“四个督办”就可见一斑。

视频会结束后,市教育局领导作了激情洋溢的讲话,再次强调了“两课”的重要性,要求所有老师要积极投身活动,赛出成绩,赛出水平。还要求我校领导班子加强监管,确保活动落到实处。此番讲话可谓是深入人心,体现了市教育局对我校此项工作的关心和期望。

通过观看视频会议,我了解到省教育局厅轰轰烈烈地开展这次“比教学,访万家”活动的初衷就是想努力“推进教育内涵式发展,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和人才观,回归教育的本质,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

通过观看与思考,我明确了“比教学”比的是教师的“能力和业绩”,通过“比”来打破平衡、引入竞争,充分展示个人教学能力和水平,促进专业成长。以开展课内比教学为载体,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有利于引导广大教师把精力集中到改进课堂教学上,有利于加强教师之间的业务交流与切磋,有利于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访万家”不是简单地记录和检查教师家访结果,而是要逐步建立有效的教师家访制度和家校合作制度,获得学生和家长对其师德修养的认同,为开展教师职业规范的社会评价奠定基础。活动的开展很有意义,很有实用价值,值得我们认真地对待和积极大胆的开展。

“比教学、访万家”活动是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变革,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通过“比教学”,继续探索和推进“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新模式;通过“访万家”,了解和关心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

“比教学、访万家”活动是帮助教师构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学论教”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教育网络的需要。新目标、新机制、新课改,必然带来对教师能力的新要求,教师的专业技能也需要增加新的内容,从“教会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从“授之以鱼”向“授之以渔”转变。把“比教学”活动导向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有时代特征的湖北名师。

作为一名实验小学的教师,我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不断学习,努力工作,推进我校教学工作的改革发展,借助活动的东风,掀起全校锤炼教学基本功,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热潮,用自己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为教育事业继续做出自己的贡献。

自开学以来,我校就积极开展“比教学、访万家”的工作,学校教导处,政教处组织班主任和学科教师讨论落实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出台的方案,全面了解“比访”工作的要求,精心部署活动程序,扎实有效地开展“比访”活动,第一阶段的工作已经取得了较好的实效,具体表现为热衷课内比教学,“三全三高”筑基础。

课内比较学是否有成效,关键在教师,核心在领导,领导教师热衷这项工作,前提基础就筑牢了。基于这一想法,我们从抓认识入手,提出“三全三高”的目标,用目标激励教师,用思想引领教师,帮助教师从以往的“我教了几十年书,还要我比什么”的惰性中走出来。

1、高认识,全心投入。这既是对教师的要求,也是工作的目标。围绕这一要求和目标,我们组织召开了全校教师参与的动员会,会上,分管教学的杨红东校长向全体教师发出了倡议:“争名师,创高效,热衷课内比较学”;教导处组织教研组长和年级组长畅谈“课内比教学”的设想,以此唤起他们对这项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年级组负责人组织市级名师、骨干教师座谈,广泛征求他们的意见,以此形成共识。这种层层疏导,级级沟通的举措解决了教师怕影响教学的心理负担,提高了广大教师参与活动的认识,从而实现了让教师高认识,全身心参与的目标。老教师张开华深有感触地说:“开展‘课内比教学’活动,对于我们老教师来说,是一种挑战,我们实在是比不赢年轻人了,但是,我们必须参加,参加的过程,即是锻炼的过程,如果连在校内都不敢比,那就真的成了朽木了,真的成了学校的负担了。对不起领导算不了什么,对不起学生就是罪人一个”。张老师话语不多,但很朴实,表现了一位老教师对这项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2、高参率,全员参与。全员参与是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对这次“课内比教学”活动的具体要求,也是学校想借这次活动开展全校教学大比武的初衷。为此,学校在制定实施方案时,提出了“为每一名教师打造展示的空间,促进全体教师健康成长”的思路,这一提法很温馨,既让教师明白,课内比教学活动要求教师要全参与,又去掉了强制参与的痕迹;是一种呼唤,也是一种倡议。从方案中可以看出我们二实小教师在这次活动中,没有一名教师放弃对活动的参加。第一轮是五名市级骨干教师主讲示范课,突出骨干的引领。第二轮是所有新进教师讲过关课,旨在对新进教师摸底。第三轮是分科分年级举行公开课,意在推动教法创新和教学特色创建,并为第四轮的同课异构活动选拔教师。第四轮是举行同课比武,各年级组派人参赛。四轮下来,所有老师都有机会展示自我。

3、高质效,全力推进。任何一项工作,要达到预期的目标,产生实质性的效果,必须下大力气抓落实,这是我们

做管理者一致达成的共识。我校在推进“课内比教学”的进程中,提出了“明确任务抓分工,落实责任抓考评,提高质效抓指导,分步实施抓细节”的推进战略,构建了校长挂帅,分管校长组织实施,教导主任和年级组长抓落实管理机制,制定了课内比教学四步走的行动计划,出台了好课评分细则,通过了奖优罚劣的评价制度。具体来说,主要抓好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关键性工作。

一是早出方案早启动。学校在市教育局方案到达后,在最短的时间里,即8月28日下午就利用暑期业务培训时间,召开全体教师动员会,拟订并宣布了学校的实施方案。

二是成立专班抓落实。学校方案中明确指出了主管和分管人的责任,明确提出参与人的要求,以求达到事事有人抓,环环有人落实,不留空档,不降低要求,不蜻蜓点水走过场。

三是推进不流于形式。我校“课内比教学”活动目前尚处在第二阶段的第一个环节,即骨干教师示范环节,黄军霞、刘凤云、戴艳霞等5名襄阳市级骨干教师分别作了讲课和说课示范,几位骨干教师的讲课和说课,对后面新教师讲过关课将起到较好的引领作用。接下来的第二个环节就是新教师过关课。在这一环节里,将有30名青年教师登台亮相,教导处已做好前期准备,教师的教案已在年级组长手里审阅,我相信,有教导处的精心组织,这个环节一定会起得实质性的效果。

“三高目标”引领“课内比教学”活动有序落实,“三全机制”推动“课内比教学”工作稳步开展,为后面的工作筑牢了基础,创造条件。

总之,“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是湖北省教育系统在20xx年的重要举措,是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和教育教学水平,努力办让人民满意教育的一次大动作。以上简要汇报了我学习的心得体会,总结了我校开展这项工作的情况,介绍了做法,谈了设想,对于自身来说,算是一点成绩,但与上级领导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决心再接再厉,再鼓干劲,再添实力,真抓实干,务求实效,力争取得更优异成绩。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jianligu.com/redian/qitawenan/zrqk4d.html